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户口(4000字)

超级能源强国第一章:一梦到北大第一百一十五章户口?徐凤从东*营火车站走下来,显的有些茫然。

      热闹的人群,她已经在太*原见过了,只是那个时候还有人送,并不觉得喧闹。

      此时,呼吸着完全陌生的空气,她一时间竟紧张的不能迈步。

      背后,火车发出“呜”的鸣叫,再次向前驶去。

      徐凤吓的抖了一下,再看月台上人影逐渐稀少,这才连忙挪着灌铅似的腿,向前缓行。

      候车小楼有两层高,左右极长,在徐凤眼里,有点像庙宇的大雄宝殿,没有太*原的灰泥建筑大,但是崭新的多。

      尤其是地砖,让徐凤忍不住用脚滑一滑。

      “这个叫水磨砖,是新材料。”一个看似和善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衫,瞅见徐凤的装束,就悄悄的贴了上来。

      徐凤谨记家里人的啰嗦,低着头不说话。

      白衫儿的脸也是白的,腰上别着bp机。他用手拄着bp机,笑道:“你从哪里过来?我是咱们东*营的好市民,要去哪里,我指给你。”

      徐凤听他这么说,才抬起头来,小声说:“我是来投奔亲戚的。”

      “哦,哪个亲戚,在哪里工作?我帮你叫车。”

      “五郎在海边,租海船,说来接我的。”徐凤说着抬起头,笑了一下,道:“不用叫车,我等他来接就行了。”

      “咱东营的火车没个正点的,现在人都没来,说不定是等急走了,或者人没来呢,你直接去找他不是方便的多。”白衫儿听说是开海船的。心里已经开始激动了,又见徐凤长的不错。愈发积极,一边伸手一边说:“我帮你提行李,没事儿。你那五郎,工作单位在哪?”

      徐凤没抓住行李,只好小声说:“五郎说是大华实业,找苏城苏厂长。”

      “苏厂长?”白衫儿是街面上混的人,一听这个名字就麻爪了,问:“这个苏厂长,是你啥人?”

      徐凤露出骄傲的神色:“是我表哥。”

      “真的表哥?”白衫儿觉得牙齿一阵儿酸,已经心生退意。

      徐凤重重的点头。说:“亲表哥。”

      “呵呵。呵呵。”

      就在白衫儿准备放下行李的时候,身后却是雷霆一声喊:“小贼!”

      老五从三米开外,飞身而起,踹了过来。

      白衫儿只见又脏又硬的鞋底板,就觉得脸和胸疼的要命。立即栽倒在地上。

      老五也随着他倒下去,屁股重重的坐在其腰腹间。

      白衫儿“呕”的一声,就开始泛黄水儿。

      老五拄着地,慢悠悠的站了起来,又给了白衫儿一脚,才骂道:“没眼力价的货。”

      火车站的乘警这才嗲嗲的跑过来。

      老五在海边搞船运生意,每天见到的人,泰半是地痞流氓和水警地税,站定在那里。气势逼人。

      乘警摸不准来头,态度立即转向和蔼。

      老五于是扯过徐凤,道:“这是我亲戚,来东*营投奔我的。这个小子是个人贩子,想拐了我四姐去,被我当场逮住。”

      正吐黄水的白衫儿吓的背脊一根筋都冷了。嘴上的东西来不及擦,就跳了起来要辩解。

      乘警认出了人,厌恶的将他推开一些,才道:“行了,都跟我到派出所讲清楚吧。”

      老五伏在四姐耳边,道:“别怕,一会报老三的名字。”

      果然,坐在派出所里,徐凤说了“苏城”的名字,乘警们就不再为难。油田公安局的张雄和苏城称兄道弟,派出所哪有揪着不放的道理,还派了一个人,开车将老五和徐凤送到大华实业,也是为了确定两人的身份。

      白衫儿倒也没有被贴上拐卖妇女的标签,铐了一天一夜,给送到了劳教所。

      老五和徐凤自然不会关心一个骗子的下落,他们到了大华实业,就被安顿在了本厂的招待所中。

      徐凤有些不安心的说:“城子真的万元户了?”

