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将军请放心,我方必云南下之前就已经向老师保证过,此番和州渡江作战,我方必云必将竭尽全力保障第四军上下顺利渡江,绝不会耽搁我军江南攻略的!”方必云一脸严肃道。
孟恩远听罢后点了点头,他对方必云的这个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同时他也是相信这个方必云是有能力带领特遣工程团成功架设浮桥的。
架设浮桥,尤其是要在宽达数公里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而且还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别说对于1908年的军队来说困难无比,哪怕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军队来说依旧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为了在和州架设浮桥,顺利保障第四军渡江,奉军先后从各工程部队里抽调了大量技术军官,这些军官大多是专业的工程科出身,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方必云了。
方必云,河南郑州人,和绝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原先也是读者四书五经但是随着庚子事变后,清廷开始教育开革,他就是随大众就读新式学堂,随后北上投军,当然了他不是去当大头兵,而是去军队应征幕僚,并成功进入当时的第三混成旅成为了清书。
紧接着他考入第三混成旅随营学堂,由于德语天赋较为出众,仅仅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德语,随后被赵东云举荐前往德国留学,成为众多北洋官派留德军事学生中的一员,而和很多留德生喜欢就读步科、骑科以及炮科不同,他选择了却是比较冷门的工程科,历尽留德生涯两年后,于1907年初回国,和诸多留德生一样直接前往东北投奔赵东云。
当时的奉军极度缺乏技术性的军官,尤其是工程科、电讯科等技术性的军官由于人数稀少,所以方必云的仕途比那些学习步科、骑科的同期留德生更为宽阔,先是担任统帅部参谋部军需部营建处舟桥科科长,随后调任第三师担任第三工程营营长,后调任第二军司令部,任职第二军工程司司长,领陆军上校衔。
其在第三师、第二军先后任职期间,组织架设了大量浮桥,开通了众多临时道路,甚至在江北战役期间还提出修筑一条从河南郑州到徐州的临时军用铁路,虽然该计划最后没有被批准,但是这个临时军用铁路所选用的线路,也是被作为后续陇海铁路的修筑线路。
此番奉军为了和州渡江战役从奉军抽调大量工程技术部队的精锐,编成了由统帅部直辖的‘特遣工程团’并派往和州作战,方必云又是被多个将领举荐,进而调任特遣工程团团长一职。
此人虽然由于担任的技术性岗位,在名声上自然是不如那些优秀的步科军官们那么出名,别的不说,就算是方庆坤在陆军内的名气也是要远远胜过方必云的。
但是话又说话来,奉军里优秀的步科军官多了去,多方庆坤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然而在工程技术能力上比得上方必云的还真没几个!
出了第四军司令部会,方必云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直接前往江边,在那里他的特遣工程团已经是准备进行浮桥搭建作业了。
大量的木板,钢条等材料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输上来,数以千计的特遣工程团士兵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作业,为了支援特遣工程团的架设浮桥作业,第四军其他部队里的辎重、工程部队也是被调遣安排用以运输各种物资等。
方必云上前后,一个肩膀上挂着中校的中年军官快步走了上来:“团长,江水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喘急,很难进行木桩作业啊!”
方必云听罢后看了看前方正在江水中的作业情况,随后他还是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设计图纸,略微片刻后才道:“先暂停江心的木桩作业,该用沙石装填沉江后用铁索固定,另外你再去催催后头的人,让他们快点把木箱运过来!”
