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公元313年刘琨南征匈奴11
普根连续十多天的行军,令军士异常疲惫,攻城又折腾了两天,断粮疲惫之下,普根没敢以最佳时机攻击刘易。这样刘易便在林历关东门驻军,准备攻击普根。古代关口往往非常奇怪,比如林历关西面陡峭如刀削,但东面就变成了缓坡,豁然开朗。从西面几乎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东面就几乎没有什么城防。这就如同长城,北面陡峭难攻,而到了南面甚至连个放箭的垛口都没有,因为它就是为防北面敌人而建成的,它不能轻易的去防南面,因为一旦有一段被敌人攻下,从南面还较容易反攻。林历关关口西面难攻,而东面防御薄弱,是故意这样建成的,从选址上就照顾了这一特点。
普根在这小小的关口中,也没有过多的粮草,而普根偷袭敌人的计划也已经被敌人发现。前有重兵拦路,自己军队又缺粮、疲惫,偷袭平阳的计划已经破产。无奈之下普根只好命令军队缓缓进入统军川,然后让人守住四百米小道,全军缓缓后退,如今小道的狭隘反倒成了对他们的保护。
鲜卑军士号称,宁可失去双腿也不失去战马。可是这回程路上,也只有偶尔杀战马来充饥。走了两天之后,普根突然想起,刘琨的主力是否已经按原定时间进攻西平,这样的话刘琨极有可能全军覆灭,那么山口的大营还是否能够保住?如果保不住。他便不能再从统军川入千里陉,而统军川也可以走到西河。于是,他命一位校官带领是个骑士。先行回山口打探消息,把仅剩的一点粮食交给十人带走。这十人脱离大部队,快速原路返回,只用四天便回到山口,望见刘琨营帐仍然矗立,才放下心,赶紧进入大帐向刘琨汇报战情。
刘琨听完汇报。亦喜亦悲。悲的是偷袭计划破产,心中难过;喜的是普根军基本安然无恙。但是他更家担心普根军的安危,于是再命百名将校带着干粮前去接应普根。普根在踏入岔路口遇到接应的晋军。才放下心,与刘琨汇合。
刘琨部队已没有攻击,而敌人的主力刘曜也以回到铺板关,刘琨无奈之下只好撤军。
晋愍帝原命令:刘琨、王浚各出十五万攻平阳。关中出兵30万。江南司马睿出兵20万共灭匈奴。彻底破灭。只成为笑柄。
关中还未出兵,就被匈奴中山王刘曜抢先攻击;幽州王浚正在做自己的皇帝梦,哪管得了他晋愍帝;扬州的司马睿正在为抢占荆州而奋斗,哪顾得上他晋愍帝。
国家风雨飘摇,前程未卜!只有最弱的刘琨匡扶晋国复兴之心依然强烈。在四面漏风的西晋末年,只有被后人元好问在诗中与曹操、刘备相提并论的英雄刘琨表现出铮铮铁骨。此次战役才使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诗语:壮哉刘越石,只手扶晋室。
可惜,可叹: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刘琨诗语)。
====
刘琨撤军之后,刘聪只召回了刘粲本部。其余全军驻守西平城的军士,全部驻守霍县,扼守鼠雀谷。
在刘琨和匈奴汉相持时,汉主刘聪命石勒出击邺城,打击刘琨别部。刘琨侄儿刘演镇守邺城。如今不比从前,石勒在挡住王浚进攻之后,没有后顾之忧,此次前来志在必得。刘演不能再守,向南退入兖州。至此,石勒全面占领大晋重镇邺城和魏郡,魏郡以今天的邯郸为中心,所以石勒后来建国为“赵”。
愍帝上台就下诏文,命大晋四大军阀全攻前汉。虽然除刘琨外没人把这命令当回事,可是也给汉国吓出一身冷汗。派大皇子刘粲北上西河阻挡住刘琨,命石勒挡住王浚。而前汉最强的中山王刘曜,被派到蒲坂关,静等司马保来攻。哪里会有人来?
匈奴汉主刘聪被晋愍帝的虚张声势虚惊一场,心中大怒,命中山王刘曜再次进军长安。得给晋愍帝点颜色看看。当然匈奴汉从刘渊起,一贯战略便是抢夺长安,联合关中胡部。
西晋末都长安所在之雍州,五胡人众很多。当年撵走刘曜时,胡汉军马近十万,可是永嘉之乱使晋廷对胡人的态度大变,防范之心过重,不免胡乱猜忌。
像首义之人贾疋,起兵之时全靠氐族安定彭氏。贾疋与彭氏酋长彭荡仲拜为兄弟,彭氏功劳很大。后来刘聪派人来拉拢酋长彭荡仲,贾疋不顾大局杀死彭荡仲,安定彭氏皆反。贾疋也死于平定安定彭氏的路上。
氐族安定彭氏明确出于商代山东南部的彭国(再往前,没有实据,不再提)。武王伐纣,牧誓八国中有羌、彭二国。后彭被西周灭,归降西周。成为西周所属的彭国。不归降的领余族向西迁移,成为氐族安定彭氏。安定彭氏也是今天彭氏主支中的一支。
羌、氐本属炎黄子孙,只是他们还保留半牧半耕的生活。
西晋后期,不再融胡。关中胡族大多开始对晋汉的战争保持中立。投靠前汉的,早几年就出关了。像羌氏大族姚弋仲,氐氏苻洪等,多不参与晋汉之争。长安小朝廷兵源越来越少。
而自信的前汉则海纳百川,对来投降者往往以诚相待。这次再攻长安,前锋之将就是以城降汉的晋人赵染。永嘉之乱正是赵染降前汉,才使长安的司马模兵败身死。也由于赵染的投降,使刘曜每次攻打长安时不用过潼关,只需从更北面的蒲坂关入关中。
赵染率兵攻入关中,连下数县。长安警报连连。晋大都督曲允北进黄白城,以拦截前汉军,却连败两阵。黄白城离南面的长安只有百里,曲允没有退路,只有死守。没几日中山王刘曜率前汉主力前来,狂攻黄白城。
关西民风强悍,誓与城共存亡。刘曜攻不下黄白城,即命军士日夜挖掘地道。城中恐惧。曲允就命民众在城墙内壁处挖一圈深壕,在其中放入柴草,壕深三米,前汉军钻出后,一时无法登上壕沟,晋军就投入火把,将汉军烧死。洞内后继汉军因烟呛火燎,而不能前行。
钢指戒(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33502/19705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