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再回到泰昌帝驾崩前的那几天,这里将引出一个小人物,一个官职卑微却关系重大的小人物,泰昌、天启二朝的历史,因为他的出现而璀璨,天启皇帝登基的那场风波,也离不开他的身影。这个小人物,便是时任吏科给事中的七品小官杨涟。
泰昌皇帝自病危,到驾崩前,召开了两次御前会议,每一次会议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都息数到场,杨涟便在其中,他的身份官阶,与在场在诸位大臣极不协调。
第一次会议的主要话题有四个,第一话题是朱常为自已辩解,说自己没有流言说的那么不堪,叫众臣不要轻信流言。第二,朱常洛宣旨将崔文升罢官驱逐,第三,收回了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召命。在说话的时候,皇帝的眼睛数次看向杨涟。最后,泰昌皇帝又期期艾艾地与群臣提起了第四个话题,册封(西)李选侍为皇贵妃。
第一话题不用管他,第二、三个因为正合诸臣心意,所以没有人阻挠,而第四件事,会议当场,群臣则是没有给出答复。
没多久,泰昌皇帝又召集这票人开了第二次御前会议,朱常洛先是拉着皇太子朱由校的身对群臣说道:“你们好好像他辅佐成为尧、舜一样贤明的君主”(卿等其辅为尧、舜),而后皇帝又向方从哲询问了自已的陵寝的事项。
在场的大臣,都意识到了这是一场顾命会议。
而在人群中的杨涟,自然感激地不得了,泰昌皇帝不仅没有处罚他,还息数采纳了他的尖谏言。最关键的是还让他一七品小官与阁臣、六部尚书一起,成为顾命大臣,他暗中发誓,此生唯有以死相报。
群臣看着油尽灯枯的泰昌皇帝,听着他言语中的哀伤,心头一阵难过,然而朱常洛却突然话锋一转,又扯到册封(西)李选侍为皇贵妃的事上去了。
群臣自然又是一阵沉默,没曾想,那个时候,(西)李选侍突然撞入,当着皇帝与众臣的面,拉走了未来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校。很快,隔着帘帷传来了(西)李选侍严厉的斥责声,而后,朱由校低着头走了进来,跪到泰昌皇帝的身边,极不情愿地说了一句话,“请父皇封李选侍为皇后。”
在场大臣无不面有怒色,连泰昌皇帝也为之色变。
那个时候,有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李选侍,那双眼睛的主人,正是杨涟。
(西)李选侍这个行为,是明显的胁迫,她吃定了软弱的泰昌皇帝不敢拒绝他的要求。李选侍为什么敢这么跋扈呢,是有原因的。
在朱常洛还未成为太子的那些日子里,他四处遭受白眼,成为太子后,要提防郑贵妃的暗算,还要夹在群臣中间,被作为斗争的棋子。所以朱常洛十分地苦闷、委屈和辛酸,他把这些苦闷、委屈和心酸都向一个人述说,那个人便是(西)李选侍,那时候的(西)选侍,极尽妻子之责,始终用她温暧的胸怀,给了朱常洛足够的安慰。
为什么要叫他西李呢,因为除了她,当时还有另外一个李选侍,是皇五子朱由检的养母,叫作东李。
但是西李的要求还是没能如愿,皇帝没有出口拒绝他,但另外一个人却是拒绝了,那个人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就在皇太子朱由校刚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孙如游大声喊道:“皇上要封皇贵妃,臣必定尽快办理。”
孙如游的话,表示群臣在封皇贵妃的事件上让步了,同是也暗示了一个意思,要封皇后,没门。
泰昌皇帝差一点便要应诺李选侍的要求,但是孙如游的一番话将他浇醒了,他还是了解(西)李选侍的人品的,于是他一个激灵,说了句,“好,那便按你说的办理吧。”
然后,奄奄一息的泰昌皇帝,便宣召了那位传说有仙丹的李可灼晋见,或是病急乱投医,他想再碰碰运气……
李选侍的皇后梦在这里破灭了,虽然她很气愤,但是她却并不气馁,皇帝已经奄奄一息了,只要朱由校在手,她虽当不皇后,却还可以当太后。
※※※
杨涟一个七品小官,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呢,他的出现,又会对后续事态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在说这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杨涟此人。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为人磊落负奇节。万历三十五年成进士,除常熟知县。举廉吏第一,擢户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中。
他不惑声色,不贪钱财,不慕虚名,铁骨铮铮,刚烈雄浑,以天下为已任,视死如归,为万世之楷模,华胄不灭,其名不朽。
