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当时明月在 > 第二篇:风物骈骈与岁新

?风物骈骈与岁新

  ——记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题记:博物馆蕴藏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精髓,凝聚着这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自然……博物馆就像是一条时光隧道,倾心侧耳,凝神屏息,你可以看见历史的足迹,听见时间的呼吸。

  在面江临海的南通城中,美丽的濠河宛若飘逸的玉带,纡回萦绕,环城而过,将两岸的旖ni风景一一串起,沿河散布的博物馆群落,是这玉带上莹莹夺目的宝石,而其中最为璀璨的,是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拥有多项骄人记录:她是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比故宫博物院还要早20年,她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路;作为博物苑,她具有独特的品位与风格:馆苑结合,展现出不同寻常的魅力。在这里,人文与自然并重、展馆与园囿结合、室内陈列与室外展示相映……由此,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近代博物馆的完美融合。

  南通博物苑始建于1905年,由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先生一手创办。历经百多年风雨,今天,在占地72000平方米的博物苑内,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设计的“亭”式新馆,色调深沉、造型古朴,安卧于博物苑的西南部,馆外有平台观景,静水临照,石壁题词;而近百年前,亦由国人设计建造的西洋式老馆,则掩映于绿树葱茏之间,连同散布在苑内的假山、荷池、亭台、石像,向人们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人们或有疑问:百多年前,江尾海角的小县南通,何以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一位晚清状元,何以实现了博物史上的创举?

  第一章

  先从格物救凭虚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晚号啬翁,咸丰三年(1853年)出生于海门常乐镇。他15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生辰特设恩科,41岁的张謇中一甲第一名成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然而,先中状元后入翰林的张謇却在一年后弃仕从商,走上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这一破格之举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张謇出生之际,洪秀全占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前后持续14年,影响十分深远;1856年,张謇3岁,英法侵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4年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咸丰帝避祸承德,清廷相继与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出让主权;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当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清廷又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戊戍变法失败,六君子血洒菜市口;1900年,义和团运动全面爆发,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慈禧与光绪帝连夜西遁。次年,清廷与联军订立《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合计达白银九亿八千多万两,同时割地驻军,永不抵抗,将中国推入了半殖民地深渊。张謇所处的时代,列强瓜分蚕食中国,民众不堪压迫揭竿而起,而清廷却陷于帝后党争,外无以御侮,内无以保民,封建帝制风雨飘摇,民主共和躁动母腹,社会变革迫在眉睫。张謇以状元之身经商办学,在南通施行地方自治,可谓是时势所趋。

  1895年,得到了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投入生产。状元办厂,颇多不易,最困难时,张謇不得不在上海街头鬻字,以筹回通路费。阻力重重,但张謇的决心不移,坚持惨淡经营着纱厂。时逢日俄战争,中国纱价大涨,大生纱厂否极泰来,这一年就获纯利达白银20多万两。手中有了雄厚资本,张謇一方面继续大力开办实业,一方面便着手兴办教育、开设慈善机构。

  1902年,张謇买下南通城南荒芜的千佛寺旧址,建立了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由私人兴办的师范学校。办校之初,张謇延聘数位日本教师来校授课。27岁的王国维也曾在通师教授国文和伦理学。1903年4月,张謇应邀参加日本第五次内国劝业会,同时对日本的教育和实业进行为期70天的考察。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张謇深有感触。而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博物馆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从日本回国后,张謇决心建造一个通师附属的公共植物园。

  1905年,张謇在通师校园河西对岸购地35亩,迁荒冢,移住家,开始规划和建设植物园。在植物园建设过程中,张謇分别上书洋务派重臣张之洞和新成立的学部,建议在京城创办合图书、博物二馆为一体的帝室博览馆,将历代宫廷内府收藏品展出,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省、府、州、县,“庶使莘莘学子,得有所观摩研究以辅益于学校”。在《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张謇就博览馆的性质、作用及建筑、陈列、管理等各项具体措施作了详细精到的论述。如今重读这些文献,字里行间依然能够感受到张謇的满腔热忱和博文广识。然而,当时的清王朝已是危如累卵,接近崩溃边缘,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1906年1月,张謇在视察植物园工地的时候,萌生了新的想法,决定自我作故,在植物园内增加博物馆和动物园,为之命名为“博物苑”。

  事实上,建造博物馆的念头早在十数年前已萦绕在张謇心头。

  1889年,张謇在京城参加礼部会试时结识了康有为。与康有为等人的交往,使张謇受到维新派倡导西学的影响。中日战争前夕,康、梁曾托张謇给其恩师翁同龢写信,积极主战。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成立强学会,电请张謇列名其中。而在上海强学会的章程里,就曾把开办博物馆列为最重要四件事之一,并提出了具体做法,使国人认识到博物馆在民众教育中的地位。然而,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维新自强化为泡影。百日维新犹如在黑沉沉的天际撕裂的一道闪电,炫目却又短暂。但是,这短暂的光华在有识之士眼中恰如一个信号:社会变革的洪流必将到来。张謇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先贤。

