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集团王总的首肯和陈总的一力支持,萧安邦的电梯项目算是板上钉钉了。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干活的人还得下面的人去做,自然说服下面各部门人员真心实意配合做这项目的工作也就很自然落到了萧安邦自家头上了。
这也是对于萧安邦的一个检验,电梯项目是个系统工程,若是连工作人员都没办法说服没有信心,那这个项目就算是立项了也是前景惨淡。
萧安邦费尽心思得到了这一次机会,其实也就是比记忆中的当初那个项目的启动提前了大半年而已。虽然如此,萧安邦还是不愿意被动的在那等待机会的来临,毕竟那项目其实对他来讲早已经是如探囊取物一般的容易了。
既然再世为人,能走快一步也是好的,何况记忆中前世自己这个项目也是磕磕碰碰的才慢慢上手的,萧安邦有信心一旦开始项目开发,可以缩短小半年时间,这样该项目产品最后退出市场的时间将有极大可能较前世提前一年时间。
在商场上,产品能快人一步推出都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在销售宣传上就能起到领先,首创等等吸引人眼球的效果,何况记忆中后世成功推出该项目后,较之其它厂商还是快了不止一步。
这样说起来,一旦这项目真正实施完成,将有极大的遥遥领先的机会,技术不一定是最领先的,性能价格比却绝对会是当时最好的,等其它厂商被打得落花流水,才明白过来时,这项目将已经是深入人心并且为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和超高的市场占有率,对于品牌效应都将有极大的促进。
萧安邦深知争取时间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准备争分夺秒的去完成这个项目,以获取最大的成功。
在1994,1995年之时,别的行业萧安邦不是太清楚,但是在电梯行业,绝对是数字化时代开始来临的时代。还记得记忆中的那时,集团为了集思广益,对全体员工开展了一个以二次创业为主题的献计献策活动,厂子里很多大学生都参与了,萧安邦也不例外。
那时,萧安邦写的就是数字化时代即将来临,在洋洋洒洒的上万字文章里,极力鼓吹发展数字化的电梯项目,高科技虽然还谈不上,对于应用技术型的企业来时机已然是最合适的了。
还有赞成合资来提升品牌份量。这一点其实按照后世来讲,还真是不知道是好是坏。对厂子里绝大部分人来讲不亏就是了,但是对于民族产业来讲,却是不一定合适了。
虽然你作为国产电梯品牌,通过合资卖了个好价钱,实现了成功变相退出。在资本极度欠缺的那个时代,拿了那合资卖掉那大部分股份的钱,去到处收购值得收购的企业,导致了后来资产迅速膨胀,就结果而言,实在是一点也不亏。
但是,作为电梯业最富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民族品牌,却因为被收购而夭折了发展大计。被人直接李代桃僵,不费吹灰之力就瓦解了民族品牌的咄咄攻势,从此这个民族品牌本身的产品系就逐渐走向了消亡,销售渠道啥的都被占用,人家只是挥舞着大笔米元,就直接轰开了华夏国的巨大市场,在后续发展中节省了大量的从头开始发展的时间,也取得了巨额收益。
在后续很长时间里,真正的受益者变成了外资,当初收购所花费的溢价,在后世早已经数十倍的赚回来了,风险比自己来到华夏国独资发展不知道小了多少。
老外最终不仅没亏,而且还大赚了,并且控制垄断了这部分的产业后,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为他们提供巨额收益。
这个例子说明老外一点都不傻,反而十分精明有远见。可当初老外愿意以合资谈判时评估出来的净资产的数倍溢价来购买时,有很多人在那偷笑,笑老外太傻,而事实呢,老外笑到了最后。以为赚了的最后其实没赚,以为亏了的最后却是大赚特赚,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在记忆中的后世,外资尝到了甜头,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了这种类似的策略,在各行各业收购了大量在国内赫赫有名的民族品牌产业。国家的产业链也很多被控制在了老外手中,这到底是利还是弊呢?
