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年轻 > 第一百零八章 白芳礼老人

?回到宾馆入睡前,程菲儿让他们开始抽取任务。

  第一组抽到的是:完成老人一个心愿。

  第二组抽到的是:再找出至少两个个教育局列表上没有的捐款项目;

  第三组抽到是最艰巨的任务:找到白老人赞助过的,但是忘了当年对老人承诺的人,让他进行忏悔,至少两人。

  吴振宇几个快疯了,这个事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吧。

  不过程菲儿好心地给他们提示:“可以打电话啦!”

  三个小组先进行商量怎么办,进行信息共享后,大家约定早上一起见老人,即使不能完成第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一定要完成。

  第二天早晨,三组自行解决早晨后,一起找到老人的售货亭。

  几个人把带的衣服什么给了老人几件后,和他聊起助学情况。终于说动老人拿出写得密密麻麻的登记本子,本子里面只有写着挣了多少,捐款的时候只是划道线。

  看着这个密密麻麻的本子上一般每天只能赚二、三十元钱。最多一次,也就赚了五、六十元钱。几个女星都哭了,男星也是泪光闪闪。

  大家问起一笔笔捐到哪里,老人大多记得,给大家说起来。

  而问起现在还有什么心愿,老人说:“当然是想多捐助几个学生。”大家引着他说起哪里学生需要资助,说到听说天津大学有几个贫困大学生需要资助。

  赶紧要了地址和方式,告诉老人,“这个愿望我们帮你实现,我们可以资助那几个人到大学毕业。”

  问起老人资助过的学校或学生,有无当年承诺回报社会却没有实现的,老人说:“我没有去问,我相信他们会遵守自己的本心!”

  ————

  几个明星一起决定一起先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任务。

  大家借了电话,给自己圈内的朋友打电话:“喂,***啊,是我啊。我在录《穿越中华城市》,我现在在津门呢。”

  那边马上来精神了:“啊呀,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吧。”

  “是这样,津门这边有个老人,他叫白芳礼。他在退休的时候把自己存了一辈子的5000块钱捐给学校进行助学,然后蹬三轮车蹬了十年,捐助了两万多给各个学校和教育几个,自己整天吃的就是馒头加凉水。现在他年纪大了,快踩不动三轮车了,把祖屋卖了,在火车站开了个小店,收入全部来捐给贫困学生。他现在有个心愿,希望能够早日捐助天津大学的几个贫困学生,我们现在要帮忙完成这个任务,现在找你化缘,能不能捐助一些钱?”

  那边的人悚然而动了:“真的有这样的好人!破家助学?”

  “当然,十分肯定,节目组之前已经找好多部门和学校核实过了。我们昨天都是看着他蹬三轮车的。”

  “五十万够不够?”

  “够了!”

  然后再联系其他人,马上得到300多万的承诺。

  同时,大家和老人在核对教育局查到的捐款登记,和摄影师录下老人说的捐款地方。很快找到五六个地方,有津门的,有河北的。大家开始分头行动。

  ————

  一半人跟着老人来到天津大学,老人熟门熟路地找到学校的一个办公室。告诉大家:

  “这个办公室我来过多次,不少贫困学生信息都是他们告诉我的。他们态度很好。”

  学校的人看到老人带着一堆人和记者过来,马上迎上来。

  白老人给老师说明情况,老师也马上认出几个香江明星:“原来是吴振宇、**、***啊!欢迎你们!谢谢你们帮助白芳礼老人和贫困学生。”

  很快拿出贫困学生的名册,给大家说明学生情况(当然播出的时候,把学生名字、照片等信息给屏蔽了)。

  大家算算,目前拉到的捐款,绰绰有余。这时候校长赶过来了,他和白老人握手打过招呼。

  学校、白老人、明星组,大家找个地方商量后,以前老人都是对小几个人的捐助,这次金额大了后,决定在天大设立“白芳礼助学基金”,由老人从兜里掏出的100元,设立专门账户,香江明星们保证拉倒捐款额度不低于100万,不够部分自己贴。

  吴振宇说:“如果一个月内汇入的钱不够100万,你找我,我的电话是****,我来负责把钱找齐!”

