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政出生在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若论操枪弄棒,秦始皇不是一位很好的猛士,绝对抵不过项羽十分之一;若论运筹帷幄,秦始皇则是一位十分合格的斗士,尽管这位斗士嗜血成性、残酷无情。
正因为如此,原仅为七国之一的秦国异军突起,吞并六国,铲灭群雄。
秦王朝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三年后(公元前230年),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前228年俘虏了赵王,赵灭。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称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赵彻底灭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
公元前225年,魏国(国都:大梁)也被秦军灭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三年时间,终于于前223年拿下了楚国(国都:郢)。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国都:临淄)。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在前222年最终灭掉赵国和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
嬴政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其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他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且说,公元前221年,嬴政刚刚灭完六国的一天早朝。
丞相王绾建议道:“大王,六国之间有三个国家离秦国太远,就是燕、齐、楚,我们现在不好控制,我建议在这三个地方封您的儿子做诸侯王,让他们控制这些国家。”
嬴政对殿下道:“众卿家,你们怎么看?”
大家七嘴八舌,大多数表示赞同。
突然,主管司法的廷尉李斯出列,道:“大王,丞相的话貌似有道理,但是,请细想,刚开始封的时候,您是封自己的儿子,儿子和儿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比较近,不会闹分裂。但是往下传,越传越远,几代之后,诸侯王的血缘关系就远了,互相之间就要争土地,这就是周天子最后闹到春秋战国,不可收拾的原因。今天封了,还会走周天子的老路,所以不能封。天下只能实行郡县制。”
嬴政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样郡县制就产生了。
最早的郡是在晋国产生的,《战国策》中记载一段话,“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说打败敌人以后,上大夫封一个县,下大夫封一个郡。可以看出,早期郡比县级别低。到了战国,县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实际上比郡要低。战国七雄都在边疆重镇设立郡,郡下再设县,比如秦武王时期的甘茂,打下宜阳,建立了三川郡,吕不韦打下濮阳,建立东郡,战国时期七国都有郡。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把一些小的邑合并成县,但真正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是从嬴政开始的。郡县制从组织上保证了嬴政的绝对权力,郡的太守、县的县令,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而且不能够世袭,这样就保证了皇权的绝对权威,所以郡县制和皇帝制是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的大力度改革,取消封建分封制,推行中央政府直达郡县的先进管理模式,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真正做到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在中央政府,秦始皇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是三公,下面有九个主要的大臣,叫九卿。郡县制和三公九卿从组织上保证了皇帝的绝对权威。
因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郡县制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秦朝之前皆称“王”,至高无上。但嬴政把所有的“王”都变作了阶下囚,便觉得“王”这个称呼不足为意,于是他颁令“议帝号”。
博士们循经论典:“大王功业之大,自上古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上溯三皇,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著名,于是奏称‘泰皇’。”
文人太过迂腐,只知引经据典,卖弄学识,嬴政不以为然,现成的东西缺乏新意。不快的念头一闪,他有了主意,自己既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人,显然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曰“皇帝”。嬴政决定,“皇帝”自自己开始,为“始皇帝”,天下再无他王,包括儿子,后世继位者定名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永远流传下去。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汉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一提起我们中国的汉字,人们都知道是仓颉造的,其实并不尽然。秦朝的“秦”字,就是嬴政造出来的。“秦”这个字,在古代是写作“琹”的,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在秦始皇称帝之前,一直都是这么写的。
嬴政为什么要改成这个“秦”字?
他称皇帝以后,成天想的就是怎么让老百姓们听话,永世当他的臣民。于是,他焚书坑儒,不让人们念书识字,好使老百姓愚昧无知;他要十几户人家使用一把菜刀,生怕人们起来造反。饱暖思闲事,疑心生暗鬼。他想着想着,忽然发现国号“琹”字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不好!一把木椅子上面坐着两个王字,这还不是平分天下吗?必须要再创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琹”字才好!他思来想去,却怎么也想不出个眉目来,于是便问史官:“从开天辟地到如今,谁的业绩和功劳最大,史书上记载着没有?”
史官答:“三皇五帝,开天辟地,汤尧虞舜夏商周,功过是非见《春秋》。”
嬴政又问:“从开天辟地,就只有《春秋》这一部史书吗?”
史官答:“是的。”
秦始皇嬴政忽然灵机一动:“这么说,《春秋》就写到现在没有再往下续写吗?”
“对!”
嬴政对史官们笑了一笑又说:“寡人乃千古一帝,要占他一半《春秋》!决定用一半春秋定国号!”
史官无论如何也理解不透嬴政的意思。嬴政提笔在手,刷刷几笔,写出了一个“秦”字,他递给史官,说:“寡人取‘春秋’二字各半,合而为‘秦’,以代‘琹’字为国号,怎样?”
史官一看,嬴政自造的这个“秦”字,确是取春秋各半组合而成。便说:“始皇帝虽别出心裁,但是春若无日,则天昏昏,秋若无火,则气沉沉;二者加一起则昏昏沉沉,并非祥瑞,望始皇帝圣裁。”
嬴政听了史官的话索然大怒:“你胆敢胡言乱语,恶意诽谤朝廷,给我推出去斩了!”
史官几句话就招来了杀身大祸,吓得满朝文武一个个心惊胆颤,一齐跪在殿下山呼万岁,称颂嬴政自造的这个“秦”字一好、百好、万千好,天涯海角全是好,好到海枯石烂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虽然造出了梦想要自占一半《春秋》的“秦”字,可是梦想终究是梦想。秦始皇的愿望是非常美好的,但历史的车轮是更无情的,自秦始皇到秦二世只传了两代,就被人民起义军灭掉了。
从经济学角度讲,秦始皇实际上是创业者,是“富一代”,秦二世是“富二代”,所谓富不过三嘛,胡亥混到最后连脑袋都给混丢了。
从测字的角度讲,春若无日,则万物不长;秋若无火,则颗粒无收。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乃千古至理。
作为吕雉的我有时候也听到一些秦始皇的故事,根据星座书分析,也的确对得上他白羊座的天性,就是那种敢做敢为、行动力强、敢于对抗保守制度,但缺乏深思熟虑,且性格狂燥,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的性格,原来他的一切也是上天使然,性格决定命运呀!
(https://www.biquya.cc/id25998/15126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