方必云对于现在出现的诸多技术性问题并没有表现出意外之色,要在宽达数公里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要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内完成,而且这还是需要能够让高达一吨多重的火炮顺利渡江的浮桥,其所需的技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一开始他就不认为施工的过程会有多么的顺利,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早在预料之中。
不过方必云对此已经是早有准备,为了这一次的浮桥架设,他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抵达和州,带领着几个技术军官亲自反复查探了和州范围内的多处江道,同时也是摸清了水位,根据这些信息他才是最后设计了浮桥的设计图,同时为了应对架设浮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也是和诸多技术军官们一起准备了众多的应急方案,甲方案不行就改用乙方案,再不行就丙方案。
方必云亲自上阵指挥,不仅仅是协调施工的安排,更是要随时解决出现的众多技术问题,就在如此情况下,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原本平坦的江面上也是开始陆续出现了一小段的桥面,而这个桥面还在继续向南岸延伸。
设计中的这条浮桥将会极大程度上利用江心的小黄洲,以缩短浮桥的总体长度,简单来说这条浮桥是分成两段的,一段是北岸连接到小黄洲,另外一段则是从小黄洲连接到南岸,而考虑到小黄洲只是个冲积的沙洲,土质较软,存在泥泞路段,而重达一吨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走在上头的话,有可能炮车的轮子会陷入其中,进而影响整体的渡江速度,所以也就得同时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时间紧迫也不可能说运输纱土覆盖道路,最后方必云提出直接用木板铺路,运输木板比运输沙土要方便,而且架设浮桥也是需要厚木板作为桥面,虽然总体上需要的木板数量较大,但是这些木材都可以实现准备,早在第四军组建成功之前,军需部的营建处就已经组织人手在和州准备了大量的木板,为了获得需要的架设浮桥、制造部队渡江所的船只等所需要木材,奉军几乎是把和州以及周边地区的优良木材砍了个精光。
当特遣工程团正在紧张架设浮桥的同时,另外一边第十七旅的另外一个团,也就是第三十四团的士兵也是先后登上船只,然后朝着对岸划去。
在第四军的和州渡江作战计划中,首批渡江的是第九师,而第九师又分为两个批次,其第十七旅将负责轻装乘坐首先渡江,他们将会只携带枪支,重机枪以及的八十毫米的迫击炮渡江,但是他们并没有办法携带火炮,哪怕是山炮过江,也没有办法携带战马过江。
第十七旅过江后,他们的任务将会是利用随身携带的步`枪,迫击炮,机枪建立初步的滩头防御工事,扩展滩头大约五公里的战略纵深,以避免后续皖军增援部队抵达后对皖军架设的浮桥、渡江部队进行火炮打击。
而把第十七旅全部运输过江,可能一直需要持续到午后时分,而后续那些船只里,一部分体型比较大的木船将会作为浮桥的桥墩使用,而剩下部分中小船只则是继续来回运输子弹、迫击`炮弹等作战武器,以维持第十七旅在南岸的作战所需。
这一个过程里,实际上对船只的利用效率是比较低的,首先一来一回渡江自身花费的时间不说,而且往往是船只从南岸回到北岸后,又得依靠人力把他们拉到上游,然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的渡江。
因为长江的水是流动的,船只的渡江并不是直线从北岸到南岸再返回北岸,而是呈斜线运动,船只斜着到南岸,再从南岸又斜着到北岸后,往往距离原始的出发点已经好几公里开外了,此时必须把船只或拉或搬弄到上游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够进行下一轮的渡江运输。
因此别看奉军所用的小船只,竹排数量极多,但是他们本身载重就极为低下,同时很多竹排也不适合运载弹药,所以利用船只维持补给是一件相当麻烦,而且效率低下的事情。
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临时打造的小木船,竹排就能支撑起一整个师的战斗物资所需,孟恩远早就把一整个第九师都一股脑派过去了,何必只先派一个第十七旅啊,不是他不想把第九师都弄过江去,而是运力实在有限。
运完第十七旅后,剩下的船只用来运输补给维持第十七旅作战都够穷,如果还分出一部分船只来运输第九师的第十八旅,那前线作战的奉军士兵所能获得的作战物资就更少了,子弹还好,士兵携带的几十发还能支撑一段时间的战斗,但是机枪子弹以及迫击炮的炮弹就会很麻烦了。
这样一来,太多部队直接轻装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情。
基于这种考虑,所以第九师才只安排了第十七旅一部渡江,而第十七旅渡江后受限于弹药缺乏的因素,更考虑到继续深入南岸内陆的话,将会得不到己方炮兵火力的支援,毕竟第四军并没有辖一百毫米的加农炮,奉军里的两个重炮营一个在安庆,一个在金陵。第四军所有的只是常见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虽然型号有些区别,但是大体上射程都在八千米上下。
这样的射程也就决定了即使奉军的炮兵直接在江边架设阵地,但是隔了个好几千米宽的长江后,奉军炮兵部队所能够支援的距离也是相当有限。
所以第十七旅,尤其是第三十三团虽然在渡江后迅速发起进攻,以抢占多个战术要点,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还是只限于登陆点五公里的范围,而抢占上述范围的战术要点后,他们就是没有继续前进了,而是一个个奉军士兵都是挥舞起了工兵铲,然后开始挖掘战壕,构筑机枪阵地。
他们要在这里把可能增援而来的皖军两江第七师或者其他皖军部队都阻挡下来!
只要第十七旅能够把皖军的反攻部队挡下来,那么特遣工程团就能够继续施工并把浮桥架设起来,一旦浮桥架设完毕,那么第四军的主力部队就会立马过江,届时骑兵、炮兵以及大量的弹药辎重都会过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够说第四军的渡江已经成功。
而现在虽然第十七旅已经过去了一个第三十三团,但是远远说不上什么渡江计划已经成功了!
奉军如此准备着,而皖军也没有让他们太过失望,仅仅是数个小时后,中午一点钟,方庆坤就是从他的望远镜里看见了从北方而来的大批皖军部队!R1058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https://www.biquya.cc/id32507/20117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