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六十八节 永不加赋!

?    彻侯勋臣们当了缩头乌龟以后,所有的压力,就都集中到了身为右相国的张欧身上。

  

      谁叫,现在他是百官之首。

  

      他不出头来说几句的话。

  

      那别人会怎么看他?

  

      怎么议论他?

  

      混政治的,都讲一个大树底下好乘凉。

  

      一个能为属下挡风遮雨,谋福利,有事挡前面的大哥,才会有无数小弟尾附其羽翼下。

  

      反之,倘若大哥遇事缩头,临事不决。

  

      那就只能是树倒猢狲散,小弟们自然会各奔东西,去寻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大哥。

  

      虽然张欧在丞相任上没干出什么政绩来,但,小弟却着实收了不少。

  

      九卿各衙门都有。

  

      大家平时大包小包的往张欧家里送,图的不就是,将来有事,大哥能拉一把吗?

  

      现在这事情,虽然与大家的前途无关。

  

      然而,事关宗法礼制,丞相不出来说几句话,劝谏一二的话,那大家的脸往哪里搁?

  

      往后,出门访客,遇到哪些在野的朋友或者在外地任职的亲戚什么的,别人一问——君等为什么不阻止天子行此乱命?

  

      那多丢面子啊!

  

      而丞相倘若站出来,力谏而不可得以后,大家起码,还可以有块遮羞布:丞相都不行,我这小胳膊小腿怎么憾得动天子的大腿?我也是有苦衷的呀!

  

      是以,此刻,在许多人看来,这事情,倒是成为了张欧的试金石。

  

      大哥到底能不能护得住小弟,就看大哥能不能坚持立场了。

  

      倘若老大看到皇帝就怕。连劝都不敢劝……

  

      那往后要是出了事情,这老大岂非是会马上就丢下小弟不管了?

  

      这样的大哥,谁肯跟?谁还愿意不计血本的送礼?

  

      当官的。在这个事情上,没有一个笨蛋!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就等着张欧出面。

  

      可惜……

  

      张欧依旧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许多人顿时就失望无比。

  

      太仆袁盎,看了看情况,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兹事体大,陛下最好还是先与太皇太后。皇太后,商议之后,再召臣等议论……”

  

      许多对给先帝立庙一事持反对意见的官员,立刻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纷纷出列道:“臣等以为太仆所言甚是,请陛下三思!”

  

      刘彻闻言,不由得看了袁盎一眼。

  

      袁盎这个家伙啊,该怎么说他呢?

  

      这人属于典型的传统黄老派政治家,政治立场稍微的偏向儒家。

  

      在他心里,礼法传统。大于天!

  

      不然,他也不会跟晁错各种作对了。

  

      是以,刘彻心里很清楚。袁盎是一定会跳出来反对的,不然,他就不是袁盎了!

  

      甚至,倘若老丞相申屠嘉也在,也一定会跳出来反对。

  

      这些顽固的有些可爱的老派政治家,对于原则问题,是绝对不会后退的!

  

      譬如当年,张苍跟太宗孝文皇帝,为了一个黄龙事件。闹得不可开交,两人谁都不肯退让。以太宗孝文皇帝的政治手腕和脾气,最后也忍不下去了。只能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罢相!才解决了问题……

  

      刘彻在心里摇摇头,他看了眼意欲出列的晁错,抢先道:“太仆所言,甚合朕意,且待朕去与太皇太后、皇太后商议之后,再来与诸卿商议!”

  

      刘彻岂会不知,晁错与袁盎,斗了一二十年,早就斗出真火来了!

  

      两人的关系,自然是政敌中政敌。

  

      晁错出列,必然是要反驳袁盎的!

  

      倘若在袁盎没提起太皇太后窦氏以前,刘彻可能还会让晁错出来跟袁盎交锋。

  

      但,当太皇太后的名字被提起以后,刘彻就不敢冒险了!

  

      想前世,小猪前脚刚下令,以后所有政务不要再去请示东宫,后脚,就被软禁了起来。

  

      刘彻现在可担不起惹毛窦太后的风险!

  

      好在,他的目的也基本达到了。

  

      那几个跳出来支持他的臣子,他都记了下来,只等着过两天来个君臣奏对,然后,再把这些人安排到关键位置上,充作他的耳目和手脚。

  

      当然,给先帝立庙,这是肯定要立的。

  

      刘彻很清楚,他根基浅薄,需要这样的政治活动来加强他的执政合法性。

  

      将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刘彻挥挥手道:“先帝遗诏,以太尉为左相国!少府有司,立即拟诏,八百里加急,急递广陵,命太尉速速班师回朝!”

  

      周亚夫大军孤悬在外。

  

      说实话,刘彻心里也怕!

  

      周亚夫自然是忠臣,但手下谁敢保证都是忠臣?

  

      当年,南越王赵佗的上司在听说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后,立刻就烧毁栈道,关闭运河,封闭关隘,自立割据为王。

  

      后世的赵匡胤更是上演了一出陈桥兵变的好戏。

  

      刘彻可不敢把那几十万精锐放在外面放的太久了!

