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盛唐皇帝 > 第0044章 叹为观止

?韦谦和二十几个手持兵器的家奴站着门后,透过门缝瞅见来人是监门卫甲骑,只得战战兢兢地打开府门。骑着高头大马的监门卫甲骑也不下马,径直策马涌入,马蹄卷扬,鼻喷有声,吓得韦谦连连倒退。

  “主家三个男丁立即跟我们走。”监门卫甲骑袍衫上绣着的狮子,不怒自威。

  “你们因何随便带人,可知此乃韦氏望族府第,哎哟……”

  韦谦惊慌间一下子改不了往日欺压骊山乡邻时惯用的霸道口吻,话没说完,啪啪啪,身上就接连挨了好几鞭子,登时鬼哭狼嚎。韦府家奴们齐齐变色,横的碰到更横的,监门卫监守宫禁,是皇家门面,个个高大彪悍,又顶盔贯甲跨马持刀。家奴们有心想救被鞭打的韦谦,却不敢跳出来跟监门卫放对,场面有点混乱。

  “慌什么。”

  听到信儿的韦元魁整衣走了出来,大喝一声给府内众人壮胆。韦元魁是见过大世面的,按制监门卫职守宫禁,再怎么横也无权涉足刑狱司法,虽然监门卫不屑说明带人情由,但想来绝非捕拿。

  “老夫两个儿子不在府中,我一个人跟你们走。”韦元魁临走前,回头厉声吩咐韦谦,“适初,你把守府门,绝不能让任何一个田舍奴闯进府来,不然老夫要了你的命。”

  韦谦心中一寒,忙不迭应声:“是。”

  韦元魁被监门卫骑兵带到三岔口,放眼望去,数千骊山百姓聚集的场面蔚为壮观。他甫一出现,一道道激愤异常的眼光就向他射来。韦元魁凶狠地回瞪过去,却发现今日的状况与往日不同。

  以前只要他瞪着乡民,乡民必定吓得垂下目光避让退缩,但现在竟然有很多人敢一直跟他瞪视并不露怯,他往日那种威势无比,睥睨骊山百姓如同土鸡瓦狗般的惬意大打折扣。

  这种改变都是因为骊山出了一个自称得到老君赐福的假祥瑞,韦元魁心里恨极了李琅。

  监门卫径直将韦元魁带到李静忠跟前。

  “骊山耆老韦元魁拜见辨瑞使。”看到相貌奇丑的李静忠,韦元魁也颇有些心惊,但他不堕豪族盛气,暗带责问的口气道,“不知尊使召老夫前来所为何事?”

  “本使领命出宫,查实骊山道家祥瑞,官民人等均需协理。”李静忠面无表情,“耆老德昭乡梓,当以身作则。”

  “老夫正想为尊使尽绵薄之力。”韦元魁盛气不减,一上来就反客为主,向李琅发难,“李琅自称梦遇老君,此事有颇多可疑之处,望尊使明察。”

  “有何可疑之处。”李静忠驳斥道,“李琅瞬间痴哑立愈不是事实?”

  “李琅确实痴哑立愈。”韦元魁不可能在辨瑞使面前否认事实,随即话锋一转,“但又怎知他的痴哑立愈就是缘自老君赐福?没错,李家十几载礼道不辍,可这些不足以直接证明李琅痴哑立愈缘自老君赐福,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关联。”

  “韦耆老年过花甲,怎么还这般好不晓事,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祥瑞。”李静忠冷笑,“难道要请玄元皇帝来证明吗?”

  韦元魁被斥得老脸一黑,听口气,辨瑞使不知被李琅灌了什么迷魂汤,屁股坐到李琅那一边。韦元魁自然清楚祥瑞难以直接证明,神仙志异的事情都说不清,可他实在不甘心李琅被查实为道家祥瑞,否则韦府就被动了,韦元魁固执道:“老朽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将人视作道家祥瑞太过另类,梦遇老君仅为李琅一面之词,此事颇多蹊跷,总得有个详实的说法。”

  “耆老想要什么说法?”李静忠立即逼问。

  韦元魁尽管嘴上固执,其实心里想不出如何戳穿李琅,李琅比那些声称看到老君降世,老君藏灵符的人谨慎多了,将谎言推说成梦境,无迹可寻。

  韦元魁想了一会毫无头绪,偷眼看到辨瑞使的脸色已经很不耐烦,只得硬着头皮指出李琅唯一有可能出现破绽的地方:“李琅曾在新丰酒肆声称老君三抚头,一抚去痴,再抚能识字作诗,尊使何不让李琅当着骊山数千乡人的面,展示他如何识字。”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韦元魁也患得患失,李琅既然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够识字作诗,就可能真的做得到。或许这不是一个破绽,而是一个等着别人往下跳的坑。可韦元魁在辨瑞使逼问下已然骑虎难下,若是说不出点什么道道来,辨瑞使觉得他无理取闹再次斥骂,他的一张老脸要丢光了,京兆豪族的盛誉伤不起。再者,韦元魁不相信李琅真能识字作诗,一个人自小痴哑后来病愈,世上不是没有过,但一个人不进学就能识字作诗则完全超越了他在世六十多年的认知范围。

  “阁下说过这话没有。”李静忠却是不敢让李琅展示如何识字,一旦李琅办不到,岂非令他确认祥瑞的差使平添麻烦回宫交不了差,他给李琅递台阶道,“如果是一个玩笑,倒也不必当真。”

