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铁流1911 > 第四零一章 难道是佯攻

?    坦克开过堑壕,何某人第一个从堑壕中探出头来看了看,翻上胸墙坐在积雪的土坷垃上,摸出一根烟卷叼在嘴里,双手胡乱摸了摸,耶,火柴呢?

  

      一名中士擦燃火柴,给刚才担任摩步团三营十一连八班爆破手的总司令点上。看到总司令舒服的吐出一口青烟,中士心满意足了,跳进堑壕招呼弟兄们收拾装备,准备走人。

  

      试验性演练结束了,该给客人看的东西都摆出来了,客人如果愿意等何某人把有些烦乱的脑瓜子整理清楚,那就等,不愿意等的,何某人也不想挽留。老子今天就耍一回大牌又咋地?

  

      科学的管理不能抵消坦克从胎里带出来的问题,可靠性差,动力性能差,武器性能差身在堑壕里的何向东有充分把握用隐蔽良好的三七堑壕炮在中、近距离上击毁施耐德,须知,三七堑壕炮的初速只有450米每秒左右,还没有配用专门的穿甲弹。

  

      在1918年初的法军里,三七堑壕炮好比1914年初法军的哈奇开斯机关枪一般,每个步兵团至少装备了24门。按照步兵团一线配置的防御正面宽度为八百米计算,不到四十米就有一门。法军如此,德军也差不多,德国人的37炮、47炮、57炮形成一个系列,还有77口径的野战炮,88口径的高射炮平射,如此密度的“可击破坦克装甲”的火力,让坦克集群实施大正面、大纵深突破的设想在技、战术上变得不可行。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技、战术实施上有困难,还在于中国远征军原本是六个师加三个补充师,其中一个补充师位于法国,已经被改建成装甲师。可以说,建制和员额都是宝贵的。在集群突破战时无法实施而步炮协同已经能够达成突破的此时,在面临开春后肯定有的大战、恶战压力下,保持装甲师这个建制有些不划算。当然,从培养战车兵和陆军装甲作战、反装甲作战的长远意义来看还是值得的。

  

      该当如何选择呢?

  

      这是个恼人的选择题,看看左手,看看右手,怎么都舍不得。

  

      一根烟燃完了,来不及续上第二根烟,何向东又面临没火柴的窘境。

  

      “接着!”中士的声音响起。一盒火柴飞来,被何向东稳稳的抓在手里,摊开来一看,哟呵,还是正宗的国货,汉阳大燮昌火柴公司出品,老丈人好像、似乎是这个公司的董事吧?当初成立这个公司时恰逢欧战爆发,火柴需要的重要原料氯酸钾紧缺,造成全国火柴猛然涨价到四分钱一盒。有人撺掇着陈仲燮通了总参的路子,专门收购汉阳兵工厂的废料提取氯酸钾,办起了大燮昌火柴公司。两年时间过去了,该当赚得盆满钵满了吧?

  

      嚓!火柴冒出一丝青烟后腾出火苗来,何向东又燃起了烟卷儿。

  

      国货火柴、国货氯酸钾、国货枪械干!既然坦克已经出现,那就让装甲师继续存在下去,不要“划时代”的去追求二十年后才出现的坦克集群大突破作战,老老实实的待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搞坦克掩护步兵突击这一套,好生锻炼出一支过硬的装甲兵出来才是正道!

  

      拔苗助长的事儿,还是少干一些为妙。

  

      何向东一个人枯坐雪地苦思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差距问题时,实际上是德军统帅的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将军务实的开始巡视前沿,包括第4、6、2、18、7五个集团军。他的第一站不是距离大本营最近的第6集团军,而是最远的第7集团军。

  

      伯恩将军属下的炮兵上尉普尔科夫斯基在仔细研究过马尔梅松战役后,提出准确射击法,并在伯恩中将的大力支持在炮兵连、营和团级群**成功组织了战术演练。准确射击法要求首先准确判定目标和发射阵地的位置关系,计算火炮的各种射程和射击时的天气影响。

  

      经过战术演练,第7集团军炮兵部队已经拟定“炮兵准确射击准则”,这个准则就是战术条令,能够推而广之的文字******,恰好配合鲁登道夫“先后撤,然后进攻”战略的实施,也把前期的炮兵测地工作成果最大化的利用起来,也使得军需总监第一时间就启动前沿巡视工作赶到拉昂,验收普尔科夫斯基上尉的战术创新成果。

  

      除了炮兵上尉取得的成果之外,鲁登道夫手里还掌握了一张王牌。

  

      炮兵上校布鲁赫米勒提出“炮兵集中兵力射击组织指挥法”,如果上尉的成果是战术性的,那么上校的成果就是战略性的。德国在火炮制造技术和炮兵数量上不如法国,一直以来依靠在榴弹炮的战术使用和相对集中炮兵来获得战场上的局部优势,但是,相对集中起来的炮兵部队之间缺乏战术上的联系,集中起来的火炮数量不等于“弹药投放效率”和在一次战役的战斗中全部的发挥效用。

