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七年 > 三九七 守口堡

?

  

  read336();

      守口堡的东西两侧,都是绵延的群山,这里的山不算高,垂直高度也就是三五百米的样子,也不算是很宽,南北绵延最多不过是十几二十里。和那些崇山峻岭相比,这里的山低矮寒酸,但是尽管如此,也足以阻拦大队人马的翻越了。

  

      小股人马可能能够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穿山而过,但是大队人马,可能‘性’却是极小。极小,并不是不可能,但是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主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硬碰守口堡而不是去翻越群山。

  

      几十里的山路,有可能就得走上几天甚至是十几天,人员的伤亡尚是小事,最重要的乃是会导致贻误整个战局。

  

      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些。

  

      葫芦峪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山口,口小肚子大,里面还是很宽敞的,最宽的所在,足有二三百丈的宽度,但是在守口堡所在的那葫芦口处,却是陡然间收紧了,只有不到一百丈的宽度。

  

      这里并不是极其险要的那种所在,相对于真正的天险来说,口子太宽了一些,两侧的山脉也太缓了一些,这一点,从建在平地上的那一段高峻的城墙就能看出来。这里虽然也足称要冲,但真要是下死力气,再加上守军的懈怠和无能,总归是能打下来的。

  

      所以当初俺答汗部也选择了从此地入寇。

  

      城堡的城墙足有三丈五尺高,也就是十多米,很高,也很厚,内里用夯土夯实,外面包着厚厚的大青砖。从隆庆六年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当初大明朝国力还算是强盛,整个官僚体系也没有烂透,还是有人认真做事的。作为同一批包砖的边堡,这里的工程质量显然是很不错,城墙高大巍峨,看上去牢不可摧。

  

      堡墙堵住了整个葫芦口,但是在葫芦口的东侧,靠着东山脚下,一条河流自北蜿蜒而来。河流已经封冻,看不出水量大小,但是能看得出来,并不算是多宽,大约只有十来丈左右。河流自北向南而来,在东边堡墙下面,专‘门’开的有水道,让河流通过。

  

      这条河,名曰雁‘门’水,在后世,又被成为黑水河,往南最终注入永定河。

  

      由于雁‘门’水沿途土质为大部分都是黑‘色’,因此金代又将此地称为墨谷,这也是墨谷口的由来。

  

      有山有水,这里却是一片荒凉。

  

      经过这几百年来边军及其家眷们不间断的砍伐,周围山上的树木差不多大半都被砍光了,再加上这些年又是连年大旱,树木也不长,因此一眼望去,都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地上大片大片的都是荒草,倒是长得非常茂密。偶尔才有零星一些在见不到阳光的山‘阴’处留下来的年前的积雪,点缀出零零点点的白‘色’。

  

      灰黄‘色’的山,灰黄‘色’的荒原,似乎连天空都是灰黄‘色’。

  

      莽莽群山,茫茫荒原,苍茫大地。

  

      一眼望去,只是了无生机,沉郁悲凉。

  

      这山水之间的守口堡,也是一样的了无生气。

  

      在葫芦峪和靠着堡墙不远处的口外位置,倒是能看出来有不少开垦出来的耕地模样,这里靠着雁‘门’水,若是用心耕作开垦,怕是产量还是很不错的。但仔细看看那耕地中早就已经淤塞住的引水渠,就知道这个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了。

  

      今天风很大,几乎让人站不住脚,也很冷,打在脸上就跟要把‘肉’给一刀一刀的片下来一样。大风卷起沙尘,走石飞沙,打在脸上身上就是一阵生疼。

  

      城头上看不见几个守军,想来是这大冷的天,也没人愿意出来受罪。到了这个年代,大明武备松弛到了极点,军纪军法也是越来越无法执行下去,兵变时有发生。因此各路将官对下面的士兵,管的也松宽了不少。

  

      只在城楼的东西两边各自‘插’了一面大旗,在风中被刮得猎猎作响,若是仔细看的话,还能瞧见上面已经有些破损了。

  

      这里很安静,只有寒风呼啸带来的凄厉声音。

  

      贫穷,荒凉。

  

      其实这里,也曾经商贾如云,繁华富盛,也曾经兵家必争,举足轻重。

  

      守口堡,曾经是中原和‘蒙’古互市的一个重要关口,甚至可说是最重要的口子。实际上,从阳和口改为守口堡,并且大肆兴建边墙堡寨,与其说是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倒不如说是因为重视此地的互市,保护此地的互市。

  

      更确切的说来是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即用茶叶换马匹。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一般是在中原和塞外游牧民族之间,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明,衰落于清。

  

      中原王朝是极为需要马的,这个不消多说,马匹既是运输工具,又是必要的军事装备,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有极大的影响。一支来去如风的机动‘性’骑兵,甚至对整个国家的军事实力都有相当大的提升。是以历来中原王朝都很是重视马政,但中原地方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马匹常常不能自给,因此往往便要求助于西部和塞外游牧民族,从他们那里得到马匹。

  

      要想获得战马,只能通过‘交’换的方式与产马地区的民族各取所需。

  

      那么中原地区又有什么东西,是人家能看得上眼,能引起人家兴趣的?

