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角迷雾 > 第17章 龙府大院宠新贵

?南方村落,多建在周围有田野的较平坦之岗坡上。一般是各氏族之先祖,圈地建村,繁衍后代。龙潭村是典型的南方村落,最先由龙氏先祖创建,后来也迁来一些小姓附于外围,龙氏始终为龙潭村之大族龙头。

  

  过去村屋,大都依循三进或五进“单数成宅”的风水格局建造。如果是坐北朝南,那么从北往南的屋脊,依次降低一线。每排屋宅之间只隔一条巷,巷一般只有四五尺宽,铺的是大小不一的青石板,由于年代久远,青石板面滑溜溜的。巷两面的屋宅大门,则对着巷开。这样的布局,算是很整齐了。但由于盖屋土地有大小,家庭经济充裕和贫乏有分别,因此成行成排之屋宅并不多,反而零星、单独、参杂不齐、高矮不一之屋宅则不少。村屋多以正屋多少架桁判大小,最小应算五架桁,很少,一般都有七架桁,经济较充裕又有足够土地则盖九架桁或十一架桁。另又有除厅房庭院外,有否走廊厢房以区别。无走廊厢房者,称“凹廊宅”,有单边廊者称“单廊宅”,正室两边都有走廊厢房者谓“吊球宅”。一般家庭只是“单廊宅”,左右都有走廊厢房的吊球式建筑,在农村算是大财主家之大院了。

  

  龙府,有龙府旧宅和龙府大院之分。旧宅是龙荣先祖在清代所建,一连三进厅房,正屋是九架桁的单廊宅,庭院东面三进走廊有拱门连通,共九间厢房。龙荣独霸龙氏祖先的房地产大权后,三十年代在旧宅西面再修建的一连三进、十一架桁见现的大宅,属于吊球式建筑,叫龙府大院。旧宅和大院相隔一条约五尺宽的巷子,人走巷子中,两边都是高高的山墙,人觉得渺小和被困之感觉。两边宅的大门均对着巷子,方便来往。

  

  龙府大院之桁桷和家俬,全是南洋运回来的坤甸、油楠、酸枝木营造。八仙枱、太师椅、长木沙发,还装嵌着当年民间很少见的云石。神龛和屏风,雕龙刻凤,古色古香。第一进正厅横梆,书有龙荣亲书的“文章”、“创业”四个大字。正厅门是六扇四柱组合门,上框配五排旋子。大院坐北朝南,向巷的门楼向东。大门是三寸厚的坤甸木,连驳壳枪的子弹也打不穿,里面还有需两个人扛的一条横木闩住,夜晚闭门落闩,盗贼土匪就别想光顾。

  

  现在的龙府大院,第一进大厅,是乡干部聚集开会之场所。两边厅房是乡文书、会计、出纳的办公地方。虽然房里设有卧床,但他们都不住在这里,傍晚下班后就回家去,最多白天抽空在床上休息片刻。

  

  第二进,第三进厅房和走廊厢房,分别住有村里结伴为伍的未婚男女青年,或一些家庭住房不足的青年民兵,还有一些多余的房间空着。

  

  第三进东边两间相连的厢房,住着一对年逾花甲、没有儿女之夫妇,人称蔡伯、蔡婶。他们是逃荒来的外地人,他们在龙荣被杀前不久,通过龙昆,取得龙荣的恩准,在村围林边搭个草棚居住,租龙府两块坡地种番薯蔬菜为生。龙荣被杀,龙府童仆、佣人遣散,龙昆就叫他们搬进龙府住,看管房子。

  

  解放后,龙府成为龙潭乡政府衙门,由于蔡伯夫妇是贫苦农民出身,龙府新旧大院厅房多,需要人照料,打扫清洁,因此蔡伯夫妇不但继续住在龙府大院,农会在生活上也给予适当的照顾。和蔡伯住房相连一间厢房作为厨房。

  

  龙府大院的最大特色是,第一进庭院天井两旁建有骑楼。在院子右边有一道约二尺来宽水泥楼梯上去,在正厅檐口处是水泥平台的走道,对着天井是水泥栏杆。在门楼顶,东西对向盖两间平顶楼房,楼顶还有装饰水泥栏杆的天台,房中有木梯上天台。天台很少有人上去,出口有铣铁板盖住。楼房门向天井,两房门对开,外是水泥柱走廊;向南开一个大窗。南面院墙,人头般高,走道跨过天井相连。门楼上面房子,左面是“读书斋”,右面是“望月楼”。读书斋和望月楼,设有卧床和铺盖,算是招待外来干部之客房。没有客人,平时则锁着。读书斋下面楼梯旁的小房间,就是民兵副中队长颜强的宿舍。