  启发民智、改造社会、救亡强国,是张謇创办博物苑的宗旨。张謇认为“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教育事业关乎国运盛衰和民族存亡,国家积弱受侮,“欲雪其耻而不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而博物馆恰恰可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凡以为学于斯者,睹器而识其名,考文而知其物,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设为痒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副由张謇题写并张挂于博物苑主楼南馆的对联,便是他创立博物苑初衷之体现。抢救与保护文物,也是张謇创建博物苑的目的之一。1891年,他给时在驻英使馆的好友顾延卿写信,对《永乐大典》于圆明园一劫流落英伦而倍感痛惜与愤慨。此时的张謇已认识到博物馆的巨大作用。

  在国事多艰,风雨如晦之际,张謇不学腐儒空坐悲叹,而是身体力行,开拓实践。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苑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在南通扎下了根基。

  第二章

  濠南渐觉风物好

  (一)濠南苑囿郁璘彬

  营建博物苑,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创举,无成样可循,亦无经验可鉴,张謇只能借鉴西人,主学日本。在博物苑规划建设中,通州师范的日籍教师木村忠治郎担任了博物苑的建设顾问。建苑之初张謇迫切需要助手,木村向张謇推荐了通师的学生孙钺。孙钺聪敏好学,踏实勤勉,因此被张謇任命为博物苑首任主任。

  博物苑于1905年规划建设,至1913年初具规模。先后建成中、南、北馆,亭台假山,兽屋鸟室,同时在苑中广植花木,饲养动物,测报天气。

  1906年12月建成的测候所,是苑内最早建成的主馆,三间平房,西房是职员寝室,中间为会客室,东房为测候所,屋顶上有一个露天的平台“观象台”,用于装置从日本购进的测候仪器。测候所每日观测气候,按日记载,自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在当天的南通报纸登载天气预报。这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测候机构。负责测候工作的是苑主任孙钺。1913年末,中馆的测候仪器移交给南通农校测候所,博物苑测候所停办,改称中馆。测候仪器撤出后,中馆曾经在一段时期内作为盲哑师范传习所。这也是我国最早的由国人自办的盲哑学校。后来,浙江人张之骞赠送给张謇一幅《华严经》塔式立幅碑刻拓片,整幅作品呈金字塔形,蔚为壮观,张謇甚为欣赏,决定变中馆为金石拓片陈列室。为了便于张挂《华严经》字塔,将观象平台改造为一座尖顶气楼,中馆遂成为一座外形独特的建筑。

  与中馆面面相对的南馆,是苑内最主要的陈列室。初名“动、植、矿物陈列室”,又称博物馆、博物楼,后称南馆。是一座英式二层洋楼,每层三间,平面呈十字形,楼顶的边缘砌有雉堞,屋顶及亭式阳台俱为红色,与爬满四壁的绿藤相映成趣。南馆的陈列分为天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楼上陈列历史文物,楼下陈列动、植、矿物标本,馆外陈列有梁、唐、宋、元、明、清各代神像及石人石马文物,其中较为珍贵的,还建了亭子来保护。当时的博物苑没有库房,所有的藏品就是陈列品。

  从1910年开始,建筑师孙支夏全面接手了博物苑的设计工作。同年,北馆开始建设。孙支夏毕业于通州师范学校土木工科,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最早一批近代建筑师。由他设计建造的濠南别业、俱乐部、商会大厦被载入《中国建筑史册》,成为建筑典范。北馆于1911年建成,是上下各五开间的二层楼房。北馆原先的规划是用来陈列金石书画,但是在吕四海滨发现的一副巨大的鱼骨架改变了这个规划。经过丈量,发现当时正在建设的北馆装不下骨架,张謇于是决定调整北馆原来的设计长度。经过量身定做,北馆的一楼正好用来展示这副鱼骨架,最初的说明牌将它称为“鲔鱼”。实际上,这是一头搁浅而死的鲸鱼。就这样,北馆的陈列因楼层而分两类,一楼陈列“鲔鱼”骨架,同时还陈列其它动物骨骼标本和化石。二楼陈列通、如、泰、海名家书画。

  为了使学生“多识鸟兽草木”,苑中饲养了许多动物,有虎、豹、熊、丹顶鹤、孔雀、鸳鸯等。植物方面,不仅辟有药材标本陈列、温室花房,在馆外也遍种各地名贵花木,仅国秀坛栽种的竹子就采自各地,品种繁多。并树有拉丁文和中文名称的说明标识,以利学生识记。1910年10月,博物苑从香港购进了荷兰制造的风车和水塔,安置在北馆前的国秀坛旁,以风车抽水入塔,灌溉苑内植物。不仅节省人力,同时也成为传播知识的一件直观的教具。

  博物苑除了中、南、北馆三座主要展室外,还陆续建有兽室8间、鸟室9间、休疗室5间、花竹平安馆8间、温室花房3间、相禽阁3间、新式温室7间。此外,还建有国秀坛、谦亭、壶外亭、迟虚亭、藤东水榭等景观建筑。苑西还有网球场和弹子房。每座建筑上都有张謇亲笔书写的题名或楹联。

