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七百九十六节 投军

?    太原,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当此之时,因为历史的缘故。

  

      晋阳与太原,不是一个城市。

  

      汉代都晋阳,此时又称中都,在后来的平遥县。

  

      而太原城,则在过去的晋阳城遗址附近。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奇怪格局,是因为汉太宗孝文皇帝,乃是以代王入主长安,成为天子的。

  

      作为他的旧都,原代国国都晋阳,自然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它被视为跟长安、雒阳一般的都城,号为中都。

  

      而在太宗在当代王时,曾经迁过一次都城。

  

      他将晋阳城,从故晋阳迁到平陶,也就是后来的平遥,在此建都。

  

      称帝之后,他下诏,以晋阳为中都。

  

      兼之孝文二年,太宗皇帝以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将代国一分为二。

  

      中都晋阳依旧为代都,而太原王刘参,就只好在故晋阳城的遗址上,建立起太原城。

  

      等到梁怀王坠马身亡,刘武被迁为梁王。

  

      这代国就跟太原国,合二为一,重新为代国。

  

      刘参当然马上就迫不及待的将都城迁回晋阳,而将太原城丢在了原地。

  

      正因为有了这些变故。

  

      所以,在实际上,汉晋阳与汉太原城。

  

      是分割两地,距离两三百里的两个城市。

  

      此刻,汉室第一王牌主力细柳营的入主,让这座城市,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要塞。

  

      城市内外,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军人的海洋。

  

      细柳营全军上下,除了在长安留下了看守营地和作为种子的一千多人外。其余一万一千骑,计有满编的五个骑兵部。

  

      按照如今的汉军配置,一骑双马。就是足足两三万匹的战马。

  

      为了照料这些战马,单单是马夫。就要配置数千人。

  

      此外,军队的饮食起居和武器装备的保养以及后勤辎重的输送,至少需要三万多人。

  

      而此刻,在太原城里,为了保障细柳营作战顺利,足足有五万的民夫、郡兵,为其提供后勤保障。

  

      除此之外,来自关中、北地和陇右以及代国。甚至是燕赵的英雄好汉们,也纷纷自带干粮,在奴仆或者家乡子弟的簇拥下,从四面八方汇集至此。

  

      人人都在憧憬着李广的奇迹故事,在自己身上再来一遍。

  

      众所周知——当初,李广不过是陇右郡的一个地主的儿子,当年,匈奴入寇,他带着自己的弟弟李蔡还有家里的子弟和奴仆数十人投军,由此开启了传奇故事的篇章。

  

      时至今日。李广已经官居卫尉,为汉九卿。

  

      他的同产弟李蔡,也当上了陇右骑都尉的官职。

  

      兄弟两的前途。只能说是不可限量。

  

      黄匡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带着自己的那几个家奴,骑着马,来到了太原城下。

  

      “来投军的吗?”看守城门的郡兵,一看黄匡一行人的穿着打扮,立刻就笑了起来:“将军有令:凡来投军者,皆至城外军营,经考核后酌情录用!”

  

      黄匡闻言,连忙道谢一声。就带着家里的子弟兵,急匆匆的赶往城外的军营驻地。

  

      他虽然怀里揣着自己老爹的书信。借着此信,能跟在细柳营中一位担任司马的世叔攀上关系。

  

      但这并不保险。

  

      汉军征兵。从来就比较挑剔,尤其是在这样的大战之间,军队里的将官,对来投军的人,可谓是极尽挑剔之事。

  

      身高不合格,刷掉!

  

      体力不合格,刷掉!

  

      甚至挽弓的样子太难看,也要刷掉!

  

      关系什么的,从来就不保险。

  

      毕竟,不止他一个人有关系。

  

      在过去,甚至出现过,有人将关系都攀到了将主面前了,但依然被刷了下去的故事。

  

      战争,对于北方的地主豪强和英雄好汉来说,就是一场奢华的盛宴,一场重新洗牌,决定家族命运的豪赌。

  

      想上赌桌押注,除了关系外,还要有实力。

  

      除了实力外,更需要有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关系不如实力,实力不如运气。

  

      来到军营前,黄匡的猜想,果然被证实了。

  

      只见,在辕门之外,聚集了无数的操着各种口音,来自各个地方的英雄好汉。

  

      人人都是自备着鞍马甲胄和弓弩子弟。

  

      这些人之中,甚至还有着身高足足九尺,如同铁塔一般,鹤立鸡群的壮汉。

  

      也有着身材健壮,如同水牛一般强壮,袒露在外的肌肉,如同坚铁一般的人物。

  

      在代国,上郡,北地,关中和陇右。

  

      遍及各地的地方豪强以及地主官宦子弟们,等待这样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已经很久很久了。

  

      “来投军的吧?”见到黄匡一行人策马而来,几个正在辕门外巡逻的细柳营士卒,昂着头对黄匡一行道:“若来投军,便去那边排队,等候将军挑选和考核!”

