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笔买下的宅子,修葺一番后便瞧着很是不错。燕娴喜欢清净,故她所要住的院子,必定就是这宅子里最为僻静之处。燕淮身边都是粗汉子,其中最能拿来当丫鬟婆子使唤的人,也只有个如意而已。饶是燕娴,她身边也只有一个哑婆。 偏生图兰有了身子,众人都挂心着谁也不敢叫她操劳,只准她在屋子里呆着好生养胎,新房那边的事,她也就无法插手帮忙。 这当口,再寻了牙婆买人,是万万不妥的。所以到了最后,这布置新宅子的人手,就都成了谢姝宁派去的人。 卓妈妈得了吩咐,领着几个丫鬟婆子悄悄过去。一个两个都是手脚麻利的,花了两三日,匆匆收拾了一番,倒也差不离。燕娴也微松了一口气,她虽有心,但精力到底不济,又不舍得叫别人来着手准备兄长的婚事,便在等宅子的事告一段落后,专心致志地打点起了聘礼。 时间紧,结亲的一应流程便也走得快。 时间如同指间沙一般,在不知不觉间便尽数溜走。 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燕淮那厢来催妆的日子。此时的规矩,男方催妆的日子,通常在迎亲的前三日。男方的催妆礼到后,晚些时分,女方便要派人往男方送妆去了。 故而北城这边一大早便跟着忙活了起来,处处张灯结彩。 廊下来来往往的仆妇脸上皆带着笑意。角角落落里都是一派喜气洋洋。宋氏也高兴,亲自张罗着众人在窗上贴双喜,又在檐下一一挂起了大红的灯笼。仆妇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做着事。或拿了帕子高高爬上梯子仔细擦拭起了檐角,或抓着笤帚弯腰瞪眼扫去砖石缝隙间的渍垢,又有人赶往花厅,将里头一早安置好的桌椅仔仔细细都抹了一遍。 用桂圆烹煮的茶已能用得,热气循着锅沿袅袅升起,散发出一阵阵清甜的香气。 有婆子抓着小小的铜勺,一勺勺将待客用的桂圆茶往汝窑白瓷的小碗中。 伴随着阵阵甜香。远处的天际上现出了几抹橘色。 冬至领着人在胡同门口候着。这热热闹闹的气氛,便一路从宅子里蜿蜒着在整条胡同里弥漫开来。 依宋氏的意思。她始终是嫁女,总不能叫阿蛮悄无声息地便出了门。何况他们先前便都已商量好了,这纳成一事,照例而行。婚事不能大办。却不能不办,该有的还是少不得。 约莫半个时辰,胡同外渐渐有了人声。 等到人影变得清晰,冬至便转头对候在那的几个小厮使了个眼色。 随后,火花一闪,胡同口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得各家都忍不住悄悄打发了小厮丫鬟推门探头来看热闹。 薄烟弥漫,大红的纸屑随风而起。 震天响的鞭炮声中,由东城而来的催妆队伍。抬着大红漆金的催妆盒子,朝着胡同深处而去。 汪仁也记着今日是催妆的日子,一早便带着人到了宋氏跟前。帮着忙里忙外,俨然一副主人家的模样。众人见得多了惯了,竟也无一人觉得怪异,只拿汪仁的出现当日常吃饭睡觉一般的事看待。 这会,他便站在花厅门口,仔细打量着来催妆的人。 打头的两个。一个是他熟悉的吉祥,另一个却是是他不曾见过的。站在吉祥身后的那一个,亦是陌生面孔。 汪仁眯了眯眼睛,佯作不经意地将视线落在了吉祥身上。 吉祥便上前半步,先指了站在身后的年轻人方要开口,却见汪仁忽然张了张嘴,道:“可是锦衣卫的人?” 此言一出,下头几人都不由得微微一怔。 “握惯了绣春刀的人,即便空了手,却还是易露痕迹。”他漫不经心地解释着。 被看穿了身份的年轻人,便也不多加辩驳,只垂眸同他见礼:“秦南见过印公。” 名唤秦南的年轻人,出自燕淮手下的铁血盟,两年前被他提拔着塞入了锦衣卫所,分管铁血盟的情报网。今日他来,一则当然是为了送催妆礼,二来却也有更为重要的任务。 汪仁并不知内里详情,可猜出他是锦衣卫的人后,神态便有些怪异起来,上下打量着秦南,却并不言语。 吉祥便又看向原本站在自己身侧,穿了身真青油绿色怀素纱衣的青年为汪仁介绍起来,“这位是主子的师兄,昨日方至京都。” “见过印公。”话音一落,面貌俊美的青年便从善如流地问候了一声。 汪仁闻言,眼神微变,几不可闻地呢喃了句“师兄”,而后温和地笑了起来,对站在那的青年颔首示意,打着哈哈:“一路舟车劳顿,怕是累坏了吧,快请里头坐。” 顶着大日头说了几句话,众人也都热了,听了这话便朝着花厅里头鱼贯而入。 生得丰神俊朗的纪鋆,面有倦色。 吉祥的话不曾作假,他的确昨日才至京都,也才终于在时隔数年后再次见到了十一。 他也方才知道,十一马上就要成亲了。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他怀揣着的那些大计、野心,便都不便赶在这当口拿出来说了。 多年未见,一切都还得慢慢地来。 