  

      不同口径,不同射程,不同威力甚至不同种类,不同弹道性能的火炮,在布鲁赫米勒上校的有效组织下,终于能够齐心协力的在不同阵地上为一个战役目标服务了。对德军来说,这是在指挥艺术上的重大进步,其意义不亚于在1898年开始装备105mm轻榴弹炮。

  

      伯恩中将的指挥部里摆放着两个地图架,两幅地图都是为研究布鲁赫米勒的战法而“假想”出来的。地图上,谢曼德达姆山脊的等高线在爱莱特河、埃纳河谷之间显得密密麻麻、触目惊心,一个个火炮简略符号代表的炮兵阵地,俱都瞄准了山脊以及山脊背后的埃纳河公路、铁路桥。

  

      全纵深火力覆盖,在普尔科夫斯基上尉的战术指导下,在事先周密的测地工作基础上,完全可以用上校的组织指挥法实现!

  

      法第六集团军的前沿阵地、第二道堑壕阵地、各级指挥所、弹药所、补给通道、援兵方向、纵深内的后备队集结地、铁路终端站伯恩中将只需侦察航空兵在歼击航空兵掩护下确定这些目标在地图上的位置,就能发起超大规模的炮击,一举摧毁之。

  

      鲁登道夫从地图上看出伯恩中将的决心,不过,他还需设法说服中将按捺住迫不及待的攻击**,配合整个战略的实施。

  

      “元帅(兴登堡)的意图是首先把英国人赶出局,一旦在海峡方向取得突破,我们的远程火炮(巴黎大炮)可以发起对海峡另一边的炮击。失去**的英国是虚弱的,失去英国的法国将很快难以为继,不得不寻求与我们媾和。这样一来,在美国人介入之前,我们可望得到一个公平的和平条件。西线能够达成这样目的,俄国方面取得的进展就足以弥补帝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安抚国民的不满情绪了。伯恩将军,当你看到从乌克兰一车车运到德国的粮食、生猪和各种物资时,就能体会到帝国陆军在东方的成就。”

  

      步兵上将鲁登道夫的战略性说话,伯恩中将认真的听了,没有反驳的意思,他是一个标准的容克军官,知道如何履行第7集团军司令官的职务——首先就要服从战略大局。

  

      “我准备用第6、第2、第17集团军在皮卡尔迪地区发起进攻,王储集团军在佛兰德地区、第18集团军在瓦兹河西岸地区配合佯攻,牵制英军、比利时军队和法军。如果获得突破,我们将能够把英军击退到海峡的狭窄地带,并将英军和法军的联系切断。纵观整个战线,首先从那里发起攻击得到的利益最大。伯恩将军,单独打击法国人和分割英、法两军之间,我选择后者。当然,是否下定决心,还要在巡视前沿各集团军的情况之后,与将军们协商决定。”

  

      “步兵上将阁下,我完全能够领会你的意图,如果你需要,十二个预备队师随时听候你的命令。”

  

      伯恩恭敬有加的如此说着,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这对搭档,是几乎全部德军高级将领认定的最佳配合,他们曾经在东线创造奇迹,也在西线执行了一场漂亮得让协约国家军队领导人吐血的大撤退。

  

      “不过,我还是期待着在这里发起一场攻击,中国人强加在第7集团军和我本人身上的耻辱,我一定会还给中国人。”

  

      “从你的地图上,我能够充分理解你,伯恩将军。”鲁登道夫打消了来此之前的一些顾虑,颇具风度的说:“你的当面是法国第六集团军,法国第六集团军背后是中国集团军,他们总共有大约二十个师的兵力,有爱莱特河、埃纳河、马恩河作为正面防御的屏障,还有瓦兹河掩护其左翼,韦斯勒河掩护其右翼,兵力和地形以及防御的地位,使得他们占据了完全的优势。假设我们在皮卡尔迪取得了突破,法军完全可能因为谢曼德达姆山脊和河谷的有利地形减少你当面的兵力,抽调部队增援皮卡尔迪。当你的正面敌军减少到足以使你顺利的突破时,你就发起进攻。”

  

      说完,鲁登道夫给了伯恩一个“我会全力支持你”的眼神。

  

      伯恩突然想起皇太子集团军群参谋长舒伦堡上校在参加了蒙斯会议后,在第7集团军的将领们面前说的话——“朝哪个方向发展突破,兵力就朝哪个方向调动,可是,我没有看到(鲁登道夫)将军这么做。”

  

      联系军需总监刚才的说法,伯恩的脑海里浮出一个大胆的念头:难道,鲁登道夫想要的并非他说出来的皮卡尔迪的突破,而是用在那里的进攻调动法军,削弱埃纳河一线防御,而

  

      鲁登道夫选择第7集团军作为巡视前沿的第一站,应该不是没有原因的!

(https://www.biquya.cc/id41818/23488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