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角迷雾 > 第46章 天降元宝堪诱人

?韩敬畴已三十出头,生得黧黑结实,孔武有力。父母在他婚后相继去世,他和老婆林亚金育有一男孩,现在村小学读书。他家有二三亩薄田坡地,自己耕种。

  

  韩敬畴读书不多,但学得一手谋生手技。开始是补锅,后又学阉鸡、阉猪。补锅要挑一担子风箱、火炉、铁锤、铁砧等笨重家伙,阉鸡、阉猪工具仅仅是两把小刀及针线之类。因此,他一个小布袋装着刀具针线搁在担子上,走村串户,补锅、阉鸡、阉猪,随叫随做,得心应手。由于农闲时,他到处做零活,虽然收入不大,但人勤快,手头也较为宽松。

  

  韩敬畴为人随和,乐观豁达,经常笑口常开。他很少跟人争拗,工作又认真踏实,人缘很好。他几乎走遍十三区各乡的每一条村,人人都认识“补锅畴”,见面总是笑呵呵打招呼。他生性勤俭,一件灰衣补丁压补丁,经常是袒胸露腹,甚至打赤膊。别人讪笑他,他则解嘲说:干他这行,整天流汗滴水,就是新衣服也穿不上。他自嘲说:他的命生来做笨重或卑微的工,一日三餐挣得碗饭,他感到很满足。

  

  韩敬畴一个大男人却有菩心肠,热心帮助邻里乡亲,别人家中有困难而提出向他借钱济急,他都乐意借出,但声明:利息照算,不能通融。他常说,他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一分一毫都挣来不易。因此,有时他挣来的钱,有账可查,却没有钱带回家去,常引起夫妻间之龃龉。

  

  有一次,韩敬畴到十三区藤萝乡萝兰村为人补锅,中午得空便去拜访一家远房亲戚,林家的姨婆。

  

  这家亲戚乃祖母辈的堂姊妹,韩敬畴循辈份叫姨婆。姨婆年已年过古稀,身体还很硬朗,农忙时还下农田。在家打理家务也井井有条。姨婆生二女,出嫁后,外孙儿女都十多二十岁了。她生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林旭,二儿子叫林晖。

  

  林旭,抗日前已在外地读书,后在政府军队中供职。抗日时当过国军团部参谋,抗日胜利后听说是当了团长,他身边有家眷老婆孩子,一直没有回来,村里二十岁上下的小伙,许多人都不认识他。林晖的儿子林达明已二十出头,还没有见到伯父一面,听阿婆和父亲说,大伯父是黄埔军校学生,在国军里当官。

  

  这二三年,内战打得好激烈,姨婆虽然大儿子林旭在国军当官,但地下游击队及政下政权也不为难林家。姨婆对林旭这个儿子也早已没抱什么指望了。

  

  林晖和林达明父子伴在母亲身边,耕种祖上传下三四亩田地,一家也能自给自足。林达明年青,人也好灵活机敏,农忙时在家帮忙父母亲下田,农闲时到铺前镇去当鱼贩子。林达明一早就赶到铺前镇码头,挑担竹篮子直接向渔民船家买批发价的鲜鱼,走村串户叫卖,赚个差额价钱。由于林达明经常挑着鱼篓子四围走,“卖鱼明”几乎村村乡里都认识他。

  

  韩敬畴和林达明这对远房表兄弟,关系很好,他们不但沾亲带故,还是各谋各的自由职业,见面碰在一起时,就会摸着杯底吹水,交换在各地听到的逸事趣闻。他们在农村也算是交游广阔、见多识广的人,说起话来,也很投机。因此韩敬畴一到萝兰村,都会去拜会姨婆,探望表叔和表弟。

  

  这天,韩敬畴来时,正好林达明也一早卖完鱼回家。

  

  “敬畴!一起吃午饭。”姨婆热情招呼。

  

  “表哥!今天我留条青斑,还很新鲜。”

  

  “二表叔呢?他还没有回来!”韩敬畴问表弟林达明的父亲林晖。

  

  “林晖今天上铺前镇卖猪仔,希望卖个好价钱。”姨婆朗爽地说。

  

  “阿婆!爸爸可能到下午才回来,我和表哥要先吃饭了!”

  

  “你兄弟先吃饭,即使林晖跟你们一起吃饭,你们说的话,他也插不上口!”

