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绝品盗仙 > 第三十一章 异象

?

  一夜深谈。

  从厉沧澜口中,苏幕知道了许多关于苏家的过往。

  原来,苏家老祖宗苏洞仙当初竟也是太上宫子弟,并且还是一众弟子中如晏同殊、骆景藏一般的天纵之才。只不过才华横溢之人,仍就会有障碍困苦。当苏洞仙在所有弟子脱颖而出,以常人难以企及的修炼速度达到一定高度后,他也遇到了瓶颈。遭遇瓶颈后的苏洞仙,经其他太上宫师叔指点,毅然出走太上宫,外出游历,以寻突破界限之法。

  苏洞仙出了太上宫,踏遍千万里土地后,机缘巧合到了墨荷镇,且因缘际会地碰到了开元太祖皇帝。同样是人中之龙的开元太祖皇帝以不凡的气度和思想,让苏洞仙引为知交,更让苏洞仙之后因此而助其成就了一代宏图霸业。而后,经过红尘洗染的苏洞仙甚至还在墨荷镇留下了根,逐渐淡忘了仙道求索。

  然而造化弄人,自苏洞仙在墨荷镇留下种,落下根后,他忽的竟悟得了人生成败得失,生命无常。一朝悟道,使得苏洞仙在某一天倏地突破了境界修为上,始终牢不可破的瓶颈。

  自此,苏洞仙终得大彻大悟。于是便离开了苏家,再次回到了太上宫。回归太上宫后的苏洞仙潜心修行,修为又是一日千里,直至最后还成了负责奉玄院的师叔。

  时光荏苒,接着轮到了厉沧澜拜入太上宫,进了奉玄院,成了奉玄院弟子。厉沧澜同样资质非凡,深得苏洞仙注意和喜爱。

  只是在厉沧澜入了奉玄院不过堪堪几年后,便恰逢人族与妖族大战。彼时战况激烈,事关人族生死存亡。不仅苏洞仙,最后甚至连厉沧澜都上了战场。

  人与妖的争战持续了许多年。而不幸的是,在一次大规模的惨烈厮杀中,苏洞仙为了救下厉沧澜,最终自己却死于非命。临死前,苏洞仙告诉了厉沧澜,自己在墨荷镇留有后人,要厉沧澜代为照顾。

  于是,便有了厉沧澜与苏过庭的相识。厉沧澜在苏家见到了当时的苏家家主苏兰陵,以及还仍年少的苏过庭。当时正好开元末代皇帝领兵来犯苏家。因苏洞仙的恩情,厉沧澜毫不犹豫地祭出无上剑法,为苏家解决了危难。

  而待危难尽去后,厉沧澜又在苏家发现了苏洞仙留下的“烽烟卷轴”。且除了藏有到达太上宫地图的“烽烟卷轴”外,苏幕还见到了苏洞仙以《太上坐忘诀》为鉴的苏家功法,以及苏洞仙经过删减的,太上宫弟子中鲜少人练就的另外一门绝学,“太玄冲虚拳”中的一招半式,“狮子击象”。

  在见到这些东西后,厉沧澜立刻又联想起了苏洞仙死前遗言,他开始觉得苏洞仙死前遗言或许另有深意。凭着如此推断,厉沧澜顺水推舟地告诉了当时苏家家主苏兰陵,说“烽烟卷轴”内另有乾坤,藏有入仙门的地图。并且在了结了恩怨,准备离开苏家时,厉沧澜还特地对原本苏家人苦练却不得要领的“狮子击象”加以详解。种种巧合之下,这才造就了后来来到太上宫的苏幕。

  在得知这么一段惊人往事后,苏幕忽然有了一种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之感。只是这时的他却也没有时间多想,因为同样如厉沧澜所说。他无意间练就了两种功法,已经濒临走火入魔,生死存亡的境地。

  看着手中用于废去修为的“坐忘丹”,苏幕委实好一阵纠结。尽管他如今也是境界低微,不过布气的境界。可这等修为,亦是他费了好大功夫,才勉强到达。若是突然间就这么全归于零,他可是有千万个不舍。

  在厉沧澜深夜到访,留下“坐忘丹”后,转眼又过了几日。苏幕在经过一番取舍,觉得既然自己如今也别无他法,也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种选择后。他最终狠下了心肠,吞下了一颗“坐忘丹”。

  而待吞下丹药,等了许久,他原本期待的痛不欲生,又或是欲仙欲死之感竟全都没有发生。他仍旧安然无恙,一如往常。

  如此与想象相左的景象,使得苏幕不由大为好奇。可之后接着一想,厉沧澜似乎说过要将“坐忘丹”服用个把月后,他便又觉得这“坐忘丹”应是种循序渐进的丹药,因此也不再觉得特别怪异。

