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老儒士颤颤巍巍往最大的一块墓碑上走去,然后他用剑点了点墓碑前面的土,道:“你把这里挖开。”
文七便拿起铁锹将土铲开,铲了一会儿,他就发现铁锹碰到了坚硬的东西,然后他蹲下身子将土扒到一边,只见一块光滑的石板静静的躺在土里,上面用刻刀雕刻几条拙劣的纹饰。文七用手抚摸着,手里的灯笼又靠近了些。
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板,在书院里这样的石头到处都是,文七思忖着,奇怪的抬起头,他正迎上老师的闪光的眼睛和期待的笑容。
“打开它!”
石板被掀开,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在文七的眼前。
老儒士指着洞口道:“你进去。”
“老师,这···”
“进去,别怕。”
文七只好点了点头,这幽深的洞口别说在晚上,就是在白天也没有人敢这么独自进去,文七咬了咬牙,把灯笼拿在手里,这洞也就井口那么大,文七做好了持久探穴的准备,没想到,到了里面却只有半间屋子那么大的地方。
文七往上看了看。老师拎着灯笼探着头进来,提醒道:“里面的东西你不要乱碰,只看一块石板上的字,看完就出来。”
“记住了。”文七应了一声,借着灯笼的光往四下看了看,这里面是用石板砌成的两排书架,上面是一些儒家典籍,两排书架中间的空地正对着他面前的一面墙,墙上就是一块凸出的石板。
看到石板,文七就连忙走了过去,灯笼的光昏暗的照在墙壁上,因为洞里的湿气,墙壁上长了一层惨绿色的青苔,看上去说不出的可怕和诡异,幸亏这里也就这么大,上面也有人当个伴,否则文七还真没这个胆子下来。
“写的什么字?”文七皱着眉头看去,只见宽阔的石板上,写着四个正楷大字,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文七就觉得天地忽然就暴动了起来,玄黄气流交缠在一起,天地似乎将要毁灭。
“太和元气!”
文七紧紧退了两步,似乎承受不住这四个字带来的可怕感觉,正要退回去问老儒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听上面老儒士道:“能不能进入炼气领域,就靠你自己格物致知,你认真格!”
让我自己看,就这四个字,能格出什么来?
文七有些不满,他也不知道老师要卖什么关子,但是毕竟存亡时刻,文七也没空去想那么多,全身心都投入在这四个字上。
“格物致知”是后来的大贤提出来的方法,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体悟,来看透内里。这一格果然有内容在里面。
文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经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元气混乱,水云相应,气团暴走,天地似乎回到了一个起始的状态。
“这四个字里果然有奥妙!”
文七惊叹,现在他身体悬空踩着一团云层,气团缓慢的流动,充盈的力量将天地变成一个可怕的,由众多气旋组成的漩涡,如果这是现实世界,只怕没有人敢在这种情况下生存。
文七正在四处观察。
突然。
一阵琴声响起,柔和的乐声钻进了耳里,文七被乐声吸引,竖起了耳朵仔细倾听,他的脸上露出十分享受的表情,他从没听过如此绝妙的琴声,就好像这琴声已经不是凡人所能弹奏出来。
这本来就是天地至理之音!
文七听的如痴如醉,随着曲调的起承转合,忽而如小桥流水,忽而如云卷云舒,忽而如大江奔流,忽而如金戈铁马,忽而如星河崩垮。
绵绵琴声,涤荡胸臆。
他的眼前的景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朔风怒吼,云层翻腾,巨浪滔天,他脚下的云化作天梯直通远天,在那天际之上,气旋与云层开始剧烈的碰撞,耳边的轰塌声越来越响,云层之中,一尊遮天的四足方鼎从云层里渐渐的升起。两道气柱从鼎里飞出,一道红如烈火,一道清澈如小溪,两股气化作长虹,相互交缠,火红色的气从文七的头上天灵处钻了进来。清澈的气柱则将文七整个身子淹没了进去。
文七只觉得窒息,他拼命的往上游,喉头滚动,似乎就要溺水而死。
这时候他又听到了那股乐声,这一次他听起来完全就不是刚才的感觉了,不仅让他全身如同甘露浇灌,更能听到这乐声里的词。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太和元气,礼乐悠长。”
“圣域由兹,贤关近仰。”
“殿堂门庑,圣贤肖像。”
“刻雕藻绘,金碧辉煌。”
“仰观天穹,俯察万象。”
此时文七也已随着乐声开始跟随着念了起来,他的周身已经被两股气团包裹。
“奇妙大观,至阴至阳!”
