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血染山河 > 第二十四章战云密布

?就在聂士成、曹福田、阎洛福等人领兵返回天津的当天,也就是1900年6月15日,八国联军的各海军头目在一艘俄国舰上召开会议,研究攻取大沽作战方案。在当天,10艘吃水较浅的敌舰进入白河并作好战斗准备。日本海军陆战队231人在服部雄吉中佐率领下于当晚在塘沽登陆。不过,清军对此未采取有效的应变措施。

  

  在16日,各海军头目再次开会,制订了进攻计划。进入白河的各舰奉命驶至指定位置:日炮舰“爱宕”号、美舰“莫诺卡西”号进至塘沽火车站附近白河东岸,英驱逐舰“惠钦古”和“弗爱摩”驶至清军水雷营附近,监视北洋海军舰只;法炮舰“利夭”、德炮舰“伊尔契斯”开到塘沽和大沽之间的海关附近;俄炮舰“基里亚克”、“考里埃芝”、“保布尔”停泊于南岸东沽一带河面;英巡洋舰“阿尔舍林”在俄舰北侧,于家堡对岸抛锚。

  

  当日,又有英德俄军士兵约600人,由德国海军上校波尔指挥,在塘沽分批上岸,准备侧击大沽炮台。至此,联军作战部署已基本就绪。同日19时30分,俄国侵华舰队头领海布尔德郎代表八国联军向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在6月17日2时前交出大沽炮台。这个蛮横的要求遭到中国守军的断然拒绝。

  

  在6月17日0时50分,英法俄德日意奥七国军队开始进攻大沽,美军则根据总统指示观战。泊于白河内的联军各舰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向两岸炮台侧后开火,预先潜伏在塘沽附近的800名登陆兵分3路直*西北炮台,大沽口外的敌大型军舰也同时开炮。守军被迫还击。南岸炮台一发炮弹击灭了一艘敌舰上的探照灯,敌舰躲避未成,再次中弹,被重创。接着,另一敌舰也被击中,其余舰只退往有民房遮挡的岸边,使守军难以瞄准。北岸左营守军就近击伤2艘敌舰。铁帽桥第3营官兵近百人赶至万年桥前营,一起拉炮上墙,击毁敌舰1艘。左营离敌最近,敌舰以舰炮掩护陆战队对其发动攻击,被左营官兵击。后来,该营弹药库被炸,管带封得胜阵亡;敌人再次进攻得手,左营失守。

  

  在17日6时许,敌军控制北岸后,集中舰炮和夺来的岸炮齐轰南岸各炮台。南岸守军拼死抵抗,击伤1艘敌舰,但弹药库也被炸毁,死伤惨重.敌舰冲到炮台射击死角处,护送陆战队包抄炮台。9时左右,守军余部撤往新城,敌陆战队占领南岸炮台。停泊在海神庙附近的北洋舰队5艘军舰未及抵抗,就被敌舰俘获。

  

  大沽之战,清军伤亡约800人,天津镇总兵罗荣光殉国!八国联军舰队亡119人,登陆兵亡33人,伤103人。大沽失守,八国联军获得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的重要海口。从此之后,八国联军就从这里不断得到援军和作战物资的补充,继而进攻津京。

  

  在大沽炮台失陷不久,聂士成等人就是领兵返回天津。得胜回来的聂士成率其武卫军5000余人驻守在城东的老龙头车站、城南的广仁堂、南机器局和海光寺;城东的东机器局、城东南的马家口、城北的西沽武库,由练军何永盛部的2000人守卫;在天津城至租界之间的隙地,由淮军罗荣光率1700人防守;张德成、曹福田、阎洛福等人率刚刚集合起来的义和团3万人,分别驻守在天津和租界之间的马家口、天津城东北的陈家沟至老龙头车站一线。郭海峰、郭开山也是率领一百七十多名义和团成员跟随曹福田驻扎在老龙头火车站附近!

  

  而,紫竹林租界内的联军,最初有各国的水兵560人,自愿兵1部,驻守在租界前沿的禁酒厅;增援俄军1700人,控制了通向租界的各主要干道。联军还改装了1辆装甲列车、两艘武装汽艇,担负铁路和白河上的警戒。

  

  “兄弟,现在这老龙头火车站的老毛子(沙俄侵略军)没有出来继续袭击咱们吧?!”在6月17日中午,曹福田、郭海峰、郭开山等人就是率领曹福田的一千多名精锐部队(因为情况紧急,曹福田的大队人马还在后面)和郭海峰的一百七十多人到达驻地之后,曹福田就是对着当地的义和团大师兄询问道!

  

  “在前天(15日)晚上,在老龙头火车站的老毛子曾经向我们发动进攻,不过被我们400多人打败了!现在一直没有动静!”这个义和团头目听到曹福田的话后,就是连忙说道!