  1911年1月25日,博物苑建造粗成,张謇即景生情,感而赋诗:

  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

  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

  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

  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

  此诗最早乃是张謇记于日记页眉上的一首无名诗,后人题名为《营博物苑》,镌刻于2005年建成的博物苑新馆的白石墙上。这首诗流露出张謇经营博物苑粗成的自豪与愉悦之情,寄托着他对博物苑发挥辅助教育之功的殷切期望,读来感人至深。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

  对于博物苑的建设,张謇可谓倾尽心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事无巨细,他都了然于心,关切再三,常常是人在外地或旅途之中,忽然想到什么,便立即写信着意嘱咐。

  “送去藤本及草树共十余种,专船送校,初六一日种完,免根久露受伤,切切。”——《张殿撰教育手牒》

  “北馆拟改为楼,下高一丈一尺,上一丈,所添者楼板耳。免得将来再做三番,可即估计改换大料八根(下大料四根,拟十寸十二方,上八寸十二方,共八根)。搁栅每架两根,九架十八根,共九十根。楼板六寸起口,十六七方。窗下用旧窗,上用起落窗,均加铁栅。起落窗,令上海匠做。楼梯在东西边间之靠壁,宽占屋之半。”

  ——张謇手札

  这样的便条、信札、手记,在博物苑建设过程中,多不胜数。博物苑的建筑也因而渗入了张謇个人的感情在其中,如1915年秋建筑的壶外亭,就寄托了张謇不可述说的心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帝制废除,民国成立。袁世凯运用武力胁迫孙中山退位,登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此间,张謇曾组织统一党极力推举袁世凯。在张謇看来,袁世凯是一个能担当强国大任的人。袁世凯早年入吴长庆幕时,张謇已得到吴长庆重用,吴命张謇教育并考察袁世凯,张謇很欣赏袁世凯的才情与抱负,二人关系亦师亦友。后因袁世凯攀附李鸿章,二人相生间隙,断交十年。但是共同的政治抱负,又使他们冰释前嫌,重修旧好。袁世凯曾推崇康梁,参加强学会(后出卖维新),在天津小站练过兵,八国联军犯我时亦参加“东南互保”,后来又与张之洞带头上书朝廷,要求废科举、兴学校,并拥护君主立宪,这种种激进表现,都使张謇视其为时代骄子,因而不顾他人的不满与非议,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直到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接受日本企图亡我的《二十一条》,更一意孤行妄图复辟洪宪帝制,张謇才如梦方醒,痛心之下辞职南归。张謇内心的痛苦和失望无以言表,因而在博物苑中建起一座壶外亭,以抒忧愤。壶外亭建于苑西葫芦池畔,外形非常特殊,像一把打开的折扇,而扇面(主体建筑)只有正中一半。张謇曾为壶外亭作联:“为障西风留折叠,不从东壁问葫芦。”表达了张謇希望归复自我、不为外物纷扰的心绪。

  与湖外亭一东一西遥遥相对的谦亭,则记录下了张謇的另一番心情。

  谦亭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凹字形平房,位于藤东水榭之南,临椭圆池而建,地势较高。椭圆池中积有小岛三座,饲养各种水禽。居于谦亭,可以“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但见“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张謇正是看中这清幽的环境,将它作为通州师范教师的休疗室。沈寿就曾两度来此养病。

  沈寿(1874—1921),字雪君,号雪宧,人称“绣圣”。她自小学习刺绣,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沈寿与丈夫余觉进贡《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绣屏,获慈禧亲赐御笔“福”“寿”二字,沈寿之名由此而来。沈寿曾出任清政府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并往日本考察工艺美术。她吸取西洋绘画的光影技法,独创仿真绣。1911年,在意大利都灵万国博览会上,沈寿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获得“世界之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1915年,沈寿的仿真绣作品《耶稣像》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美伶倍克像》在南通绣织局设于美国纽约第五街上的分局展出时,引起轰动。清政府灭亡后,绣工科不复存在,沈寿离开北京前往天津教学。

  1914年8月,沈寿应张謇之邀到南通主持女红传习所,任南通绣织局局长,培养刺绣人才。她身体孱弱,张謇特意借环境清雅的谦亭与其疗养。张謇的关怀让沈寿感激至深,她用自己的头发绣成张謇手书的“谦亭”二字作为报答,张謇亦赋诗作酬。在沈寿二度至谦亭养病期间,张謇动员沈寿口述,由他亲自记录整理,二人合力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刺绣理论专著《雪宧绣谱》。张謇为绣谱作序写道:“謇益惧其艺之不传而事之无终也”,“积数月而成此谱,无一字不自謇书,更无一语不自寿出也。”《雪宧绣谱》由翰墨林印书局出版,后又请人译成英译本刊行于市。

