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还不是一种可靠的兵器。92Ks.Com”德斯佩雷上将拿起电话之前这么说,拿起电话之后对他的副官说:“马修,把那个k拿来,噢,还有马尔梅松的地图。”
几分钟后,新铺开的地图上就出现一夹五发特别的子弹,是何向东很熟悉的7。92mm口径尖弹,退出一发子弹在手中掂量的感觉,明显比普通尖弹要重一些。放在耳边摇一摇,药筒内的沙沙声比较沉闷,证明发射装药也比普通子弹多。看看底火上的字母smk,这就是德军最新式的穿甲子弹了。
何向东记得自己第一次打汉阳造的情形,后座力比之95突大得惊人;后来在南京亲自试射14年式轻机枪后,右肩擦了一周时间的药酒才消除红肿。
他的体格算是强健的了,在部队中,普通官兵用汉式步枪打79尖头弹,少有不停顿射击一百发之后还能保证射击精度的。原因很简单——即使射击要领完全掌握,尽量的减轻后坐力对人体的影响,却还是因为过大的后坐力消耗了精力和体力。
趴在堑壕里打一百发子弹,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步枪手战斗携弹量125发,其中50发是帮14年式轻机枪组携带的,而轻机枪正、副射手,也会在最多两个弹鼓的射击量之后交换阵位。
k子弹增加发射装药,采用碳钨弹芯,能够击穿雷诺坦克的装甲,却几乎可以肯定会再度增加毛瑟枪弹给人体的后坐力影响,减弱士兵持续、有效作战和应付高强度战斗的能力。在何向东眼里,毛瑟98步枪发射k子弹不是最好的反装甲手段。
德斯佩雷拿子弹说事儿,目的为何?不是要拒绝给中国远征军配备坦克,对他来说,他需要一场胜利,而目前能够用来争取胜利的只能是中国远征军。上将需要提醒尚未接触坦克、反坦克战斗的何向东——德军有反坦克的手段,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坦克上。
当然,如果德斯佩雷上将知道何向东以前是干嘛的,那
“在马尔梅松的地形**下,坦克不会用作突破,而用作扩大突破。集团军群司令官阁下,我们可以就三种战术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乐意之至,我洗耳恭听。”德斯佩雷几乎算是目睹了237高地下的战斗,中国远征军使用的弹性防御战术、以小股部队对付渗透之敌的“合成分队”战术、炮兵的“逆徐进弹幕”战术等等,给他的印象可谓无比深刻,让他对何向东以及中国远征军的信心也远比其他法军将领坚定的多。[77nt.COM]在他眼里,何向东就是来自远东那个落后国家的,军学修养和战术思想完全脱离那个国家现实的“怪人”。
“三种战术都可以突破马尔梅松的德军防线,不过三者之间各有优劣,如何取舍还得到时候再做决定。第一种以炮兵为主,步炮协同为辅。具体做法是在弹幕徐进掩护下,步兵每突破一道德军堑壕,炮兵就以不动弹幕将步兵与德军阻隔开来,给步兵争取一个小时左右的调整、补充、编组进攻队形和加固已夺取阵地的时间,后续部队也可以从容跟进。一个小时之后,徐进弹幕继续掩护步兵冲击敌军第二道堑壕。”
这么简单?就是让徐进弹幕在适当的时候停一下!尼玛,在尼维尔的血战中,徐进弹幕一直向前,向前,怎么就没想到要停那么一下,等待落后的步兵跟上之后再继续前进呢?!