  成立这种捐款账户当然不是一会的事情,人多力量大,面对摄像机,再慢的办事机构也快起来,半天就把账户弄好。并且在播出的时候公布在节目下方。

  ————

  寻找老人说的没有登记的地方,这个可是麻烦多了。

  分成两组人马开始寻找。

  一组是从最早的开始,找到那个小学,辗转找到校长,校长是近今年调来的,然后寻找当然在的人,在整个教学楼里面奔波几次,终于找到当年有印象的人,说出大概的时间,在财务室从挤压的账本底下,找到当年老人的捐款记录,在80年代捐款没有这么严谨,就写了一句话:“收到白芳礼捐款200元,受捐者**、***、***。”

  几个明星说:“我们希望能找到这几个受捐者,看看老人的捐款对他们有什么帮助,以及他们是否知道老人的存在。”

  再从档案室里面翻出那年的学生档案,有教过那几个学生的两个老教师说有印象,可以陪着去找找看。

  先找到第一个地址,那里已经拆迁重新盖了楼房。然后找第二个学生地址,在一片老房子里面找到第二个学生家,家里没有人,但是有邻居知道那个人的地址,说现在已经在**厂工作,给了新地址,根据新地址,很快找到那个学生。

  那个学生倒是很快认出自己以前的老师,大家把来意说明,那个学生:

  “我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接受这个捐款,我印象很深。我的父亲不在了,家里没有什么收入,那时候都想辍学了。是那50元,让我作为初中的学费,我上完了初中,考入中专,然后还接受了其他人的捐款,我才上完中专,能够有份工作!”

  说得已经十分激动,告诉大家:“当时我一直不知道是谁的捐款。但是那个捐款改变了我一生。你们不来我还不知道,那个白芳礼老人在哪里,要要当面向他感谢!”

  节目组当然要带着他去见见老人,一路上,问起他有无回报社会,他说:“当然有,我就是靠大家的捐款有今天。我现在没有女朋友对象,我每年向红十字捐款,我还扶助了两个贫困小孩,负责他们的学费。”

  (程菲儿的画外音:有能力的时候扶助他人,得到救助,回报社会,这个传统美德在中华大地上一直代代相传。)

  因为路上,大家和小伙子说了老人的感人事迹,看到白芳礼老人,小伙子看着他消瘦身材,马上抱住老人。老人错愕了,大家告诉他,这个小伙子,是他当年捐助过的小学生,如今已经这么大了,当年没有登记,小伙子不知道是谁帮助了自己,现在通过节目组找到了!

  ————

  三组人马一起努力完成第二个,第三个人物。

  没有登记的捐款地方一个个地找,有核实的,有无法核实的。

  捐助过的学生,打电话问,上门找。找到的无不说自己在努力回报社会,有知道老人帮助了自己,有不知道的。

  节目播出到最后,那些受捐助的人的感恩声音,在不断汇集。画面又回到偷拍的老人在寒风中艰难地蹬着三轮车,吃着馒头就凉水,他居住的小小地方。电视机前面的香江人民无不泪流满面。

