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爱之轮 > 第六十九章 这段历史

?南宋这段历史算是比较曲折的,要讲应该从北宋说起。北宋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带领大军平定了中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王朝。但是,赵匡胤却并没有因此而高兴,他深深的害怕着。他的怕,更多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他考虑自己是让下属黄袍加身当的皇帝,如果有一天,那些优秀的武将不满他的统治,是不是也会这样子黄袍加身的自己当皇帝呢?所以他日后杯酒释兵权,更下达了武将的底下地位,导致日后宋朝一直处于文强武弱的局面。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或者说得更准确,为了北宋王朝的稳定,日后北宋的优秀文官们不断的想办法,想对策,但是最终都是以失败结束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说不符合国情,可以说违背了经济学规律,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触动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根本利益,所以导致了北宋的悲剧。到宋徽宗和钦宗的时代,或者说上一世是禅宗和钦宗的时代,国力依旧强盛,但是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武装力量,被北方少数民族打的晕头转向。虽然如此,但是对于宋朝来说还是胜多败少。是的,是胜多。但是不要忘记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事实,北方的强势,让北宋王朝签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究其根本,应该说是两个民族文化的不同。北方的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吃的喝的都是自己自足,哪里有草,他们就会到哪里。这样的民族可怕的地方就是他们居无定所,时刻处于危险状态,所以人的素质很高,真正打起仗来,可以说是全民皆兵。但是北宋王朝不一样,依靠农业为生,吃粮食长大的人们头脑更精通,对于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可谓是强项,再加上重文轻武,导致单对单应该没有人会是少数民族的对手。即便如此,庞大的国力和人口的众多,导致北宋王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灭亡的。甚至是不可灭亡。不过也正是如此庞大的人口制约,一旦发现有饥荒或者瘟疫,那么宋朝的第一个举措是招兵。意思是你饿了,没保证了,不用慌,我给你吃的,你当兵就行。这样,才有了强大的人数上面的武装部队,也正是这种养病制度,腐败和贪污不止,用于训练和装备上的经费绝大部分被当官的拿走,这样才是虽然人多,但是打不过北方民族的根本原因。白白的吃粮人,又怎么会有乐趣打仗呢?所以一旦开战,游牧民族看到的最多的不是军队,而是背影。这些背影人数众多,在宋代那个时候,又是以粮草为军队开支,这才导致宋朝人下定决心和谈。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打仗打的是钱,是国力,巨大的开支也是宋国皇帝们不想看到的。和谈的条件虽然苛刻,但是仔细算下来,那也仅仅是宋国几座城市的税收而已,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再加上互市的影响,那些给他们少数民族的钱,到最后又回到了宋王朝的手中。这样一个和谐局面,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不过,天不遂人愿,由于那时候处于天气周期变化的寒冷时期,北方越来越冷,游牧民族的根本草,逐渐的往南方靠近,这也使得那些活不下去的民族,依然发起了对宋朝的攻击,对他们来说,掠夺,这也是生存的唯一方式。北方人打仗是赚钱的,打一次掠夺下来的钱就够活着,而对于宋朝来说,打仗是赔钱的,每一次大笔的黄金白银哗哗的流出。这才使得少数民族越来越喜欢打仗,而南方的宋国不喜欢开仗的原因。再加上徽宗的最高功绩不在于治国,而是书画方面的造诣,在几次逃跑的过程中,终于把烂摊子给了钦宗,不过也就是这样,没有仔细认真的备战,没有要为人民大众的利益做主,才导致北宋的灭亡。

  

  康王赵构,是徽宗的九子,也是最没有继承皇位的人,不过由于那一次当人质去了趟金国以后,事情才改变了。赵构当时表现出来的勇敢,得到了金国人的赏识,也正是如此,才让金国人怀疑他不是真正的王族,才把他放了回去。当时国破的时候,赵构正统兵在外,幸免于难。也正是如此,最后一个正统的血脉给他上台登基的机会。要说赵构不爱国,怕了金国人也不是。他怕的是老百姓,那一次他眼看群情激奋的百姓把政府官员活活打死,给他蒙上了一层阴影。就这样赵构在应天登基,在金国搜山填海捉赵构的口号下,赵构几经辗转,最终南宋在现在的杭州安定了下来。这一段历史就是这样,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也有许多个人的见解在里面,所以不必细细考证真假,就当做是小说的文学创作吧。我相信会有平行空间,也可能会有多个空间,相信会有轮回,更相信会有无数重复的选择,但是我却更相信一定,现在自己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后悔或者难过了。上一世做了错误的选择,难道就一定是错误的吗?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可以做,不是不想做就可以不做了。更多的时候是不得不做,或者说是为了自己,为了朋友,为了家人,为了国家,必须要做。难道上战场上失去生命的人们就后悔当初的选择吗?我想更多人都选择不是,他们不后悔,为了自己的更多亲人不受到痛苦,他们承受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痛苦呢?有的人说,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没有任何理由去辩解。我同意,做错了,改了,受到惩罚了,记住了,下回不在犯错了,我想就足够了。没必要活在自责中不能自拔,也没必要把自己觉得对的事情一遍遍,一次次的对一个人来说。你认为对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错的。你认为应该这样,但实际情况下来也许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与其说别人是错误的,别人是不对的,倒不如自己把事情做出来,让那些人看看。自己都没去做,靠着经验或者学到的东西去发挥想象,评价这评价那的,我觉得不好。事情是变化的,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这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梦想,只有有梦,只有有爱,才不会在别人的非议中,别人的误解中,别人的眼光中动摇了。一旦有了这些,别着急,哪怕现在做错了,不要被错误误导了,坚持下去并不是都是对的,及时的调整正确的方向才是最主要的。也许有的人一次就找对了,也许有的人一生也没找到过,但是下一世,还是会成功的。忘掉别人对你的误解吧,忘掉那些小事引起所谓的仇恨吧,你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是吗?

  

  禅宗是为了百川和七妖王的故事虚化出来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或者说上一轮回的时候是不是他?不知道,没有考据不敢说这话。

(https://www.biquya.cc/id32236/172488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