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总理我想和你做朋友 > 第三十六章 遗书

?

  上一章写到了遗书《总理我想和你做朋友》,这一章将写遗书的内容。

  公平

  公正,不偏不倚指对一切有关的人公正、平等的对待。其实公平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只是公平的冰山一角。大自然是公平的,给予了每一个物种同样的机会,在大自然面前众生平等,每一个物种都有竞争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是大自然是不公平的,人是万物之灵,高于其他物种。相信每一个懂得进化论的人都知道,每一个物种都是从变形虫开始进化的,每一个物种都站在同一个起点上。万物之灵的地位是通过几亿年的竞争获得的,大自然给予了每一个物种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公平竞争得到的结果就是公平的结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大自然的公平法则。

  城镇化蕴含着公平,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过中国的城镇化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这也正是现在城镇化的最大缺陷。中国的城市被政府的经济政策限制了,被选中的城市会成为经济特区,会升级为地级市,接着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会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注入。

  没有被政府选中的城市则是注定没落,因为不会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不会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注入,优秀的人才也不会在这样的定居,也不会有大企业进入。政府的影响力太大了,大到阻止了中国大部分城市发展的脚步。

  每一个对城市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中国被扭曲的强加在了城市上,一般人都觉得首都要比首府厉害,首府要比地级市厉害,地级市要比县城厉害。事实上一个城市的经济潜力不是由行政级别来决定的,不信的可以去百度一下“纽约跟华盛顿哪个城市经济发展好”,等到的答案是:单轮经济纽约完胜华盛顿。

  政府限制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用行政级别来规定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政治中心不一定是城市中心,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改变现在的错误做法。

  如何改变这个错误的做法?中国一直信奉着“集中力量做大事”,并把她实行在城市身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城市与城市之间有着公平,而政府的国度干扰破坏了城市之间的公平。

  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打破行政级别决定经济级别这一错误的观念,必须取消某些城市的“特权”,构建一个公平的城市竞争环境。公平是通过竞争体现出来的,政府没有权利在没经过竞争就给予某些城市“特权”。构建一个公平的城市竞争平台,让所有的城市在竞争中发展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城市竞争

  城市之间存在竞争,那竞争的是什么?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对城市存在竞争感到惊奇,毕竟在常人严重城市是死的。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产业的,是离不开钱,离不开人。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企业,现在的城镇化必须为企业提供一个发展的环境,企业发展了,城市才能发展。企业为人提供就业岗位,人可以通过在企业劳动获得比在农村更多的回报,所以人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企业是连接人与城市的线,想要在城镇化上获得成功,必须以这条线为突破口,让企业发展好是城镇化的第一步,不过现在城镇化的第一步是基建。

  企业是城市的竞争之一,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企业。想要建一个优秀的城市就必须吸引一些优秀的企业进入,火把本土企业打造成优秀企业。现在中国的情况是城市选择企业,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企业选择城市。不过政府的干预改变了这一规律,在一个特权城市,根本就不稀罕一般企业的进入。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特权”城市,当它成为“特权”城市的时候就注定被国家大力支持,注定被投资者关注,注定被优秀人才认为这里很有前途,在这里发展机会大,注定被媒体登上新闻。从那一刻起它就戴上了太多的光环,它不需要再担心,所以它可以卖地皮,炒房地产。

  这样的城市真的正常吗?不正常,因为它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必须通过竞争来获得的,但是政府却在没经过竞争的前提下赋予了它。这就是不公平,所以养出了这样“坏脾气”的城市。如果一个城市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得更多的企业进入,那么当地的政府会为企业服务。企业选择城市(政府不干预的城市公平竞争环境下)的结果就是那个城市好就去哪个城市发展,政府想要企业就必须要为企业服务(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用了很长时间,他们遵循了城市竞争发展的自然规律),不为企业服务,企业就会选择别的城市,因为是企业选择城市。城市必须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方便才能获得企业的青睐。不过中国是奇特的(以前看到一新闻:某某想开个公司,跑了七八次都还没弄好,最后等登上了新闻才成功),官大于一切,要官为企业服务,想想就觉得不可能,企业不被官找麻烦那些小老板就烧高香了,哪还敢奢望政府为企业服务,中国果然不愧是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政府为企业服务,企业就能发展的更好,人是通过在企业劳动获得回报的。企业发展的好,人们的生活才能变好,希望政府能明白,为企业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

  人口是城市竞争的资源之一。我想我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很多人都要吐槽了,七十二万一个户口能听说过木有?中国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一个户口就打败了这么多专家研究出来的城镇化。一个户口买七十二万还不是最疯狂的,最疯狂的是房价,可谓是房价疯涨,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比特币是有价格无价值,中国的房子是高价格价值不足,但还是让人无法自拔。外地人到一个“特权”城市发展会受到当地居民的排斥,会受到比当地人更大的压力,一个户口就足以打击倒外地人,仅仅是买房子就让人对生活感到绝望。“特权”城市的房价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它被政府赋予了“特权”,它的经济注定快速的增长,当地的居民都会从中得到好处,过上好日子,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想成为“特权”城市的居民。