  “不是玩笑。”李琅扬起诉状本,“这是骊山众父老控诉韦府和新丰崔家的诉状集,我可以当众念出来,能不能识字,我用铁一样的事实来证明。”

  李琅展开诉状本,当着三岔口数千骊山百姓和驿道行人的面,高声念出上面记录着的韦府勾结新丰县衙在骊山犯下的累累暴行。

  韦府盘剥骊山乡邻所使用种种卑劣阴毒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唐六典》有制: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只有丁男交纳租调。韦府却勾结县衙,私自篡改骊山课户的户牒,私定课户年龄,伪造手实和籍书,备上下两本籍书,对上减少丁口数,将很多丁口隐匿不报;对下却增加丁口数,将未满二十一的中男和一些已年过六十的老男划定在丁男之列,让其家庭多交一份租调和地税。韦府吃中间巨大的差额。

  不少已经六十好几的老男,在官府通过乡里耆老韦府下发的手实,和韦府呈报上去的籍书里却返老还童,只有五十多岁,还得每年纳赋。老男多交的那份租调其实都进了韦府腰包,流入市场高价倒卖,大发横财。

  在国朝二石租、二丈绢、三两绵的固定租调和开元十三年新定每丁“亩纳二升”的固定地税上,韦府居然也能打上主意。

  韦元魁以骊山耆老的身份,在每年协助官府收取赋税时,以粮食没有晒干,太潮压秤为由,折算收取,二石粮往往能收到二石半甚至三石以上。谁要是跟韦府讲理,韦府便不要带壳的麦粟,而是要他用脱壳的麦粟纳赋,看他还讲不讲理。

  绢绵也一样,不是说有水分,就是说质量差,也要折算收取,二丈绢、三两绵多收个两三成变为常例。多出的都被韦府和县衙瓜分,谁要是不服,县衙和韦府便会沆瀣一气,露出狰狞面目,出动官差扑到百姓家中拆屋牵猪,把人用绳索一捆,拉到衙门里笞背,徒刑、服役,将女眷贬为奴婢,非得弄得他倾家荡产不可,看他服还是不服。

  李琅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但这些还只是手段,并非目的。韦府的最终目的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土地和佃户。

  韦府老宅在蓝田县,祖荫数千亩勋田也在蓝田县,开元十一年,韦府迁来骊山时,并没有多少田地,目前韦府在骊山拥有的近万亩田地都是韦元魁三父子通过各种阴狠手段从骊山的课户们家中掠夺而来。

  韦府借着变相加大租调和地税的份额,逼得课户们因赋役增加而不堪负重以后,就开始趁火打劫,低价抑买,强市人田,抑或贱价典贴课户们的永业田、口分田,以及房产。课户们剔屋卖田或卖舍贴田以供王役,他们低价典贴出去的田地和房产需要花数倍高价从韦府赎回,弄得课户们年年借债,年年还不清,最后家道悉破,田地和房产尽归韦府,人也变成韦府的佃户、庄户、佣保,奴仆等私属,过着“代基种食,平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修息,身输所假,常患不充”的田奴生活。碰到灾年或朝廷征发兵役这等良机,韦府玩起这一套把戏来更是如鱼得水。

  韦府还霸占水碾,赤裸裸地强抢百姓田地。别人家分到的一块熟田,韦府睁眼说瞎话,指鹿为马,硬说是荒地,然后派人抡起锄头一顿垦挖,别人家的地就变成韦府的了。

  可以说,韦府就是骊山黑洞,吞噬着骊山周边的所有土地,将骊山周边的所有课户变成韦府的佃户,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受韦府的奴役,而韦府坐食租税,万世荣华永享富贵。

  三岔口,以辨瑞使为中心,层层叠叠围满了百姓,人头攒动,里层的百姓听到李琅发出大伙儿常年积累下来的苦难心声,哭声和骂声响成一声。外围的人听不着,急得不行,连连催问里面的人都听到什么啦。就这样,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地层层传递,李琅代表骊山百姓对韦府和崔家的控诉如同波纹一般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围观的数千百姓响起震天的怒吼。

  李琅念了大半个时辰,诉状本还没念完一半,天色已将近申时。

  驿道从上午开始被堵,都大半天了,到现在已经造成交通大堵塞,车马行人绵延几十里,怨气冲天,最着急的要数那些进京的旅人和传递文书塘报的驿卒。长安实行宵禁制度,晚了城门进不去。驿卒们最着急,唐律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处以徒罪二年,今天进不了长安的城门就要耽误一天,但他们的叫骂被堵在路中间的数千百姓的震天怒吼所掩盖。外面越来越多的新丰百姓闻讯聚集过来,人数有增无减,放眼望去,一片人山人海。

  在这种焦躁愤怒的氛围下,无论是行人、驿卒、百姓,都格外关注骊山发生了什么事。

  韦寅和骊山其他各大宗族的头面人物开始组织各自的族人们派发誊抄的统计清单。

  在这份清单上,韦府十八年间吞并骊山百姓土地9700多亩,韦府实际拥有的土地比官府籍书上登记的多出一倍还不止。逼得58个家庭破产,一部分沦为佃户,一部分背井离乡逃出关中沦为流民。韦府害死72条人命,有的被韦府打死,有的被韦府勾结的官府打死,有的投水上吊自尽,有的被强奸致死,其中女子40名。

  血淋淋的数据,后面是血淋淋的百姓性命,触目惊心。韦府对骊山,特别是骊山北麓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将韦家三父子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生吃都不解恨。

  

(https://www.biquya.cc/id36577/19418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