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燕与岳的三国 > 第十章 暗流 上

?

  徐晃、张辽等人在整理了战场之后,就下山到氐寨里安营休息,等待援军的到来。

  第二日傍晚援军赶到,为首之人就是窦龙。

  他带来了骑兵五百,氐人老兵六百,还有降伏的羌人部落自愿派来的游骑八百多人。

  一共带来了马近两千匹,但是马具多不齐备。

  徐晃整理了部队,选出骑术高超的七百人配齐马具作为主力出战。

  其他会骑马的人都充当后备,在战场上只观摩学习,不直接参战。

  徐晃将降伏的氐人交与窦龙处理,窦龙将他们打乱后加入了汉中军,但平时不拿武器,充当后勤角色。

  对于徐晃和张辽对他把降伏的氐人直接加入部队的怀疑,窦龙给他们详细解释了氐人的现状。

  其实古代氐人是生活在关中大地的,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才迁徙到这秦岭山脉里面的。

  尽管生存条件很艰难,氐人还是在高山密林之间建立起了无数的原始袖珍王国,各自为政。

  他们中间的酋长和中原一样被称做“王”、“侯”,还有被称做“大”的,即所谓“酋大”,小一些的被叫做“小帅”。

  氐人王侯和平民不分贵贱,都住在板屋土墙的传统房子里。

  这种房子分三层,上面存东西,下面蓄养牲口,中间住人。

  氐人在穿着上主张青色和红色,衽露和汉人一样。

  同时,在这片山区里除了氐族部落,还有羌族部落,但羌人是用毛毡架成毡庐供人居住。

  不过更多的还是汉人的村庄,同时在一些氐人的部落中亦有汉人存在,所以氐人的汉化程度很深。

  而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周围人文环境的改变,促使这些氐人部落不断地互相征战和彼此融合。

  所以这些降伏的氐人既然已经为杨腾力战过了,现在加入胜利者一方,心理上不会有任何压力。

  当然了,胜利者要是歧视他们的异族人他们还是要反抗的。

  至于目前氐人的现状,其实他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有几家大的势力力量比较强大。

  一是下辨(今甘肃省成县西)等地以雷氏为首的等七部氐帅联盟。

  各氐王皆拥有氐众几千落,善战之士不下数万人,又占据了武都郡最好的土地,威名远播。

  但也正因为是联盟,内部关系复杂,对外往往不能达成一致故而行动常较为迟缓。

  二就是正与他们作战的沮县的氐王杨腾。

  三也是最强大氐族势力是河池(治今甘肃省徽县西银杏镇)附近的氐王窦氏,也拥氐众数万人。

  再远还有居兴国城的兴国氐王阿贵等就不是窦龙所了解的了。

  但窦龙明确的告诉徐晃,其他的氐人部落绝不会和杨腾联合起来反抗汉中军的。

  他所担心的事只有两件:

  一是今年到现在还没有下雪,根据经验来说,一旦下雪则必然很大,如果大军在外只怕会有很大的损失。

  二是怕杨腾到时弃众先走,其部落之人各自逃散到其他各个部落里。

  而汉中军队远征在外不能持久,到时杨腾一出现部落散而复聚,就不能达到真正击败杨腾所部的目的。

  所以进军的速度一定要快。

  徐晃觉得他说的很对,立刻选拔精锐八百人,皆是一人双骑开始追击杨腾。

  但第二天天公不作美真的下雪了。

  张辽对徐晃说:“山区大雪之时行军确实艰难,但我军皆是精壮,而杨腾迁徙的队伍老幼皆有,比我们只会更加艰难。我们再坚持一下追上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徐晃却不同意,他对张辽说道:“打仗胜利的目的是削弱我们的对手,而自己获得足够的利益。”

  “现在天降大雪,杨腾所部千里跋涉必然损失惨重,已不足为虑,而我部士卒乃是汉中精锐,国家还有大用,不能作此无谓的损失。所以现在应该回师。”

  张辽虽然觉得这样未免太过保守了,但出于对徐晃的尊重就没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于是两人率部返回了沮县修整。

  待到徐晃回到沮县,接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燕蓉给他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徐晃大喜,下令宰羊庆贺,众将也都向他道喜,第二天徐晃留下窦龙、牛质把守沮县,自己带着张辽等返回南郑。

  这时在南郑城里的太守府,岳飞正一个头有两个大。

  燕婉现在也到了快要临产的阶段,将具体事务完全交给了他来处理。

  虽然岳飞也是有一定的政务能力的,历史上自己搞过屯田呢,但是汉中的局面完全不同,其政务的繁重是前所未有的。

  就像现在岳飞正在审查的年终财政报表,足有七十多张纸,而像这样的报表还有十余份。

  其中像各个科技项目的立项工作岳飞更是完全看不懂了,而阎圃、等重臣一样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处理。

  无奈之下岳飞只得将一些事务交给了侍中裴茂、羊珏、羊钰等处理。

  他们有些事虽然也不太明白,但是政治上的事也是一样多有相通之处,能拖就拖,能简单处理就简单处理一下,总算也保持了政务的正常运转。

  这时裴茂向岳飞指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现在天道教政权的行政人才十分缺乏。

  这个问题的产生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天道教的政策偏向性非常强烈,在军事和科技上的成果非常容易得到认可,获得的赏赐也极为丰厚。

  这使得有能力者往往倾向于前往军队任职而视调往地方为贬斥,当年燕勇的反应就是代表事例。

  二是天道教明确的偏向墨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儒家子弟对汉中纷纷望而却步。

  要知道无论寒门庶族,还是世家大族他们的人才都是以儒家为主的,他们的拒绝合作使得汉中政权的合格管理者非常缺乏。

  燕婉离开安阳后,燕雄、燕归主政地方先后都引起了一些小麻烦就是佐证。

  而墨家子弟一是人数偏少,二是长年累月的躲躲藏藏使得他们里面优秀的武士和工匠很多,但治国之人几乎没有。

  说实话现在的墨家与历史上的墨家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无力填补儒家缺失带来的空白。

  三是天道教大异于现在主流的风俗阻挡了人才流入的脚步,尤其是火葬这一条,真正有能力的文人是很难接受的。

  毕竟如果有同样的或者是差一点的待遇,那么他们又何必来汉中接受如此“羞辱”呢?

  而且汉中政权规定,不信天道教就不能进入高层的规定强制意味太浓,对于一些崇尚思想独立的人来说不能接受。

  反而是均田令其实得到了很多有远见的士人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严重的制约了天道教向外扩张的脚步。

  裴茂戏言道:打下武都可以岳飞前往,再打下一个郡交给谁?

  徐晃吗?那谁来带兵打仗呢?

  而他也给出了他心目中的解决办法:

  一;儒家和墨家并重,给予儒家各位先贤以圣人的地位。

  一样允许印刷儒家经典,在学宫里也应该聘请大儒,开讲儒家经典,以收取儒家人士的信任和投效。

  二;给予地方官吏更高的地位,减少对他们的苛求,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还是应该允许世家子弟加入进来,只要他们不反对天道教的统治又能稳固地方,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三是放宽对核心官员的教规要求,就像普通人一样。

  你不必全部认可天道教的所有教义,而是整体上不反对他能接受大部分就行,有些做不到的也不必强求。

(https://www.biquya.cc/id32616/18796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