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登呸了一口,叱道:“草!你老人家还可怜?你可怜还有这么大的家业,你让小爷这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人,情何以堪!按照你这个说法,你应该可怜可怜本小爷才对!”
两人讨价还价了半天,陈登寸步不让。
恰好这时候,又来了一位买药的客官,小老头分身乏术,又舍不下陈登手中的上品草药,不得不咬牙换了12枚洗髓丸给陈登,又哭丧脸,唉声叹气地对陈登道:“唉!老朽碰到小哥,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每次做生意,都是老朽亏。——不过小哥,光有洗髓丸可不行啊,还需要购买‘化脉灵’配合服用才行的。小哥要不要再来一些‘化脉灵’?”
陈登身上并无余钱,便道:“‘化脉灵’?下次再说。现在小爷穷得连半个铜板都没有了,莫非你老人家愿意赊欠?”
小老头面色一变,连忙摆摆手,道:“赊欠就免了。免了。”
便不再理会陈登,自顾与那位客官讨价还价去了。
陈登第一次以药换药,还算非常顺利。
可当他第二次来“百草堂”换药的时候,却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折。
陈登第二次要换的药,就是小老头提到过的“化脉灵”。
自从对修仙上了心后,陈登在有意无意之间,总是不断寻找机会,向正一道长师兄弟和小老头等人,不厌其烦地问起“洗髓丸”和“化脉灵”这两种药物的药性、功效和服用之法,经过他们的指点,陈登慢慢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
原来,世外修仙门派在招仙大会上招收入门弟子的时候,是要测试应聘者的心脉的。如果测出被测试者的心脉是“凡脉”,那就说明他没有修仙的资质,无法修仙,只能做一个碌碌一生的凡人了。
只有被测试出身俱“祭脉”的人,才适合修仙。
这种人,才是修仙门派招收的对象。
但身俱“祭脉”之人,极为罕见,据说往往是十里挑一的概率。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凡人,是无法修仙的。
那么,什么是“祭脉”,什么是“凡脉”呢?
据正一道长师兄弟和小老头等人说,人体除了遍布全身的血管,还有遍布全身、无所不在的奇经八脉和十二正脉。血管这东西好理解,是输送血液的管道,是实实在在、完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奇经八脉和十二正脉则随血管遍布全身,肉眼无法看见,却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每家药店中,都挂有完全一致的人体脉络图,就是明证。
他们说,世俗的武林高手之所以能有惊人的武功,就是因为经过修练,他们体内的奇经八脉和十二正脉中积聚和流转了修练而来的内家精气,因此而具备了深厚的内功,反应敏锐,身手矫健,力大惊人。
而修仙者经过修炼,吸纳和炼化天地间的“祭气”,将其凝炼成一种叫“法力真元”的东西储存于体内,在遍布全身的奇经八脉和十二正脉中积聚和流传,便可施展出鬼神莫测的法术来。
修仙者之所以能够身轻如燕,飞天遁地,变化无常,施展出鬼神莫测的法术,就是这种叫“法力真元”的东西在起作用的缘故。
简单地说,能够吸纳祭气,积聚和流转法力真元的心脉,就是所谓的“祭脉”。
否则,就是“凡脉”。
所谓“祭气”,乃是天地本源之气,万物生化的源泉,俗称“天地元气”。在巫术世界,因为修仙者通常被称为祭士、祭司、祭师、大祭师之类的名称,故而牵强附会地将巫术统称为“祭术”,将天地元气取名为“祭气”。
这大概是因为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独特的“行话”,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独特的“切口”的缘故吧!
也有将天地元气称为“紫气”的。
那么,凡脉为什么就不能积聚和流转“法力真元”呢?
打个比方说,人们从山中接引泉水到家里使用,一般只需要接上一根普通的中空的竹竿,就行了。就可以通过竹管中被打通的管道,直接将水引流回来。但如果用竹管去接引超高压的强大水流的话,竹管的内壁会因为承受不起超高压水流的强大冲击力,而被超高压水流冲击得爆裂开来的。
也就是说,普通竹竿的承载能力太差,所以无法接引超高压的水流。
要接引超高压的水流,非得用精铁铸造的铁管才行。
修仙也是一样。
修仙者修炼出来的法力真元,犹如超高压的强大水流,本身蕴含了神奇而强大的力量,绝不是普通的凡脉能够承载和流转得了的。
普通凡人的凡脉如果受到法力真元的强大冲击,一样会因为承载能力过差,非爆体而亡不可的。
非但如此,有些人的凡脉甚至连竹管都不如,有的地方经脉大,有的地方经脉小,左右不通,前后堵塞,根本就无法吸纳、炼化祭气,更不能流转和积聚法力真元,自然就不能修仙了。
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凡人,都不是修仙的料。
只有身俱祭脉的人,才能够修仙。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
凡事都有例外。
故老相传,有些身为凡脉的凡人,通过长期服食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利用这些药物的奇特药力,长期对自己的心脉进行涤荡和强化,再以固本培元的药物加以整固的话,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凡脉也会变得跟祭脉一样强悍有力,一样可以修仙,一样可以承载法力真元的强大冲击的。
而“洗髓丸”和“化脉灵”,就是这样两种奇药。
陈登现在还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祭脉还是凡脉,为了保险起见,也想像正一道长那样,通过服食一些药丸,来改善心脉,迈过修仙的这道门槛的。
毫无疑问,“化脉灵”的价格,同样不菲。
好在陈登手上有的是各类草药,完全可以通过以药换药的办法,来获得那两种奇药,以实现自己的修仙大业的。
而正是因为陈登第2次以药换药,引发了一场他始料未及的风波。
那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半个月后,当陈登第二次来“百草堂”以药换药的时候,掌柜的小老头对他可就客气的多了。那天上午,陈登背着药篓,沿着青石铺砌的笔直街道,来到“百草堂”的店门前时,小老头早在店里瞅见了,立刻屁颠屁颠地,含着笑迎了出来。
小老头客客气气地将陈登迎进店内,和蔼可亲地对陈登招呼道:“小哥,快请坐。老朽猜测你这几天应该会来的。果然不错,你可终于来了。”又冲药店的后门大喊道:“小四!快给陈家小哥上茶!——记住,要上最好的茶!”
看得出,这间药店的后门,连着小老头住家的院子。
那个叫“小四”的,就在后面的院子里伺候着。
而且也看得出,小老头经常不给客人上好茶的。
如果要上最好的茶,那非得特别强调一下不可的。
片刻之后,一个十二、三岁的青衣小厮捧着茶盘走了出来,将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清茶,小心翼翼地放到陈登面前,躬身说了声“请用茶”。
小老头吩咐道:“你去醉仙楼,将吴爷请到店里来。”
小四应了一声“是”,连忙出门去了。
(https://www.biquya.cc/id30409/162386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