  1921年6月,一代绣圣在南通溘然长逝,时年48岁。沈是江苏吴县人,死后却未归故里,而是葬在南通。张謇亲自为沈寿撰写墓额灵表,并主持了葬礼。沈寿的遗像一度挂在谦亭内,张謇将谦亭正中的一间命名为“味雪斋”,并作有铭词:雪何味,不可说。雪有味,觉诸舌。脂于冰斯凝,瀹而汤斯热。凝也逾莹,热也逾冽。莹其色也,冽其质也,其味则天下之至淡而无极也。味之者至人,至人踵息。读者不难看出,味雪斋之“雪”与“雪宧”之“雪”实指一人。

  张謇的行为在当时引起过一些闲言,而张謇本人却不以为意,不置一词。事实上,沈寿因身体孱弱,性情幽静,与花花公子式的余觉,夫妻关系早已名存实亡。而余觉对于多病的沈寿,亦是不闻不问。因此沈寿才留下遗嘱,要求死后葬在南通,并将遗物赠与博物苑。张謇只是遵照沈寿的遗愿办事。张謇对沈寿自然是有感情的,这感情中有欣赏,亦有怜惜,发乎情而止乎礼,因此他对社会上的蜚短流长不屑辩解,正所谓君子坦荡荡。

  (三)征收莫惜老夫频

  建苑伊始,张謇把收集藏品的方针定为:立足本地,兼及中外。他深知靠一己之力难以建设博物馆,因此凭借自身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渠道为博物苑收集藏品。早期藏品来源,有当时地方政权交出者,有团体或私人捐赠者,有用苑费购买者,还有自行采集或自制标本。

  张謇首先做出垂范,尽其所有捐出自家的收藏。至今保存在苑中的一尊牙雕孔雀明王像,便是他69岁寿辰时收到的祝寿礼品。他处处留心收集藏品,由此引出许多故事:

  江滩觅石。1899年,张謇往常熟看望恩师翁同龢,其时,翁同龢因支持维新被慈禧太后革职回籍,责地方严加约束。张謇对恩师一直敬重有加,特去看望。途中,张謇在江边看到了一堆太湖石。经打听,得知它本是明代大司马顾养谦的园林——通州珠媚园中之物。珠媚园几易其主,到了清代末年已破败不堪。1893年,狼山总兵朱鸿章将园中石头运至常熟,想送给当时重权在握的翁同龢,意欲攀附,不料翁同龢不屑接受,于是石块被弃置江边,与泥沙为伍。张謇在营建博物苑时,想起了这堆太湖石,请狼山总兵李祥椿将石运回,堆叠于苑中国秀坛。其中最大的一块叫做“美人石”,曼妙多姿,张謇特作《美人石记》刻于石上。时至今日,美人石风采仍旧,观赏之余不由叫人浮想联翩。

  天坛拾瓦。1912年9月23日,张謇在日记中写到:“与厚生同至天坛,拾黄绿二瓦而回。”时值民国元年,满清王朝刚刚灭亡,张謇将这两块塑有龙纹的琉璃瓦当从瓦砾堆中捡拾出来,带回博物苑,让人感受到他文物意识的强烈、身体力行经营博物苑的良苦用心,也让人钦佩于张謇所具有的独特鉴赏力,那就是对于藏品的收集,不单纯从经济价值考虑,而是讲求“自然适之”,讲求艺术与实用并重,只要对于传播知识有用的就去收集。

  争购名绣。宣统二年(1910年),南洋劝业会在江宁(现南京)举办,作为大会审查长的张謇利用这一机会,为博物苑购置了大量藏品。露香园绣昼锦堂记十二幅屏便是其中之一。露香园是上海人顾名世的私家园林。顾氏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其家的女性都擅长刺绣,故名为“顾绣”或“露香园顾绣”。参展绣屏作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共十二幅,白缎为地,以蓝色丝绣董其昌行书《昼锦堂记》全文。此展品初不为人所识,因时任绣工审查员的沈寿对其赞不绝口,才引起人们注意。有位日本人愿以高价收买,张謇不愿看到名绣流于海外,与日本人争购,最终以三百银元购得,赠与博物苑收藏。

  张謇除了身体力行收集藏品外,还利用社会关系,动员亲友,以求资助。

  在张謇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张謇的好友,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亦为大收藏家,曾先后向博物苑捐赠文物70件,包括战国乐器青铜錞于、汉唐陶瓷,以及他奉命出国考察时,在外国收集的意大利古石碑、埃及古刻拓片等纪念品;著名书法家叶公绰捐赠唐代彩绘化生佛造像碑;刘世珩赠送的一对丹顶鹤,是苑中最早饲养的动物;南通伶工学社主任,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向博物苑捐赠汉代的鱼纹铜洗;浙江人张子骞赠《华严经》字塔、观音像;张孝若当专使从美国带回林肯床上的木片,波士顿市长赠送的金钥匙……

  在各方支持下,博物苑的藏品得到很大扩充,到1914年,南通博物苑所登记的藏品已达到2973号。有的一号有几件,因而实际藏品件数要更多。张謇在《南通博物苑品目序》中说:“夫亦谓不夸嵩华而但为培塿,不侈沧海而但为涔沚,岁益高之而亦将有峙焉,深之而亦将有潭焉者,无自小而慑矣。以是锲而不舍者亦且十年。”啬翁经营博物苑、收集藏品的决心与恒心可见一斑。

