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意思啊小师弟,刚刚讨论完饭局,现在这吃饭也有说法了啊?哈哈哈。”庄周显得格外的有兴趣。
“师兄我说的仅仅是相亲吃饭的事情了,夫妻或者公务吃饭不在讨论之内,因为那个可比这个讲究多了。”阿豹也只能说说这粗浅的东西。
“没事了,其实什么都是学问,小师弟何必过谦呢。”
“那我就继续说吧。”阿豹整理了一下继续说,“初次见面肯定不适合吃特别贵的地方,当然我说的都是一般人,土豪不算在内啊。特别贵的地方对于双方压力都太大,不光是金钱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心理上会觉得,这么多的准备最后没成,其实挺亏的,所以这样好的地方,隆重的地方,还是留着求婚用吧。特别便宜的地方是可以的,但是看吃什么了。如果是特色的话,比如清风包子铺什么的地方,就很有意义。不过那种地方环境太差,如果是双方见了没意思,或者是下午都有事情,可以再约的那种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的。一般情况下就选中或者中下等的地方就可以了。不过如果对方选择到中上的地方的话,其实也是说的通,不过那种地方就适用于长待,如果见面后真的没意思,那么也算是种煎熬。中等的地方由于要翻台,所以上菜速度一般都快一些,这样的谈就有可快可慢的调节了。而中下来说的话,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如意的地方,所以要是有意思慢慢等吧,没意思可以假装生气不要了都行。吃饭的地方最好不要去吃拉面啊,米线什么的快餐,大家乐,大快活什么的也算在内,没有分菜的地方不利于聊天的进行。当然西餐除外。西餐的地方幽静一点,如果不是见面后就吹的那种,或者比较中意一点的话,选择多聊一会这种地方最适合了。当然了,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之类的地方,适合初次见面,可进可退的那种,谈天如果合得来可以继续找家咖啡厅,谈不下来就说有事走了就好。当然了,这个还有个人喜好的问题,自己心里有一个备选,然后让女孩子先说吧,觉得行就去,觉得不行,她又不说的时候,自己不会着急。”
“小师弟,听你说完后,我觉得问问你,相亲的目的是什么?”
“是结婚,是组建家庭。”
“那这样子细化,又有什么用呢?”
“师兄说的对,确实没用,但是这样细化,最少可以在第一次见面中不会因为选错地方而丧失姻缘啊。”
“姻缘这个东西要靠缘分的吧?”
“不一定,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要有缘,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才会有好的姻缘啊!”
“嗯,这个我同意,那小师弟你对组建家庭有没有建议呢?”
“组建家庭我不敢说有什么建议,有一些见解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我觉得蛮有道理,深入思考后,我也总结出来一点点,可是我觉得并不完整,也没有实践过。”
“没事啊小师弟,说出来看看就知道到底适不适合了。”
“其实我觉得家庭首先要像一个家,而这家的构成应该是完整的。很多人说三口之家就是父母加上一个孩子,我觉得现在来说这个社会发展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这不是个家的样子。我以为家庭优生是对的,少生可不一定对。少生,孩子就一个,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很难会交给孩子一个谦让,一个分享的观念,这样的孩子出来后,势必会产生一丝的自私,一点点孤独。其实你看全世界都在流行志愿者服务,其实我更以为这就是这样产生后,必然的结果。试想一下,以前家里挺多的孩子,还有邻居家许许多多,这样一群人天天的生活在一起,有什么事情都会一起解决,所以很难会有说是孤独和自私。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孤独,同样的,你想自私,以后就没人跟你玩了,又何来的自私?所以人都有愿意帮助别人寻找快乐的愿望,越有钱的人心理越是这样,因为有了钱,可能生活的世界就是不同的,所谓高出不胜寒,他们很难会有真正的好朋友,所以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打开自己的内心。小孩子心里也是一样,你不交给他们这些,他们需求,那么怎么办,换种方式去引导,那就是志愿者了。如果真的内心时时刻刻都有服务他人的念头的话,那么每一个人都是志愿者,也就不会出现这样一个词汇了。怎么讲,就像是出去,你不认识的地方,你去问道,只要知道的应该不会有不告诉你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人的心里都是向善的多啊。那么既然如此,少生可以讲是不对的。不过事情已经是这样,养孩子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那就要教他们。如果生了小孩子你不去教,那你养小孩就是害别人。你的小孩子长大了,你不教他,那是害他。如果他地位越来越高的话,那么他害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小孩子出生不是喂养,给饭吃就行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人教,那么是最危险的事情。那有的人就说,他见过从小父母就没了,后来也做了不少好事,那怎么说?我觉得,一出生就是孤儿的人有的,但是不会没人教,现在会放到孤儿院,让里面的人去教。以前邻居或者好心人抱养,也会教他的。孩子没有什么可能从生后没人管就自己长大成人的,这个说出去绝对没人相信的。当然也会有许多小孩,有了点自立能力后,八九岁父母就不在了,自己出去闯世界的,这样的也有。所以看一个人的样子,听到那么多小时候的事情,我觉得小时候的教养是最重要的。所谓三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不是说只教到三岁,只是说那一段的教育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能区别一个人的时候。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一个什么短期就完了的工作了。”
…………
求推荐
(https://www.biquya.cc/id32236/17249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