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三国之大帝 > 第四章 乱世人命不如狗

?

  第二天闲来无事的唐宋闲逛在安阳县中,”唐宋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古代的风情。

  “公子行行好吧,赏几口吃得吧。我妹妹快不行了。”一个七八岁左右,痩骨如柴,满脸灰尘,一身破烂的男孩拉着一位衣光鲜明,看似一位有钱人的衣角苦苦哀求道。

  “滚开,哪里来的瘪三,弄脏本公子的衣服可赔不起。小心你的狗命。”眼前这位公子爷,一脚踹开哀求的小乞丐,根本没怜悯之心,拍了拍衣角的灰尘,往着远路走去。

  经过的路人,也没有上去制止,而是看过就算,走的一了百了。唐宋看到这一幕,感叹摇摇头,忙跑过去扶起还倒在地上的小弟弟“没事吧,小弟弟,有没有受伤。”扶起小乞丐,帮他拍打了身上的灰尘,情切说道。

  小乞丐先是一脸的恐慌,见唐宋没有恶意之后,哭泣道“这位公子救救我妹妹吧,她都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你就行行好吧,小人愿为你做牛做马。”小乞丐跪着请求唐宋说道。

  唐宋看的如此可怜,忙扶起来,擦了擦小乞丐从眼中流出的眼泪“来,别跪着,地上凉,先站起来再说。跟哥哥说,你的父母呢?”唐宋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问下,孩子的父母到底那去了,为何如此狠心,会让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街乞讨。

  “父亲和母亲都死了,在路上就死了………。”小乞丐边说,还哭的越大。虽然说的不是很清楚,但唐宋还是听的明白,差不多现在年年闹灾荒,死了很多人,甚至有几个村还出现瘟疫。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带着家人离开村中,可在路上为了照顾孩儿,还是被活活饿死。

  唐宋是知道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政治动荡、军阀混战、灾荒年年。

  记得曹操就在一首题名《蒿里》的诗中,描写了当时中原一带的悲惨景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东汉末年的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野蛮灭绝文明的大倒退,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董卓杀富户,徙贫民,富者获死于非罪,贫者瘐毙于徙途,即或幸免者,也难逃蹂躏践踏的虎狼之军。于是,河洛一片焦土,赤县千里,夷为平地,数劫不覆。

  公元263年,蜀亡,公元264年,魏亡,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为晋,中原统一,老百姓总算摆脱了战争阴影。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太康元年,吴亡,全国统一。此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00万,与现在的上海市、北京市人口相差无几。而在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5000万。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年的仗打下来,只剩下三分之一人口!

  回忆着这些恐怖的数据,唐宋心里一阵绞痛,黑暗的年代。老百姓的命说句好听点,还是一个下等人,可说难听点,在那些士族眼中,他们的生命还不如一头牛马的价格。

  “小弟弟,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妹妹吗?”唐宋微笑说道,小乞丐擦干了眼泪,点了点头,往城北外走去,唐宋先从旁边的包子铺买了一大包包子,顺便先分几个给小乞丐。

  小乞丐先说了声谢谢,接着接过两个大馒头,狼吞虎咽起来,小乞丐一口气吃了四个馒头,才显得饱了。看得唐宋都觉得眼前的包子好像很好吃似的。

  半柱香的时间,唐宋跟着小乞丐走出了县城,来到一处平地上,平地上搭着几十个简陋的房屋,起码拥挤着几百人难民住在这里,各个衣裤破碎,面肌黄色,看来也有一两天没进食过。这些难民都跟小乞丐一样,都是流离失所才到这里,安置在此地。小乞丐带着唐宋往里面走去,唐宋走在路上,这些难民,就挤了过来伸手要吃的。

  唐宋手中包子只剩下十几个,哪有分的够,先也不管他们,跟着小乞丐先往里走,走到最里处的时候,只见角落中,地上坐着一位老人家,在老人家的大腿上躺着一位三四岁左右的小女孩。“爷爷,妹妹她现在好点了吗?”小乞丐想老人家跑了过去。

  老人家一脸沮丧,见小乞丐带着一位青年过来“这位是…………。”老人家话还没说完,唐宋就回话道“老人家,我叫唐宋,是给你们送吃得,来先吃点馒头吧。”

  唐宋刚拿出馒头,周围就有几个人看过来,看他们的样子还想抢是不,唐宋见其可怜,留下四个馒头给老人家和小妹妹,都以分给他们少些人,可就只有几个馒头根本不够。

  唐宋心想,自己一定要救这些人,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不管如何,就是收留也好。“各位,我知道大家都已饥饿不堪,等下,我就带些粮食过来给大家。大家稍等下。”唐宋站了起来,准备回城买包子等来解救下眼前的难民们。

  “谢谢,谢谢恩人啊,谢谢大恩人。”唐宋刚说完话,就听见百人的道谢声,唐宋也没多说什么,忙叫了十几个大汉跟自己走,自己一人可那不了这么多食物。

  唐宋带着十几个壮汉,往县城走去,在城中先买了十辆推车,在从各家客栈还有包子铺买了上千个馒头,装在桶上,又叫客栈中煮了几大桶稀饭,装在车上,吩咐十几个壮汉往城外运去,唐宋刚要快走出城门的时候,又返回城中找了几个郎中,为了以防万一,怕那些难民有什么风寒之类的小病,还是请几个郎中比较安全。