  

      更重要的是,长安城的兵权,基本都被太皇太后掌握了,现在的未央宫卫尉是窦彭祖,长乐宫卫尉是窦婴的胞弟窦信。

  

      中尉、车骑将军郅都虽然是他老爹的心腹亲信,与他关系也还不错。

  

      但毕竟是骤然上任的,关键时刻,南军与北军会不会鸟他,那还两说!

  

      因此,将周亚夫与他手下的精锐调回长安,刘彻的这个天子位置,才算真正坐稳了。

  

      “诺!”少府令岑迈出列领命道。

  

      汉室天子的诏书,基本都是由少府的尚书和侍中拟定后,呈递御前,皇帝只需要检查和加印。

  

      不然,真以为皇帝的文章水平那么好,什么典故都知道啊?

  

      待得岑迈归位以后,刘彻就继续道:“右相何在?”

  

      “臣在!”张欧连忙出列。

  

      “御史大夫何在?”

  

      “臣在!”晁错也连忙出列。

  

      刘彻站起身来。看着这两位大臣,扶着手道:“尚书录诏:朕承先帝大宝,获保宗庙。以微渺之身,托于兆民君主之上。唯战战兢,如履薄冰,恐朕之不德,以羞先帝、太宗孝文皇帝之遗德!”

  

      众臣一见这架势,也立刻全部跟在张欧与晁错身后,匍匐在地。

  

      天子颁诏,谁敢坐着?

  

      只听到新君清朗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上:“朕年少。不识上古贤王,治世之秒,然,朕闻之,古者圣王治世,民不加赋,而海内用足丰饶,朕虽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门诸卿有司,即日起,天下郡国黎庶。永不加赋!”

  

      刘彻这个重磅炸弹一抛出来。

  

      大臣们只感觉两眼都有些迷离了。

  

      “永不加赋?”许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相对无言。

  

      刘彻却是得意洋洋的看着臣子们。

  

      不得不说,满清的那一手永不加赋的表演,是非常加分的一个举措。

  

      只是,问题是,所谓的永不加赋,其实是个伪命题!

  

      在中国,税赋。从来都是分开的。

  

      税是用于国防开支,衙门支用以及各种地方事务和渠道开凿修葺等等。

  

      而赋。则是用来给皇帝盖宫廷庙宇,吃喝玩乐的。

  

      所以。后来的明朝才有会所谓的内怒和户部的区别。

  

      而在汉室,税收是统一归到国库,而赋,则是少府保管。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收赋了,可以收税啊!

  

      左右不过左手换右手。

  

      不然你以为,满清的农民,都生活在天堂,不用交税的咩?

  

      但此时此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臣懂得偷换概念这个把戏。

  

      大家都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刘氏就常常各种免田税,用来收买人心。

  

      先帝即位,更是一挥袖子,就把田税直接降到三十税一。

  

      今上倒好,上来就喊永不加赋。

  

      但,这个事情,对大臣没有任何影响。

  

      赋是专供皇帝,天家开支用的。

  

      皇帝在少府的内库的钱财,从来都与国家的开支是分开的。

  

      对大臣和地方衙门的运转,几乎没有影响!

  

      只是,会影响胥吏们收税时的积极性罢了!

  

      这也是后世满清敢喊永不加赋的底气所在。

  

      不然,你要他喊喊永不加税,试一试?

  

      看看那帮晋商地主豪强会不会起来把那百来万八旗兵给撕了!

  

      因此,许多大臣,也仅仅只是震惊而已。

  

      永不加赋,就永不加赋好了。

  

      反正,与他们没有多少干系。

  

      甚至,有许多满脑子理想和明君思想的大臣,立刻就感动的稀里哗啦,连脸都涨红了。

  

      永不加赋啊!

  

      多好的仁政啊!

  

      三皇五帝,谁提过,春秋战国,谁又喊过?

  

      真真是仁君!

  

      于是,刘彻终于有了第一票的脑残粉。

  

      “陛下加大惠于天下,泽被苍生,非臣等所能及也!”百官们不管那个派系,都立刻叩首道:“请奉诏书,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爱民之意!”

  

      刘彻长出一口气,道:“可!”

  

      他知道,这个永不加赋一出,他就着实装了一回圣人了。

  

      有了这个诏命打底,最起码,自耕农与中小地主,都会把他这个天子看成亲爹。

  

      至于底层的百姓,恐怕要恨不得给他立个神主牌位,日夜叩拜了。

  

      有了这个基础,他就不怕有人敢动他了。

  

      随着这个诏命传达到天下郡国以后,他的皇位,就真正稳如泰山了。

  

      谁动他,谁就准备承受天下百姓的怒火吧!

  

      当然,他也不敢骄傲。

  

      坐下来,道:“诏书拟定以后,移送东宫,请太皇太后过目,然后再颁布天下!”

  

      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窦太后连人都看不清,还会看诏书不成?

  

      无非就是做个样子,保持尊重。

  

      刘彻也相信,一个瞎眼的老太太,只要不去刺激她的底线,她也不大可能站出来做些什么不好的事情。(未完待续)

  

      ps:晚上还有,今天继续冲击一万字,看看能不能成功

  

      ...b

  

      b

(https://www.biquya.cc/id33677/20134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