  

      黄匡闻言,连忙拱手道了一声谢,赶紧去指定的地方,乖乖的排队。

  

      来到指定的场所后,黄匡才发现,自己的竞争者,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

  

      人群之中,更是不时有着惊呼之声。

  

      “看到了吗?那可是太原王氏的嫡子!”有人指着远处,数十名鞍马齐备,趾高气昂的排在人群之前的一个群体道:“想不到,连王氏这样的豪强也需要投军!”

  

      太原王氏,是代国的知名家族,而且,血统高贵,来历不凡。

  

      便是黄匡也有所耳闻。

  

      太原王家出自宗周姬氏,其先祖,就是宗周的周灵王的太子子乔。

  

      子乔短命,只活了十七岁,其弟贵因此得以即位。

  

      然而,当时宗周已然衰落。天下也步入了战国乱世。

  

      子乔的长子宗敬审时度势,举家迁于太原。

  

      因其是宗周嫡系,所以。以王为姓,在太原慢慢繁衍生息。

  

      秦国的大将。王翦父子就是出自太原王氏。

  

      王氏家族,历来就是活跃在汉军中的积极力量,是真正的军将世家,几乎代代都有人官至都尉。

  

      上一代的王氏嫡系,一共十子,其中有四人,为汉家捐躯。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家也算得上是满门忠烈了。

  

      更重要的是。传说王氏的子弟,一满八岁,就会开始跟随家中的长辈和师长,学习各种军事技能。

  

      而且,家族会从子嗣后代中挑选真正的可造之材,从小就为其挑选那些家奴和佃户中的可靠弟子,让他们朝昔相处,培养默契和感情。

  

      连王氏这样的名门,将门之后,尚且都要一起排队。等候挑选。

  

      黄匡在心里深吸了口气,然后默默的将自己老爹的那封信藏起来。

  

      关系?

  

      已然没有用了!

  

      王氏这样的天下将门,都要乖乖的排队。何况其他人?

  

      更凭本事吧!

  

      在心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黄匡对自己的武艺还是有自信的。

  

      想当年,在华阴县城里,他一个人就打倒了四个外地来的游侠,因此,被人称为华阴乳虎。

  

      但很快,他的自信心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只见,在辕门之前,排在前列的几个投军的好汉。被一个看上去似乎是细柳营的高级将官的男子看了几眼后,就对他道:“尔等可以走了!”

  

      那几个原本还自信满满的大汉。闻言瞬间变色,厉声的质问:“为何?我等郭氏兄弟。在北地也算薄有名望,谁人不知,我郭氏子弟,人人皆是十人敌的好汉!”

  

      “市井之中,打打闹闹,就是好汉?”那将官嗤之以鼻的哂笑:“更何况,大军列阵,个人勇武,一无是处,莫说十人敌,就是百人敌,千人敌,在两军对垒之时,也没什么太大用处!”

  

      “我细柳营首重军纪,军法之下,要求令行禁止!”那将官道:“军令一下,任是刀山火海,还是荆棘地狱,都要无畏前行!而我观诸位,浑身酒气,举止懒散,显然不足以为良卒,故不用也!”

  

      然后他就挥挥手,让士卒将这些‘好汉’请离此地。

  

      那几个‘好汉’,被明晃晃的刀枪面前,只好撂下一句狠话:“狗眼看人低,我等郭氏子弟,北地闻名,好意来此投军,尔居然拒之门外,我等必去长安,告尔滥用职权!”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为了捡回颜面的狠话而已。

  

      “北地郭氏昆仲啊……”黄匡在心里叹息一声。

  

      这北地郡的郭氏,在游侠圈子里可是很有名的。

  

      虽然算不上巨头,但却也是一呼百应的地方一霸。

  

      郭家昆仲,传说更是有着能力挽强弩,连开双弓的勇武。

  

      但这样的强人,却还入不得细柳营的眼!

  

      只能说,细柳营选人,实在太严苛了!

  

      但,细柳营却有着这样的底气!

  

      就凭他们是汉家第一王牌,天下第一强军。

  

      就凭细柳营这三个字,就能压得南军北军,乖乖的俯首帖耳,让飞狐军跟句注军,承认对方的老大地位。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手里没有真本事,细柳营岂能有今日的威风和赫赫声名?

  

      但黄匡,却不得不提心吊胆起来。

  

      郭氏昆仲这样的好汉,尚且不能为细柳营所用。

  

      他一个华阴县里的小霸王,恐怕,仅仅靠着身体素质和个人勇武,是不可能入选的。

  

      “我得想个办法才行!”黄匡在心里揣摩着。

  

      此时,又有一队人马,来到此地。

  

      带头的是一个骑着一头青鬃马的年轻武士。

  

      他看上去年纪不比黄匡大多少,可能也就二十二三左右,身材较为壮实,但在这个肌肉汉跟铁塔男的集中营,他那点体格,就显得有些弱不禁风了。

  

      “敢问兄台……这筛选开始了没有?”这武士下马。走到黄匡面前,颇为礼貌的拱手拜道。

  

      “某也刚到不久,没有弄明白……”黄匡回礼道。

  

      “听兄台口音。仿佛北地人士……”黄匡打量了对方几眼,发现这武士所着的是标准的汉军甲胄。这可了不得!

