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职业生涯 > 第十一章

?场部机关的新办公大楼,在设计时考虑到一要坐北朝南,二要与旧办公处(包括干部职工宿舍区)相对应,因此就建成与反向L差不多的形状。

  

  一楼的大门朝北,三级阶梯上去后、就是一个门厅,右侧是门卫兼值班室,沿着一小段走廊依次是通讯员寝室和财务科共三个房间;进门厅后、左拐直直走是一条长廊,依次一溜房间大部分的门都朝南面,先是收发室、行政办公室、农业生产科(两间)、供销科(两间)、工业机务科等科室。然后,在通道内有六个对开的门,第一进左侧是教育科、右侧是派出所,再进去就是狱政管理科了,其中从左边两个门进去是“三种人”档案室(大间),从右边两个门进去是主办公房(大间);顶头是通道口(办公楼侧门),下三级阶梯后、有一条垂直道路,左走是直对旧办公处中轴的一条路,右拐弯走就绕到整座楼的朝南面。

  

  从一楼门厅的楼梯上到二楼,通讯员寝室和财务科之上是武器库、打字室和电话总机房;教育科、派出所、狱政管理科之上是大会议厅。

  

  二楼的其他房间分别是:阅览室、老干科、劳资科、宣传科、政治处(含组干科)、人事档案室、行政档案室、政委室、场长室。

  

  阅览室之上还有一个小半层(大房间),是由宣传科管辖的广播室。

  

  这座办公楼的缺陷是没有卫生间,只能配套使用附近的旧厕所。

  

  后来增加科室时,除狱政管理科之外,有两间房的科室都要匀出一间。

  

  此时的平合农场,又称G省平合劳动改造管教队,两个牌子(章子)、一套人马;狱政管理科为第一业务科,除有一个“G省平合劳动改造管教队狱政管理科”的印章外,还掌管一个“G省平合劳动改造管教队调查材料专用章”的印鉴、直接对外使用,以应付内查、外调材料方面的需要。

  

  关苏作为内勤干事比较忙碌,他负责保管和使用印章,接听电话和记录,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有关业务工作事项的上传、下达,每月写一份《敌情汇报》给领导并上报劳改局,做有关会议的记录,草拟文件、材料。

  

  除常健以外,狱政管理科干部的办公桌都安在同一个大房间里,有副科长老邹、内勤干事关苏和科员钱培、老刘、梁直、老张,其中邹科长、关苏和老刘的家属不在本场居住;常健的办公桌安在“三种人”档案室,里面存放着全场服刑犯人、劳教人员、就业人员的档案和花名册,包括已经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清理回乡人员的部分材料,以及警用器戒、赃物证据等等。

  

  只有关苏和常健同时持有本科室两个房间门口的锁匙,并且要互相兼顾对方的业务。接手郭净的工作后,常健首先搞清楚“档案管理”的职责,这时新办公室里就张贴有这个内容,是从旧办公室移过来的。

  

  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

  

  (一)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认真地改造世界观,刻苦地钻研业务,做到又红又专。

  

  (二)妥善保管三种人档案,严格管理制度,设立档案借阅登记本,经常检查档案保管情况,防止虫咬、霉烂、泄密和遗失。

  

  (三)负责办理三类人员的接收工作,对新调入的三种人及时建档、填卡,大卡片要同“月报表”一起上报劳改局。对三类人员的场内调动要及时更改花名册卡,有关材料也要及时归档。

  

  (四)负责办理劳教期满解教和犯人刑满释放呈批手续和组织遣送工作;解教要提前一个月造册通知当地公安局和上报呈批材料,犯人刑满释放提前三个月征求当地公安局意见及上报呈批材料。

  

  (五)负责办理犯人、劳教的保外就医手续和组织遣送工作。

  

  (六)负责保管犯人、劳教的贵重物品。

  

  (七)及时、准确地填报三类人员月报、季报和半年、全年累计报表,以及办理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事宜。

  

  以上岗位责任制,是管教科时所定的职责范围;狱政管理科承接了其绝大部分业务,人们还继续以“管教科”相称,可是常健今后工作就够呛!