  没拥有“特区”的城市注定默默无闻,从一开始就被政府无情的“淘汰”,“特权”城市的居民面对“非特权”城市的居民无形中都会感觉自己高人一等,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隔阂,因为政府不公平的经济政策而形成的隔阂。东西部经济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就是政府这种不公平的经济政策。不公平的政策必然导致不公平的结果,中国的东西差距如此之大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想每一位经济学家都应该对划分经济特区这一经济政策进行反省。

  划分经济特区是把某些具有经济潜力的区域标注为特区,在特区这一光环下各种资源向其倾斜。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划分经济特区只适用于这个时代。在一穷二白时经济特区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快速的建设出大城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适用于现在的中国,因为它是不公平的,在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同时,非经济特区也因此而发展缓慢,因此造成了东西经济差距两极化。

  如果中国的城市处于公平竞争的自然状态,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减少。犯罪会减少,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而引发的社会犯罪案例不少。一个人为城市付出了很多,最后却被排斥,被一个户口打倒,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自然会想报复社会,报复这个让他感觉绝望的城市。他会走上偷、抢、贩毒、混混等歧途。在晏子使楚的典故中,齐人为何为贼,就是因为在楚国遭到排斥。人口是城市竞争的资源之一,如果是人选择城市,这个城市的人排斥我,不欢迎我,那我可以去欢迎我的城市去发展。城市的繁荣是人铸就的,一个富有魅力的城市会吸引人口聚集,人口的聚集吸引企业的进驻,企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需要优秀的人才。

  现在“特权”城市有这个魅力吗?没有,它有的是政府赋予的“特权”,真正吸引人口聚集的是这个特权,这就是不公平的产物,即使它在优秀,也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的“特权”无城可比,所以才造成了七十二万一个户口的悲哀。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权”,才造就了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传奇。如果是人选择城市,那么“特权”城市的房价足以吓跑每一个大学生,奋斗了一生买了房,最后却以房养老,这是何等的悲哀,一辈子被房子绑架,谁想到这样的城市生活。生活成本高,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无奈,工资的涨幅跟不上房价,跟不上物价,生活的奔头在哪里?这就是城市选择人的后果,如果是人选择城市,那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必然导致吸引力下降(吸引力降低,城市的发展就会减慢),吸引力下降从而限制生活成本的增长,这是一个自然循环。现实是城市选择人,啊实在是无奈之极,每一个大学生都不得不趁着年轻去碰那所谓的机遇,所谓的中国梦,试问祖国,这样的中国真的有梦吗?

  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谈梦想,本身就是一个很无聊的冷笑话。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不公平的经济政策导致的,一个不公平的国家是看不到未来的。公平是通过竞争体现出来的,中国的城市不需要竞争就可以得出结果,真是连谈公平的资格都没有。构建一个公平的城市竞争平台才是正确的城镇化。城市竞争平台,不仅省钱,效果奇好(每一次想到政府那错误的城镇化的时候,就感到心疼,那浪费的可是白花花的钱啊!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政府为此努力的搞基建,但是一看了高速路分布图我才发现政府是在画圈圈,美国则是打造覆盖全国的网格状交通网络)。

  城市竞争平台

  前面说了现在城镇化是不公平的城镇化,也因为这个原因给中国制造了很多的麻烦。如果是正确而成功的城镇化是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之所以就业难是因为就业岗位少,社会上很多砖家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说我都是懒得听了,谁又知道大学生毕业后努力工作也很难养活自己的痛苦。如果可以,谁又想向父母伸手?但是生活的成本太高,工资太低,成家买房更是让人不得不啃老。中国大学生毕业之后仍然不能养活自己的现实,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典型范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个大学应届生,希望能通过城镇化理论打破这一魔咒)。

  城市竞争平台就是通过收集每一个城市的信息构建一个公共网站,让人或企业了解每一个城市,从选择合适自己的城市,城市则通过这个平台竞争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和企业等资源。每一个城市都没有“特权”,都需要在竞争中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从此中国没有经济特区,或者说处处皆有可能成为经济特区。只要能在竞争中胜出,那就可以成为经济特区。这个经济特区不是人为的经济特区,而是企业的进驻和人口的自然聚集形成的经济特区,这是通过自然竞争形成的经济特区。每一个城市想要成为这样的经济特区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潜力,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中国城市的潜力才不会被政府限制,不会被城市的行政级别限制。(有点纠结,百度一下中国有多少城镇?得到的答案竟是按照行政级别划分的城市数量,由此可见行政中心决定经济中心的错误思想的毒害之深。)

