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轮回之美丽新世界 > 四十六、起航

?香缘坊的迁址事宜在杨民和杨允渊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杨民在自家的农庄边缘选了一块地,紧挨着山,是坚硬的石地,不适宜耕种,在上面建房也很费力,本来杨民没看中这里,但杨允渊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的一个溶洞,洞口就在山脚下,方圆数丈大小,洞内别有洞天,十分幽深,曲折的路径将好几个洞室连接起来,每个洞室都十分宽敞,平整干燥,有一些小的洞穴通向外面,通风采光都良好,杨允渊灵机一动,这简直就是天然的厂房啊,连建房的时间和金钱都省了(云贵属喀斯特地形,溶洞很多),和杨民一商议,干脆就将厂址选在这儿,又方便又安全。

  定了厂址,其余的事就由杨允渊张罗了。他安排人手紧锣密鼓地对阵溶洞进行一些改造、添加些附属设施,把各种设备、原料陆续搬来、安装;一面放出消息,香缘坊要招工人了,不但薪资高,做上了十年还包养老!

  这样好的条件从来听都没听说过,这下杨家的人,只要一出门,就会被打听消息、要求来做工的人包围,连杨家的仆人都成了香饽饽。杨族长被人烦怕了,把招人的事全推到杨允渊头上,只提了几条大原则,一是原来香缘坊的工人要招回来,他们比较有经验,不用现教现学就能上工;二是杨家农庄佃户子弟优先,他们往往一家老小,甚至世代都为杨家做工,更可靠;至于老实、勤快、能干……那些标准杨允渊自己把握就是。

  杨允渊从此也没了清静,这个亲戚、那个长辈都来说话,他先答应了几个,后来一看人越来越多,招架不住了,干脆卷了铺盖住到那溶洞里,美其名曰监工。人手终于全部确定下来,杨允渊长吁了口气,原以为这是个美差,原来是个苦差啊,托他的亲戚朋友太多,他帮了这个满足不了那个,结果反而得罪了人,连老婆的堂姑父也一见他就拉长了脸。

  人手招齐,又根据雨潇的规划,对他们进行了十天的培训,头三天给他们讲厂规(这些规章适用于祥云号下的所有实业),然后是不同岗位的技术培训。这些工人大多不识字,只能让他们把厂规硬背下来。工人们心气十足,学得很认真,虽然觉得一条条规矩多、要求严,但听到每天工作不超过四个时辰、超时另算薪,每月有休假、节日放假,假日上工发双倍薪水,每年薪水长百分之二、工作年限越长工钱越高,还有养老金的规定,一个个兴奋不已,心想着定要好好干,在香缘坊干到老,这辈子都不用愁了。聪明的心里盘算着,我要是好好学,成了管技术的大师傅,或是当了管事的,东家还要奖励股份,那咱不也咸鱼翻身成了老板了?子孙光吃红利也能生活了。

  高庆丰埋头设计产品包装,几天就画了一大叠图样,兴奋地跑到孟家,进了门才觉得自己太冒失,心里忐忑不安起来。雨潇正在书房里,看见高庆丰进来,冲他招手道,“高大哥,你来看看这些图样。”书桌上横七竖八的纸,都是她这些日子画的。

  高庆丰拿起雨潇的画仔细看,她的画技虽然还不太成熟,但图案、样式新颖别致,考虑细致入微,细节处十分精巧,这样的物件如果做出来,一定让人爱不释手,心想不愧是天上的玉女下凡,这么好看的样式怕是天上的仙女用的吧?

  雨潇也看他带来的设计图,样式朴拙古雅,图案、色彩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件件可称是艺术品,心里也暗暗佩服。相比之下自己的设计虽然借鉴了后世多样化的风格,细节处理也精致,但太过小女儿气,哪有人家的设计大方?

  两个人指点的图样讨论,互相提了意见建议,说起设计图样,高庆丰也忘了害羞胆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两人都从对方的作品中有所领悟。高庆丰深感自己思路还太狭窄,无论样式、图案、颜色,都是白族人常见的那些老花样,看了孟家小姑娘的图样,才知道什么叫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孟小姑娘说得对,就是那个什么创,创新的。这一番领悟让高庆丰的眼界和思维从此打开,后来成了白族一代艺术大师。

  雨潇也从高庆丰的设计中对白族的传统文化风格有了更多理解。两个人越讨论越兴奋,拿起笔又画了几张结合了两种风格的图样,说到晚饭时分还欲罢不能,于是高庆丰应邀留下来吃晚饭,在饭桌上还在继续讨论。

  从孟家回去当夜,高庆丰又连夜画了图样,第二天一早又跑来找雨潇。经过几天的讨论,终于选定了各系列产品的包装。

  高庆丰从此象入了魔似的,看见树根、草叶、碎布、铁片……不管什么破烂东西,就会想,这个可不可以用来做工艺品?看见家里的用具,就想可不可以把它做得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做成个什么造型好呢?一定要新颖别致,要创新……高大见儿子对着什么东西都能发上半天呆,心里暗暗嘀咕,不会真的疯魔了吧?