  

  开始办理三种人的接收工作,常健只是验收新来人员的档案材料以及劳教的户口、粮油关系等手续,并把劳教人员带到出入场队即可。

  

  后来,有稍带送回逃跑人员的,就要把逃跑人员送到其所在队。再后来,由于出入场队爆满了,加上各队需要劳动力,就有把新来劳教人员直接送到各队的情况,加大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还有一些麻烦事。

  

  城市及一些企事业单位所送劳教人员名堂最多,那些穿喇叭裤的时髦人除了户口、粮油关系,还有粮票、布票、肉票、豆制品票一类的计划供应票证。对此,供销科的小邵姐说:“肉票、豆制品票我们没见过、也无法使用,以后肯定没有转回去的。所以,我不收这种票证,你看怎么处理吧!”

  

  常健无可奈何:“人家说明是票证随人走,我已经出手续收到人家的东西了;你不收,我只能放进这些人的档案袋,以后再给他转回去。”

  

  另外有一些专门汇款来,说是劳动教养期间的生活费(有工作单位的人);这个财务科收得很干脆,简值就是多多益善,办手续也相当快。

  

  由于要经常面对犯人、劳教人员和逃跑人员,常健学会喊口令、严肃训话,以及摆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久而久之就成一种“职业病”了。

  

  办理劳教期满解教和犯人刑满释放呈批手续和组织遣送工作,常健曾经协助郭净做过,大规模的是每月两次,个别零星处理也有,他很快就熟悉。

  

  最吃力的是做统计报表,几千犯人、几千劳教、几千就业人员,分散在全场二十几个队,按各队统计来作汇总,这数目有时竟然出现多个把人、或者少个把人的情况,比如调走(含当地押回重新处理或者是平反)的、保外就医的、死亡的、逃跑的,保外就医回来或逃跑被抓回的等等,在加、减时稍微疏忽就会出差错,只能上个月漏、下个月补。郭净说他以前也是这样。

  

  “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事宜”最没有谱了,因为常健在科里最年轻,经常被领导抓差,光是开摩托车接个人或送个人就耗不少工夫。

  

  不久,常健要赶送报表到省劳改局,这是他第一次到首府A市。

  

  早上,常健坐班车到艾塘镇,在火车站乘列车开往A市,约两个小时后到达终点站。走出火车站的常健就象一个乡巴佬,看到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四通八达、行人熙熙攘攘、车辆来来往往就有些发呆;他定了定神、顾不上浏览市容、市貌,按别人的指点乘公共汽车先去劳改局办公事。

  

  “劳改工作管理局”在公安厅大院里,常健从无任何招牌的二号门进去,遇人盘问就出示介绍信,一直找到狱政管理科的房间。

  

  劳改局狱政管理科梁大姐做着与常健差不多的工作,下属近二十个劳改单位将所有的犯人、劳教人员各填一张大卡片集中在她那里,有一个专门房间作为档案(卡片)室;各种报表、数据也汇总给她,由她上报公安部劳改局狱政管理处。第一次见面,梁大姐免不了要对常健培训、指导一番。下班时,梁大姐让常健去公安厅招待所住,说就在大院里面,下午继续核对报表。

  

  下午又花了个把小时,常健的差事总算办好了;然后他平生第一次逛城市的公园,初次享受鸟语花香和美丽风景;接着又进了白天都能看电影的电影院过把瘾,觉得效果比平合农场的露天电影要好N倍。

  

  一到夜晚,整个城市灯火辉煌、霓虹闪烁,这样的景象,过去常健在电影、报刊上都很少见,更不用说是亲临其境了。市内不仅商店多,而且商品琳琅满目,光是百货大楼就不得了;交通也是真够方便,不仅有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有人力三轮车;大书店简直就是知识的海洋,身在其中就永远无法到达彼岸。所有的一切,都是平合农场不能比拟的。这时,常健竟然冒出这样的念头:自己也算是省直属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在省城工作和生活呢?

  

  第三天早上,常健恋恋不舍地踏上返回平合农场的归程。

(https://www.biquya.cc/id36107/21184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