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地区最大的地主黄洛夫,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像过山车一样,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起伏。作为一个只有三万多人的县城中的大地主,黄洛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势力。说出大天来,到了见真招的时候,能纠集出百十来个长工,再加上花钱雇佣的几十个县城里的地痞流氓,这也就是黄洛夫能够动员出来的最大暴力团伙了。
黄洛夫也不是个棒槌。他自然知道,现在的邯郸县城里,势力最大的就是能够指使县令为他们办事的英华公司。人家随随便便的就招了一万多的青壮劳力。要不是他们清洗了自己在县衙里的势力,危害到他把持县衙转嫁税收的权力,黄洛夫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的挑衅势力这么大的英华公司的。
黄洛夫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的父亲是当年北洋机械局的工程师,他自己也是在日本学了工业的留学生出身,当年他回国后也试图创办工业,可是在一没设备二没资金的情况下,对于工业也仅仅是粗通的黄洛夫,最终重新走上他祖父当年的路,在邯郸县当个地主。
黄洛夫也不是不想做个好地主,做个好乡绅,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当他发现当年那些和他家交往密切的种田能手们,那些一心扑在农活上的经营性地主们纷纷破产的时候,为了保住祖上传下来的土地,不做个败家子,也为了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资产,留学生出身的黄洛夫走上了勾结县衙转嫁税收,放高利贷霸占土地的老路。
黄洛夫知道英华公司肯定是很有来头的,学过工业的黄洛夫曾经偷偷的观察过建筑公司的施工。那些在黄洛夫眼中先进无比,巨大无比的,王润民从现代折腾回来的,农村施工用的小型钩机、小型铲车和小型叉车等小型设备,无不说明英华公司肯定有外国的路子。黄洛夫对此一方面羡慕无比,另一方面又痛恨的要命。在他看来,英华公司一定是个外国人的洋行,而就在几年前在北京曾经亲身经历过庚子事变的黄洛夫,对于白皮洋人的痛恨是非常厉害的。
一方面是自身利益受损,一方面是对卖国贼的痛恨,两相结合之下,才让黄洛夫做出和英华公司在邯郸县城的代表,邯郸县令钟纹耀征地相对抗的决定。
黄洛夫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他一边是抬高自家荒地的地价,对县令的交涉置之不理。另一边他又联络周边的地主,传播英华公司要在邯郸大肆圈地抢夺地主土地的谣言,和几个地主收买地痞无赖袭击施工人员,破坏施工设施。
黄洛夫和那些脑袋像石头一样的土地主不同,他知道以英华公司的势力,问题最终还是要得到解决的。只不过他希望英华公司能够向他妥协,在邯郸县的权力分配上按照他的意愿进行。不过对于这样的结果,黄洛夫也只是抱着最大的希望,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他是在忐忑中准备和英华公司打一个持久战拉锯战的。
就在黄洛夫等待的时候,两名英华公司的工作人员登门造访。和那些在工地中见到的英华公司的工程人员不同,这次登门的两个年轻人穿着英华大学的制式服装,黑色收腰中山装、皮靴,圆筒军帽。在日本留过学的黄洛夫心里很是惊讶,这样的装束完全是西洋列强的军装样式,但是明显的,英华公司工作人员的制服,从样式到材料都显得更加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收了邀请书之后,黄洛夫在惊讶中顾虑重重,他心里对与英华公司的忌惮更深了。从英华公司来送信的两个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中,明显的透出一股精明干练的军人作风。黄洛夫觉得从这两个工作人员来看,这个英华公司倒是更像个军队而不是一家洋行了。
坐在管家赶着的马车上,黄洛夫对即将进行的会面相当的不安,和黄洛夫自家的势力相比较,英华公司明显是个庞然大物。英华公司后面站着英华大学,英华大学的校长王润民是个海内闻名的大学者,还有个英国人的身份,这都是黄洛夫最近几天打探到的消息。特别是王润民的那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书籍,黄洛夫看了之后浑身直冒冷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英华大学和英华公司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办事的,那么自己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看了。
留过学的黄洛夫心里,已经认定了王润民是个革命党的身份。在他搜罗到的几张《红潮报》中,王润民对于清政府的冷漠蔑视已经是直透纸背了。对于一群接受了适者生存这样的残酷生存信条,被革命党王润民教育出来的英华公司成员,对于肯定是革命党大头头教育出来的一帮小革命党,黄洛夫心里是充满了畏惧和悔恨。
在他印象中,革命党都是些杀人放火的狂暴之徒,自己挑衅英华公司的举动,肯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说实话,他在知道这些信息之前还对自己的计划有百分之三十的把握,在知道了自己即将面对的,很可能是一群革命党之后,对于自己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就自动归零了。
就在黄洛夫在忐忑中坐着马车驶向邯郸城外的时候,同为邯郸人的宋屹正在邯郸城外的“大军营”中上着文化课。一群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们在半个多月的军事训练和丰盛的伙食供应下,面色普遍红润了许多,不再是刚刚被招进来的时候,那种面黄肌瘦、肮脏萎靡的样子了。因为识字的多少和工资待遇联系在一起,这些半大小子们在课堂上听的格外认真。
