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年(1582)
“这么说,佐竹次郎(义重)的野心已经蔓延到东北了?”
大善寺合战,由于田村家的大胜,招来了芦名、畠山、二阶堂等家的恐惧以及佐竹家的注意。在芦名家家督盛隆的邀请下,佐竹家家督义重趁机进入白仙川道,并且获得会津、磬城、下野这一带大名的支持,与芦名家联合侵攻田村家。由于大善寺合战的损耗,田村家已经无力抵抗佐竹、芦名、二阶堂等大名的联军。在御代田一带失利之后,清显最终还是决定收缩军势,进行守城战。
听到这个消息,军阵之中的辉宗和政宗都不经大吃一惊。按常理来说,大善寺合战的大胜,是伊达、田村两家扩张的有利时机。可是,由于佐竹家这个强力大名的介入,田村家的情势急转直下,而且恐怕就连伊达家不久也会遭受影响。不过,尤为费解的是,佐竹家应该是放弃和北条家的对抗以及里见家的角逐,才可以这样地进军田村家。正是因为如此,辉宗和政宗都不免怀疑,伊达、田村两家整个同盟,已经被佐竹家视为比北条家、里见家更大的威胁。如果真是这样,伊达、田村两家对于远在常陆国的佐竹家能够造成什么威胁呢?辉宗和政宗不禁地面面相觑。
伊达军势对于相马家的讨伐,倒是一直进展得很顺利。在政宗的压迫之下,金山城城代的佐藤重信开城。由于辉宗的围城,金津城士卒也杀死朝比奈泰隆,投降到伊达家的旗下。不过,即便如此,辉宗和政宗都还在收复伊具郡,根本对佐竹家有分毫影响,更算不上是威胁。何况,伊达军势全部会合之后,由于城主泉田胤清的顽强防备,伊达家依旧无法收复近在咫尺的重镇城池——丸森城。
“佐竹常陆介这种不管不顾的作风真的可怕,然而这倒是符合他‘关东之鬼’的称号。不过,既然是关东大名都感叹的枭雄,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藤次郎,你认为他这次出阵田村家的目的是什么?”由于政宗的才智远超于自己,渐渐地,辉宗开始重视乃至于依赖政宗的见解,以便解开自己思考不出的难题。
“佐竹家与田村家之间,跨越了不少大名。佐竹家即便收纳田村家,也根本难以治理,最后也只是送芦名家做嫁衣。可是,佐竹家能够不顾一切地前来,证明这件嫁衣真的是关乎自己的利益。这么看来,芦名家和佐竹家已经利益共同了。大善寺合战之后,芦名家威势大减,正是危难的时刻。这时候,佐竹家的出现,更是证明这一点。而且……”对于佐竹家的做法,急躁的政宗判断得还十分中肯,也深得辉宗、基信等人的认同。但是,政宗接下来的判断,便是实在大胆的猜想:“而且,我怀疑,芦名家已经逐渐被佐竹家控制了。佐竹次郎已经成为芦名家实际的当主了。”
芦名家是会津霸主,领地都有四五十万石,而且创造这份霸业的盛氏才刚刚逝世不久。至于佐竹家,虽然家督义重影响力颇广,实际上只有三四十万石的基业。一般人看来,佐竹家控制芦名家这件事情,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听到政宗的这个想法,大家都不免是目瞪口呆。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政宗也只是怀疑。不过,为了避免伊达家决策失误,他还是说出自己怀疑的原因:“芦名家大膳大夫在世的时候,即便修理大夫早逝,也没有消极下去。即便如此,对于会津盆地之外的会津大名,大膳大夫依旧无法完全控制。大膳大夫逝世之后,芦名家的控制力反而应该更加衰退。可是这一次的出阵,除了被讨伐的田村家,基本都支持芦名家,恐怕和佐竹家的介入密不可分,甚至还可能都已经归附佐竹家。而且,佐竹家的这次出阵,虽然利用了北条家和泷川左近将监的战事,实际上还是背对着里见家远征。这样的远征,恐怕是由于芦名家也已经被佐竹家视为自家的领地了。”
“殿下的判断太过依赖直觉了。”出来这么直接反驳政宗的,不是辉宗,不是基信,也不是良直,而是小十郎。一直以来,小十郎作为政宗的侧近,一般是事先便和政宗一起探讨,最后由政宗宣布共同的想法。公开场合上,小十郎都是沉默寡言的。
然而,这一次,小十郎却直接反驳了政宗。这使得政宗不免有些意外,同时也好奇右眼的见解:“毕竟这种猜想太像无稽之谈,我也没有肯定这种猜想,只是就此有所怀疑罢了。不过,小十郎既然对我的看法有所反对,那么是为什么认为我的判断过于直接?”
