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仙缘之歌 > 第十章 断魂崖下

?

  

  “哎呀,罪过罪过,忘了你是凡人了,没拿捏住分寸,实在对不起啊!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少年人一脸诚恳,点头哈腰的对着躺在地上的雷霸天道歉。说着说着又仿佛想起了什么,忽然停将下来,竟转口骂道:“你这蠢贼,让你走你不走,要你眼珠子就是跟你开个玩笑,逗逗你。谁知道你搞出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下作事啊,凭地没良心!你看看,你看看,我这人还没救完转身就杀了一个。唉!也合该你倒霉,就算你一命换一命了,还真是应了‘天理循环,与我无关’那句话!”少年啰嗦完一通,又转过身去继续救治华清羽。

  

  恶贼雷霸天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是这么一种死法,前一秒还好好的,一切计划顺利,碗口大的拳头,狠狠的朝着救治中的少年脑后落下,带出丝丝的破风声。仅仅差了小拇指尖儿的距离就成功击中了,翻卷的大嘴唇都咧出一丝狰狞的阴笑。哪知看上去一无所知的少年连头都没动,仅仅一撩手,‘砰’的一肘,就正中了还在专注行事的雷霸天那张大黑脸中央,那少年出手实在迅捷,并且力量巨大,肘风所致,周围的空间竟然都碎裂了一片,而这一拳更是直接轰爆了这黑厮的大头,就如同一锤子砸在那熟透了的大西瓜上,红瓤白壤溅了一地。

  

  而此时这个杀人无数,作恶多端的邪修雷霸天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而他若是此时还能听见那少年--在他死后所说的一番话说不定还会气的活过来,杀人就是杀人,道歉有鸟用,你把我杀了还怪我?毛的天理循环啊~!

  

  少年还在有条不紊的的救治着华清羽,而具体结果如何请容日后再禀。咱们先来说说那地界元与人间界元的接引通道口处将要发生的事情。

  

  这两界元的通道口就位于原始山西面----断魂崖下---引魔渊中有诗云:断魂崖上无知己,知己到此必断魂。乘风直下九万里,浮云遥望一黄昏。

  

  说的便是由断魂崖起到引魔渊底那条阴阳路上这亿万丈落差的天堑奇险,凡人到此仅仅向下望望都会惊的魂不附体,肝胆俱裂。又有哪一个修为大乘,欲入魔界的人会愿意拉着知己好友来这不归路涉险呢,而就算知己前来了,望着他一纵而下,也必定会悲伤断肠的,而诗的最后一句也是道尽了这离别悲苦,哪怕是最后望一眼天边,却已是日暮黄昏了。

  

  而每每说道这引魔渊就不得不提到人间界的五大险地,这第一处险便是前文提到过的,隔断了中土元始界与东山界的一片山林,也是华清羽于其中修行过两年的地方-----东古大荒林。

  

  此处相对于其他的四险来说,存在时间最久远,没人知道他是何时存在于人间的,好像自古有人诞生之时这片森林便已经存在了,而它的险处就在于这个‘古’字了,因为对古老神秘的不了解,所以有人去探查,而探查的人中能活着出来的却是万分之一二,而这一二个幸存者也是命去半条,清醒后更是闭口不言于荒林中的见闻,所以这东古大荒林也越发的神秘了。

  

  第二处则是仙缘大陆极北之地,‘寒’、‘丹’双谷所在的-----北极寒冰原。

  

  前文也交代过,虽说‘寒’、‘丹’双谷内四季春、秋。然而谷外却是风刀霜剑,冰封万里。它的险体现在了极寒这二字之上,只要是世间之人,修为不过元婴期想要穿过这片冰原,那么结果只有死,而元婴期修士若是内力不足,进入这极寒之地,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保留一丝元神,带着这一世记忆去投胎重修,肉体是一定保不住了。

  

  第三处险地就是中土原始界西边,两域交汇间的-----西极大沙漠。

  

  这片沙漠的险有两点,其一沙漠外围生存着几支专门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为生的沙匪队伍,这些蛮人从来不讲道理,仗着自己修为强悍,便飞扬跋扈,无法无天,凶残蛮横,恶事做绝。曾有中土皇家的修士前去围剿,奈何这帮沙匪狡猾如狐,每当不可敌之时就向着沙漠内逃跑。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毫无顾忌。而待到围剿的修士无奈离开后,他们就再行回来,继续为非作歹。

  

  其二便是这片大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了,其中是漫天狂沙遮蔽日,目穷千里无人烟。莫说凡人,就算修为到达分神期的大修士若误入其中都是难以逃生。因为沙漠之中方位难辨,不通此中诀窍就进入,只会迷失其中,越陷越深,而且这片沙漠是出奇的广大,整整占据了仙缘大陆的九分之一的面积,堪比一小界。修士被困其中的结果就是体内真气耗尽,生生困死在这无边大漠里,可见其凶险。

