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孙策 > 第一章占城稻

?    是以他国人民的血肉,来供养自己一国的富裕,并速发展的生活。而且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如今的大汉提前了一千年率先发起而已。

  

      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孙策决不希望有自己参与的历史中,大汉再次输在起跑线上。大汉未来的战略,就是全球掠夺。以夷之道,提前还治夷之身。

  

      绝不会是逆来顺受,打了左脸送上右脸的犬儒主义。男汉大丈夫们的热血,不能被一个儒学在精神上阉割。

  

      所以国家的宣传,就必须要让全国人民都时刻牢记着,‘先下手为强,犯我强汉者虽然必诛之’的真理。

  

      说到后,甘宁有些沉痛的说道:“主公,此次平叛大战,也让我军两千英勇的大汉将士,永远留在了象林县。加上先前的大小战斗,两万多人的海军只剩下了一万八千人回家!”

  

      听到海军有近两成的伤亡,让酒席中热烈的气氛顿时沉重起来。孙策默然片刻说道:“出征四方,伤亡在所难免!不过这四千战士的牺牲,却有效的维护了大汉的国家领土完整。

  

      他们就是国家的英雄,是人民的英雄,是全大汉人民都要永世纪念的!长文、士元,你们的立法第一条就要写上,所有为大汉的强盛,而奋斗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衡,由你的军法处负责,在建的秣陵城正中开辟一座大广场。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我军所有的阵亡将士。要组织大汉全国的百姓,每年祭拜之。

  

      不论是在陆上,还是在海上。只要为了大汉的强盛而牺牲的将士们,都是大汉的英雄!”

  

      吕范,陈群。庞统,各自恭敬的领命。聪明如他们几人,当然能理解主公的如此做的用义。

  

      正如主公一直在说的,只有明白的告诉将士们。他们在为什么奋斗牺牲。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战斗,去流血,去消灭大汉的敌人。

  

      孙策却是知道,这象林就是后世中南半岛下的越难。有相临的真腊,就是后世的柬埔寨。

  

      有了强大的海军做保障。大汉军队根本不必穿越艰险难行的交州的十万大山。有力的保证了中南半岛的归属权,打消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独立意图。

  

      至于在交战中后被杀的区连,这个越难人的老祖宗,再也没有分裂大汉的机会。

  

      而海军在基本完成了孙策的使命后,多数的将士都想家了。好战的甘宁这下令,在当地派驻了五百士卒做为常备军。指导当地的郡兵与差役们进行军事训练。

  

      其余的人向大汉回航。这一战使大汉的南方海域版图终于稳定下来,并且注定将随着海军船只的前进不断的扩大。

  

      而在甘宁的计划里,下一次出海。全军就会一路向西。向着天竺、大秦的方向前进。而越来越有信心的大汉的海军,将会护送着大量大汉的商船,来往于海军开拓出来的海路之上。

  

      至于是从事掠夺性扩张或者是正常的经商,那就要看各国的具体情况了。反正孙策已经将海上的决定权交给了两人全权负责。

  

      在对烈士们的哀悼,众人在沉默片刻之后,酒席就在甘宁对异域风情的诉说中。再次热闹起来。

  

      就在孙策对甘宁、孙权所说的大战象林象兵的精彩战事,感叹不已时。孙权却是微笑着让卫士用托盘送上了一串金灿灿的稻谷。

  

      孙策有些惊讶的拿起了托盘中的一些稻谷。仔细观察一番,却看不出什么异常。

  

      只好向着心情开朗的二弟问道:“靖海何以特意将这谷物呈上?莫非这稻谷与我大汉所种之谷物有所不同吗?”

  

      颇有几分邀功的心思。使孙权笑着说道:“是啊!大哥,你一定想不到,这谷物与我大汉百姓所种谷物差在何处!”

  

      对种田还真是一窍不通的孙策,再次将手中的稻谷细细的观看一番。

  

      轻声自语道:“看起来,也就是稻的颗粒饱满一些,不过这稻穗似乎也长了一点。莫非它的产量,要比咱们如今所种的稻米高一些吗?”

  

      见到似乎是万事通的大哥,终于也有不知道的事情。脸上显得意的孙权,看了一眼同样微笑着的甘宁。

  

      对着孙策说道:“大哥可知这象林邑,被当地的土人自称为占婆补罗。而咱们大汉人还简称它为占婆,占城!而在这些地域所种的皆是此种稻米!”

