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李鸿章平步青云 > 李先生原来是翰林

?

  李鸿章回到粮台,李翰章连连埋怨他出门也不说一声,原来曾国藩来信了。兄弟两人一人一封。给李鸿章的一封信,说的是得到消息,长毛有意要占据鹰潭、抚州,目标是围攻省城南昌。江西是湘军的后方支撑,南昌更是湘军粮台所在,此处有失,湘军军心势必震动,所以曾国藩十分着急,劝李鸿章出来帮忙守南昌城。

  “抚、鹰危如累卵,省城必大震动。不得已,调鲍军由建德、湖口径赴省城,先顾根本。保江西即所以庇湖南,即吾湘人自为室庐计,亦不能不出死力保卫江西。更请阁下历劝辅堂(江西巡抚李恒),竭力支撑。仆又劝阁下,亦出而任事,料理江西守城事宜。江西倘有虞,则令兄筱泉亦为无巢之鸟。阁下如见允许,当以公牍奉委,并附片具奏。”

  曾国藩的意思很明白,请李鸿章出来干点实事,帮着守卫南昌城。

  这可真是一喜一忧。忧自不必说,如果长毛进攻省城南昌,大家都是性命犹关。一喜则是,曾国藩还把李鸿章当成他幕府的人。这一点李翰章最为欣慰,劝李鸿章说:“老二,曾帅这是给你改过的机会,马上给曾帅写信,告诉大帅,过些日子你就回他大营。”

  李鸿章说:“我不回去,要回去,那得等他同意把大营搬离祁门。”

  祁门如今成为险地,李鸿章不回去也是可以理解。“那么,你总该答应曾帅,帮李抚台守南昌。”李翰章退而求其次。

  “我帮着大哥办理粮台,不去帮李抚台守城。”李鸿章的理由是,“帮李抚台守城,将来李抚台不肯放我走,我何时能回老师身边。”

  无意间,李鸿章透露了终究要回曾国藩身边的意思。李翰章很高兴,觉得这些天总算没有白劝。说:“那也好,把你暂留在粮台效力,这话让我来给大帅说。不过,你还是要给大帅亲笔回一封信。”

  李鸿章给曾国藩回了一封信,闭口不谈守南昌城的事,还是建议他离开祁门。

  李翰章也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说明要把李鸿章留在粮台效力的意思,同时很明确的向曾国藩表示,李鸿章之所以不肯到李抚台幕中,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回到曾老师身边。李翰章是千方百计为李鸿章着想。

  长毛攻打鹰潭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都不是好消息,据传长毛有十万人,把鹰潭围的水桶一般。后来又传来抚州被围的消息,省城南昌就真的大受震动。鹰潭到南昌不过二百多里路,抚州则更近,只有一百五十多里,而且如果沿着抚河顺流而下,那可真是朝发夕至。所以省城南昌立即紧张起来,调兵布防,忙得焦头烂额。李翰章的粮台更是一片忙乱,既要往前线运粮饷,又要防备南昌总粮台被端掉。李鸿章帮着大哥忙,十几天没得一刻清闲。这么忙乱了十几天,长毛并未兵临城下,原来左宗棠率军在景德镇打了几个胜仗,进攻德兴、婺源的长毛都吃了败仗,因此鹰潭、抚州的长毛就无力进攻南昌。虽然大家的心还吊着,但已不再像开始那样惊慌失措。

  这天李鸿章闲下来,突然非常想吃一碗米粉,这才一下想起来,还在章记米粉店有一笔欠帐没还。他连拍额头后悔,抓上银子就走,一路小跑去了惠民门普贤寺后的小街。等他跑到店前,见门板紧闭,门可罗雀,他的心一紧,以为已经人去店空。自从南昌形势紧张后,有不少店家关门歇业,带着细软逃到乡下。李鸿章过去一推,门竟然开了。老板正在店里抽烟,看到李鸿章十分惊讶,一时无话可说。李鸿章说:“老板,我还欠你一笔帐。”

  这大概出乎老板的意料,他冲着后面喊:“妙玉,客官还钱来了。”

  那个俊俏的小姑娘从后面跑出来,十分委屈的冲着李鸿章喊:“大个子,你怎么才来还钱,害得我……”下面的话没说出口,眼圈一红,几乎要落下泪来。

  上次李鸿章没带钱,他的父母都认定他是蒙饭吃的混混,赖了帐绝对不会再回来;妙玉则坚持说大个子不像是那种人。结果,父母的预言应验了,李鸿章一天没来,两天没来,十几天了也没来。于是,妙玉不得不面对现实,心里却是很难受,不是因为打赌输了,而是因为好好的那么个人,怎么会是个骗子。李鸿章今天突然出现,让一家人都有些始料不及,妙玉是又惊又喜,心跳得厉害,数落了李鸿章,脸又红的厉害。

  李鸿章说明原委,妙玉的父母都觉得以小人之心度人有些不好意思。李鸿章奉上十两纹银,说:“全南昌城里头,就是章记米粉最好吃,小妹的小炒也味道独特,以后我要经常来吃你家的米粉,这银子就放在这里,你们只管记好帐,最后一起来结算。”

  老板说:“这怎么好,十两银子,那要吃多少碗米粉!还是吃一次结一次帐好。”