  一去一回整整花了两个时辰左右,都已过午时,当十辆推车到达城外平原一带,里面的难民早就跑了出来,争先恐后的抢着包子。“别急,大家别急,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唐宋大声的说道,声音回荡在整个平原之地,周围的难民顿时,有次序排着队伍来领取。

  唐宋差不多肚子也饿坏了,拿了个馒头和一碗稀饭坐在一边吃了起来。“谢谢恩公救命之恩,老朽杨易,带这里的乡民们,特来向恩公一拜。”唐宋正吃着,忽然小乞丐的爷爷带着许多难民朝着唐宋下跪,看似要报答唐宋救命之恩。

  唐宋忙放下手中的馒头和稀饭,扶起带头的小乞丐爷爷“老人家快起来,我哪敢受得起你们一拜,快快请起。”唐宋扶起老大爷接着又说道“各位,都起来吧,你们这是折杀我唐宋。”唐宋上去搀扶了几位,这些难民才全部站起来。

  “各位放心好了,不会让各位在饱受饥饿。明天我会帮各位安排住处。如有人要离开,本人会给与一些盘缠作为路费之用。”唐宋大声对着在场几百难民说道。而难民们一听到唐宋所说的话,一个个欢呼起来,有如枯木逢春。

  唐宋接着找到杨易,拿出一袋几百两银子道“杨老伯,这些银两你就先拿着,城中的粮食也麻烦你老人家,这几天你就帮我登记下,总共有多少人留下来。如有人要离去,就分点盘缠让他们走。”唐宋还特地叫来几十位青年大汉一起帮忙,人多效率也高嘛。

  “这…这怎么使得,难道恩人不怕我携带这些银两逃跑吗?”杨易马上回答道。

  “怎么会呢,我相信杨老伯,再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算杨老伯带着银两已走,也就当唐宋买次教训也不错啊。”唐宋微笑对着杨易说道。

  杨易这人还是有点文化,他本身也是大户人家出生,只因年年天灾,田地荒芜,才会弄成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谢谢恩人相信老朽,老朽一定会完成恩人所吩咐之事,决不辜负恩人。”杨易双手相握,朝唐宋叩拜下。唐宋点点头,两人有说有笑下,接着带着郎中去看了看那些身体不适的病人。

  唐宋把一些事情吩咐给杨易等人,自己一人就往县城回去。

  第二天日上三竿,唐宋还昏沉沉,从睡梦中醒来,看来昨晚喝的不少,梳洗下,吃了点早食,唐宋就出门了,因为今天唐宋想把那些难民转移到昨天下午刚买的那块地上安顿下来。“看来要学会骑马了,每天这样走来走去也不是办法。”每次看李掌柜出门都是从后院棚中骑马出去,唐宋有点羡慕道。

  唐宋来到城外平地难民区,难民们也正在吃着香喷喷的馒头,喝着热乎乎的稀饭,走进点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昨天还两百左右之人而已,今天一来看起码多了一半,眼前不算大的平地,差不多挤满了人。还好当时交给杨易几百两银子,不然,又要挨饿一天。

  刚走进难民区,里面的难民一看唐宋忙欢呼跑了出来,向唐宋感恩。还不停呼喊着“唐大善人。”看来唐宋已成了他们心中的大善人。唐宋朝大家笑了笑“大家都别站着,先坐下来吃饭,等下我有事情宣布。”唐宋一眼就看见站在一边的廖化,顺便过去探望了下廖化的母亲,问候下。

  “唐公子,这是老朽昨天和今天的统计,男女老少一共有328人,其中没有人愿意离开,都想留下来跟着唐公子。”杨易老头,拿着一卷竹卷走过来,统计说道。

  想想也是,就算拿了几两银子又有什么用,这年头兵荒马乱,山贼横行,有钱也不是一件好事,还不如留下来,安全多了。

  唐宋接着又大声说道“大家先安静下,我想宣布一件事。既然大家都愿意留下来,我也不会让大家失望。等下,大家吃完东西,都收拾下,跟着我走,我帮大家已准备好安生之地。那也是我们以后的家园,我希望大家都会觉得温暖。”

  唐宋说完话之后,难民们又大声欢呼着,更是‘唐大善人’不停叫喊着。看着这些一下子活跃起来的难民,唐宋也十分感动,也算自己来古代做了第一件好事。

  唐宋见天色尚早,就吩咐杨易,带着七八十人往城中购买必需用品,特别粮食,种子等等,都要买足,现在居住的人多了必需品也一定要买足。

  唐宋吩咐好一切之后,差不多已经过了一天的时间,杨易和大批人也朝着村中回来了,当晚唐宋也在村中和村民一起用膳,直到酉时唐宋才离去,本来杨老和李老见天色已晚,要唐宋留下过夜,可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等着唐宋,只好推辞两老,往县城赶回去。还好县城是戌时才关门,唐宋还是来得及。

(https://www.biquya.cc/id25672/14857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