  节目播出过程中,电视台不断接到各种电话,有说要给老人捐物品的,有说要协助老人捐款的。

  一连几天,整个香江热议的都是白芳礼老人,好多报纸已经开始冠以“当代圣人”的称号给老人。

  在市民狂热要求下,电视台顺应民意,在《穿越中华城市》最新一集播出后,第三天把老人邀请到香江进行专访兼设立专项慈善基金。

  ————

  在节目录制完,没有播出前。程菲儿和舒源就单独找了老人聊天。

  告诉老人节目在香江的影响力,而且老人的名声将会随着节目回到大陆,甚至回全国人民都知道。

  告诉老人可能以后会遇到系里问题:以后都在聚光灯下,会被道德绑架,会有人质疑钱财的去路,会有人想利用老人敛财……

  三个人聊了很久。因为华源公司在云省的大规模助学计划,舒源拿出相关资料后,马上得到老人的认可和信任。

  在电视台采访中,按照惯例,播出更多老人的行为,对周围人的采访。

  看着八九十岁的老人还在拼命挣钱助学,现场和电视机前面的人们有时热泪盈眶。

  最后,按照商量的,香江**慈善基金会、中华**慈善*会,宣布设立“白芳礼助学专项基金”,公布账户,接受各界捐款。

  白老人说:“我这个人,已经不在乎面子了。但是我知道我个人力量有限,需要社会各界帮助一起助学。我说我自己几个决定:

  1.社会各界的的捐款不能过我的手,我只是监管和牵线;

  2.我读书少,文化低,才拼命想帮助更多人上学,因此任何活动需要大家帮忙一起监督;

  3.以后任何用我名义的捐款活动,必须是公开透明的。”

  节目现场掌声雷动。社会各界善心人士开始慷慨解囊,现场加电视机前面筹集资金6千多万!

  ————

  白老人在香江名声远扬后,大陆各个报纸纷纷开始报道老人的事迹。

  老人从香江回来,还是继续自己踩三轮车,开支教售货亭。有节目要他去参加,参加完了,回来还是一个辛苦挣钱的老人。但是常常在参加活动和节目的时候对着大鱼大肉说得一起参加节目的人,节目主办方一片忏愧,久而久之,大家知道请老人来,就要吃简单朴素的。

  而受过老人帮助的学生们,开始自动轮流去帮助老人,给老人送饭,帮老人看售货亭。劝说老人不用踩三轮车,老人也的确踩不动了,就停止了三轮车生意。

  白老人的售货亭后来成为津门火车站的一个景点,路过这里的香江人,都要抽空看看老人的售货亭,往那里的红10字捐款箱投些钱,如果遇到老人合个影,那是最幸运的事情。

  还有一个大的改变是,在上一世,老人很多没有在生前享受的荣誉开始有了:第一届感动中国人物、**支教人物奖、消除贫困奖、“奋斗奖”,……

  ————

  一如历史,白老人在2005年9月23日早晨,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的老人白方礼。这不是神话: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当老人病重入院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消息传开时候,社会各界纷纷给他捐款,各个市民、受捐助者、香江的富豪、明星、官员,纷纷探望他。

  老人的遗体存放在天津第三医院,当亲属的车队离医院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自发前来为老人送行的人群已经挤满了马路。遗体被抬出时,拥挤的人群几乎失控,不少市民拥向灵车,有些人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大树上、汽车上去看老人最后一眼。一些市民在灵车前放声痛哭。因为人太多,灵车用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离去。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他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一个普通百姓的出殡聚集了这么多人,其中绝大多数都与老人素昧平生。

  按照正常的行驶路线,老人的灵车应该直接上外环线前往殡仪馆。可是,灵车却在市内绕了一个大圈,从医院出发,调头“回家”,经过老人的家门后,再沿中环线绕了大半圈,才上京津公路。这种绕远的走法是民政局殡葬处的工作人员精心“策划”安排的,让灵车在市里绕一绕,先让老人看一看自己的家,老人为了助学,常年在外奔波,在家的时候很少。让灵车多在市里走一走,是为了让老人家多“看一看”自己骑着三轮走过的大街小巷。

  在车队里,免费送市民去参加悼念仪式的5路公交车一直紧随灵车,开车的师傅说:“我们5路车40岁以上的员工都认识老爷子,以前他的支教售货亭就在我们站旁边。他的行动一直感动着我们。今天,我们很荣幸跟在老人身后,送他最后一程。”出租车司机陈大哥头天就做好了准备,他说:“我已经联系了不少出租司机,老人走的这天我们不出车了,免费送市民去参加老人的告别仪式,这也算是我们‘的哥’为‘老前辈’尽了一份心意。”

  (老人的事迹看一次感动一次,上面这两段来自互联网百科)

(https://www.biquya.cc/id33165/19090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