  

      丝绸、棉布、茶叶和瓷器都是中原地区的特产。

  

      但并不是每样特产都能从草原地区‘交’换到足够的战马。先说风靡西方的瓷器,对于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文明而言,瓷器的易碎‘性’决定了这只是少数贵族的玩意儿。棉布和丝绸曾经是唐代后期‘交’换马匹的主要产品。但是,布匹和棉布并不是不可替代的,皮袍子和羊‘毛’编制的衣服虽然穿在身上不是那么舒服,但也足以替代布匹使用。如果丝绸棉布的价格过于昂贵,边疆民族可以减少‘交’换数量或者干脆停止买入。

  

      再说铁锅之类的铁器其实边疆这些民族,并不是不产铁的。像是吐蕃和青海那边,冶炼技术其实相当发达,当年吐蕃的战甲,并不逊‘色’于大唐的铠甲。真正不产铁的,只有塞北‘蒙’古,但也不是完全不产,多少总有一些。而且他们也可以通过朵颜三卫的地盘儿去往辽东,从那里买入,辽东的冶铁,向来是不错的。

  

      与其他的物资相比,茶叶,无疑更适合承担这个功能。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出产茶叶的地方往往是丘陵地区,这些地方并不适合种植其他农作物。也就是说,中原文明要想扩大茶叶产量,根本不会挤占原有的粮食、棉‘花’等作物的产能。

  

      更重要的一点是,茶叶是中原文明独有的作物,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完全不合适茶叶的生长。

  

      而他们,更是离不了这东西。

  

      在中原人看来,饮茶乃是一种享受的需求,或者说,不是必需的。有茶饮固然好,但是没有茶,喝白口水,也‘挺’好,没什么影响的。中原人,是把茶当成了一种饮料。而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饮茶却是一种生理需求。

  

      瓦剌鞑靼等‘蒙’古诸部,乃至于更早

  

      之前的契丹,匈奴,鲜卑,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其饮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茶叶富含的那些东西,正是游牧民族所缺少的,可以从中得以补充。

  

      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了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缺少的环节。

  

      而且他们若是不饮茶的时候,几乎都是喝凉水,这样很容易便引发各种病患,而饮茶,则是喝的滚开的热茶,如此一来,得病的机会就小了很多。

  

      中原民族作为生活调剂品的茶叶,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像粮食和盐巴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一天没有都没法生活,卡断了茶叶的供应,几乎能断绝少数民族的生命。

  

      大明由官方督理的茶叶,分三种,即:官茶、商茶、贡茶。

  

      贡茶乃是由产茶地区贡献给皇帝及宫室的御用物品,像是极品的雨前龙井这种;商茶是属于内贸范围的茶叶,跟食盐的制度差不多,都是令商人纳税,然后领取茶引,凭此运销;官茶则是以赋税的形式由税衙茶课司征来贮入官库,用以专‘门’边贸换马的物资。

  

      洪武五年,朝廷仿照宋代之制,于川、陕的秦州、洮州、河州特设茶马司三处,令其各自负责茶马互市事务。永乐以后,朝廷又派出巡茶御史,巡察各司,总体督理茶马贸易,并兼巡边防。

  

      朱元璋推行的是“以茶制戎”的政策,因此大明朝的茶马贸易一直没断过,基本上是朝廷每三年派人招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各民族各部首领,合符‘交’马一次。但是这等茶马贸易,完全是官办的,在大明朝,只要是官府办的差事,基本上最后就没有能办好的。设立衙‘门’管理此事,不但僵化腐朽,而且往往还会滋生出极多的问题来。就拿价格来说,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大明战马奇缺,因此定的是:马一匹,茶千八百斤。也就是说,一千八百斤茶叶才能换一匹马。后来正式开市之后,议定为:每匹上马换茶一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五十斤。然而到了明代中叶,马价已经被压低至:上马八十斤,中马六十斤,下马四十斤。到了万历年间,更是又将马价压低,用四十斤茶叶换一匹中马。

  

      []

(https://www.biquya.cc/id41925/23172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