  

  曹福田一听天津城内的义和团暂时没事,就是马上吩咐各自驻扎下来!郭海峰等人找好驻地之后,郭开山就是继续开始训练,由于这里没有训练的地方,郭开山就是领着人马扛着装备练习跑步!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此次跑步依然和以前一样,郭海峰作为这支队伍的首领跑在最前面,郭开山则是跑在边上给大家喊着口号!在喊道“一二三四”的时候,这一百七十多人就跟着用力的喊道!

  

  “你们是不是男子汉?!你们没有吃饭吗?!一个娘们都比你们喊的声音大!重来!一二三四!”由于刚刚从杨村返回来,大家也都是有点疲劳了!郭开山看到大家有气无力之后,就是大声的喊道!

  

  “一二三四!”这一百七十多人听到郭开山的话后,就是大声的喊道!不要看这只有一百七十多人,但是一起用力喊的时候,声音还是很响亮的!而且这天津城中因为八国联军即将到来,大街上也是没有几个人声音就是更响亮了!

  

  “这是哪里来的军队?!精神头还挺足的!”

  

  “听说是义和团的?!咱们天津的义和团没有这么厉害啊?!”

  

  “你们看,那个喊着口号的居然是个小孩子!你们看看他有没有十岁了?!”

  

  “我看这小孩儿有十一二岁了吧!你们看,这队伍的后面还有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光头!”————就在此时一所学堂站岗的一些学生就议论道。原来,郭开山等人不知不觉的已经跑出去五公里的路程了,来到著名的军事学校——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简称老武备),拉开了清朝新式陆军建设的序幕。学堂的校址在海河下游东岸的大直沽以北与唐家口以南的区域内,并利用了原乾隆皇帝柳墅行宫(柳墅行宫是天津的盐商们为了“报效”乾隆皇帝而特别捐资筹建“巡幸驻跸”的行宫,在发电厂和大光明桥之间,即今河东区六纬路与十二经路至十四经路交口一带)原址的一部分。

  

  天津武备学堂的校址占地1000余亩。当年,李鸿章拨天津练军营兵丁一营,修筑方型大土城以围之。土城墙上,筑有通道和女墙以为护墙。临海河一面之南北两城角处,并筑炮台两座,台内地下凿空为贮存弹药之地下室。城墙外面围以壕堑引水形成护城河,并在河边遍植杨柳。城之西面,临河开一营门;北面对唐家口也开一营门,均设吊桥,城内中央建旧式瓦房500间。北面还有演武厅,东面有弹药军械库和轻汽球房及马厩,南面为职员住宅。东南隅开大水池,引海河水流人为练习架设军用桥梁之用。池之中心有一小岛,上植花木,以为全体人员游憩之地。池西留有一座民间庙宇(五圣庙),校址西面宽阔草地为大*场。学堂为旧式衙署的建筑格局:正门是六扇大门,堂内六进,分六大部分。大门内左为卫队房,右为号令房、号房(传达)、杂物库房;第二进为办公室及大堂;三进为讲堂、中德教习室、仪器室;四进为饭厅,大、小厨房,剃头房,浴室;五进为学生宿舍和自习室;最后为步枪暂存室及修械室。堂之四隅均有厕所。堂外大部分为大*场所占,放眼一观,非常开阔。堂之四围亦皆植树。土城外以东附近辟有打靶场,为学生实弹射击练习之所。土城北距老龙头(老火车站)5里,东距东局子(北洋机器局)8里,东北距北洋水师学堂也约8里。

  

  而,学员最初是从北洋各营弁目中挑选“精悍灵敏者”,也收愿意习武的文员。经过考试,有100余人入学。学习近代西方战阵攻守军事技术,主要课程有:天文、舆地、格致、测绘、算化等基础科目。为了验其所学,每月间三、五日,督率学生赴营演试枪炮阵式,建造台垒,*习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式等,使其学用结合。强调兼习经史,进行所谓“忠义教育”。学制1年,毕业后优秀者留学堂充当帮教习,其他回营量材授事,转相传授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天津武备学堂每期招生500人左右,并将学生编为4个大队,每大队126人,共编为步、马、炮、工、辎5科,每科100人,另有18人学习氢气球及修械。在课程设置上,军事课设: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图上战术、战略学、孙子兵法、管子兵法、沟垒学、弹道学、军制学、野外勤务、步兵*典、气球学等;文化课设:国文、算术、几何、三角、代数、地理、中外历史、政治学、格致等。

  

  不过,由于八国联军即将到达,这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的大部分师生已经是走的走、跑的跑了,现在整个学堂制止那个还剩下不到一百人了!

  

  “大家原地休息一下!”在继续跑了一阵子之后,郭开山也是知道义和团成员累了,就下令休息。只是没有想到,郭开山这一下令休息,竟是赶上了一场战争!

(https://www.biquya.cc/id30322/16203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