  自此,苏幕每隔一日,都按时服用一颗“坐忘丹”,从未落下。时间一晃便过了半月。

  此时的苏幕仍是没有察觉到身体的任何不适,且厉沧澜也没有再来询问他的情况。而就在这疑惑不解的时候,却有另外一个意想不到之人来找他。

  来人竟然是方九龄。

  当见得是方九龄来找自己时,苏幕心中自是惊诧不已。此时的他已知道方九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因而对待起来更是格外的小心谨慎。并且他与方九龄从来就是毫无交集,而方九龄这突如其来的到访,使得他一度以为方九龄也如骆景藏一般,也对他动了什么心思,又或者自己那日偷听谈话时,早已被发觉了身份。

  好在,最终却也只是虚惊一场。方九龄突然到来,原来只是对于苏幕不冷不热地问了一些关于宋四方的事情。

  宋四方已死是事实。但宋四方是真武院的弟子,而方九龄又是真武院的负责人,同样也是事实。因此方九龄来找与宋四方相识的苏幕,自然也符合道理。

  对此,苏幕自然是不可能告诉方九龄关于闯入“禁地”的事情。苏幕糊弄地说着自己也是多日不见宋四方的踪影,其它的就一问三不知。

  而后方九龄却也谈及到了魏伯阳。只是苏幕由其口中也隐隐可以猜出,如今已是见人怕人,见鬼怕鬼的魏伯阳应是也回答了与自己差不多的答案。

  在询问了一番后,方九龄也没过多为难,便径自又离开了。而此时,在苏幕看来,方九龄所行所言,理应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对于一个刚入门且还无关紧要的弟子,真的也不会有什么人会过多的注意其死活。

  经历此番插曲后,又过数日。苏幕每日仍旧无所事事,除了拿着由太上道人手中取来的天书《黄庭要道》胡乱研究外,剩下的就按时服用丹药。

  而这日,在将还剩不到五粒丹药,又服下了一颗后,苏幕的身体当即奇变突生。

  苏幕蓦地发觉自己头顶竟犹似蒸笼一般地冒出了热腾腾的白汽。而就在见得如此奇状,因此不知如何是好时,苏幕又猛地感觉自己一身的力量也开始跟着衰减。不过片刻,他竟有了一种力不从心之感。

  渐渐地,苏幕虽然感觉自己仍有强烈的意识在,但他浑身却是半点气力也不能使出,最后甚至连眼皮张开的力气都没有。很快地,他因此而昏昏地倒在了坐忘院内,连半声救命都没能喊出来。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

  等苏幕再睁开眼时,已是到了夜晚,明月依旧高悬。

  他慢慢的又开始有了站起身来的力气。而后,在服了辟谷丹药后,他已不再觉得虚弱。只是也只到了不再虚弱而已。

  苏幕忽然觉得自己再也使不出任何厉害的力量来。他猛地劈出了一掌,接着又打了一拳。但此时掌已不算掌,拳已不再算拳,已不再具有半点开山裂石的威力。

  他真的成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一如当初穿越到苏家一般的平常人。苏幕倏然间感到了莫大的失落感。他觉得自己似乎从一个富翁,一夜间变成了个穷光蛋。

  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真实。

  辗转,又是一夜。

  经过一夜怅然后,苏幕不得不让自己接受了眼前事实。他如今剩下的解决方法,只有等待。等厉沧澜来找他,然后一切又从头开始。

  待得夜尽天明后,苏幕也仍是没有走出坐忘院。左右无事,他又接着拿出《黄庭要道》研究。想着太上道人研究了不知多少岁月都未曾放弃,甚至死前仍就拿在手中。而他自己自然就更是没有放弃的道理,特别是在这种如此特殊的时候。

  但这一次,等他再次翻开书后,他忽然给吓了个半死。他再次经历另外一种从天到地的极致。他感觉自己又好像是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忽然碰到了一座金山。

  翻开古书,赫然见得书中扉页竟然有了字,而字中如此写道:

  “天下有剑,余有幸得之八九。则至此,天下再无名剑。然叹天虽遗巧物于人,人却无一物以报天。冥冥思之,遂又还剑于天下。望有缘者得之,能代报天之一二。”

  苏幕猛地使劲眨了眨眼,以为是自己经历一番散功后,过于虚弱,因而产生错觉。但无论是使劲了拍了自己一巴掌,又或是将书放到了最为光亮的地方。

  字仍就在,真真确确的著写在了书里。

  苏幕再次睁大了眼睛,忍不住还将字中的内容,从头到尾念了一遍。而这一出口,更为神奇的事情陡然再次发生了。

  书,忽然生出了一蓬金光,将他整个人都给照亮。

  紧接着,一串又一串忽然变出的极其好看的古文字,好像有了灵性,犹如蝌蚪一般。一字接着一字,排成了队,忽的由书中,朝着苏幕眉心直射而来。

  苏幕顿时被惊呆了,连忙想伸手去阻挡,可这时他整个人竟然也变得不能动弹分毫。

(https://www.biquya.cc/id39220/21324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