  

      只略一思索,孙策就大吃一惊:“占城!这是占城稻?不会吧!”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历史上约在八百年后的宋朝时引入大汉。相比与大汉传统的水稻,它有着无数的优点。

  

      首先就是它“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可以说它是中国早的双季乃至多季稻。

  

      相比如今大汉近百日能收获一季,而且经不起风雨的水稻,其中的好处不言自明。

  

      厅中所有参宴的文武将士都在知道这种稻谷的特性后,都沸腾了起来。

  

      等大家震惊的议论片刻之后,孙权清朗的声音再次响起:“大哥!当初弟在张长史门下为小吏之时,就注意到如今我大汉稻米,在风调雨顺之下,亩产尚不到三百斤,且一年只有一季。

  

      故而看到此稻为当地人随意播撒,且从不照管,却能每亩收获四百斤。不能置信的是它一年多能收五季。弟就与兴霸将军商议,从占城带了三千斛回来。

  

      相信有了这样优良的稻种,百姓们种田时,只需稍加照管。它的产量必定还能增长,如此一来兄长就再不用担心天下米粮的缺少了!”

  

      “三千斛!那就是六十吨稻种!”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孙策猛然站起,大步走到孙权面前,伸手在二弟强壮的胸膛上擂了一拳。

  

      打的得意洋洋的孙权却是一阵激烈的咳嗽,有些委屈的瞪了这个粗鲁的大哥一眼。

  

      孙策这惊觉自己的失态,一边安抚着孙权的痛处,一边爽朗大笑:“好!太好了!靖海,兴霸,你们开疆拓海的功绩再大,也比不上这带回稻种的功劳大。

  

      大哥要让史官给你们重重的记上一笔,哈哈!大汉天下,有了你们带回的稻种,再也不会有人因为无粮可食而饿死!再也不会因天公不作美而欠收!

  

      只要此稻能在江南每年收上两季,那就能让江南两州,在现有的田地上一年至少要多收千万斛的粮食。若是能一年收上三季,将来令各县将此稻种植的面积加以扩大。

  

      哈哈!大汉就是再多上亿万人口,也不怕无粮可用了。太好了!此事,靖海你当记首功!”

  

      众人被主公孙策近似疯狂的话语,所描绘出的前景再次震惊。热烈的讨论声,几乎将宴会厅的屋顶给掀翻了出去。

  

      “是啊!亩产大增之下,再收上两季,三季,那大汉还有可能缺粮吗?那除非是天漏了!”

  

      眼看大汉,如今年年要面对的粮荒,只凭这个稻种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当初觉得只是劳命伤财,而反对孙策派人出海的张昭,也开始相信主公的平海之略是无比的高瞻远瞩。

  

      何况还有整船、整船运回来的金银财宝。那亮闪闪的珠光宝气,几乎闪盲了做为接收战利品的人中,高长官的张昭的眼睛。这可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宝石山啊!

  

      如此丰厚的收获,让千余强壮的士卒们搬运了整整三天,郡兵们几乎累趴下算完工。这几船的收获,就抵得上江南一整年的财税收入了。

  

      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一众文武带着被无数的异域传闻,激荡到澎湃的心情,酒足饭饱之后散去。许多会水战的将领们是打定了主意。

  

      在下一次海军出海时,也要向主公请命。带上一队百丈大船,去征服四海夷民。

  

      众将散去,甘宁与孙权则有些鬼鬼祟祟的,跟上了有了三分酒意的孙策。以至于护卫的宋谦等卫士,都有些奇怪的看着这两个刚刚立下大功的将领。

  

      在卫士们的想法里,这两位对主公自然是忠心耿耿的。何况其中的一个,还是主公的兄弟,自然不会有危险。很孙策就发现了异样的两个家伙。

  

      惊讶的问道:“咦!兴霸,你们这是做什么?”

  

      甘宁原本黑红的几乎涨的要滴出血来。却依旧是有些说不出口的样。

  

      这样的表情反而让孙策觉得奇怪:“兴霸!你是怎么了,为何如此扭捏?如个未见世面的青皮小一般。这可与你横扫四海的威风英雄的样不相合啊!”

  

      见甘宁怎么也憋不出话来,倒是恢复了自信的孙权再不能忍耐。

  

      仗着几分酒意,对着宋谦几个卫士叫道:“几位兄弟且回避一番,我们有重要的事情向大哥禀报!回避啊,回避!”(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

(https://www.biquya.cc/id35813/207088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