  博物苑建成后,“南通各校,凡讲关于动、植、矿物,常由教师率往参观,因之人多称为南通各校专设之标本室也。”可以说,张謇建立博物苑,以为“学校教育之后盾”的目的已经达到。同时,博物苑不仅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还面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

  1924年,南通在濠河上筑了一座西被闸,将长江水引入濠河,河中出现了许多“怪虫”,市民惊恐不已。博物苑派人取样研究,确定这种虫是无毒的“禾虫”,平时蛰伏河底,因江潮入河冲击才大量出现。研究结果见报后,平息了社会上的恐慌和猜测。某年,镇江金山某寺庙中供出一枚“龙蛋”,蛋大盈掌,外壳墨绿,布满大小不一的黑斑,一时引起轰动,香客盈门。有位南通人至金山游玩,见之立即揭发。原来,博物苑中饲养有一种大型鸟类,名叫鸸鹋,又称澳洲驼鸟,每年春季产卵约20枚,博物苑对外出售,一个银元可买两枚,南通人都识得。金山寺庙中的所谓“龙蛋”,其实是寺中僧人自南通买得的鸸鹋蛋。

  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博物苑的规模及藏品已蔚为可观,吸引了大批中外名士。1914年,日本文化名人内山完造来通参观,发现博物苑的展品用了汉、日、英三种文字说明,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三至南通,三次都下榻于苑内花竹平安馆;1920年5月,春和景明之日,江苏自治组织苏社在南通召开成立大会,与会社员和来宾120余人集体参观了博物苑,并在中馆前合影留念;6月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来通访问,不仅参观了博物馆,而且在濠南别业和花竹平安馆中,接受了张謇父子的宴请;1922年8月20日,中国科学社第七次年会在南通举行,梁启超、杨杏佛、竺可桢、丁文江、陶行知和张謇等在藤东水榭开会,是时耆宿大儒融融一堂,盛况空前;1928年,德国汉堡大学教授颜复礼来华,专程赴南通参观博物苑。颜说自己在德国就听说南通有个博物苑,可见当年博物苑声名远播之程度。

  第三章

  沧桑变迁逾百年

  (一)风雨历程

  作为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风雨历程可谓是中国博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南通博物苑诞生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形态急剧变化的时代。在张謇苦心经营下,近二十年中,馆苑建设蓬勃开展,藏品收集日益丰富,社会影响日益广泛。然而,随着民族工业危机,大生纱厂出现严重亏损,尤其是张謇先生的去世,使博物苑失去了强大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由此走上了衰退之路。

  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葬于南通崇川区东南啬园内。张孝若子承父业,博物苑转而附属南通学院。但是这并没有给博物苑带来转机,相反,却因苑费不足,缺少岗警和更夫,而发生了震惊南通的南馆窃案。虽然窃案不日告破,被盗文物全部追回,但是博物苑仍处于缺薪少炊之窘境。1935年,张孝若在上海遇害,博物苑再度由南通师范学校接管。

  七七事变一个月后,南通遭到日本飞机轰炸。然而博物苑的众多藏品因为搬运困难,还没有做好转移的准备。直到次年初,南通沦陷前夕,才从南馆选出历史文物50余件,从北馆选出书画43幅,转移至农村。因为日军下乡搜查,保管人把书画掩埋在地下,致使书画严重受潮。最后几经周折,将文物装成两箱秘密运至上海,交由张謇家人,寄存于金城银行保管库。1938年3月17日,日军侵占南通城。两个月后,日军进驻博物苑,将濠南别业作为“大日本军南通警备队本部”,将园林当成养马场。日本兵常从兽室牵出猴子恣意虐待,甚至煮鹤下酒。博物苑遭到严重破坏,苑内藏品大部分被劫毁。1981年,在博物苑南草坪发现一块墓碑,碑上刻着“故陆军步兵军曹杉谷秋文之墓昭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战死”等字样。这是日军侵华的一件铁证。抗战胜利后,博物苑已成废园。紧接着是三年内战,国民党政府根本无心顾及博物苑的修复。

  1949年,南通解放。9月24日,南通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韩意秋、管惟吾等八位中教界代表提交了“恢复博物苑”提案。会上通过决议,成立南通市文物征集整理委员会,准备恢复南通博物苑。博物苑成为国有文化机构,成为“人民自己的事业”,文物征集、苑馆修建,各项恢复工作得到了南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博物苑从此获得新生,走上了发展道路。

  自1951年至1957年,南通博物苑经历了数次更名、撤并,使博物苑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1951年,苑中的园林部分被划分为人民公园,与博物馆成了两个单位,破坏了博物苑原来的整体风格。1954年4月30日,省人民政府为贯彻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决定撤销苏北南通博物馆,于苏州成立江苏省博物馆筹备处。同年5月,南通博物馆将文物、家具和部分杂件移交省博物馆筹备处,保留文物及剔除文物交文教科保管,南通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撤销。1956年5月,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在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的开幕词中说:“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并不太久,第一个公共博物馆,除了帝国主义者们在沿海地区所办的几个以外,要算是张謇他们办的南通博物苑了。”这段话表明了南通博物苑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史上的特殊地位,从而使博物苑得以起死回生。次年,博物苑开始重建,藏品发展迅速,展览能力亦大大增强。