“此种战术需要大量炮兵予以支持,要保证在德军防御纵深内维持弹幕徐进射击,执行弹幕徐进射击任务的就是两个大炮群,实行交替射击、前进的方式,始终确保步兵得到切实的弹幕保护。而且,重炮兵压制部队也要强大,足以对抗甚至压倒德军重炮兵。因此我给出的前提就是以炮兵为主的突破作战方式。”
“何,与你共事是愉快的,与你并肩作战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可惜英国人永远也得不到这种幸福了。”德斯佩雷在感慨之余没有忘记嘲弄英国盟友,这几天来,英国人表现得着实令法军将领们有些厌烦了。
“集团军群司令官的褒扬令我受宠若惊。”何向东嘴里如此说,却完全没有作出受宠若惊状来配合说话的自觉。“第二种战术,德军在勒摩耶没有成功的渗透突击战术。德军没有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与不恰当的对手打了这么一仗。加尔维茨发起进攻很勉强,投入兵力进攻时又考虑到防御,两只手都想把握住东西,却得到攻不动、守不住的结果。防御中的局部、有限反击和进攻中的侧翼保障性防御,加尔维茨没有把握好。”
“他是兵力不足。”德斯佩雷说了一句公道话,法军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和德军的符腾堡公爵集团军群司令官,有着相同处境和感受。原本西线的东部战区是无事可做,双方可以和和气气的坐等战争结束,哪知中国远征军成了有力的搅局者。
软柿子变成扎手的铁蒺藜,法军没想到,德军就更没想到了。
何向东点头认可了上将的说法,继续道:“渗透突击战术在德军来说是全新的,对我军来说,班、排、连、营在上级火力支援下的进攻战术就是德军的渗透突击战术。以火力急袭掀起进攻战斗,以徐进弹幕为先导,渗透突击步兵群暂不行动,欺骗德军实施拦阻射击,我军压制炮兵对暴露之德军炮群遂行打击之后,再以徐进弹幕掩护步兵冲击。实现突破一点或者一段德军防线后,步兵突击队自主进攻,以灵活机动的分队战术渗透敌军纵深。突击队攻击、骚扰、控制德军要害部位的同时,正面我军在组织第三次徐进弹幕,以步兵主力跟随前进,与先期渗透之突击队前后夹击德军,取得全线突破。马尔梅松一带的地形多山、多河谷,天气多雾、多阴雨,植被相对茂盛,观察盲区和射击死角很多,尤其适合这种突破战法。”
恍惚间,德斯佩雷以为自己坐进了久违的军事学术课堂,正在听教官或者教授讲解“进攻”二字。
渗透突击,单靠突击队是无法达成突破的!突击队的任务是在炮火砸开口子之后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搅个天翻地覆,打乱敌军的指挥体系,干扰敌军的兵力调动,袭击敌军要害部位,控制敌军控制战斗进程的关键节点,甚至于召唤己方炮火对敌重要目标实施打击。而后,在敌军已经陷入一定程度瘫痪之后,全线进攻!此谓,渗透突击。
菲力中校只学到皮毛,打不过老师是必然的结果。
“第三种。”
“何将军,等一等。”
那就等吧,等德斯佩雷消化一下。
东、西方的军事思想有着明显的分别。西方“现代”军事思想大多来自于德、法两国的军事斗争,德、法斗争有他们的特点,从地理来看,两国交战正面**在大海和瑞士边界之内,再扣除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东南部山地,交战正面只有三百多英里。
地理条件决定交战正面有限,那就表示在交战双方的军队规模已经足以布满正面的每一点时,所谓战略就是选择某一个重要的点,集中自己手里能够集中的力量打击之,企图击破一点而动摇全局。选择点,集中压倒对手在那个点上的力量,最后就变成了堆砌兵力兵器的竞赛。
德军稍微灵活一些,却依然没有摆脱这个窠臼,被始终在窠臼里待着的法军拖得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的战略实际上是一样的,他们的战略在战争刚开始的冒险结束之后,就已经注定了战争结局——堆砌兵力兵器能力较弱的一方输掉竞赛,输掉战争。
东方则不然,准确的说,东方的军事思想就是特指中国的军事思想。在宽大到几乎无法计量的正面上,在深厚到无法计量的纵深内作战,任何庞大的兵团都如沧海一粟。东方军事思想也会堆砌兵力兵器,也会搞防线那么一套东西(长城),但是,东方军事思想注重在战略上造势,在战术上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根本。
仗势欺人,这话原本是战略上的说法,后来就变了味儿。造势之后仗势欺人,战争还没开打,对手就认输或者居于绝对劣势了,此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西方压倒东方凭借的是武器技术,是在几百年前比东方脆弱的农耕经济社会被打破,而中国的农耕经济社会却缔造出一个个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强大帝国。也正是因为农耕经济社会的缔造帝国力量太过强大,以至于在工业经济时代来临时,中国在强大惯性之下很难改弦更张。社会如此,国家就如此,军队也势必会如此。
啊哈,高明的东方军事思想败给了粗陋的西方军事思想!狗屁,试一试武装一百万中国人,在中**事思想指导下,与一百万同等武装的任何一支军队对抗,谁输谁赢呢?
何向东展露在德斯佩雷上将面前的只是冰山一角。
“第三种。”何向东试探的开了头,见德斯佩雷的目光转过来了,才说:“在马尔梅松特定的地形条件下,不以时间**的,发起多次、逐一的拔点战斗。一个点一个点的敲掉德军高地,以此为压力,慢慢的把德军防御中心向马尔梅松牵引。而后从两翼和其中一个侧翼实施强击,突破后迂回敌军背后,在马尔梅松制造一个大量包围、歼灭德军的机会,结束战争。”
结束战争!?在马尔梅松!?
德斯佩雷上将蓝灰色的眼珠子差一点从眼眶中掉落出来。
(https://www.biquya.cc/id41818/22902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