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师父真是道教祖师老子的单传弟子,那掐指算来至少也得有4000多岁。
而那个来自星星整天就知道泡妞拍广告的都教授,才400多岁。
两人比起来,当然师父牛逼多了。
“师父,都教授手指头一指就能让时空静止三分钟。”向飞双手紧握凌虚道长一只手臂摇来摇去,双眼弥漫的满是崇拜,“您的岁数比他要大十倍,功力肯定也比他强十倍。那您老人家那么一指,是不是能让时空静止半小时呀。”
“——”
“师父,您下次云游时要是遇到都教授,千万记得施法把那小子给静止喽,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装逼——”
“——”
“向飞!休再发表此等恶俗之言。”凌虚道长虽听不懂那么多科幻名词,但对于不雅词汇还是略懂的,便伸出手指戳戳向飞的脑门算是惩戒,“彼凌虚非此凌虚也,为师所说的凌虚道长并不是指一个人。”
“不是一个人?”向飞眨眨眼睛。
凌虚道长点头,中气充盈沉吟道:“凌虚道长是老子赐予白乙观观主的封号,每一任观主都叫凌虚道长。这凌虚二字,看似稀松平常,其实隐含着两大道教玄机。”
“凌,指推广道教经法《易经》72代,凌岁寒而不改其操。虚,指普及道教经法《圆经》72代,虚死生而不忘初心。所以,自第一任凌虚道长直至为师这一任,一直以推广《易经》为己任,修太极,讲阴阳,广周易,揽道众,4000余年来从未终止,将道教发展得可谓洋洋大观,形成北鲲鹏南逍遥东沐阳西苍月等四大门派,在加上北冥、玄空、黑山、地冢等其他不入流教派,更是数不胜数。”
“师父,那咱们白乙观属于什么流派?”向飞问道。
凌虚道长微微一笑,无比自豪地说道:“我白乙观不立门不树派,居五方之中,为众派之宗。各派势力再大,都得尊我白乙观三分。”
“这是为何?”向飞听着虽心里振奋,但不无疑惑,“周天子虽居诸侯之宗,不照样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么,他们哪个把周天子当回事,想的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白乙观持有《圆经》手环。”凌虚道长傲然一笑,继续说道,“《易经》讲求阴阳和合之道,是大众经法。而《圆经》追求长生不老,是终极经法。老子要求在普及《易经》72代后,再推广《圆经》。而要推广《圆经》,就要首先找到《圆经》手环。手环在谁手里,谁就掌握着道教终极经法的秘密,那么它在道教中的地位也将无可撼动。”
“虽然使命荣耀,但千百年来,本观为守卫这《圆经》手环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凌虚道长看向亭子四周,脸色转为惆怅,“你看这凌虚亭边,这雾气之下,尽是残垣断壁,这可都是青衣观的青砖灰瓦。”
“师父,您不是说过青衣观是唐朝毁弃的么?”
“不错。”凌虚道长收回心神,继续说道,“唐朝信奉道教,为追求长生不老,唐皇帝设计了两支寻仙之路。一个是委派佛教僧徒玄奘西天取经,另一个就是委派道教信徒到东方寻求《圆经》。”
“而按老子所言,当凌虚道长传续72代以后方可向世人推广《圆经》。唐朝之时,时任凌虚道长距第一任还不足50代。所以,当时道教之中分裂成守经和求经两派。守经派主张按照老子所言固守遗训,将寻找《圆经》事宜交给第73代凌虚道长处置。而求经派却主张迎合唐皇帝要求,东去寻经,进而和佛教势力比拼经法优劣决一雌雄,从而赢得道教在华夏的统治地位。”
“所以,守经派和求经派来了一次终极PK?”
“是终极对决。两派激进势力利用每年一次的道教盛会,蹿动人心挑起纷争,在这骊峰和青峰之巅大打出手。由于求经派势力过众,他们击败守经派后四处到道观寻找《圆经》手环,翻墙倒柜毁林伐木推房倒屋。纷争之中,这青衣观完全被夷为平地,只留下这座古亭。”
说话间,凌虚道长禁不住伸手抚摸亭柱,像是在沉痛哀悼历史,“青衣观推倒后,那帮狂狞之徒并未在碎砖瓦砾中发现手环所在。因此,他们又将视线转移到白衣观上,准备再来一场暴力征服。当时凌虚道长迫于无奈,为力保白衣观便将手环交了出去。”
“交了出去?!”向飞两眼瞪成灯泡。
“青衣观是为纪念老子坐骑青牛而建,规模相对较小。而白衣观却是老子羽化登仙之所,神圣不可侵犯。那些气急败坏的求经派之所以先毁弃青衣观,也是想来一个下马威,给观主施加压力。”凌虚道长声音沉重,继续说道,“而当时凌虚道长交出手环,未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那不是违背老子遗训了么?”向飞反问,“经过那么多代观主守卫,到他那一代把手环交了出去,岂不是将自己置于历史罪人的境地?”