  但是随着1966年“*”的开始,博物苑的业务工作停顿,机构撤销。苑内的房屋被占用,造反派砸毁了石人石马,甚至将苑中收藏的两尊铁炮劫去搞武斗。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恢复文博工作。在这个背景下,南通博物苑准备恢复机构。1972年,博物苑开始清理家底,业务工作逐步恢复。首先把南馆清理出来,作为唯一的展馆。因为人手少,活儿多,当时展览只能在节日开放,以后逐步过渡到全日开放。

  *结束后,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多方磋商,占用博物苑房屋的单位陆续迁出,国家文物局直拨经费,用于修缮恢复。自此,博物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984年,恢复“南通博物苑”原名。1988年,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市政府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促成人民公园回归博物苑,从此恢复了博物苑格局的统一。2001年,南通市政府对博物苑紧临的濠南路进行拓宽改造,博物苑如一颗出尘明珠,大放异彩。

  (二)承续与发展

  回顾历史,南通博物苑历经沧桑,自晚清、民国到新中国,直至改革开放,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其间数番起落,几度荣枯,令人感慨。

  今天的博物苑,占地面积达建苑初期的3倍,建筑面积扩大了6倍,展览面积是过去的10多倍;苑藏文物标本达4万余件;藏品展览、考古及学术研究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一切,是在政通人和的历史背景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代博物苑人兢兢业业、勤恳工作的结果。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博物苑自建苑之初就注重人才起用,善用非常之人。首任苑主任孙钺入通州师范仅半年,便辍学操持建苑事物,数十年公而忘私,博物苑早期辉煌,孙钺功不可没。在跨越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博物苑始终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原为南通市文联秘书长的穆煊,1972年调入博物苑(时称图博馆),因其对博物苑业务工作的恢复所作的贡献,被先后任命为副馆长、党支部书记;曾经在工厂做刨工的赵鹏,因执着于地方史研究,1982年调入博物苑,此后成果迭出,屡获殊荣,被任命为副馆长,但他辞去了副馆长职务,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曾是画家的邱丰,成了考古专家;曾是普通工作人员的陈金屏刻苦钻研,被破格提拔为副苑长……他们半路出家却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诚如夫子所言: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博物苑更加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博物苑人,成为博物苑事业发展的保障。

  建国初期,博物苑抢救性地清理了一批明代墓葬。其中有些墓葬挖掘出的尸体尚未腐烂,博物苑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解剖研究。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最早的古尸研究。五、六十年代,博物苑承担了南通市许多展示任务,其中有工业、农业、卫生及革命教育多种展览。七十年代,对青墩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在青墩发掘以前,人们对南通地区最早的认识,是《汉书·地理志》中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置海陵县的记载。而通过对青墩出土的木炭和树根进行C14检测,确认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这一发现,把南通的历史大大推前了。而对青墩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麋鹿亚化石的征集和研究,则直接促成了麋鹿种群的回归和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八十年代初期,博物苑举办的《民俗品物展览》,把一直以来受到冷落的民俗学引进博物馆,又一次开风气之先。1985年,博物苑被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受到文化部表彰。

  要发展必须有创新。博物苑人更新理念,在活动形式上创新,在服务方式上创新。当年先贤张謇创建博物苑,乃是为了辅助教育。现代博物苑人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馆校结合。每年假期,博物苑都举办少年生物夏令营、“我爱大自然”等系列活动,并组织科普讲座、张謇专题讲座、有奖知识竞赛,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立少年昆虫兴趣小组,把昆虫展览办到了学校。1991年7月,博物苑自然部辅导学生制作的胡蜂巢标本,在全国首届青少年昆虫考察竞赛中获一等奖;博物苑还与南通师范学校、盐城师范学院等院校签订《学生社会实践协议书》,将博物苑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997年,博物苑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定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江苏科委定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被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定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0年,被江苏省教委评为“江苏省优秀学校德育基地”。

  在社会服务方面,以“面向社会,走进社区,深入基层,服务市民”为口号,开展小型流动展览、专题知识讲座等活动,开办文物鉴定学习班,请专家授课,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博物苑还多次组织盲哑人参观《自然标本陈列》、《历史文物陈列》,采用倾听、观看、抚mo的办法,让盲哑人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了解文物知识;

  在馆际交流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如1996年,为配合全国工商联的中日经贸洽谈会,《南通博物苑所藏明清书画展》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展出,博物苑的藏品首次走出国门;2000年,《美国泽西市美术摄影作品展》在濠南别业开幕;

  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展了文物、博物馆学、张謇研究等专题学术研究。2002年创办的苑刊《博物苑》,是以博物馆学、文物学及地方历史、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随着博物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南通博物苑的社会影响愈加广泛。邹家华、费孝通、*、曾庆红、吴阶平、成思危、钱伟长、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南通博物苑参观考察。叶圣陶、斐文中、何祚庥等知名人士纷至沓来。博物苑还接待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英、法、日、波、德五国驻沪领事,以及路易·艾黎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和学者,给他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为博物苑事业发展安上了加速器。博物苑人继往开来,近年来,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目标,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博物第一馆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基础工作,改革创新,管理规范,业务提升”四大工程。