  

  龙府大院南面院墙外,是一个种有荔枝、龙眼、杨桃果木的小花园,有围墙围住,外另有侧门进花园。

  

  龙府大院对于丘逢清和柳从风完全没有陌生,过去他们均多次到龙府来“作客”,对这里的一砖一瓦基本上都很熟悉。来者不善,他们除了向龙荣敲诈粮饷外,对龙府内外道路的一草一木他们都摸得清清楚楚,以备突发事变时可以安全撤退。

  

  抗日战争时期,龙荣儿子虽在政府军队中任职,但抗日是国共的共识,所以凌如泉带领丘逢清来拜访龙荣,要龙荣捐出粮饷,支持抗日,龙荣没话好说。凌如泉又善于言辞,大宣民族大义,龙荣衡量利弊,也不得不耐痛作出奉献。

  

  解放战争时期,凌如泉支队退回五指山区,以避压境的32军之锋。四八年龙彪随部队北上会战,丘逢清带他的大队跳出七岭大岭地区,在十二、十三区一带活动,发动群众,组织地下政权,准备迎接解放大军。这时的柳从风已升任中队长,他的中队是丘逢清大队的主力中队。

  

  记得就在龙彪离家后二天,丘逢清就带着柳从风几个游击队员翻墙潜入龙府大院,一下突进大厅,刚好龙荣和老婆、侍妾、丫环三四人在厅中说话,管家龙昆也在场,尚未回去。柳从风左右手两支ト売枪就已对着各人。丘逢清呵呵笑,一步趋前坐到龙荣对面的椅子上,绕起扎着绑带的腿脚,对龙荣说:“龙世伯近来可好吗?我们又见面了!”

  

  “托福,我们粗体都好!”

  

  龙荣知道来者不善,但一下全家妻妾的性命皆在枪口之下,他只好故作镇定,和丘逢清虚与委蛇。丘逢清枪不出套,空着手,依然笑吟吟坐下来,打开衣襟,随手抓起旁边一把葵扇煽风。丘逢清衣襟敞开,龙荣各人均看到他们腰间除了手枪,还绑着许几条炸药,如果拉响炸弹,龙府大院可以夷为平地,谁都活不成。

  

  丘逢清这一招很奏效,吓得龙荣不敢妄动,几个妻妾丫环也吓得魂不附体,脸色苍白,身子颤栗,但谁都不敢移步离开。这时,丘逢清开口了:“令郎回乡剿匪,我不说他搜刮多少民脂民膏,这样说不好听,我只说,他身负使命,上峰一定给他许多经费。令郎走了,匪也不剿了,你们就把他存放家里的金银交出来,大家都有好处。”

  

  “丘队长!如果说龙府没有金银也说不过去。丘队长,给你老孝敬五百光洋,也算是交个朋友。”

  

  “你以为我们是乞丐吗?”丘逢清鼻子嗤一声。

  

  “再多你们两位队长拿着也很辛苦!”

  

  “好办!叫你的管家找个担子帮我们挑出去,门外有我们兄弟接应。”

  

  结果丘逢清举起三个手指,吓得龙荣眼盯嘴呆,丘逢清至此才说:“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那就先借我们三千光洋好了!”

  

  龙荣气得咬牙切齿,但也毫无办法,只好叫龙昆跟他老婆回内室,一封封数出三千光洋,由龙昆挑着光洋,送他们出去。

  

  龙府龙荣自然有枪,但也不能随便亮相,结果给丘逢清和柳从风的同归于尽的绝招,那一次就从龙荣荣手中诈去三千光洋……

  

  往事如烟,丘逢清和柳从风重新回到龙府大院,可是已经是人事全非。当年不可一世的龙荣已尸巧骨化,现在的丘逢清和柳从风,却成为龙府之贵宾,其实是至高无上的主人。龙荣罪大恶极已成为历史,丘逢清和柳从风这些新贵,也要在这里运筹帷幄,掀起一番完全意思不到的腥风血雨,只能说是历史的重演!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认定敌仇宣战檄,布开阵势设屠场;挥拳擦掌磨刀霍,血染山村溅殿堂。(阳韵)

(https://www.biquya.cc/id29003/15503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