  

  姨婆对韩敬畴这个疏了还有心的外甥孙子,笑眯眯说话。林达明则从厨房把阿婆刚蒸好的青班鱼端上台,又提出一瓶自酿的米酒。他们表兄弟都喝得两杯。一杯下肚,他们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韩敬畴关切地说:“达明!你卖鱼走的村也不比我少,你有没有看中的对象了?”

  

  “表哥!这村过那村,见的姑娘可不少,但我一个卖鱼郎,一身鱼腥味,年青的姑娘,总是捂着鼻子站得远远的。”林达明哈哈笑,显得很谷达。

  

  “达明!话不能那么说,一定会有姑娘肯嫁给你,起码可挣条便宜的鱼吃。要不,表哥给你介绍个姑娘,包你满意!”

  

  “阿婆和爸爸也想我早日娶个媳妇,也不能说没有姑娘肯嫁,其实是我并不急,现在不是找老婆的时候!”

  

  “什么时候不时候呢?”

  

  “现在兵荒马乱、政局不明,老百姓都在静观待变,娶老婆还是慢慢来。”

  

  林达明的话,含有无奈和烦忧。爷爷在世时,把林旭伯父送去省城读书,后来还考上黄埔军校,走上读书作官的道路。爷爷去世后,他爸爸只读三四年村学,就结婚生子当一世农民。他达明也只读小学毕业就务农了,他还是前二年大胆走出家门,挑着一对鱼篓子走村串户卖鱼,尽孝心让阿婆和父母生活过得宽裕一点。

  

  韩敬畴对表弟林达明的心绪是了解的。去年,国军三十二军进琼,地下游击队就撤到五指山区,近来传闻国军要撤走,如果国军撤走,游击队迟早又会回来,他伯父在国军,林家总脱不了有关系。韩敬畴问:“大表叔现在有没有什么讯息呢?”

  

  “没有!我伯父再有本事,是为国家民族做事,和我们林家毫无相关。”

  

  “好!我们不说那些不相关的事,干!”

  

  韩敬畴和林达明表兄弟俩,一齐举起手中酒杯,碰杯。他们对着一条清蒸青斑,喝上两杯白酒,敞开心怀,天南地北地侃,好不畅快,人生一乐也!

  

  饭后,突然来了两位着灰中山服的陌生人,看打扮应该是城里人。来人自我介绍说是林旭的朋友,受林旭所托来拜访林家。林达明对没有见过面的林旭伯父,一直当作没有存在、和林家已毫无相关的人,怎也想不到今天竟然托朋友捎来讯息。这令姨婆和孙子林达明喜出望外。来人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关金券,说是林旭孝敬母亲的。这一来,一切都是真的,再不能有任何疑虑了。

  

  韩敬畴姨婆不敢怠慢,吩咐孙子达明,泡壶龙井茶,带客人到横廊客厅去说话,并叫韩敬畴去作陪。乡下人没有什么好东西待客,姨婆则赶快到厨房去炒一升花生。这时天气突变,外面突然雷电交加,下起一场大雨来。

  

  当来人得悉韩敬畴和林达明是交情很好的表兄弟时,他们对望一眼,点点头。这时,其中一人从其手提包里,抽岀一张熨金盖有大红印的纸,淡黄底花边图案,上面有一个蓝底十二角星,三个醒目大字「委任状」。韩敬畴和林达明心里噗噗跳,紧张得提到了喉咙。他们都知道,十二星标志代表国X党,「委任状」三字他们也认识,左下“蒋中正”三字,估计是人名,但是何许人,他们并不知道。

  

  韩敬畴和林达明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两位中年来客满面笑容,平静淡定,态度和霭,更令到他们像置身于五里云雾中……

  

  韩敬畴,一个平凡朴实的中年农民;林达明,一个刚刚入世的农村青年,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好的体魄和力气,又有刻苦耐劳的精神,最大的本事还懂点谋生的手艺,即使冒牌的算命先生、江湖术士,最多断他们的命运:不怕劳苦,勤俭持家,总可以挣个一日三餐,不会饿死老婆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命运了。可是今天偶然的机会,碰到二个不速来客,突然在他们面前呈显一张盖着大红印熨金的「委任状」,很肯定,它将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祸兮?福兮?充满未知数。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祸福相依自古存,人生命运定卑尊;荣华富贵人人羡,享福无成已断魂!(元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3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