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淡忘的眷恋 > 宜昌大撤退:十、中国人的胜利

?

  宜昌大撤退:十、中国人的胜利

  关于在宜昌大撤退中实施"三段航行法",卢作孚曾经这样写道:"因为扬子江上游滩险太多,只能白昼航行,于是尽量利用夜晚装卸;因为宜昌重庆间上水至少需要四日,下水至少需要两日,于是尽量缩短航程,最不容易装卸的,才运到重庆。其次缩短一半运到万县,再其次缩短一半运到奉节、巫山,甚至于巴东。一部分力量较大的轮船,除本身装运外,还得拖带一只驳船。"

  这样,每天清晨都会有五、六只装满人员物资的轮船离开宜昌,每天下午又有同样数量的空船开回宜昌。当大家看到天天都有轮船开出开进,转运效率大大提高了,秩序也正常了。不管排前排后,40天内都可以离开宜昌,因而人心更平稳了。

  为了抢时间,多装快跑,卢作孚要求码头、轮船、装卸人员紧密配合,一分一秒也不放过,那是一场多么**、紧张的战斗。卢作孚对此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当着轮船刚要抵达码头的时候,舱口盖子早已揭开,窗门早已拉开,起重机的长臂,早已举起,两岸的**,早已装在驳船上,拖头已靠近驳船。轮船刚抛了锚,驳船即已被拖到轮船边,开始紧张的装货了。两岸照耀着下货的灯光,船上照耀着装货的灯光,彻底映在江上。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的歌唱,拖头往来的汽笛,不断的鸣叫,轮船上起重机的牙齿不断的呼号,配合成了一支极其悲壮的交响曲,写出了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办量。"

  经过四十天的苦战,在卢作孚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奇迹果然出现了,"四十天内,人员早已运完,**运出三分之二。原来南北两岸各码头遍地堆满**,两个月后,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两岸萧条,仅有若*零碎废铁抛在地面了"。1938年12月,江水低落,喧闹的宜昌城突然完全宁静下来,卢作孚独自一人在宜昌码头巡视了很久,堆积如山的设备物资已被全部运走,人员也被撤运一空,宜昌大撤退奇迹般地胜利结束了!

  在宜昌大撤退中,民生公司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为此作出了**的牺牲。因为和卢作孚在回忆录里所说的那样,担任宜昌大撤退重任的"二十四只扬子江上游的中国轮船当中,只有两只不是民生公司的轮船,外国轮船亦有数只,但因中立关系,只运商品,不运一切有关抗战的东西。中国轮船为了报效国家,兵工**每吨只收运费三十元到三十七元,其他公物只收四十元,民间**只收六十余元到八十余元。而外国轮船只装商品,每吨运费却收三百元到四百元。即此比较,可知中国公司尤其是民生公司牺牲之多,报效国家之大了。"

  宜昌至重庆航程近千公里,10个多县,险滩多达数百处,敌机不间断地在峡江航线轰炸,民生公司的船队每天都有损失的消息传来,轮船、木船被炸毁。每天民生公司都有员工献出生命。在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员工牺牲,61人受伤致残。民生公司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当日本侵略军踏进宜昌城时,这里已是一座空城。日军此时才如梦初醒,以后他们在作战略检讨中,一直认为占领武汉后没有立即拿下宜昌是一个重大失误。

  宜昌大撤退:十一、宜昌大撤退的意义

  宜昌大撤退的成功,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具有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首先就是大批人员安全转移。在撤退的3万多难民中,有不少是教师、工程师、医生、艺术家、公务员等后方急需的各类人才,无怪有人说,宜昌在一个时间里成了中国知识界精英高度集中的人才库。他们的安全撤离,逃脱虎口,成为大后方各条战线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其次,大量战略物资**设备被安全转运后方,保存了中国工业基础,为战时支援抗战和后方建设作出了**贡献,为四川和重庆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直到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余万人,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和广东炮厂的物资。而据《宜昌交通志》上说:"从1937年11月到1940年6月,由宜昌转运东下军队110万人,西上入川的机关、学校、工厂内迁人员及难民达150万人,中转旅客29万人,上驶转入川江的轮船105艘,抢运至重庆的各类物资125万吨",此外,宜昌港在这一时期还完成军运物资31.98万吨,那个时候宜昌成为中国军队的后勤交通枢纽和陪都重庆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门户。

  1939年元旦,卢作孚获得了国民政府颁发的一等一级奖章。

  民生公司在整个抗战中,抢运了几百个工厂的机器设备入川,包括宜昌大撤退中的机器设备,它几乎是中国全部的航空工业、兵工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如兵工系统的,就有兵工署22厂、23厂、24厂、25厂、金陵兵工厂、兵工署陕厂、兵工署巩县分厂、兵工署汴厂、湘桂兵工厂等;航空、电讯系统的有南昌飞机厂、宜昌航空站、航委会无线电厂、航委会安庆站、扬州航空站等;钢铁工业系统的有钢铁迁建委员会、申钢厂、大鑫钢铁厂、恒顺机器厂、天元电化厂、新民机器厂等;能源系统的中福煤矿等,轻纺系统的有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武昌制呢厂、武汉纱厂等。

  对于这些机器设备被安全转移的意义,**电视台《东方时空》曾经为宜昌大撤退制作的专题节目说得好:"那些抢运入川的物资,很快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尤为重要的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炼钢等行业的综合*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正是这些撤退运输到大后方的工矿企业成为了抗战的坚强后盾,生产了大批*炮,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杀敌武器,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宜昌大撤退。"

  **电视台《东方时空》特别节目《记忆--卢作孚1938年》中也有一段话发人深省:"1938年的秋天,当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生死存亡全掌握在一个船运公司企业家手里时,这段故事的传奇色彩就更显浓厚。这个企业家叫卢作孚。他率领民生公司完成了著名的宜昌大撤退。在日军的炮火下,他把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经三峡航道抢运到四川大后方。这些企业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命脉,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

  有一年,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时事直通车"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去重庆主持"纵横中国"节目。吴小莉请在座的众嘉宾举出重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嘉宾举出了邹容、江姐、邱少云、秦良玉、刘伯承、聂荣臻、杨沧白等等,最后还是吴小莉自己说了出来:"有一个重庆人,可能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了,很陌生了。但***说过,这是一个不能被忘记的人。蒋介石对他也有过高度的评价,称他是民族英雄。这个人是谁呢?一个不能被忘记的重庆人,他就是卢作孚。"

  卢作孚曾经被誉为"中国船王"。他被***誉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可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即*重工业的张之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纺织工业的张謇,*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宜昌大撤退是中国抗战史中辉煌的一页历史,是卢作孚抗战中的杰出功绩,应该永载史册。

  但我不赞成把宜昌大撤退说成是什么"东方的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就是宜昌大撤退,"东方敦刻尔克"应该属于1949年的那次国*战争所导致的国军的大撤退,这可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可的一种说法。不可否认,那一次的规模更大、更持久、更残酷、更严峻、更痛苦。当然,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也参加了,可是没有我们宜昌什么事,不说也罢。(2011-8-20)

(https://www.biquya.cc/id36069/19952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