  为了迎接2005年的百年苑庆,博物苑一班人在苑长王栋云的带领下,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怀和支持下,上下同心,不畏困难,努力拼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了《南通博物苑文物精华》、《南通博物苑百年史迹》、《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纪念文集》等出版物;组织拍摄了《藏品的故事》、《博物苑纪念邮票》、《百年博物苑》等电视专题片;2005年5月18日,开通了南通博物苑网站,www.ntmuseum.com,从此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快速便捷地认识和了解南通博物苑;7月16日,举行首发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南通博物苑特种纪念邮票”,博物苑的形象印上了“国家名片”;开展“百年文博——我与博物馆”大型征文活动。与此同时,新展馆的建设,老馆的修缮与布展陈列设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展馆内启用了一级安全防护系统,大大保证了苑内藏品的安全系数;推行办公自动化、实现藏品管理信息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请来名师为讲解员授课,博物苑讲解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2005年,南通博物苑再次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受到文化部表彰。

  2005年9月24日至25日,南通博物苑迎来了她的百岁诞辰。文化部、江苏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南通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盛大的庆典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全国政协常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绪武,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亚力山德拉·库敏斯、秘书长泽尔夫,以及南通市的领导和国内外文化界、博物馆界的三百多位嘉宾参加了这一盛典。各路媒体蜂拥报导。百年苑庆期间,隆重召开了“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纪念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展开展仪式暨南通博物苑新展馆开馆仪式”,并举办了“博物馆与城市发展——中外博物馆馆长高层论坛”。

  百年苑庆活动,既是对博物苑沧桑百年的纪念与庆贺,同时也是对博物苑人的一次考验,对博物苑发展的一次检阅。南通博物苑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极大地提升了南通博物苑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随着隆重的“百年苑庆”落下帷幕,南通博物苑新的百年开始了。新一代博物馆人禀承先贤务实、创新之理念,与时俱进,创造着南通博物苑新的辉煌。

  第四章

  风物骈骈与岁新

  南通博物苑现有藏品达4万余件,分历史、自然两大类,绝大多数是在建国以后陆续入藏的。来源有发掘,有捐赠,有接收,有到文物商店购买,有私人出售。张謇的后人也曾多次向博物苑捐赠,仅1953年,张謇的孙辈张柔武、张绪武就曾向博物苑捐赠两批书画,计127件181幅,其中多幅属国家一、二级文物。

  说起博物苑的“镇苑之宝”青瓷皮囊壶的发现,则十分富有戏剧性。

  1973年,南通城内大搞“人民防空”工程。2月20日,南通电影院门前的挖掘工作正在进行,挖到地下2米左右时,一位姓金的民兵忽然感觉锹下有硬物,耳中听得一丝异样的声音,同时看见泥土中露出莹亮的光彩。他赶紧放慢动作,轻轻将泥土拨开,一个壶状青色瓷器就这样出土了。接到消息,博物苑的人赶到现场接收。由于发现地在明清两代是总镇府,现场又没有其它伴出品,博物苑人对此物也不知究竟。第二天,有人提议让市民看看宝物,于是博物苑派人,将壶放在大光明理发店的玻璃橱窗内展出一天,当时观者如堵。为了弄清出土的究竟是什么文物,博物苑人费了很大周折,问专家,跑文物商店,查资料,恰巧这时新华社为出国展览的文物发照片,其中有相同的器物,叫做皮囊壶。南通出土的这只皮囊壶器形简洁流畅,色彩青翠莹柔,壶体饱满光洁,尤其在提梁、管流与壶身的交合接口之处,仿照皮革缝制工艺,饰有圆形扣纹,逼真自然。经鉴定,这只青瓷皮囊壶出自越窖,制作年代在晚唐到五代时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产物。1987年法门寺地宫秘色瓷出土后,青瓷皮囊壶为越窖秘色瓷的猜测得到了证实。秘色瓷是唐五代时越州窑烧造的贡品瓷,而博物苑收藏的这一只皮囊壶质地细腻、工艺精细,是珍品中的珍品,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自然,它也就成了南通博物苑的“镇苑之宝”。

  现在的南通博物苑,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南通闹市区,东临千年濠河,北临繁华的濠南路。博物苑大门向南,位于启秀路,走进南门即可看见高大的古银杏树,灰墙黛瓦的新馆。

  政府斥资7000余万元建造,主体面积6300多平方米的新馆,位于博物苑的西南部,呈东西走向,像一堵神秘的屏风,掩护着它身后那些深遂的历史。新馆分东西两组建筑群,西组为办公区域,东组为展览区域。主展馆有5个展厅,楼下3个,楼上2个,另有一个独立的自然馆。展厅内分别以不同结构布展陈列:或以地理区域布展,使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地域文化;或按主题布展,可以让参观者充分了解同种文化的多层次内涵。全苑设有多媒体18台,根据不同陈列分别制作了《青墩的故事》、《江海变迁》、《苑藏精品幻象展示》等20余个演示项目,随意点击触摸屏,即可了解相关内容;幻影成像则生动逼真,新奇有趣。

