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老太太看似老迈悠闲,偶尔却眉目如电,射出一缕精芒,说话言简意骇,当即就指给了我们四条出路:第一是去当兵,虽说有些危险性,但有一定发展前景,换句话是咱有靠山咱怕谁,只要踏实干出成绩就可以青云直上、封候拜将;第二是读书考取功名,一切花费由柳家打点,虽说是慢工夫,但他日学有所成那就是加官进爵,荫子封妻,光宗耀祖的大宏图;第三是到柳家学习管理生意。柳家家大业大,生意五花八门,不论哪行发财的买卖都有参与,如果确是可造之材,那将来一定可以脱颖而出,在柳家形成独当一面的大气候;第四是给付我们一笔钱,由柳家帮助寻找店面,帮助我们独立创业。相信在柳家的帮扶下,生意一定会做到财源达三江,买卖通四海的程度。这四条出路每个都非常非常的诱人,当然如果我们愿意,还可以送我们回到家乡,那个叫锡兰的“家乡”就算了吧,到了那边才真的是人生地不熟呢,万一真的去了还是麻烦事了,不走斜道了,就在那四条里选择一下吧。
我这辈子书早读够了,高考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在2013年都头疼的事,没理由来到大明朝还要继续没事找抽吧,那考取功名这条路实在不适合我,我义无反顾地选择PASS。我有些倾向于第三条,去柳氏产业里做个经理,柳家家大业大,靠山深厚,从大堂上悬挂的御赐匾额就能看出那绝对不是开玩笑的,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就是这个道理,在这种航母企业打工,还怕饭碗被打破吗,我不要金饭碗,我只要一个结实的铁饭碗就可以了。关于第四条自主创业,我也考虑了很多,虽说有柳家的扶持,但毕竟我们对大明还是陌生的,更何况对市场需求情况不甚了解,万一选错了方向,投资失败,弄个血本无归的,那真是得不偿失啊。当然,最好是等将来我们在这里有了根基,做了市场调查后,再摸摸底,有了把握之后再做自立门户的打算。
主意打定了,我还是要听听周智的打算,虽然他一贯是听我的,但毕竟我们是兄弟一体,难兄难弟,这种大事上我还是要听取一下他的意见,我们要共同进退。周智却一直在沉默,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过这小子总爱出人意料,他做出任何决定我都不会意外,而且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不象我这么情绪化,他做出的决定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得出的,基于此,我对周智是百分之一百无条件的信任及支持。
他只是先问了一句:“当前这里的倭寇之患严重吗?”大家都没想到他会冒出来这样一句话,不知其用意,刘月红抢着回答说;“当然严重了,他们时不时地上岸侵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光上个月就杀伤了我们辰州百姓上百人,而且我们本地的渔船有好多次都被他们劫持,损失惨重,一提起倭寇,没有人不恨得咬牙切齿的。”周智听罢,略微沉思便斩钉截铁地说:“既然这样,不用选了,我去投军。”
周智既然做出决定了,我是他兄弟,就得支持他,虽然有点觉得肉痛,但我还是保持与他一致。当初在弄清楚流落明朝时,我就在心里发个毒誓:在明朝绝对不能背弃自己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离不弃,否则就罚我交不到女朋友,打半辈子光棍,同理,此条款也适用于周智。根据这个誓言,周智去当兵,我也只能去当兵,否则就是背弃誓言,那就危险了,我还是有些不死心,我向老太太发问:“您老人家给出的这是单选还是多项选择啊?”老太太一愣,没弄明白我的意思,我这话作何解释啊?“我是说,这四条路我们是只能选择一条啊,还是可以同时选择二条、甚至三条?”刘月红不禁笑出声来,在场的人也是笑声一片,连老太太也微微含笑道:“你这个孩子真有点意思,呵呵,是有点意思,好吧,只要你们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吧。”
那中年美妇自然就是柳夫人——柳丝丝的娘亲了,她先给我们道个谢,然后道:“听月红丝丝她们说,你们的身手很好,又有一颗济世之心,我刚刚还在想呢,做生意这条路怕是要委屈你们了,一身武艺应当报效国家,造福黎民才对,正好你们也选择了这条路,于公于私都是大有可为。对了,你们先休整几天,然后让管家先带你们去见见李松吧,我那个大哥呀,眼里揉不得半点砂子,李松是他的老步下,你们先呆在他那里,待你们展露出才干来再找机会引见给他吧。只要你们是真才实料,我那个大哥就一定会给你发挥的机会的。”这柳夫人一口一个大哥的,把我们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大哥到底是谁呀,我们还要他来提点?见我们一脸茫然的样子,柳夫人也有点纳闷,那边柳丝丝和刘月红早在她耳边轻语,她才恍然大悟道:“你们还不知道月红的父亲是谁呀,也难怪,这两个鬼丫头没和你们说。呵呵,好吧,我告诉你们,我那老哥哥就是当今皇上钦点的现任辽东总兵。”
我和周智对于总兵是多大的官心里没谱,可一想到头上悬着的御赐匾额和总兵前面的辽东两字,估计应该是个不小的官了,我挖过四品明威将军的墓,这个总兵估计可能是一品的大员了,至少应该跟张作霖一样平起平坐的人物吧,差不多就是东北王了。原来这刘家是正宗将门啊,而柳家多半也是类似于红顶商人的角色,我们这次可真是碰上贵人了,我本来对当兵没有什么太大兴趣,可一见如此,我开始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了。刘月红捉住柳夫人的袖子直撒娇,要和我们一起去,柳丝丝也不放心,也要前去,老太太装着板着脸数落她们:“你们两个成天就知道往外边跑,也不呆在绣房里学学女工,你们野成这个样子,看将来谁敢要你们这俩野丫头。”两个大姑娘被长辈当着外人的面数落了,都羞涩得成了大红脸,我在想,这是老太太在暗示要把她们许配给我们吗?我这才更仔细的近距离观察,以前觉得这姐妹俩是美女,现在才发现原来两位姑娘是美女中的美女啊,一个称得上是天姿国色,另一个是国色天香。当初我就以为老太太要招我们做上门女婿呢,看来我是有点一厢情愿了?人家这门第,我垫三块砖头也摸不到门槛呀,还是别做这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美梦了,安心在明朝安身度日吧。老太太可能也发觉有我们在场提到两位姑娘的婚嫁有些过格了,马上把话头转过道:“也好,月红那丫头从小在军营长大,对那里甚是熟识,有她在也好说话,你们先休整几天,过几天就让月红和丝丝陪你们去吧。”
当夜我们搬进了新家,见月红和丝丝小姐的安排甚是细致,我们都非常感动,无以为报,只好将来好好做兵,来报答她们的一番好意了。
家有熟人好办事啊:解惑答疑
(https://www.biquya.cc/id31625/16969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