“因为…芦名家的彦御前。”小十郎毫不婉转,直直地说出这个称呼,说出那个被遗忘在芦名家的女人。即便小十郎记得这个名字,语气没有一丝同情,依旧是一贯的冷峻:“一直以来,出自本家的彦御前,就是本家和芦名家双方的纽带。如果佐竹家已经控制了芦名家,是不会允许出自本家的彦御前继续留在芦名家,成为本家的奸细。”
武家大名的女儿,即便是乱世,也大多是衣食无忧、深受尊宠。可是,她们也有她们的悲哀。彦姬,身为伊达家前当主晴宗的女儿,便不可避免地,两次与这份悲哀不期而遇。第一次,身为伊达家的女儿,出嫁给芦名家的家督。第二次,身为芦名家的遗孀,纳赘了二阶堂的人质。背负着伊达家的忘却、芦名家的猜疑、二阶堂家的利用,乱世中的彦姬也只能默默忍受。当年,资福寺的梵天丸还可怜着这位姑母。现在,伊达家的政宗也忽略了这位御前。
“大膳大夫决定左京亮通过迎娶彦御前的方式继承芦名家,的确是证明芦名家与本家关系延续。但是,本家自从大善寺合战之后,便和芦名家产生对立。因此大膳大夫死后,芦名家的敌意,本来就会更加浓郁。不过,这一次,倒也真的是我多虑了。”或许,一般人看来,仅仅凭借这个证据无法说服政宗。但是,对于政宗来说,与小十郎的情谊另当别论,仅仅是彦姬这个鲜活的证据,便可以以小见大,看清楚芦名家的态度。
这次,好强的政宗倒也是真的庆幸,自己猜错了。因为,佐竹家的势力,一旦控制了芦名家,便是伊达家同时和佐竹、芦名两家强势大名决战的时候。而且,那时候,彦姬便将再次成为可怜的女人,即便这种状况只不过是迟或早的问题。但是,听到小十郎的判断,政宗还是长叹一口气。因为,现在的伊达家,面对佐竹家、芦名家还不够强大。也因为现在的彦姬,还能得到暂时的安定。
“那么,这一次,应该宣战,还是…调和?”可是,这声无奈的长叹之后,政宗尖锐的左眼再次凝视着小十郎,质问所有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佐竹家即便尚未控制芦名家,势力却已经影响到芦名家。而且,佐竹家已经率领军势来到陆奥的门户,本家绝不能坐视不管。但是,应该开战,还是调和?”
开战,在田村家上一次的危机中,伊达家便做出了如此的抉择。至于那次开战,创造了大善寺合战的胜利,得到了陆奥领主们的认同,得到田村家的信任,甚至得到这次讨伐宿敌——相马家的机会。如果,这次依旧能够击败佐竹家,便能够得到会津、磬城、下野一带大名们的畏服,甚至芦名家的亲佐竹派都可能被亲伊达派所替代,接受伊达家的控制。
“景纲赞同调和。”
可是,小十郎用词婉转,但是语气却不容否定,选择与开战截然相反的调和。不过,他即便认定这个选择,身为家臣的他,也必须说服伊达家的所有决策者们:“田村家这次的对手,不再是这些一般大名的联军,而是佐竹、芦名两家将近百万石领地动员出来的军势。本家的领地不过是这两家领地总和的四五分之一,而且这次讨伐相马家又消耗不少实力。在田村家家督清显都避战的情况下,本家的迎击实在不足一成的胜算。而且,现在伊具郡还有眼前的丸森城尚未收复,如鲠在喉地插在本家腹心之地。在没有与相马家和解的情况下,一旦分遣军势支援田村家,一定会遭到相马家的反扑。”
“而且,更关键的是,没有第二次像大善寺合战一般的胜利,芦名家将完全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相马家等反对大名,也会趁火打劫,威胁战败的本家。本家之前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提出开战这个方案的政宗,居然直接地接着小十郎的见解,也选择了调和。
其实,政宗一直知道,慎重的小十郎不会支持这次出阵支援田村家的。虽然,政宗满心的不甘,不愿意放弃这次决战的机会。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场决战易败难胜。而且现在的伊达家真的经不起失败。所以,开战还是调和,两个选择成为政宗心中的十字路口,甚至吐露出来成为所有人的难题。现在,政宗的左眼看着坚定的小十郎,看着这个代表着自己右眼的男人,便如同看到了自己理智的决定:“我也支持调和!”
(https://www.biquya.cc/id35169/21326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