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镇的学校分两类,一类是政府公办学校如平山中学;一类是厂矿子弟学校如秦川厂的子校秦川中学,由于厂矿企业众多,子弟学校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平山镇的人口虽然在平城县名列第一,但由于学校众多,各个学校生源自然有限,所以每个学校都在拼命拉拢学生抢夺生源,但平山中学由于各方面的优势,就读的学生数量仍然是镇上最多的,其他的学校包括秦川子子校生源严重不足,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样子。秦川中学虽然生源不足,但是硬件设施却是一流的,这也要归功于赵梁兴的高度重视,但秦川中学升学率一直屈居平中之后,这距离赵厂长的期望相去甚远,赵梁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也看到了平中的师资力量不错,为什么不把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呢?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没有分身术,最多只能说说想想,关键是国家也没有政策让这些跨行业的部门进行有效整合,虽然都是学校,但是它们各有各的依靠,互相之间没有整整的交汇点,所以他没有权力去干预这些事情。
王中山的到来,又点燃了他积淀深厚的油层,他也看到了改革大潮中,南方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民办学校,国家并没有出面干涉这种办学模式,这个信息表明,公私合营也应该是默许的,我们何不趁这个机会也前进一步呢。内地太保守太落后了,这样如何赶超先进。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必须打破这一潭死水!五十八了,他也想到,自己也快退休了,可是他不甘寂寞,他还想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特别想在教育上作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王中山有一腔热血,小伙子赤胆忠心,两个人不期而遇,这不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么。上天送来了一个王中山,自己要借王中山这个东风为平山镇谋划好教育这个千秋大计。他设想,首先就自己的教育思想要和王中山进行交流,如果进一步,他想趁秦川厂最近效益不错,给平中经济上以有力的援助,为平中插上腾飞的翅膀。
今天星期六,赵梁兴备壶好茶,专邀王中山共叙教育话题。王中山推辞掉一切应酬如约而至。赵梁兴先打开话题:“今天叫你来家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讨教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个高深的东西,我可不敢班门弄斧呀。”
“我觉得教育就是一个主题: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当然离不开教学的理念,而教学理念的贯彻只能靠每个老师。”
“您说得对。”
“我是门外汉,您别笑话。”
“赵厂长您看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在急剧转型,现在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它们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平中的教师的思想也出现了混乱,信仰迷失,责任感淡漠,一切向钱看,甚至有人外出兼课捞钱,热衷于做家教,还有的从事第二职业。这些都严重地侵蚀着平山中学这块领地,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局面您说怎么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呀?”
“病从什么地方得的,就从什么地方治。既然是思想认识问题,那就得重新进行思想认识教育,统一思想,把我们的学校建成精神特区。”
“哦!精神特区?”王中山眼前一亮。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单元,她和工厂、农村这些社会单元不一样,她的功能是育人,因此,学校应该是一块净土,应该是一块精神的领地、圣洁的殿堂。在这里面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职员,都应该思想纯、境界高,有理想,有追求,都应该抖掉身上的俗气,脱离开低级趣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否则,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校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您说的意思是先不要直接抓教学工作,而是首先纯洁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思想,提升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精神境界,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氛围,使每一位老师都奋发向上,一门心思干事业?”
“是的,以我办厂的经验就是如此,你先要让大伙团结起来,树立正气,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只有在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推动、互相竞争环境中,才能形成千帆竞发的态势。如果一个学校只是孤立地抓某一项工作、某几项工作,而不从优化学校小环境入手,恐怕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去过一些地方,发现一些地方的教育局、一些学校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在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在培训教师方面,花了很多钱,想了很多办法,除了进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之外,还从全国各地请了许多专家频繁的举办报告会,甚至把他们骨干教师派出去长期进修,下了很大的力量。他们的思路没错,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但是,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专家也请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每年都频繁的组织召开高考研讨会,精心的制订备考策略,高考成绩还是上不去。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实原因就在于没有优化好自己的内部小环境,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奋发进取,人人争先的环境氛围。在一个学校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氛围,教师就感觉不到来自外部环境的激励和压力,就难以调动起进取心和内驱力,他的业务水平、学校的高考成绩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
“赵厂长,您真是一个有心人,不,您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您真是一阵见血,指出了我们存在问题的根本。人在事中迷,旁观者清,您让我一下子理清了思路,知道该怎么办了。”
“毛主席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老人家始终相信,精神会变物质,而且他认为,精神一旦转化为物质,其能量是巨大的。中国革命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在革命的年代,一批批革命党人、仁人志士,置生死于度外,视牺牲为光荣,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卓绝,坚韧不拔,靠的就是一种信仰,靠的就是一种精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个人如果有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他就会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整个生命体的全部免疫力都会为他工作。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而奉献的事业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异乎常人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让全校的教职员工向往高尚的东西,就必须净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心灵,就必须养育广大干部、教师的精神追求,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每一个教师的整个生活都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
“您说得对。我长期在学校一线工作,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当老师,后来做了两届班主任,和学生接触较多。记得当年在学生中我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学生心目中最敬佩的老师,我设计了若干个选项,任由学生选择。这次问卷的结果显示:中学生敬佩一个老师,首先看的不是他的知识是否渊博,也不是看他的演讲口才如何,仪表如何,而是首先看他的精神境界,看他的人品、人格。这次问卷改变了我以前的认识,同时也告诉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人品、情*是处在教学过程最前沿的,在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最本质的恐怕还是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为。现在我怎么就忘记了当时的结论呢。”
“所以我觉得,对老师要进行物质奖励,但一定要放在暗处,而对老师的精神褒扬,一定要放在学生面前。”
“教师节的时候,我只重视了对老师的物质刺激,真正忽视了问题产生的根本。今天你说的,我要记住,回去之后就贯彻落实。”
“我说的不一定对,您再琢磨琢磨。““您说到我心里去了。我总感觉我做的什么地方有问题,可就是想不明白是什么。您今天捅破了我思想上那一层窗户纸,我终于找到那个答案了,谢谢您!”
回到学校,王中山搜罗出了古今中外的名师圣贤,让大家讨论到底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老师,掀起了一场深入持久的师德感化运动,他没有多讲,只是让大家体会应该怎么做,他也知道,转变思想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达到终极目的的。
王中山这么一搞,老师们觉得这就是洗脑,虽有抵触,但还是被动的参加到了这场思想运动中,逐渐的见怪不怪了,校园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劲头越来越足。每天晚上教师备课楼里都灯火通明,学校每一次成绩检测之后,教师们都是连夜评卷,试卷不过夜已经成为习惯。为了把试卷阅完,往往到了凌晨一、两点钟老师们才回家去。其实学校并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完全是自觉的,桃谷六仙给王中山说,想去以前过的日子,猪狗不如。王中山说当老师真是不容易,可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把它干好。苦了大家了。
(https://www.biquya.cc/id26649/15833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