  中国已有小城镇近两万个,从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政府不公平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如果通过竞争把中国所有城市的经济潜力爆发出来,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快速、稳步的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这个时代也将不是大问题,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去大城市,那是没得选择,如果小城镇也有一展所学的机会那去小城镇发展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两万个城镇同时快速发展,政府的财政不足以支撑,这才有了现在的城镇化。政府想打造好那些被选中的城市作火车头,拉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这违背了事物自然竞争发展的规律,所以困难重重。通过竞争选出的城市才是人民想要的城市,那是人民的选择我们要相信群众的智慧。以两万城镇的发展为经济动力,前一千名城市为火车头,拉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才是中国的城镇化。在城市竞争中会有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会有城市的消亡,剩下的城市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城市。

  城市

  要构建城市竞争平台,就要对城市有更深刻的认识。城市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产品,和一般的产品不同(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每一个市民和政府都建设着自己的城市,同时也享受着城市带来的福利。每一个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都有责任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一个城市打造成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既然城市是产品,那么这个产品是推销给谁?产品如果不被使用,那么它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

  外地人是城市的推销目标之一,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注入。人口的聚集早就了城市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人。外地人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城市,也许是因为这个城市的文化,或者生活方式,或者个人追求等等,总之有很多的原因促使着外地人来到一个城市。中国的城市这个产品都不怎么样,不仅房价高,生活成本高,还要被本地居民排斥等等的原因。总之,中国城市这个产品真的垃圾,服务态度超级差。不过没办法,因为政府的干预让中国的“特权”城市造成了“垄断”,才造就了现在的情况。打破这种“垄断”,构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城镇化的正确方向。

  企业也是城市的推销目标之一,一个城市要发展必要要有企业。企业为城市的居民提供劳动岗位,人通过在企业劳动获得回报,从而能够享受城市中生活的乐趣,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企业的落魄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会让居民失业。企业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为群众提供经济来源,政府给企业提供一些便利也是合理的。目前在中国,政府为企业提供便利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希望通过城市竞争平台能有所改变。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当地的文化习俗,当地的消费水平,还有发展空间和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等信息,让企业在入驻城市之后快速的适应并发展。不过现在的城市化就是建房子,那些被指定的城市都被建的新城可住人口一半,旧城可住人口一半,千篇一律的城市,对于中国的文化本身价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当地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城市。

  竞争容量

  每一个城市都有商机,但是无人关注的小城镇的商机是不怎么被关注的,因此小城镇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发展缓慢。城市能容纳的企业是有限的,随着发展容纳的空间会扩大,但是提前注入,会让城市消化不良,造成资源的浪费。资源不足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资源过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可以通过城市竞争平台指引各种资源的合理分布,让城市发展更健康。竞争容量就是同行业同城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刚好可以让企业有合适的竞争压力而又不会让企业因为过大的压力影响发展的城市企业容量。每一个行业在一个城市都有一个竞争容量,通过竞争容量可以使城市的发展需求更明确,让企业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从而影响资源的流动。

  最低竞争容量

  最低竞争容量就是同行业同城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刚好能让企业产生竞争压力的城市竞争容量。当同城市同行业城市企业数量低于最低竞争容量时,就表明城市的发展得不到满足,城市所需要的发展资源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如果这样的城市想要发展,就必须吸引新的企业入驻或者鼓励创业。也可以扩大现有的企业,不过缺少竞争对少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最高竞争容量

  最高竞争容量就是刚好同行业同城企业竞争对手数量过多而给企业造成过大的压力,企业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利于发展的城市竞争容量。当同城市同行业企业数量大于最高竞争容量时,就表明城市的发展资源过多,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一消息让别的企业选择城市时,会考虑是否入驻这个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的城市,创业者也会考虑是否在这样的竞争环境创业。从而影响新企业的增加,促使这些资源流向别的城市,使整个国家的资源合理流动,充分利用。

  人口也是城市的一大潜力,一大资源,这里就不多说了。

  城市是发展变化的,城市的未来规划图也为企业和人民指引了城市的前进方向。城市的发展必然会扩大城市竞争容量,或者产生新的城市竞争容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正是通过这些竞争让国家的资源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在公平的竞争中爆发出中国最大的经济潜力。

  信息的收集

  构建城市竞争平台,就必须收集各个城市的信息,通过一个公共网站向全国的人民传播出这些信息。信息只有传播开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资源之所以流动不合理,企业和人民的信息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前上课总听老师说西部有很多的机会,到现在我也说不出西部的机会在哪里(晕死,不说清楚谁知道啊)。相对于收集信息构建一个公共网站所需要的成本,比现在搞的城镇化所需要的成本低太多太多太多了,效果好太多太多太多了。我们要收集的信息就是人口信息,当地文化风俗,当地的天气,企业的数量,城市发展尚缺的东西,城市所蕴含的商机(包括潜在的)城市企业竞争容量,当地政府为企业所提供的便利,该城市的生活成本等等等,信息太多了,我个人觉得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收集信息和处理这个信息的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将会对中国经济以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构建这样一个城市竞争平台才是城镇化的正确道路,希望每一个城镇化研究者都能关注城市竞争理论,将这一理论发展的更全面。理论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希望总理能关注我的理论。

(https://www.biquya.cc/id33796/18790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