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目前,全国共有监狱681所,在职监狱人民警察30万名,押犯164万。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监狱法实施和监狱工作情况。”看到报纸以上新闻的瞬间,五十几岁的常健(已经辞职的原监狱警官)心里大概估算一下:现在平均每所监狱约440名警察、2400个犯人,平均每名警察管理五、六个犯人。常健觉得自己原来工作过的“劳改”单位,确实是一所大监狱;以前的劳改干警,负担太重了!
晚上,常健在家里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然传奇》时,节目主持人一段台词又给他以极大震撼:“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感慨虽然是对野生动物而言,但常健认为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更当之无愧。因此,他翻箱倒柜找出几袋陈旧的文件资料和笔记本,回顾劳改农场历史,以及自己的青春岁月……
公元一九五一年九月的中旬,G省平阳专区公安处第二劳改大队派余金和韦创两个干部为“开路先锋”、带领六十四名犯人到平阳县和吉区葛村乡偏僻野外,在桂西屯小河边一座破旧石灰窑旁割草搭棚、安营扎寨。接着,陆续又有一些干部带犯人过来汇合,一起搭建茅舍、开荒种地。半个月内,第二劳改大队全部人马从新平镇搬迁到此,总共有七十九个干部及将近一千名犯人。由于远离公安处机关,劳改大队成立起第一个党支部。大队设秘书、管教、生产、供给四个股,下属有四个中队和一个医务所。
当年五月份,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关于组织犯人劳改改造问题的决议》提出:为了改造罪犯,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劳改农场”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
第二年冬季,劳改大队开始建筑砖木结构的瓦房,用于干部办公、住宿和仓库;因为只有两辆马车作交通工具,日常口粮一度主要靠犯人以肩挑的方式从远处的火车站运回。专区公安处最初派出的看押部队,只是一个武装排的兵力。年底,上级将第二劳改大队改为场级机构,定名“平合新生农场”、场长由公安处劳改科的科长兼任,另有两名副场长,下设三个大队(十五个中队)和一个直属中队,后来还收押有女犯。
第四年,农场转由省公安厅劳改处直辖,单独成立党总支部,设四个大队(二十一个中队),干部增至二百四十七人,犯人增到五千三百四十四名,并开始“刑满留场就业”工作,耕地则向相邻的合州专区合宾县境内扩展。
第五年,场部由“浪塘”迁到“艾村”附近,原艾村四大队与王浪三大队合并为一大队(北片),浪塘一大队与桂西二大队合并为二大队(南片);并从西江新生农场调入大批干部及犯人,在合宾县境界的清水河东岸新建三大队(东片),在清水河西岸(西片)新建四大队;后来又在韦里村附近扩建五大队,在六象村附近建立六大队。至此,全场总共有四百六十七个干部,五千八百八十二名犯人,一千三百五十七名就业人员;七万零九十一亩耕地,三千二百六十一头耕牛,马车十辆,汽车六辆,播种机三台,水稻收割机一台。那一年,中央公安部通知规定平合农场为全国大型和重点劳改生产单位;省公安厅通知农场名称改为“G省地方国营平合农场”、对内称“G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队”。农场除了大力兴修水利外,在新场部建成四栋砖瓦房,增设总务股、经理股,成立拖拉机小队、汽车小队、供应站等分支机构。
第六年,六个大队改为分场,另有一个基建大队及加工厂、挖煤队、砖瓦厂、造林队、医院等单位,并开始分期、分批淘汰草屋、建砖瓦房;全场土地面积发展到十二万九千一百九十九亩,播种面积九万二千二百五十七亩,年产粮食一千一百九十八万斤,还建立了六所小学和七所保育院。
第七年,农场的规模有所收缩,撤销了第六分场,将第五分场并入第三分场;同时成立了第一届党的基层委员会。
第八年起,逐步建筑砖木结构的犯人监舍,并开办中学,设立一个公安派出所。在“大跃进”期间,还“遍地开花”大办工业项目。
第九年,停止经营铝厂、粉笔厂、墨水厂,整顿投产淀粉加工厂、粮食加工厂、油料加工厂、酿酒厂、造纸厂、糖厂、卷烟厂、草茹厂、酱料厂、土化肥厂、土农药厂、土畜药厂、中药厂、石灰厂、砖瓦厂、耐火材料厂、煤矿、缸瓦厂、火药厂、酒饼厂、修配厂、农具厂等二十二个项目,全场盈利三十二万元,并按上级布置特赦释放一千零二十二名罪犯。
第十年,曾经有一百多名女劳教人员进场劳动改造。当年五月份,平合农场召开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
第十五年,上级布署劳改单位建立支队制,平合农场在系统内被编为“G省第四劳动改造管教支队”。
自从成为“大型”劳改单位之后,看押武装部队最多时有一个营的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场有过“夺权”、“军事管制”等带时代特征的举动,二分场则被移交地方社队和专区革命委员会办五七干校。
第十九年,平合农场所有的犯人、就业人员一律释放、清理回乡或调走,解放军部队也全部撤离;全场整体由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农林服务站接收办工人农场,并调走了一部分干部。
第二十三年,工人农场解散,由省劳改局出面将平合农场收回本系统。工人进场四年间总共亏损五百二十二万元(按当时价格指数计算),平合农场可以说是“瘦死的骆驼”或者“元气大伤”。
恢复劳改农场至一九七五年,全场已有干部四百多人、职工近五百人,就业人员三千二百九十二名,劳教人员一千二百七十四名。其中劳教人员全部集中在东片的四个队,带有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帽子”的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北片的五个队,“人民内部犯法”或已经摘掉“地富反坏右帽子”的就业人员主在集中在西片的四个队。当年,还转业安置了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一百七十九名,并陆续调入服刑犯人......
(https://www.biquya.cc/id36107/19184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