凌虚道长望着向飞略有失望的眼神,说道:“《圆经》手环是子母形环,母环是白乙手环,子环为青乙手环,母主子次。交出的只是青乙手环,没有这白乙手环,青乙手环也没有什么作用。”
“啊?两个手环?”向飞一惊一乍,旋即又转为欣喜模样,“所以说,那帮坏蛋并未找到《圆经》?”
“那是自然。”凌虚道长说道,“后来,唐皇帝见玄奘从西天取经归来收获颇丰,而道教求经派东去多年却一无所获,便不再重视道教转而重视佛教。后来,居然还让佛教僧徒插手道教事务,派僧徒到东海寻求《圆经》。”
“师父,您说的是鉴真东渡?”
“正是。鉴真因为没有《圆经》手环,六次东渡均无功而返,最后一次因仍无所获,选择了客死他乡。自此,东海寻经之事才告一段落,统治者不再问津。”
“徒儿记得,书上记载当时东洋派好多遣唐使来到长安,难道也是为《圆经》而来?”
“十有八九。当时人均寿命只有50多岁,是可谓五十而知天命,人人向往得道升仙。而一旦寻得《圆经》加以修炼,便就有了长寿升仙之法,四海之内趋之若鹜,更别提那些岛国番邦。”凌虚道长一脸骄傲之色,继续说道,“虽然统治者不再问津《圆经》,但从此以后道教大小流派皆知手环寻经之事。自唐以后,来白衣观继续寻找线索者仍络绎不绝。为防止外人打扰,唐朝末年时任凌虚道长便将这白衣观更名为白乙观。”
“自此以后,一代代观主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继续遵照老子遗愿推广《易经》经法。观主坐化后,便将白乙手环传续给下一任观主,一代一代接力传续,直至为师这一任,已是第72代。”
听闻此处,向飞双目精芒一闪,“师父,您是说您把白乙手环交给下一任观主,就可以推广《圆经》啦?”
“不错。”凌虚道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向飞。
“那您老人家把手环藏哪儿了?”向飞嘴角浮出一丝狡黠,好奇心大起。历史上那么多人都没找到这白乙手环,师父肯定藏在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凌虚并不答话,而是看向一旁静卧的豹子说道,“向飞,快把熊虎狮三兽唤来。”
“难道和这些猛兽有关系?”向飞心中疑团更浓。
为想尽快解开谜底,向飞快速领命,面对丛林双指并捻放入口中,腹中蓄气用力一吹——
笛!
笛!
笛!
口哨声声嘹亮悠扬,在辽阔山谷中震颤回荡。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西方残阳夕照,东方明月初升,日月同辉下的后山格外静谧。
突然,深山之处声声怪叫刺破长空,似被口哨惊醒,又似是对口哨的回应。
咚,咚,咚——
怪叫过后,密林深处传来窸窸窣窣的杂乱奔袭之声。声音越来越近,也愈来愈重,似一步踩下一个深坑。
不一会,三只巨大猛兽便蹿到凌虚亭前,同猎豹并立一起俨然一组四大金刚。
来的,正是熊、虎、狮三兽。
看那熊,体格硕大面目狰狞,一身鬃毛闪着丝绸般的蓝光,站立在地似个非洲猩猩。
看那虎,双目圆睁头大面圆色彩斑斓,一个硕大“王”字刻在额头,全身布满褐黄与黑色相间条纹,一条粗长尾巴不停挥摆,威武霸气十足。
看那狮,一头棕毛遮面呲牙咧嘴獠牙外露,眼睛细细却炯炯有神,身体健壮无比,四腿又直又粗,原地踏步“咚咚”直响。
见四兽已原地待命,向飞过去一个个拍打它们脑袋似给它们点赞。随后冲老道说道:“师父,它们来了。”
凌虚道长凛然一笑,双脚轻点便飞身而去,只留下身后一道残影。
啪啪啪啪!
一阵闷响之后,凌虚又回到凌虚亭内,撩动拂尘甚是惬意,仿佛刚才从未离开过。
再看,那熊豹虎狮四兽依然停在原地矗立不动,但似乎不能动弹。
“师父,您给他们点了穴道?”向飞从师父那儿学过点穴之法,自然不会陌生。
“不错。”凌虚道长沉声应道,“这四头野兽身上,就藏着白乙手环。”
“啊?原来手环就藏着它们身上?”向飞惊诧。自己从小就和这些家伙整天打闹在一起,怎么没有发现?
向飞重新打量一番熊豹虎狮,看着这儿扒扒那儿,并未发现有何异常,就着急问道:“师父,怎么没有啊,是不是被它们吞肚子里了——”
“那倒不会。”凌虚道长摇了摇头,随后冲向飞说道,“给它们拔牙!”
(https://www.biquya.cc/id37381/213124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