早在万历病危,泰昌登基前,杨涟的身影便开始活跃了,那时,万历皇帝已半月不吃饭了,杨涟偕同诸位给事中、御史大夫,拜见内阁首辅方从哲,御史大夫左光斗向方从哲询问皇帝病情,方从哲说“皇帝陛下比较忌讳这个事,问左右太监,都不敢说。”于是杨涟便举宋相文彦博问宋仁宗病情,收拾不肯说实话的太监的典故,劝方从哲强硬一点,多去几次,还劝方从哲住在阁中,随时关注事态进展,方从哲如言而行,而后群臣才知道了万历皇帝的病情的真实情况。
在万历皇帝病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常洛因为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的召唤,踌躇在乾清宫门外干着急。
杨涟担心皇帝死前太子不在身边,郑贵妃假传遗命,在新皇即位的问题上扯邀蛾子,便叫上左光斗,跑去找到朱常洛的伴读太监王安说,皇上病地厉害,没有召见太子,并不是他的本意,太子以殿下应该主动进宫问侯,尝药视膳,第二天早上再回去。王安将杨涟的话带给了皇太子朱常洛,朱常洛恍然大悟,采纳了杨涟的建议,但是朱常洛进去后,第二天早上并没有回去,因为万历驾崩了,他成了皇帝,那时候开始,朱常洛便记住了杨涟的名字。
后来便到了朱常洛成为皇帝十几天后,一夜连幸八女,又吃了崔文升的泻药,奄奄病危之时。
那个时候,想当太后之心不死的郑贵妃与李选侍勾结,郑贵妃说支持(西)李选侍当皇后,(西)李选侍说支持郑贵妃当太后,当时有王、郭两家外戚,遍访朝臣,报知泰昌皇帝的病情,并断言说崔文升药量下大了,是出于故意,还揭露了郑贵妃与(西)李选侍勾结的事情,朝臣听后,俱是非常担忧,王、郭两家的人刚走没多久,泰昌皇帝果然又提起了让礼部封郑贵妃为太后的事。
杨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若让三人勾结,把持皇宫,那么要是泰昌皇帝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新皇登基后,必定成为三人的傀儡。
有个搞笑的事情,郑贵妃作为万历皇帝的贵妃,在泰昌皇帝登基后,还一直懒在乾清宫不走。
杨涟知道,崔文升是一个不足轻重的角色,要破坏他们的阴谋,必须先要从郑贵妃或者(西)李选侍身上下手,只要两个女人中有一个人自动退出,这个场阴谋,便不攻自破了。然而(西)李选侍圣眷极隆不好对付,于是他将目光投到了郑贵妃身上,。
要对付郑贵妃,第一步,先要将她赶出乾清宫,第二步,要让她主动放弃争夺太后的身份。但是郑贵妃身份毕竟贵重,不是他一个七品小官撼得动的,他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郑贵妃的软肋,郑养性。
郑养性是郑贵妃的侄子,是郑贵妃在朝中的联系人,此人平常仗着郑贵妃,极其嚣张,但内在,却是一个性格软弱,色厉胆薄之人。
于是杨涟认为便拉上他的老战友左光斗,在朝堂之上细说利害,造足了声势,而后带着黑央央一片人,找到了郑养性。
群臣轮番上阵,跟郑养性翻旧账,指责郑贵妃把持后宫,迫害皇后,又将妖书、梃击等旧案都搬出了来,最后终于说到郑贵妃送泰昌帝八个女人的事,喝问郑贵妃有什么企图,如果泰昌帝有个三长两短,廷臣必不与郑贵妃干休。
黑色的唱完,唱白脸的又出来说话了,说郑贵妃应该也没别的意思,无非就是想保个富贵,现在朝中的大臣都在这里,只要郑贵妃不多作妄念,众人保证,富贵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郑养性怕了,他去找了他姑母,于是郑贵妃也怕了,最终,她搬出了乾清宫,放弃了当皇太后的妄想。
接下来,杨涟又上书一封,弹劾崔文升乱用药,说,外廷中有个传言,说陛下性生活方面没有节制,又乱吃春药,所以掏空了身体,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崔文升用来掩饰其用药奸心的借口,他故意让他的党羽散播出来,用来堵塞外廷的口舌的,说崔文升不仅扯害了皇帝陛下的身体,还损坏了陛下的光辉形象,这种人死都不能减轻他的罪过。而后又提到了万历皇帝的皇后、又提到了泰昌皇帝的生母恭妃,说陛下如果要封郑贵妃为太后,那置这二人于何地啊,还是请收回成命吧。
奏疏递上去后,没多久,泰昌皇帝召前大臣,其中便有杨涟的名字,同时,皇帝还宣召了锦衣卫官校。那个时候,包括内阁首辅方从哲,众臣都以为,杨涟奏疏中忤逆了皇帝的旨意,召见大臣的时候宣召了锦衣卫,必是要当场给杨涟廷杖。方从哲甚至还劝说杨涟,叫他上疏认错,但是杨涟十分倔强,只说了句,死就死吧,我杨涟何罪之有。
被召的大臣如下,内阁首辅方从哲、新入阁的阁臣刘一燝、韩爌,英国公张惟贤,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侍郎署部事孙如游,刑部尚书黄克缵,左都御史张问达,御史顾慥,给事中杨涟……
当众臣见到泰昌皇帝的时候,皇帝正靠着东暧阁中的案几而坐,皇太子朱由校、皇五子朱由检侍立在侧。没有想象中的廷杖,相反,皇帝的语气相当和善。
这便是泰昌皇帝自病危到驾崩前的第一次御前会议,杨涟也就这样,以一个七品给事中的身份,成了一名顾命大臣。
(https://www.biquya.cc/id38001/21830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