用近点小点的例子来打个比方,萧安邦后来所处的城市,在超市业界,曾经爆发了数次极为激烈的商战。
那会数家超市本都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是市场就那么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于是为了发展更好,挤其它商家出局,商战爆发了。那会三天两头很多促销,对老百姓而言是真正得到了实惠,对于商家而言,则就是拼消耗,拼成本,甚至是亏本贱卖保市场,心痛得要滴血,还不得不撑下去。
这样的商战持续下去,终于有几家开始受不了了,选择了退出,他们将超市资产盘给了竞争对手,彻底退出了这个市场。既然没有竞争对手了,那为何还要打价格战呢?于是促销少了,价格高了,过去拼价格战的消耗也很快赚回了。
可是好景不长,商场里大鱼吃小鱼的例子再次发生。没过多久,国内的超市巨头,联华超市,华联超市等也登陆了这个城市,商战硝烟再起。联华超市拥有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以及货源优势,拼起价格来更是底气十足,本土的那家超市觉得慌了,这时联华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高价全资收购。本土超市别无选择,最后卖给了联华超市,至此联华超市成功在这个城市立足并且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收购完成后,联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价格很快恢复了正常甚至是更高,由于处于了垄断位置,那收益也大大增加,最终联华成功占有了这一块市场,并且进入了良性循环,原来溢价收购所花的钱也很快就赚回了。联华也成为了最终赢家。记忆中的萧安邦,经常去联华超市采购,自然知道其实联华超市的价格并不算便宜,比起很多便利店可能都贵些,但是他产品门类齐全,你想要节省时间,一次性买齐想要的东西还得去。
用大点的人们后世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说。记忆中的后世,很多企业高举民族品牌的大旗经过了无数努力,从国内市场脱颖而出,成了行业的龙头后,却成了外国资本的囊中之物。比如,那些曾经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乐百氏、中华、大宝、汇源、苏泊尔、白加黑、南孚、金龙鱼、双汇等,都曾是国人正在使用或使用过的行业名牌,后来都在外资强势兼并或收购之下无一幸免。
电梯界作为相对不那么大众化的业界,其实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萧安邦现如今所在的厂,几年之后也摇身一变成了合资企业,辛苦多年打拼的结果是为人作嫁,别的厂被并购的也非常多,特别是发展的比较好的,大多被瞄上并最后收购掉了。类似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老外的套路基本就是这样,简单却很有效。
前期合资基本让华夏方觉得赚了,但后来才知道,外资品牌才是老谋深算。他们一直在全球干着同样的事情——前期让合资方觉得赚了,后期合资品牌被打入冷宫或者设计成为仅面向国内的小众品牌,外资独有的品牌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华夏市场主流,不仅如此,还消灭了进入华夏市场的最大的竞争对手。从这个角度讲,外资品牌和民族品牌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最后赢的肯定是周瑜。
记忆中的后世,甚至发生有外资收购国内养猪产业链的事情,人家高盛一个赫赫有名的跨国集团,竟然会跑来国内高价收购你一个养猪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产业链。其实也都用的是跟前面所说的大同小异的策略。
按照后来的结果来讲,基本上都是华夏国先赚了便宜后吃了大亏。
而萧安邦去买的米国微软公司股票的这家公司的*作系统,之所以能在国内垄断,也是利用了国内人喜欢赚小便宜的心理,用盗版策略把国内的用户变成了自己软件的忠实用户,然后国内的其它*作系统厂商就自然死亡,没钱赚自然就没人做*作系统了,只能继续用微软的产品,搞到后来国内的信息系统的安全被人所把控,微软还随时可以祭起侵犯知识产权的屠刀,想要何时出手就何时出手,活像是待宰的猪羊,自动把自己的脖子伸到了人家的屠刀口。
到了这个程度,国内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微软在这等着呢。
可又能怎么办呢?国内的绝大部分用户都已经适应了微软的*作系统,并且很多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无数的应用软件,每款流行的应用软件背后的用户也无数,想要一朝不再用微软*作系统,完全就是无能为力,除非自己不想要公司生存了。
不能不说真正的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啊。人家就在那等着呢,这其实几乎已经可以算是阳谋了,可以肯定当初绝对有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一时的利益还是让国人最后乖乖的上当了。QQ这个国内人使用最多的聊天工具,也同样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一直来高举的也是免费使用的手段。而这些人们耳熟能详,使用广泛的应用软件,不得不为了这些应用软件背后的广大客户而不得不继续使用微软的*作系统。
但是病毒和木马的存在,使得不再受到微软支持的*作系统变得岌岌可危。敢于无视的,那些有意无意留下的类似于“心脏出血”漏洞的漏洞就是最大的利器。好吧,你无视是吧,那以后被人入侵,遭受巨额损失就没有话讲了。所以,后续的种种被动,就是为当初贪便宜而广泛使用微软*作系统买单了。
而这已经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问题了。多可怕的策略啊!
对于记忆中的后世种种后果,萧安邦每当想起来都是感觉不寒而栗。
很明显,国家对于每一个细分的产品领域,根本就没有个统一的策略评估。
要知道,每个垄断行业的诞生背后,都会给产业本身带来安全问题。
也许,人们觉得,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竞争性激烈的行业,国家应该允许让市场自行选择。
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每个产品,除非具有替代性,一旦垄断,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带来安全问题。
看看,国外机构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反垄断法,可以据此拆分掉那些已经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以此来保持企业产品具备足够的竞争氛围,促进良性竞争。
萧安邦觉得,国内就应该有这样的部门,对于每个细分的产品领域,对于达到垄断程度的产品及公司,适时祭起反垄断大旗,拆分掉占据了垄断地位的企业,使得该产品周边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性。而只要有这样的机制,即使那些国内尚未开放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行业,也不怕外资和民资进入了。
不过,现在也仅是想想而已,作为从底层起来的老百姓,还完全没有资格对于这些方面置喙。
现在,萧安邦能做的,就是努力表现好自己,提升自己的份量,让自己取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从而获得更多更大的发言权。既然对于从战略层面上影响无能为力,那么从战术层面上开始影响也是可行的,毕竟自己也需要时间和空间成长起来。
所以,在征得集团两位老总的同意之后,萧安邦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开发新产品的前期准备工作。
(https://www.biquya.cc/id32123/17201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