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我这样去,他们不会报警吧?”
“很有可能,这个时代变态太多了,尤其是暴露狂,真恶心。”
“谁是暴露狂!?还不是……算了,跟你说这些简直是找罪受。”
下山后,俞越发现这个所谓的人类定居点其实是一个小村庄,而且是非常非常小的那种,只有十几户人家,房屋也基本都是简陋的木屋,村庄外还围着一圈矮矮4的篱笆,隐约能够看到里面一些被驯养的动物。
“也不知道他们说不说中文……”
蹑手蹑脚的溜到篱笆外,俞越往还有亮光的木屋望了一眼,却没有看到任何身影。
“里面有人。”
“真的?”
“骗你干嘛。”
“那要不直接去敲门……不行不行,那样真会被当成变态的,附近有什么没人要的衣服吗?”
“应该没有吧。”
“能遮挡的东西也行啊。”
“对了,那有个晾衣架,上面好像有块破布。”
“不早说。”
一听有能够遮挡身体的东西,俞越立马行动起来,先是翻过了篱笆,然后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桃所指的晾衣架旁,结果上面确实是晾着一块破布……
“不是……这,这怎么穿?也太小了吧……”
与其说是破布,不如说是一块破毛巾,只是刚好够在腰上围一圈而已,而且俞越能够清楚的闻到上面传来的莫名味道,应该是用来擦某些东西的,虽然他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那会是什么东西……
“簸箕,是你吗?”
忽然,就在俞越刚将破布裹在腰上的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却突然从身后传来。
“呃……”
“你是……?”
艰难的转过身,俞越看到身后的木屋,一个老人正杵着拐杖站着门口,好奇的望着自己。
“哇哦~被发现了耶。”
“这位小兄弟,你是……”
“我……那个……呃……就是……”
就在俞越支支吾吾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老人却忽然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小声说道:
“小兄弟,可是逃难至此?”
“呃……对对对对!我……逃难来的。”
“难怪,连件衣服都没有,真是可怜,快进来吧,老朽给你找身衣服。”
老人倒是非常的和善,这让俞越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于是便跟着对方走进了屋子里。
可刚一进去,俞越就发现,屋子里非常非常的简陋,家具只有一张桌子,几个凳子,一个类似于柜子的东西,以及两张床,非常符合“家徒四壁”这四个字,而且照明的灯火也是那种俞越只有在电影和书上才见识过的油灯。
“唉~这身衣服是我以前穿的,有些旧了,小兄弟要是不嫌弃,就先穿着吧。”
“多谢老人家。”
老人在柜子里翻了一会后,最终捧出了一堆土灰色的衣物,俞越现在已经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自然有什么穿什么。
不过等穿上后,俞越才发现这身衣服有点紧,而且还有一些破洞,显然有年头了,不过等他发现老人身上穿的那身灰色衣服破洞更多,甚至裤腿还短一截后,他就知道这身衣服肯定是老人有的最好的衣服了。
“小兄弟长得真壮啊,比我当年还壮,衣服肯定是有些不合身。”
“没事,有得穿我就已经非常感激了。”
“哈哈,小兄弟一看就是能吃苦的人,坐吧。”
“谢谢。”
坐到凳子上,俞越此时才看清老人的面容,那是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面刻满了沧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老人过去经历的风吹日晒,而且不光是脸,手也是一样,黝黑而且粗糙。
“小兄弟是哪里人啊?”
“呃………………”
老人的第一个问题,俞越就答不上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就更别提其他地方叫什么了,不过看到他又是一副支支吾吾的模样,老人好像又明白了什么,轻轻一拍脑袋,笑道:
“瞧我这记性,不能问逃难人原籍这个老规矩都忘了,小兄弟莫怕,老朽也是逃难人,不会去报官的”
“呃……噢,谢谢。”
虽然不知道老人在说什么,但俞越还是习惯性的点了点头,道了声感谢。
“那小兄弟叫什么?”
“我叫俞越。”
“俞……什么?”
老人一听这个名字,忽然皱起了眉头。
“俞越。”
“哦,姓鱼呀,我说呢,有姓马的,有姓牛的,怎么就没姓鱼的呢,今天终于见到了。”
老人的理解明显出现了某些偏差,但俞越也懒得再去解释,反正老人家高兴就行。
“鱼跃呀,那你是打算去哪?”
“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
“唉……我当年也是这样想的,结果漂泊了十多年,最后终于在这里落了脚,忘了说了……这个村子叫胡庄,都是姓胡的人,我是里长,叫胡苗。”
“这样……咦,那老人家,你之前说的逃难,是怎么一回事?”
“跟你一样啊……”
长叹一声,老人的语气一下变得有些悲伤。
原来在他很小的时候,其实是和家人一起居住在明州的,可是后来因为赵氏之乱,明州陷入一片战火中,由于他们族中有一人在赵氏军中当兵,所以家产和永业田全部被朝廷给抄没。
没了生计来源,加上父亲因为讨说法而被打死,胡苗的母亲也很快就去世了,孤身一人的他为了活命,只好离乡逃难。
但是在华夏国,有一条非常严格的法规,规定个人不得擅自离开户籍所在地,要去其他地方必须向所在地的典籍官申请文牒,如果没有文牒而擅自离乡,被抓住了就得充军,尤其是农民。
可是为了活路,胡苗也只好冒险,所幸当时朝廷忙于平叛,没有太多精力管这些事情,于是胡苗跟着逃难的人群一起离开了明州。
原本胡苗是打算在外面混一段时间,等时局平稳了再回乡,可没想到这一混就是十三年,而明州之乱也以赵氏割据宋州和半个明州告终,胡苗的家乡刚好是被赵氏占据的那一边,田产土地早已被分给了别人。
于是在继续漂泊了一段时候后,胡苗和一些来自其他地方的胡姓难民,一起来到了伏龙山下这个被称为栗乡的地方定居。
因为华夏国在建立之初实行的就是均田制,每家每户按照人丁分配土地,所以尽管胡苗是私逃出乡的难民,不过当时国家为了恢复因为战乱而损伤的元气,放宽了对流民的管束,并且允许他们在其他地方耕作土地,
胡苗就这样在伏龙山下安了家,一直到现在,并且娶妻生子。
不过他的妻子在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只有一个儿子跟他相依为命。
“唉……只是我有一表兄,不知流落何方,是生是死……”
说起过去的事,老人那沧桑的脸上,已是老泪纵横,而俞越心里也是沉甸甸的,非常难受。
“老人家,为什么政……朝廷,不允许百姓迁移?”
“这是至圣先师定的规矩咧。”
“至圣先师……”
俞越转头看了桃一眼,对方却只是朝他耸了耸肩,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是叫俞长生吗?”
“咦,不敢说,不敢说……官老爷都不能叫至圣先师的名字咧,不敢说。”
老人虽然没有回答,但俞越知道他口中的至圣先师肯定就是创造他的俞长生无疑。
“那老人家,呢跟我说说这个……朝廷的情况吗?我没读过什么书,您见多识广,肯定知道的比我多。”
“哈哈哈,后生要都跟你那么客气就好,也行,老朽就跟你说说。”
爽朗的笑了几声,胡苗老爷子就开始跟俞越介绍起了这个国家的一些情况。
(https://www.biquya.cc/id27814/15949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