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上。”剌只撒古窟虎皮大氅一甩,怨恨地盯着李琅,对舒尔齐道,“看住他,别让他吹口哨坏事,害我杀虎不作数。”
剌只撒古窟尽管不信李琅的什么“巫术”,但对不理解的事物终究还是有些忌惮。
李琅笑道:“放心吧,刚才纯属一个偶然,意外地出现全场静默才使得口哨突兀,被老虎听到了。下一次,就算我使劲吹口哨,在喧嚣的场面中也不一定能传入老虎耳中。阁下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哼。”剌只撒古窟想想也是,冷哼作罢。
围城内卢项和韦庆两具被老虎啃咬得血肉模糊的尸体,以及死虎被军士抬出,铁门再度开关,又一头饿虎被放进围城内,契丹方面的剌只撒古窟入场了。
剌只撒古窟身穿轻便的皮甲,容易被老虎扑咬的脖子用铁环围住,下马徒步进入围城。
大唐方面接连不敌老虎,观众们急于看看契丹人是否技高一筹,全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剌只撒古窟。
战马在老虎面前不顶事,剌只撒古窟没有骑马在众人情理之中,可剌只撒古窟也没有带弓箭,他左手持着一个圆形铁盾,右手持矛,肩上囊袋中还插有八根寒光闪闪的短矛,短矛被细绳固定,即便翻身也不会掉出,用力抽拉才能扯出。
“大虫敏捷异常,弓弩都射不到,投矛岂非更难命中?”人们很诧异契丹勇士的装束。
“别心急,看看不就知道契丹人打的什么算盘了吗。”
观众们只见剌只撒古窟一开始就主动进攻,逼近老虎,不断作出小幅度的挑衅动作,引得虎吼连连。
突然,剌只撒古窟右手的短矛作势一抛,幅度很大,老虎本能横向窜起侧闪,身形刚一落地,随即急转,骤然跃起,朝着剌只撒古窟凌空扑来。
全场响起惊呼,大家都已见识到,人很难躲避老虎的扑击,老虎近身扑咬等同于宣告人的死亡,剌只撒古窟有法子破解么?
生死攸关之际,只见剌只撒古窟似乎早就预料到老虎的扑击动作,身形闪电般仰面倒地,顺势前滑,左手的铁盾护住胸膛和脸面,虎腹和后肢几乎擦着剌只撒古窟的前胸而过,扑了一空。
很多时候,老虎跃起并非完全腾空,后肢离地很近,剌只撒古窟这个动作十分惊险,看似行云流水,实则需要冷静的心理,敏捷的身手,精准的判断。哪怕只要慢了些许,剌只撒古窟就会被老虎的后肢扫到或被老虎的前肢扑倒,场外的万余观众只看得提心吊胆,幸好剌只撒古窟终究是成功躲开了老虎的扑击。
其实程若冰刚才的有效规避动作跟剌只撒古窟很相似。
人既没有力量正面硬抗老虎,也不能向后避退将后背留给老虎,那么,有效的规避方向只能是两侧或前面。如此一来,老虎扑空后,下一次扑咬就得转向或掉头,从而使得人有时间调整好攻击或防御的姿势。
这无疑是一个杀虎诀窍。
另一个杀虎诀窍随即也浮现在观众们眼中。
剌只撒古窟倒在地上并不起身,在铁盾几乎遮蔽视线的情况下,就地迅即用右手反手向后投出一矛。
盲投。
剌只撒古窟不在老虎的正面投矛,而是在老虎扑空后,不浪费时间起身,便瞬即往老虎背面盲投。
盲投的短矛在空中划过一道诡异的曲线,竟然准确地刺扎进虎背,虎身一颤,恼怒低吼。
剌只撒古窟投矛的时机和投射距离把握的十分恰当,仿佛他很清楚老虎的一次跳跃能跳出多远,这种动作显然是久经训练过的。
但诀窍不是指久经训练,而在于防守反击。
