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道宗行道 > 第一章 死亡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杨文东的脑子里浮现这样的话。为何出现这句话,杨文东的心里不由的感觉人生的奇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变得更清晰,可是这种清晰切无法用语言去说明。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得到失去,是什么样的状态,杨文东的心里似乎更有感触。

  就这样要死了么?死亡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吗?死亡似乎不是那么可怕,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难过,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舍,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活到了一百三十六岁的人,见识了新文明冉冉升起的人,当同时期的人一个个离开,又见证了新的生命不断的重现,杨文东的脑里浮现出更多的明悟。死与生,是一个循,源于宇宙生命进化的需要而进行轮回。

  伤病的折腾,自己已经习惯,也能坦然而处,随之而来的死亡,杨文东似乎也在习惯,死亡之前的恐惧,似乎有一点,但切早已克服。悲欢离合,痛恨喜忧不过是生命锤炼的需要,没有经历过,便自然不完美!

  人之死,是不是要说些什么呢?可是看着熟睡中的孙子,杨文东只有更深的慈爱,他累了,看他睡的那么死,自己的话是不是要说呢?想来想去,其实真的没有什么要说的,生在这个幸福的社会里,他们不需要像自己这样的担心。

  泰戈尔说:“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回忆自己的一生,感觉生如尘埃,死到是很有些静美,大概这就是为什么自己不把孙子叫醒,然后交代点什么的原因吧!创下如许家业,难道自己不需要有什么交代吗?为一代道宗吗?怎么没有这种感觉?混日子混出来的吗?杨文东心里不由晒然,自己的死的这么洒脱,似乎,也是值得骄傲的事。

  啊,终于,在我归去之时,

  我心中居然有如此的静美

  生活给我,充实如此,有何不舍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零落尘泥,不正是新生之时

  护我赤心,留我精魂

  生生不息,恒古不朽

  这一生的娱欢悲愤,俱往矣!

  没有五色乱眼,没有五音乱耳,没有七欲控人

  不正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生养之神的永生不灭呀,微妙转化永恒不朽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微妙变化之道呀,是生养衍化万物的根本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灵魂不灭,精神不死,绵延有存,生化万物呀

  跳出三界外哟,不在五行中

  如云烟般消逝在尘世间,化为尘土

  留下的谆谆教导哟,已经生发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火化吗?土葬吗?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成为助物成长的肥料,才是最好的选择呀

  居然有作诗呤唱的冲动,真正的看透了吗?灵光闪现之间,杨文东终于叫醒了自己的孙子杨水长。

  “水长,爷爷死后,就埋在你太太他们旁边,不要装棺木,不要砌墓碑,只要立一个宽18公分,高99公分大理石碑,在我尸身上面种上松树,往后你们来看我,就当松树是我的重生,好好对待哦!”

  杨水长迷迷糊糊之外,感觉不能理解,爷爷看上去精神相当好,而且说话是如此的清醒有条理,这是什么状况。内心喜悦之时,灵魂深处的悲怆切直冲脑海,这是为什么?

  “爷爷,你说什么呢,你说什么呢?”杨水东的话语哽咽,不由的感觉着一种巨大的悲痛从心底深处浮起。一种被伤痛吞噬的感觉汇成泪水夺眶而出,悲伤汇流成河。

  杨文东看着自己的孙子,想着,自己的刚刚作的死亡之歌,自己混合了《道德经》名言的死亡之歌是不是要念给孙子听,让他记上来,给自己传世呢?一种明悟的感觉,浮上心头,何必呢,每一个悟道的人,若是不能参透生死,如何能理解自己的死亡之歌呢,若是他们都悟道了,他们自己一样可以作出这样的死亡之歌,我又何必画蛇添足呢?

  留下什么后人记住,留下影像后人传承,杨文东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微笑,不知道因何而笑。他看向自己的小孙子。

  “水长,死亡不可怕,真的,不过是另一段生的开始,死亡不是终结,终结只是这一次的生命历程,爷爷肯定是要去经历另一个生命历程的,不要伤心,不要难过,一定要听爷爷的话,办好爷爷的身后事哦!”

  杨水长看着爷爷和蔼可亲的慈祥笑容,那种淡然看透生命的睿智,仿佛点亮了什么,仿佛又告诉自己什么,是阿,爷爷的肉体无法承受爷爷的精神需要了,需要更自由的释放,需要更自由的空间了。死亡是什么?是花的凋零,是叶的飘落,是轮回中生命的周而复始?爷爷需用一个新的舞台,需要更多的传承发展。

  杨文东似乎看到了杨水长的领悟,那种满足骄傲浮上脸,再一次用手摸摸孙子的头,一笑而去。

  一代道学宗师去世,地球失去了一位精神导师,更多的精神导师出现,人类的精神文明再一次获得澎渤发展,地球人类向初级的理想社会前进了一步。

  杨水长没有按照杨文东的要求去做,而是举全族之财力打造了道院,把杨文东的遗体完全保鲜,供在水晶棺里,放在道院供世人观瞻。据说是得到全世界的人的支持,因为他死的太坦然安详,任何人看着他定格的笑颜,都似乎不再害怕死亡。据说每一个人,在他的遗体前默哀,都能听到他在讲死亡之道,听到他唱死亡之歌,可以净化灵魂,完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当困难再次袭来,我们依然挺直腰身,迈开坚毅的步伐,让智慧化解万难,去迎接生活的喜悦……当死神的脚步由远而近,我们依然计划着新的开始,生命是永不停止的进步,周而复始的循环,是生命的真谛!

  当我们接受了先人的思想,就是用我们的肉身承继前辈的生命,汇成生命的长河,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杨水长是有私心的,他要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往部级干部走,再到世界级干部走,他需要一个圣人爷爷,就算不是圣人爷爷,也要是个准圣的爷爷。高龄,智慧,传承道学真谛,可以让他的仕途更加顺畅,让他的身前身后更有底蕴。钱是什么?杨水长早就看透了。何况,在他这个级别位置,要钱,聪明一点,再严的反腐也不可能让他受到牵连,因为他自己用的钱少,都是拿来打造全人类的精神文明了,一心为以,从不以私为公,而是这样反其道而行的以公为私,谁能指责他呢?

  永恒不朽的基业是什么?只有精神才有可能永恒不朽,唯有值得记忆的记忆才是值得保留的记忆,杨水长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在杨文东还没死的时候,就因为其在道学上的成就而受到认同,加上他的长寿和一直以为的热心传道,有这么好的基础,加上自己积累的人脉和人力物力,打造不了一个圣人,打造个亚圣,马马虎虎吧,有一个亚圣引领的家族,便足可以永垂不朽了吧。运用这个影响力,加上自己的政治手腕,成就一个世界级的领导,杨水长的信心很足。

  如此,杨文东的死,让他的道学著作全球热卖,各个学校都收藏,道学兴盛无以复加,虽然没有一统天下,但切影响无处不在,何况《道德经》本身就是这样一部伟大作品,他,不过是锦上添花,难度不大,亚圣在权钱的双重运作之下,勉强确立。

(https://www.biquya.cc/id30707/16393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