      老五笑了,又想起自己初来的时候,不由叹了一口气,拉着徐凤到窗口,道:“四姐你看,咱们现在呆的物资,还有前面那厂房,下面这地,全是城子哥的。”

      “全是?”

      “全是。”老五重重点头。

      徐凤好歹上了高中,家里如今也有了电视,但她还是想不明白的道:“城子这是怎么做到的?”

      老五感怀的道:“外面的钱,多的是,有的人就觉得好赚。”

      “真的好赚?”

      老五失笑摇头,说道:“只有在城子那里,才觉得好赚。”

      徐凤将身上的大包小包卸下来,道:“那我们去见城子吧。”

      “急什么?”

      徐凤摇头,道:“没见到城子,我就不安心。”

      老五很能理解这种心情,于是找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往采油工艺研究院而去。

      到了地方,就见一群学生模样的研究员,穿着白大褂,从门口到房间内,忙忙碌碌。

      徐凤敬畏的看着里面的仪器,问:“这也是城子的?”

      “不全是。”

      老五的话让徐凤松了一口气,但他马上又说:“值钱的东西都是城子买的。”

      徐凤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远远的看那些厂房,和洁净的实验室的感觉完全不同。

      这时候,满脸痘痘的孙立宪来到面前,问道:“你们找谁?”

      “找苏厂长。”

      “苏所,哦,在里面。”孙立宪指了一下,又去忙自己的事了。当日200名学生,一半多的人通过了四重考试,有80多人自愿留下,成为了新成立的大华研究院的研究员,并被派遣到三次采油所工作。

      这种派遣行为,有点像是日本的派遣员工制度。所不同的是,日系派遣员工以低工资著称。大华研究院的派遣员则拿着超高的薪水。这已经诱使三次采油所的研究员们蠢蠢欲动了。

      大华研究院也是依托济南动力机厂建成的,但是。与济南动力机厂并没有真实的隶属关系,属于苏城的纯独资企业。

      自然,签订了合同的员工们所设计的产品和专利,也属于苏城所有,他们只按照百分比获得一定的提成。

      其他人也留下了联系方式,坐着大华实业调配的硬卧回校。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和担忧,他们没有留下,但是,这一次飞机应聘的旅程,仍将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好故事。并帮助他们成为苏城的拥趸。一些人在日后事业不顺的时候。仍会想起大华实业和苏城。

      研究所最里间,苏城正在翻看工作记录。

      如今80名学生,基本每人跟随着一名研究员,专门负责做记录。将所有的实验流程,包括错误的实验。全部都记录下来,并输入电脑。这些不仅用于查找信息,还将作为这次三次采油科研攻关的记录。

      老五叫了一声“城子”。

      苏城抬头,就看到了他和徐凤。

      与记忆中的四妹有点不同,大约是多了一些拘束吧。

      苏城连忙起身,将两人都迎着坐了下来,然后用家乡话寒暄。

      几分钟后,捧着热茶的徐凤就镇定下来,说话也逐渐大声了。问:“城子,你叫我来,能做啥呢?你们这个里面的东西,我见都没见过,比不得人家城里人的明白。”

      “我就是想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四妹你不是学过做账吗?能做会计吗?”

      徐凤不好意思的低下头,道:“我就在村里做过账。算的还慢,你那么大的公司,我怕做不好。”

      “那就边做边学,我给你找个师父。”苏城对此早就有了准备。80年代的高中不像后世,主要是考不上中专的人上高中,只有极少数有眼光的家庭,以及大城市的高中,才会出现好学生多的情况。

      四姐徐凤能继续上高中,是因为三舅家那时的条件还好,分产到户后,吃喝不愁,加上荆山向来有送孩子读书的传统,这才坚持下来。

      徐凤自然是愿意学点东西,他有点高兴,转瞬又摇头道:“城子,我愿意学。不过,家里的条件不好,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我招工,然后上夜校?”

      苏城无奈的道:“招工做什么?你看这样好不好,学会计就是当学徒,我让他们给你开工资。”

      徐凤自然还是想上学的,高兴的点头。

      苏城转头又问:“你到这里,有啥目标吗?”