天外三道彩云化作光印打进了文七的体内,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字体,第一道字迹敦厚,第二道字迹娟秀,第三道字迹显露笔锋,犀利异常。
一声响亮悠长的钟声将天地震得再次混乱起来,文七长啸一声从天地之中挣脱,然后等他挣脱出去之后,他看到的也只有一盏灯,一块石墙,一间暗室。
冷汗顺着脸颊流了出来,文七的心里怦怦直跳,仿佛进行了一场盛大的膜拜,这一声长啸将暗室震得开始摇晃,文七吃了一惊立刻拎着灯笼往外跑。
“怎么样了,你有没有事?”老儒士焦急的问道,文七顺着书架往洞口跳去,就在这时,他身后写有太和元气的石板“喀嚓”一声断裂开来,四周开始倒塌。文七扒住洞口开往外爬。
再次回到地上,文七粗喘起来,同时他的表情也有莫大的惊喜。
“成功了?”老儒士激动的问道。
文七重重点了点头,接着他把精神融入进四个字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苍松随风而动,夜晚静悄悄的,还可以听到远处学生们的叫喊声,他们也正在掘地挖掘。
“古贤离去之后,就将四个字刻在了大大小小的书院里,希望有后人能参透这里的奥妙,用星火之光存活下来,不至于被灭顶。可惜由于天资原因,能领悟的人太少了。有的刚刚领悟出奥妙,没有修到大成,就别别的教派抹杀掉了。太和元气的炼气法一度失传,断代。现在五方十八域的书院也都被劫掠的差不多了,我们这地方实在太小,没被那些大教发现。”
老儒士叹着气,道:“这是一部杏坛心法,也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炼气的至高宝典,至于其余的东西,你只有前往十八域这些广阔的空间里去寻找远贤留下的墓葬和书院。昔日远贤何其辉煌,就算现在你能找到一处刻着字的炼气石碑都会受益匪浅。”
“老师,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绝学真的存在吗?”
“存在!”老儒士重重点了点头:“孔圣人当年领悟太和元气,找到了远古的圣地‘杏坛’,开始开坛讲学,由于他天资不够,不能到达修炼的领域,所以六艺之后就成了骑马射箭书法算术之流。”
“那怎么才算到达了修炼的领域?”
“不着急。”老儒士神秘一笑,从怀里取出一本崭新的书卷,递给了文七,道:“这是外面买的书,写的都是百家的大人物的传奇故事。这里面好像提到了修炼的境界。”
“我看看。”
“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我答应,老师您说。”文七一抬头就看到老师慈祥的目光。
“我以前就告诉过你们,你们都是有来历的。现在我也把你们抚养长大了,如果我撒手去了,你们就团结在在一起去找你们的归宿,找你们原本的家,十几年前我不知道你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现在你们都是亲兄弟一样的。”
这件事他早已说过,文七点了点头,事实上他已经不想找什么家,他小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他也不想知道。因为他并不觉得家有什么好,这里反而就是家,因为这里从来没有抛弃过他。
“所以你要把这些师弟们安全带出这座城,找一个好的归宿。”
“这也是我最想做的事,老师您放心!”文七将灯笼靠近,捧着书认真的看了起来。老儒士欣慰的点了点头,目光中露出渴望的目光,同时也有一些苍凉和悲伤。
“老师,修炼的境界另附一的一页上就有,我给你念念。”
“门徒,入室,正堂,宗师,国士,天命,诸子,亚圣,至圣,大隐。门徒的意思就是百家的门下之徒,入室就是有资格进入宗门里面,正堂的意思是有资格坐在正堂,宗师就是有资格创立宗门···”
文七念着这些等级,老儒士也在喃喃的说着一些话,他边说边流眼泪,黑暗中他的脸色已经开始发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老师,我念完了,今后我就可以努力进入修炼,一定让我们儒教再创鼎盛,老师,你放心吧,老师,老师···”
文七一抬头,鼻子就是一酸。
老师已经再也无法回答,他被刘五咒法震碎了心脉,能撑到现在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文七深吸一口气,静静的坐着,残月下,他再也止不住眼泪。
老儒士挡在文七身后的背影,他还记得;曾经谆谆教导,他还记得;曾经慈祥的笑容,疼爱的眼神,他还记得;这个老人将儒生的最后一点气节展现在在文七面前,让他知道,无论是地位低微还是实力弱小,永远都不能放下气节。
还有老儒士生前经常说的那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老师,你的任,我来接。今后的路,我来走!”文七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擦掉了眼泪,用铁锹将老儒士埋在了最大的这块墓碑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之后,他便拿起老师的长剑放在身边,暗运【《杏坛经》】的聚气法,阴阳两气上下相触,文七觉得他浑身充满了力量,只是他不知道就算他悟透了石刻上的字,掌握了【《杏坛经》】,但是如何运用呢?
(https://www.biquya.cc/id39433/21128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