讲台上正在讲课的是英华大学教育系的学生陈华。陈华出身湖南的教育世家,从他的曾祖父开始就在家乡开设私塾从事教育工作,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格外重视教育的陈家审时度势,认为继续读些四书五经已经用处不大,就把陈华送到天津的新式学堂读书。读完中学的陈华刚好赶上英华大学的第一次招生,他以优秀的成绩考进英华大学攻读教育专业。
在英华大学里,陈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理论的教育,在两次工农业再教育中表现优异,被发展为劳动党党员。在这次派往邯郸的工作人员中,他总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他也是劳动党邯郸地区党委的委员之一。
“工人这两个字是很简单的,但是把工人的工字和工人的人字上下排列,就衍生出另一个字,天字。这就是工人顶天立地的意思。大家都会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曲,应该知道,工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建起高楼大厦,能够修起铁路煤矿,工人具有改天换地的力量。大家用的生活用品,住的宿舍,睡的床铺,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黑板粉笔,包括现在大家手中的书本和钢笔,都是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中国现在之所以总是被洋人欺负,原因就是我们的工业不发达,生产不出更先进的武器和机械。大家今后不管是不是要成为一个工人,都要记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这八个字里的夫字,是怎么写的呢,就是工人两个字加在一起,为了国家出头。这就成了一个夫字,这个夫就是匹夫的夫,也是大丈夫的夫。大家要认真努力,通过学习文化做个合格的工人,做个关心国家兴亡的大丈夫。”
王润民通过调查知道,在现代社会的2005年,世界上不足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其中中国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一半文盲在西部地区,文盲中七成是女性。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国扫盲工作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但我国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至50岁的青壮年文盲。2008年全球共有约8亿文盲,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中国文盲总数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西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等10个省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15%,而文盲数却占全国的50%。在农村贫穷落后地区,因贫困产生文盲,又由文盲再导致贫困,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有少数文盲,统计表明,北京还有文盲近60万。
在农村,女童的辍学现象尤为严重。女性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母亲的文化水平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明天。而文盲母亲必然会对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接受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由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扫盲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不够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盲。
王润民知道后世有一种普遍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在学校的课桌上就战胜了法国人,可见教育的重要程度。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建立在高水平的国民素质之上的,在现代中国都有着文盲现象,那么在教育全面落后的清朝末年,中国人的文化水平就更不用提了。
王润民在给邯郸党委的工作要求中明确的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和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正规教育的投入要大,人员和物资力量的配置要充分。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军事建设中,还是在工业建设中,都必须把扫盲教育和工作结合起来,我们不仅要培养强悍的战士、合格的工人,更要培养有文化的战士、有知识的工人。
劳动党不仅仅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更是一个宣传的队伍,是一个教育的队伍。劳动党走到哪里,干什么工作,都要把普及和提高当地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我们劳动党不仅是个革命的组织,更是宣传队,是教育队,是播种机。我们劳动党人,要在我们的所到之处,宣传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教给民众最科学的文化知识,把革命的先进思想理论和科学的文化知识播种到我们所到的任何地方。”
(https://www.biquya.cc/id38248/21879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