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慈母心 > 84

?秋上高中的时候,全家人都很高兴,在全家人眼里,秋的人生道路清楚又美好:上大学,当干部。但是他们不知道秋很糊涂,秋没有把考大学当作一回事儿,而是在胡思乱想,想到社会上建功立业。高考结束了,秋落榜了。李生海安慰他:“别难过,咱们祖坟没有占住金科及第的风水,你老爷成天读书,考举人,每回都考不上。有一回,他不去考试了,写的文章给了蒋庄的一个人,人家拿着他的文章去考试,考上了。考不上算了,干啥都能吃饭。”后来,秋的堂弟林、泉考上了大学,全家人都高兴,邢自范说:“咱们这一门人总算出大学生了。”

  

  林大学毕业的时候,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国家统一分配大学毕业生制度存在重大弊端,学生们尽管不想到某地从事某项工作,但是必须服从分配,到某地从事某项工作,违背了学生意愿。取消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选择随心如意的工作岗位。邢自范说:“取消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对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肯定是好事,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未必是好事。”

  

  后来发生的事果然应验了邢自范的预言,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不必服从分配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依靠父母的人脉关系,尽可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挑选舒服工作。然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工作岗位就是饭碗,他们只求有碗饭吃,不讲究工作环境好坏,不讲究工作岗位是否优越,国家统一分配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为饭碗发愁,都会有一个工作岗位,运气好的还能分配到大城市的重要岗位。现在不包分配了,实行双向选择,靠的是人际关系,农民一年四季在田里劳动,熟悉的是庄家,到哪里去找什么长什么经理来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工作呢?林大学毕业就失业,整天闷在屋里不出门。

  

  李凯臣无法理解面前的事实,两眼闪着疑惑的光,逢人就:“现在的事真怪,林大学毕业了,上面不给差事,闲在家里,书白念了。过去只要考中进士,朝廷都给差事。”李生海在黄台岗棉花库当炊事员,每隔三五天,就速做完手头的活,跟上自行车,奔波30多里,到市里找丽的婆家叔父,请求给林找个工作。丽的婆家叔父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也是李生海觉得唯一能够破解这道难题的人。

  

  邢自范对秋说:“你看你爷你伯你叔都愁成啥样了?林也闷在屋里不出门,林需要快点找到工作,要不然,大人孩子都会闷出病来。”现实就是这样,要找工作,就必须先找有权的熟人;不向有权的熟人求助,就只能永远没工作。然而,李家人世代农耕为生,都没人能破解这道难题,亲戚们大都无职无权,只有丽的婆家叔父当公司经理,有解开这道难题的可能。邢自范到丽的婆家叔父家做客,丽的婆家叔父笑道:“老嫂子,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我的侄儿林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你能不能帮他找个工作?”

  

  “他跟你们的关系咋样?”

  

  “他是我的亲侄儿,是丽的亲叔的孩子,就像你们跟丽家的关系一样。这孩子啥都好,有文化,有品德,就是家里没当权人。”

  

  “我知道了。我记住这件事,一定尽力帮他找工作。我们公司现在不需要人,以后一旦有机会,我们公司就招聘他。”

  

  邢自范的几句话,给了丽的婆家叔父很大压力,因为亲家的面子很重要,他把邢自范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不久,公司里的一个人另有高就,调到别的地方发展去了,空出了一个工作岗位,丽的婆家叔父就派人给林捎信,叫他到公司上班,林的工作难题解决了。

  

  全家人的愁云消散了,李凯臣高兴地笑了,李生海高兴地笑了。邢自范对秋说:“压在全家人心头的石头搬掉了,难关度过了。一步棋走对,全盘皆活。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解决,其它矛盾就迎刃而解。你看,林一上班,你爷笑了,你伯笑了,全家人都高兴,再不会闷出病来。你当初就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考大学是主要矛盾,你不把它当回事儿,成天想上班,结果没考上大学。大家压抑这么多年,你也压抑了这么多年。要是当初你考上了大学,现在就不一样了。”

(https://www.biquya.cc/id37849/22391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