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是有人找某某高僧看了他前世欠谁谁多少钱,得给他做做功德,烧烧纸钱还债,数字几乎精确到小数点,有些人也称其为“”。这些事准确与否不知道,只是每每见不少“还”过阴债的人都比较心安理得,似乎也是件好事。只是,自己扪心自问:“阴债”这样一还就真清了么?答案不敢肯定。笔者绝无意说高僧们看得不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能促使人们悔过向善。但是,个人以为,这种方式还是不宜过多提倡。毕竟,我们所谓的阴债,决不是能这么一还就了之的。
学佛的人大概都听说过这么几句话: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缘缘(冤冤)相报;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一个家庭的组建,有很多的因缘。有时候有些家庭出一些很特殊的状况,在常识范围内不好解释。中原地区最初的阴债大概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引申出来的。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确实有一些其它情形的怨结对象(通常称的冤亲债主,肉眼看不到)纠缠不离。
象这些情形找一个有修行的高人看看,确实能指点迷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如果认为就此就能万事大吉,将自省力行的工夫放下来,则是大错特错。我们通常说的,是指还了离我们比较近,怨结纠葛比较深的一些对象的宿债,而不是已经把所有的债都还清了。经上常讲:假使恶业有形象,十方虚空容不下。且不说其他,仅是食肉这一个行为,已不知直接、间接造了多少杀业。真要把宿业消尽,谈何容易!退一步说,就算我们把以往的宿债都已还清了,我们今生又已欠了多少该还的债?且不说别人的债,仅就父母的债,只要是为人子女者,谁敢大言说已还清无余?
民国年间印光大师对当时的人有这么一个说法:今人不见其过,故过如山积;古贤不见其德,故德比海深。现在的人和民国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毛发之善,挂在心里、放在高空还惟恐别人不见,一定要挂在嘴边、书之纸上,以供后世景仰。古人深知德不彰则润身的道理,不为启迪后进,决不显己之能,何况德。现在,善举能不成为障目之叶的有几人能做到?我们做一点点善事就以为很了不得了,应该得到如何如何多的福报。如果福报真的临头还好说,若我们所期待的福报没有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来临时,能保持平常心吗?食肉杀生,意识、行为放纵,傲慢等等无数折福的行为我们可有一丝毫的警觉?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业力很重就没有办法了,一定要求助“高人”帮我们解决。一般情况下,只要知道了事物之间因果转换的真相,就无须再求“高人”进行指点。我们以真诚的心态去忏悔我们以往的过失,并努力改正自己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做一些有益于社会、人民以及一切众生的事。兢兢业业的去耕耘自己的福田,不去惦记自己的业力什么时候会消除,也不去盘算会有什么福报,福报什么时候会降临等等,并在忏悔时将我们所做的善事与他们共同分享(通常说的回向),业力自然如隆冬之雪潜消于春阳之中。而福报也就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不经意时萦绕在我们的周围。
打胎的人如何:
多做善事,多做法事。比如去寺院给去世的家人念佛号。最好的办法是放生。随缘放生。看到小鸟啊、鱼儿啊,蚂蚁呀,蚯蚓啊,给他们放到他们能生存的环境去。家人之间一定好和睦。因为死去的孩子很可怜。他们还没投胎,也不会有机会再次投胎,只能依附在你或者你丈夫身上呆着。怨恨和哀伤的情绪使得他们会折腾你们,可能哪一部位要生病。所以,尽量家人要和睦,并经常以死去的孩子的名义(最好给他起个名字),做些善事法事放生等活动。消除他们的怨恨,也解除自己的内疚。
(https://www.biquya.cc/id27871/15989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