老虎是种敏捷性很强的动物,比人敏捷得多。刚才全场观众都看到了,在老虎全身戒备之时,远距离弓弩射击和近距离马槊突刺都一一被老虎闪避。所以应该避开老虎的敏捷性,人的攻击处在老虎的攻击之后,即防守反击,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剌只撒古窟正面投矛可能很难命中老虎,但防守反击却能一击而中。李居柏正是想着让李嗣业领悟这些诀窍。
李居柏听到大唐举荐的李嗣业是员难得一见的沙场悍将,只要李嗣业能够过了杀虎这一关,即便契丹方面的舒尔齐和剌只撒古窟也齐齐杀虎胜出,在接下来的个人武技较量中,两人只怕也难是李嗣业的对手,终将被淘汰。
至于李琅嘛,几乎可以肯定连杀虎那一关都过不去……退一步讲,就算李琅神迹附体侥幸杀虎,武技上也远非李嗣业的对手,半道出家的李琅也许只一个照面就会被李嗣业斩落马下。
剌只撒古窟盲投后立即滚地起身,从肩部用力扯断细绳,抽拉出另一支短矛,面向老虎。
老虎背部中矛,血管刺破,但并不致命。一声怒吼,老虎掉过头来,越发凶暴猛烈地朝剌只撒古窟扑来。
剌只撒古窟已经调整好姿势,展动身形,再次仰倒、前滑,铁盾护面,倒地反手投矛,虎背上又准确地中了一矛,一连串的动作准确无误而又惊心动魄。
连续数个来回之后,老虎身上中了数根短矛。
剌只撒古窟投矛的距离根据老虎因体力消耗造成腾跃距离缩短而跟着缩短,因而次次命中。
如此下去,老虎必将流血过多体力不支而死。
“原来杀虎夺将是契丹人精心谋划好的,这不公平。”
观众们看出端倪来了,契丹勇士的杀虎方法需要磐石般的镇定心理和娴熟的投掷手法,明显是训练的结果,相比之下,大唐勇士却全是毫无经验仓猝上阵。
牛仙客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此次契丹汗帐提出杀虎夺将,有悖常情。阻午可汗给朝廷的解释是,由于永乐、燕郡、东华三位和亲公主共嫁给五名契丹首领堪称五次唐契联姻都没能对契丹产生积极影响,反而导致了契丹大贺氏联盟的瓦解,致使契丹汗帐流传着一种看法,认为唐契和亲是契丹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现在的契丹新八部贵族大多反对唐契和亲。在他的一力坚持下,反对和亲的贵族们方才勉强让步,杀虎夺将是这些贵族为保全面子而寻找的台阶。阻午可汗请朝廷体恤他的艰难处境,不以为异,予以恩准,促使唐契和亲能够顺利成行。
契丹内部的情况,朝廷当然有所了解,清楚阻午可汗仅具遥辇氏正统地位而并无兵权,契丹内部完全效忠于阻午可汗的只有坠斤部等几个母系小部落,阻午可汗确实比较艰难。另者,唐蕃开战后,朝廷已连续接到契丹和奚族都在开始集结兵马的军情塘报。
因此,虽然朝廷并不完全相信反对和亲的契丹贵族们提出杀虎夺将的目的只是下台阶,但在目前大唐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被吐蕃牵制在青海湖的特殊情况下,朝廷不愿辽东爆发战事,朝廷寄希望新一轮唐契和亲能防止契丹趁势作乱,所以最终还是准许了。
可牛仙客没想到契丹人竟然在事先精心训练如何杀虎,这是志在必得呀。直接要求由契丹人担任护送将军,大唐朝廷肯定不会答应,契丹人这才走曲线,提出看似另类的杀虎夺将。
处心积虑的背后往往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很值得朝廷警惕,朝廷不希望在唐蕃开战的节骨眼上爆发唐契战争,但却必须作好时局变得更坏的准备。
;
(https://www.biquya.cc/id36577/19419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