  高庆丰是个天生的艺术家,艺术方面有着超常的敏感和悟性,但不擅管理,祥云号于是另安排了人管理巧艺坊的日常事务,给高庆丰安了个“总设计师”的名头,同时给了他一部分股份。他并不在意职位权力,反而因为能摆脱琐事专心设计松了口气。

  巧艺坊扩大了,迁入了香缘坊原来在大理城里的厂房,新招了工人,其中一大半是心灵手巧的女工。白族的男女分界原来就没那么严,女子在生产生活中和男人一样,也要承担很重的劳动。宝婆婆和丽英到厂里培训女工,教会她们用竹签子、绒线编织,用勾针勾花样。这些女工们原来都是擅长女红的,没几天就学会了,天天上工时手上编个不停,嘴里还叽叽喳喳地讨论,想出了更多的新花样,连高庆丰也赞赏不已。

  祥云号购买了一个快要垮掉的小瓷窑改烧制玻璃,顺便接收了烧窑的工人。雨潇心想以这些烧窑的老师傅们和爱德华的经验,应该没问题,把烧玻璃的方法写下来,丢给大人们,让爱德华具体指导,就一头扑到配方研究中去了。

  爱德华可不乐意了,他天天在孟家跟在芳宁后面转,去玻璃坊影响了他的追女大计,在雨潇‘不答应就别想见芳宁’的威胁下,他不得不委委屈屈地接受现实。

  玻璃房的进展并不象雨潇想象的那样顺利,老师傅们固执地按老方法办,爱德华和他们语言又不通,比手划脚越说越拧,甚至产生误会差点打起来。不得已,杨云依亲自坐镇,雨潇担任翻译,指挥工人们改造窑炉、安装大风箱,把石灰石、石英砂、硝石等原料研成粉末,按比例配好。炉火烧得旺旺的,风箱呼呼响,老窑工凭经验判断着温度。终于一锅通红的液体倒入陶模中,冷却后,变成一块奇形怪状、晶莹剔透的玻璃。

  总算成了!虽然还很粗糙,但再加以改进,一定能烧出高质量的玻璃。

  “这风箱拉起来太费力了,几个大汉轮换,个个满头大汗,最好在那边的瀑布下安个大水车,用水车带动风箱。还有啊,燃料最好用焦炭,热效高,焦炭钢铁坊那边有,运些来就是了,让‘打铁李’快点把玻璃铁模具送来,爱德华,这里就拜托你了……”雨潇简单地交代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你们去哪儿?”爱德华眼巴巴地望着她,象个被抛弃的小孩。

  “回家,睡觉。”她累死了,原来理论和实践真是两回事呀,还以为制作玻璃很简单,到现场才发现有那么多琐碎的细节问题要解决。

  “我也要回去……”他已经好几天没看见“仿林秀接”了。

  “不行!”

  “可是……”

  “明天芳宁会来玻璃房……”

  “耶!”红毛鬼高兴地把雨潇抱起来亲一下。

  “死洋鬼子,放我下来啦!”狠狠擦一下脸,用白族语、汉语“臭鬼子”、“讨厌鬼”地骂他一通。爱德华没听懂,好心情地呵呵直笑,工人们看得嘻嘻哈哈地笑作一团,杨云依和雨潇也忍俊不禁。

  玻璃房的工匠们开动脑筋,凭着经验不断摸索,烧出的玻璃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好,一个月后质量达到了要求。用“打铁李”打制的模具,陆续制出了香缘坊需要的各种尺寸、样式的瓶子,瓶子还未完全冷却硬化时,用钢印盖上香缘坊的标记,这瓶子不但美观,而且还有立体的商标,是绝对无法仿冒的。工匠们还发现加入不同的矿物粉末,可以烧出不同颜色的玻璃;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熔化了,可以做成各式的玻璃花;把玻璃花嵌入还未冷却凝固的透明玻璃,可以做出有各种漂亮图案的玻璃……当各种新奇的玻璃物件摆在面前时,雨潇不得不叹服: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啊!

  所有人都在忙碌,杨大嫂则负责有关店铺的所有事宜。白族人的绘画、建筑是有名的,店铺的设计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又听取了雨潇要体贴客人、方便客人的建议,美观舒适,让人一进来就身心舒畅。

  她招了一些年轻的女孩子作商铺的店员。这些女孩子都是贫家女,穿上统一样式的衣服,又新奇,又兴奋,嘻嘻哈哈笑闹成一团,连杨大嫂的训话也没听进去。杨大嫂看到这些青春洋溢的女孩子,心情也舒畅起来。

  阿妮娅找来要好的小姐妹,一起编歌谣,宣传香缘坊的产品,哈尼人和白族人一样能歌善舞,编个歌谣、舞蹈什么的,小事一桩。很快大理的大街小巷到处传唱着:

  什么香?茉莉香,

  茉莉没有阿妹香,

  阿妹进了香缘坊,

  香气飘到月亮上。

  花里要数茶花美,

  茶花没有阿妹美,

  香缘坊的脂粉好,

  阿妹擦了赛天仙,

  阿哥见了心里醉。

  ……

  

  ;

(https://www.biquya.cc/id31832/17170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