  

      在汉室,能装备制式军械的,除了军队,就只有列侯勋贵和北地骑士了。

  

      列侯子弟不需要来投军,他们的前途早就被长辈铺好了道路——只要他愿意上进,大把的机会!

  

      所以,此人只能是一位北地骑士!

  

      汉家的每一个北地骑士背后,都站着一个世代从军的将门。最起码也是一个忠良之家。

  

      北地骑士啊!

  

      黄匡在心里感慨一声。

  

      每一个北地骑士都是汉军的将官种子,最起码也是被当成队率培养的。

  

      朝廷现在在册的北地骑士数量,绝对不超过两千人!

  

      只是,北地骑士何必跑来太原投军?

  

      卫尉李广不是在朝那塞召集北地骑士进行集训吗?

  

      “兄长猜的不错……”这年轻男子拱手笑道:“区区北地孙振,见过兄长……”

  

      这就更让黄匡大惑不解了。

  

      这人与其说是军人,反倒更像文雅的文士,风度翩翩,而且彬彬有礼,跟大老粗的世界,仿佛离了十万八千里!

  

      “孙振……”黄匡在心里琢磨着。然后,他猛然间想到了一个可能。

  

      姓孙,能穿军队的制式甲胄。其随从的子弟兵,甚至还有人背着大黄弩。

  

      姓孙的北地骑士家族,或许有好几十家。

  

      但能背着大黄弩,招摇过市,还不被人抓去蹲大牢。

  

      就只会有一个家族了。

  

      黄匡连忙正了正自己的衣襟,肃穆而拜:“敢问足下可是故北地都尉孙公讳卬老大人之后?”

  

      在如今,有且只有哪位在朝那塞,为了掩护百姓老弱撤退,率领子弟兵与匈奴死战到最后一刻。身被八十余创而依然不退,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北地五千多民众,安全撤退到后方的英雄孙卬的后代。才能有这样的资格。

  

      孙卬的故事,黄匡很小的时候,就从故事和传说中听到过。

  

      这样的英雄,是每一个关中少年懵懂之时崇拜和憧憬的对象。

  

      想不到,自己今日居然能见到儿时偶像的后人。

  

      黄匡感觉有些与有荣焉。

  

      但,附近的其他人,在听到孙卬两个字后,立刻就避开,像避灾祸一般。

  

      甚至唯恐跟着孙振靠的太近。

  

      孙振见此情况,也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的笑了一声,道:“罪臣之后,当不得兄长夸赞!”

  

      他的祖父,确实是哪位天下闻名的英雄!

  

      但是……

  

      他低头一叹。

  

      他的伯父,哪位被太宗皇帝以祖父死事而封为瓶候的伯父,在两年前,意图谋反,被明正典刑,腰斩弃市。

  

      孙家的名声,也因此臭了大街。

  

      居然敢对天命神授的圣天子起歪主意,想要谋反?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北地孙氏,也从英雄家族,成为了被人唾弃的贼臣家族。

  

      要不是今上念及他祖父的功劳和事迹,特别下诏,赦免了除了他那个伯父外的其他孙氏族人,只削去侯爵,依然为汉北地骑士。

  

      他孙氏满门,此刻已全是枯骨。

  

      正因为此,他才会特意离开北地,来到太原投军。

  

      追求的就是,用自己的血,来洗刷伯父留下的耻辱。

  

      黄匡当然也听说过,瓶候孙单谋反的故事。

  

      但,这并不能阻挡他对孙卬的崇拜和仰慕。

  

      “足下豪杰之后,英雄血脉,请受某黄匡一拜!”黄匡正礼大拜。

  

      对关中的年轻人来说,仰慕英雄,崇拜豪杰,这是跟鱼离不开水,人要呼吸一样的自然之事。

  

      别说是谋反了!

  

      关中的年轻人里,崇拜项羽的,也一抓一大把。

  

      仰慕淮阴侯的人,更能从函谷关排到萧关。

  

      黄匡的态度和礼貌,让孙振大受感动。

  

      自从他伯父犯事后,他已经见过太多的白眼和排斥了。

  

      像黄匡这样不拿有色眼镜,故意疏远和排斥的同龄人,少之又少。

  

      “既然兄长不嫌弃,振便留在兄长左近,一同应选!”孙振笑着说道。

  

      知恩图报,这是北地丈夫的传统。

  

      孙振很清楚,自己此行投军,必然会被入选,必然会被任命为军官。

  

      不为什么,就因为政治正确,朝廷和国家,需要重塑孙氏的英雄形象,排除他伯父的影响,将北地都尉孙卬这块招牌擦亮。

  

      而与他一起投军的人,当然也会有加分。

  

      这样,实际上,黄匡与他,已经是百分百肯定能被选上的!(未完待续。)

  

      ps:注:史记记载,北地都尉孙卬死事,十四年三月丁巳候孙单元年。前三年,候单谋反,国除。本书采用蝴蝶效应,将孙单的谋反后推两年。

(https://www.biquya.cc/id33677/20820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