  1号厅和2号厅介绍人文江海及地域特色。在“青墩文化”部分,陈列着陶斧、玉琮、玉璧等新石器时期文物。展厅内辟出一隅,搭建了下部悬空,上部草棚的干栏式建筑,并用塑像方式,还原出古青墩人的生活和劳作场景,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2号厅展出的字画中,文徵明、董其昌、冒辟疆以及扬州八怪、吴昌硕等名家墨迹比比皆是,尤以南通本地名人字画为多;3号厅介绍自然资源,陈列动植物标本。南通临江面海,河汊纵横,水产资源尤其丰富,中国鲎、噬人鲨、翻车鱼……让人目不暇接,南通还有一特产“狼山鸡”,体型魁梧,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被引入英国。为了使陈列鲜活生动,馆中以仿真手法再现山川湖泊,各种动植物标本散布其间,融形象、科学、趣味于一体,观者仿佛走进了一个凝固的动物世界;4号厅和5号厅为机动展厅,可根据不同需要灵活布展;自然馆是恐龙专题展厅,引进声光电及幻影成像等技术,营造出逼真的恐龙生态环境,辅以化石、图片,介绍古生物演变史,使得来参观的青少年流连忘返。

  博物苑的中、北部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处于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的南、中、北三馆都修缮一新。南馆楼下布置了百年苑史展,二楼则按照当年的格局,复原陈列着博物苑的早期藏品。端方所赠的青铜錞于、露香园顾绣都列于其中。北馆举办的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展”,以大量图片展示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史。

  博物苑西北为濠南别业故居区。濠南别业由孙支夏设计,于1915年6月28日落成,是一座四层英式洋房,下有高出地面半层的地下室,上有回廊和月台。外墙体间嵌红砖条线,窗户上方加拱形装饰,亦以红砖砌成,与红瓦屋顶相呼应,屋顶上矗立着一道又一道壁炉烟囱和阁楼气窗,整体建筑充满异国情调。在濠南别业建成前,张謇在南通城中没有自己的住所,直到博物苑等通州城内有关教育、实业的建筑已成规模后,张謇才想到为自己建造住所。濠南别业曾住着张謇一家三代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日军南通警备队本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绥靖司令部占据。解放后,先后有数家机构在此办公,每换一个单位,内部建筑格局就有一些改变。归属博物苑管理后,博物苑做了大量维修和复原工作。修缮后的濠南别业将开放故居陈设及张謇业绩展览。

  博物苑东面,临濠河一带的谦亭、藤东水榭等景观建筑都已恢复了原貌。紫藤架郁郁葱葱,浓阴匝地;椭圆池水禽悠然;荷花池红荷浮水,碧叶田田。

  作为展现南通历史底蕴、城市发展、文明进程的窗口,博物苑每年承担着大量的接待任务。领导、专家来苑考察交流,大型团体来苑参观学习,外地游客来观光,本地市民来休闲。博物苑凭借自身的魅力,总能给人以惊喜。准备参观博物馆的人,会意外地发现这里还是一个园林,赞不绝口。本地的常客来了,也有不断变换主题的陈列等着他们一睹为快。自2006年5月1日,博物苑开始免收门票,为了保护文物,只在某些展厅象征性地收取1、2元钱,这样可使无意参观者止步,而让有心参观者轻松入门。

  漫步博物苑,犹如置身于时间的对流之中,虽是斯人已去,但见山石风车面貌依旧,新老展馆肃穆伫立。阳光下,石像石马默默无言,微风中,国秀坛竹林窃窃有声……用心感受,似乎能够与先贤对话神游。

  张謇曾在《南通博物苑品目序》中写道:“泰西诸国博物苑之制,举政府之力,倾一国人之输向营之,费恒数百万千万,如是其盛也。”张謇屡次上书,要求国家出资兴办博物苑,但是在那个黑暗时代,他的心愿无法达成。而由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博物苑,在他逝去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上世纪初,张謇在南通实施城市规划,相继兴建了博物苑、图书馆、五公园、俱乐部、翰墨林印书局等一批文化设施。今天,这些设施有的被修缮恢复,有的得以重建。同时,在濠河两岸,一批新馆拔地而起:纺织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馆、珠算博物馆等二十多个博物馆、纪念馆星罗棋布,其中既有综合性博物馆,又有主题鲜明的专题馆。这些博物馆正如当年张謇所愿,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方出资兴办。

  南通市委、市政府对文博事业十分重视与关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推动。在力促国有博物馆建设的同时,鼓励企业、民间投资兴办博物馆,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与个人参与”的多元格局。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博物馆群落呈现出一派兴盛,欣欣向荣的景象。南通正在成为一座世人瞩目的“文博之城”。

  (全文完)

  

  ;

(https://www.biquya.cc/id31822/17162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