  李鸿章把银子推回去说:“你们信得过我,我更信得过你们。”

  李鸿章点一碗米粉,让妙玉随便炒两个小菜。老板人实在,说:“客官,这些天兵荒马乱的,小店的菜不新鲜。”

  李鸿章无所谓,妙玉却眉开眼笑,说菜不新鲜他照样做出可口的小炒。

  米粉和小炒做好,父女三人都坐在那里看李鸿章一个人吃饭。老板说:“这位客官,还没请教您贵姓。”

  李鸿章说:“姓李,在家排行老二,你就叫我李老二。”

  老板说:“哪敢这么造次,我就称你李先生。”

  妙玉调皮的说:“我就叫你李大个子。”

  父母怪她没大没小,李鸿章则很乐意这个称呼。因为粮台事情多,他吃罢就告辞。从此,李鸿章隔三岔五就去小店一趟,米粉、小炒,一副百吃不厌的架式。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奇怪,是小店的米粉特别吗?他想了想,主要是小店一家人很投他的心思,每次到小店去,心情总是变得轻松愉快。当然,那个叫妙玉的小姑娘,是让人心情舒畅的主要原因。

  有一天老板问李鸿章:“李先生,看你谈吐,像是有功名的人。”

  老板娘说:“那还用说,至少是个秀才,哪像你,背了十几年八股文,连个秀才也考不上。十几年,娘们生娃也生一炕了。”

  “你娘儿们懂个啥,功名哪能像你生孩子那么简单?只要有男人,哪个女人不生娃?”又转头问李鸿章,“请教先生,看谈吐你不止是个秀才,请教你的功名……”

  谈到功名,正是李鸿章最得意处。他说:“我是甲辰科中的乡榜,丁未科入的翰林。”

  老板虽是市井小商人,对功名可是万分的敬仰,惊叹说:“哎呀,。看先生年纪不大,还不到四十吧?”

  李鸿章说:“虚度三十八年。”

  老板掐指一算说:“先生那是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三岁就成了天子门生,真真是文曲星下凡。”

  李鸿章谦虚说:“功名这事,也要碰运气。我就是运气好一点。”

  老板娘说:“李先生既然是翰林,怎么不好好在京里做官,跑到南昌来了。”

  李鸿章说:“我是从翰林变成了绿林。长毛造反,朝廷派人到各地练勇,我就自动请缨,回老家办团练,南征北战,这不就到南昌来办理粮台了。”李鸿章说的话半真半假,他不想把自己的行迹过多露给外人。

  曾国藩几乎每月都有信来,所以李鸿章对祁门的情形比较了解。李侍贤的太平军数路进攻祁门,可是因为道路难行,不利大军展开,所以长毛人多的优势不能发挥,又加上鲍超、张运兰的援军赶到,因此祁门之围暂解。但李秀成的人马突然从江苏方向打过来,几乎要杀进祁门。这么连攻了十几天,祁门形势岌岌可危。可是不知李秀成是哪根筋出了毛病,突然决定回苏州过年,带着人马撤了围。曾国藩绝望的连遗书都准备好了,没想到绝处逢生,侥幸又躲过一劫。

  过了年,李秀成又率十万人马到赣东北来抄祁门后路,兵分三路,一路攻德兴,一路攻婺源,一路攻景德镇。鹰潭、抚州的长毛也跃跃欲试,说一旦拿下景德镇,就三路进攻南昌城。曾国藩忧心如焚,给李鸿章和李翰章兄弟的信中,焦急万状。李鸿章则认为,长毛长途跋涉从江苏赶到赣东北,劳师远征,匆匆投入战斗,人数虽众,战斗力却不一定强。因此担心归担心,却不必太惊慌失措。李翰章则认为老二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景德镇一旦被攻破,南昌的粮饷就无法运到祁门,祁门粮饷一绝,不攻自破。李鸿章说:“那我老师就应该立即撤离祁门,否则困在这里,少不得屡屡身陷险境。”

  真是被李鸿章说着了,能征善战的李秀成一军,战斗力却差得出奇。左宗棠在景德镇唱了空城计,把景德镇的全部人马兵分两路,派出去支援德兴和婺原,内外夹击,先破了攻打德兴、婺原的两军。然后这两支人马又合兵一处,打了个伏击,把李秀成的六七万人打得溃不成军,从此撤离江西,再也未踏入江西一步。南昌之围也就再次有惊无险。

  这些消息李鸿章是随时带到小店里,小店因此成了一个消息中心,附近商户都来打探。他已经与小店的一家三口非常熟悉,到了熟不拘礼的程度。他经常到后厨去看热闹,就像在自己家里。妙玉对李鸿章的感情,已经是再也掩盖不住,她看李鸿章的眼神和说话的语气,就是傻瓜也看得出。李鸿章心生怜悯,不忍伤这个小女孩子的心,只是娶一个小店家女儿作妾,他还拿不定主意。何况妙玉是不是愿作妾也未可知。妙玉的父母头脑还清醒,觉得两家相差十万八千里,女儿那是痴心妄想,只是李鸿章这个小财神,也没必要得罪。因此,夫妻两人费尽心思拿捏着分寸。

(https://www.biquya.cc/id39464/21144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