      徐凤脸上挂起红晕,小声说:“我爹说,让我想办法招工,再找个城里人嫁了。”

      苏城哈哈大笑,道:“这没问题,你是我四姐,挑中谁了,给我说,你喜欢咋样的?”

      徐凤性格温糯,但有着荆山人的爽利,脸红的同时,却大胆的说道:“我喜欢读书人。”

      顺着她的眼神,就能看到外面忙忙碌碌的研究员。

      苏城心领神会,道:“这好办,我让人帮你拾掇一下,你没事就来研究院帮忙,让你在这里慢慢挑。”

      “不行,不行。”徐凤赶快摇头,道:“我没有城市户口,人家一听,就不肯要的。”

      说话间,她的眼里有点水晶化。

      苏城的表情微变。看的出,徐凤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才20岁的女孩子,就要面对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巨大鸿沟,知道自己是中国的二等公民,苏城很难理解这是何等的痛苦感受。

      “四妹,你想招工,就是因为户口?”

      徐凤点头承认,又问:“你有办法?”

      “我有办法给你办户口,不用招工。”苏城说着提起了桌上的电话。

      五郎也迅速紧张起来,他没有通过招工的程序,因此也就不是城市户口。现在的收入虽然不错,但总是挂在心上的一件事。

      不用他开口,苏城也就想到了,他打通了张雄的电话,简单解释了两句,就放了下来,笑道:“你们改天拍个照片,我帮你们办户口转移。”

      无论是油田、大华实业还是公安局,都有城市户口的指标。这是他们巨大的行政权力之一。

      五郎和徐凤却有些不能置信。

      在他们眼中,改户口是天大的事。

      如果家乡有谁的户口改成了城市户口,那简直是要翻天的喜事。所谓“吃商品”粮的,意味着除了粮食之外,所有的待遇都与农民不同。

      70年代兴许还有农村招工的好事,到了80年代末,招工就几乎绝迹了。

      如果不是因为苏城是“厂长”,徐芬也不会开这个口。

      但是,见苏城言之凿凿的说好,他们也不能不相信。

      中午,急不可耐的两人,就去照相馆拍了照片。

      向来舍不得花钱的五郎,在这上面,是一点都不犹豫。

      等他们将照片拿回来,苏城也就不说改天的话了,直接让人来办理户口。

      不用多长时间,就有派出所的民警来到研究院。

      徐凤给她泡了茶,就坐下细看民警贴照片,非常认真。

      民警被她看的很不习惯,动作都快了三分。

      等看到他写“非农业户口”几个字的时候,徐凤摇摇晃晃的都站不稳了。

      晚间。

      苏城依旧在研究室吃饭,由食堂送过来。

      仍在工作的研究员都可以免费点餐,苏城与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不仅是年轻的毕业生们,就是中老年研究员,也喜欢和他聊天。

      总有一些改进的技术,是从这种聊天中出现的。

      苏城则注意观察孙立宪等几个人。

      80多个人里,将近四五十人,是他记得名字的。但是,是否有重名,是否有人记错了,还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苏城也愿意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天才并不是天生就有才华的,将他们留给母狼喂养,充其量是一只聪明的泰山,只有现代教育下的人,才能完成现代改造。

      就目前看来,他们的进展不错,孙立宪等少数几人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工作,让苏城也心声羡慕,心想:未来的大牛,果然是有牛起来的潜质的。

      正想着,舒兰和徐凤从外面走了进来。下午时间,舒兰就带着徐凤去打扮了,此时,两人换上了黄色和绿色的衣裳,梳上了“招手停”的发型,一下子吸引了男人们的目光。

      这可是极时髦的发型。那些港台女明星,几乎每个人都梳过这个发型。她们将额前的刘海高高吹起,趁其蓬松的时候,用发胶固定,像是招手的浪花一样。

      徐家的基因相当不错,徐凤又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健康的身体和不错的装束,令她步履轻盈。

      苏城轻轻叹了一口气,只希望飘扬的青春,不至于被官老爷的权力所禁锢。

      

(https://www.biquya.cc/id3591/13626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