今日催妆,他既来了,自也要凑个热闹。 他们师兄弟二人还未来得及细说这几年的事,他也只知道十一要娶妻了,进了北城,又进了女方家所在的胡同,他便当十一要娶的姑娘,只不过出身于普通人家,谁知才进门没多久,他竟然便见到了汪仁。 内廷里的掌印大太监不止汪仁一个。可汪仁素来是个与众不同的。 然而汪仁是个宦官,这娶的自然不可能是他的女儿。可什么样的人家,能叫汪仁来接待送催妆礼的人? 纪鋆跟着人群。一步步往里走,心里却渐渐有疑云浮现。 还有此次同行之人中的那个秦南,竟然是锦衣卫的人…… 十一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思忖间,一行人已进了花厅,渐次落座,有婢女上前来奉茶。 他们送来的催妆礼。则已被悉数抬了下去,唯有凤冠霞帔先被另行取了出来。 至黄昏时分。谢姝宁的嫁妆也出了大门。 送妆的队伍先行,卓妈妈领着自家几个得用的仆妇随后而行,赶往东城“铺房”。 新人的新房里,除了床外。剩余木器皆由女家备办,一向是规矩,这一点上宋氏很看重。 帐幔铺盖必要成双,宋氏便做主定下了八铺八盖。至于铜锡瓷器,古玩字画,妆奁衣裳,更是悉数不尽。其中箱笼衣料、首饰珠宝,数不胜数,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若非宋氏心知此事需多些谨慎,这送妆的队伍定叫她给安排成“十里红妆”。 因而古玩箱笼、金银器皿之类显眼的东西,她只备了些寻常分量。真正多的,是那些个田地房屋铺子。 她领着玉紫打了两日算盘,将自己名下的产业一分为二,一份留给儿子,一份便趁着今次给了女儿。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对宋氏而言。这桩婚事里还有太多遗憾,叫她忍不住觉得亏待了自己唯一的闺女。 单说“铺房”这一条。便该请了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来作那铺房人才是,但这回,便只能由卓妈妈亲自领了这活。虽说没那么多忌讳,可到底也没图吉利。 因了谢家的事,再加上燕淮的事,这明明是大喜事,却也不能广而告之。 连能给谢姝宁添箱的人,也没有。 宋氏便可着劲想要多在谢姝宁的嫁妆上,多加弥补。 一抬抬嫁妆施施然上了路,鞭炮声响了大半日。 北城已许久不曾这般热闹过,青灯巷有人嫁女的事,像鸟儿口中衔着的草籽,随着翅膀的扑棱声,遍布了北城。 就连石井胡同里的人家,也有不少听到了这个消息的。 起先只是几个碎嘴的丫鬟婆子从外头看了热闹回来,聚在一块嘀嘀咕咕说着闲话,不曾想恰巧叫过路的大太太王氏给听了个正着。大太太便差了人问,是哪家嫁女? 几个丫鬟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都是一头雾水,齐齐摇了摇头。 大太太见她们说的热闹,还当能拣了来听个趣,谁知却是一问三不知,不由得面露不悦。 其中一个矮胖的婆子见状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忙道:“是青灯巷里的人家,奴婢听说那嫁妆,怕是足足有一百二十抬之多呢!” 大太太闻言微微一瞪眼,斥道:“胡说八道,一百二十抬,你当青灯巷里住的都是哪些人家?” “太太若不信,且使人出去打听打听,大家伙都明眼瞧见了的。”婆子讪讪然道。 大太太听了这话,面上不提,可心却痒痒,转个身就派了人出去探听。 结果回来的人说,多少抬怕是数不清,但却似在里头瞧见了卓妈妈…… 大太太吃着茶,狐疑道:“哪个卓妈妈?” “就是原先在三房八小姐潇湘馆里伺候的那一位。” “哐当——” 大太太手里的茶杯盖摔了下去,她吃惊地问:“没瞧错?” 丫鬟摇摇头:“瞧得真真的,应当不会错。” 大太太惊呼:“那这嫁的,难不成是阿蛮那丫头?!”(未完待续) ps:对婚礼流程太过陌生,一边翻古代礼俗明清风物志之类的书一边写,结果一直写到了现在,难产的一章,泪洒屏幕。网站也是半天打不开,哭,书评区一时没法回复,就在这说一声吧,亲们不要担心,我说的婚后内容不多主要指的是具体描写柿子馒头的生活细节不多,并不是说一等他们成亲,睡一觉咱们就拜拜了…大家关心的那些问题,后面都会有解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结局,一个也不会少,不要担心… ps:感谢友竹茶、nicoyn、离非烟、zola_9几位亲的粉红~~感谢ariel瑋亲的平安符~~
(https://www.biquya.cc/id27157/17396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