  

  第四处险地则是仙缘大陆南部,把中土原始界与千山、巫山两界完全分开的-----南苑迷踪岭。

  

  这南苑迷踪岭的险一来是此岭中怪石立千尺,暗穴险中藏,此间顽石或如猛兽斗奇鬼,或有森然欲搏人,其地形之崎岖就如那天人下摆的迷阵,完全让人无路可寻。而此间蛇、虫、蚁、兽,树、木、花、草莫不含毒,且岭上不知何故常年的瘴气缭绕,再与这些动植本身散发出的毒性混合,端的让人入则头昏脑胀,不分东西,出则毒入骨髓,不识南北,有幸余者,出岭不过百日,必会毒发身亡。

  

  而这最后一险便就是这仙缘大陆中部,原始山西与背阴山北之间的天堑---引魔渊了。

  

  正所谓:东古荒林西极漠,南岭迷踪北极寒。若问此中谁最险,断魂崖下引魔渊。

  

  引魔渊,顾名思义:召引修魔人到此的深渊。此地不但是人间界与魔界唯一一条连接通道,更是人间界上五大险地之最。其险之所在就落在这个‘渊’字之上了,‘渊’之一字所说的并非平面空间,而是纵深高度。若以地平面为基,则此渊是向上九万里,向下九万里。下便是地平面以底下,上则是地平面以上两侧山壁的高度,仅仅这一低一高的一亿八千万丈(一里=一千丈)的落差便是名副其实的成就了仙缘第一险之名。

  

  再说这引魔渊底,这魔渊底仅有一条南北朝向,紧靠原始山一侧的路----阴阳路(向北),或称黄泉路(向南),另一侧则是背阴山东侧,奔流而下的瀑布汇集渊底,形成一条由北向南的河,河水冰冷异常,阴气沉郁,其中生物皆喜嗜血吞魂,若有修士不幸坠入其中,结果就是形神俱灭,就连那一丝用以轮回的精魄-都会被河中那成千上万的怪鱼凶物争抢食之,此河于凡人多不知,于神鬼不相谈,书者代命其名曰:无名。无名河奔涌向南,最终流入归墟深处,过鬼门关,再入九幽,便成黄泉。

  

  阴阳路向南接的是魔界门户南海归墟,前文第三章(中)提过,冥魔君驻守之地便是那归墟以外的鬼门关了,阴阳路的另一头终点则就是魔界接引门。无论你选择那一侧最终的目的地都是鬼门关。而区别则是凡人亡故向南,从归墟进入魔界,而修魔之人走的却是这接引门。而这条阴阳路不但隔断生死,其上更是终年不见日,野鬼密如麻,阴风寒彻骨,瑟瑟断人肠。

  

  若是选择修习魔道的修士,待渡过魔劫,体内魔煞之气积满之时,便会被这引魔渊底的接引门所召唤,而想要飞升魔界的唯一的路途便是由断魂崖纵下,飞下那一亿八千万丈的天堑,杀到阴阳路的尽头,跨过那道门槛,进入魔界,至此才算是人间修魔的完结。而一旦进入这引魔渊,踏上阴阳路便再不可能回头了,唯有勇往直前,若是经不过这考验,那么结果就是化成这阴阳路上众多的野鬼之一,永世不得超脱。

  

  可想而知,若是前四险还有亿万分之一的生还几率,那么下了这引魔渊踏上这阴阳路便是再也回不去了。

  

  世有修魔人,于功法大乘之日,或因感念昔日光阴,或是留恋人间故土,曾于断魂崖边的山壁之上刻下过这样的诗句:

  

  朝闻天有极,夕至断肠崖。峰高九万里,入地亿丈渊。

  

  浮云遮碧日,绝处升寒烟。幽幽风彻骨,犹闻怨鬼哭。

  

  此去阴阳路,暂别故乡音。为立魔中主,何辞血溅身。

  

  抽刀斩魑魅,回锋毙魍魉。敢枕三生石,怯饮一川水。

  

  唯恐红颜老,白首人未归。待我返乡日,茫然不相识。

  

  君莫笑我痴顽志,断魂崖边泪沾襟。

  

  古有豪杰一身胆,纵死黄泉不死心。

  

  这首诗虽乍看之下有似在说修行路上的肝胆豪情,义无反顾,但也可从中看出这引魔渊中的无尽凶险,以及修行之人飞升他界的无奈与悲凉。

  

  闲话已了,言归正传。

  

  魔渊尽头接引门前此时正有几名男子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各自分散的躺地上。看官也许奇怪,不是说这引魔渊终年不见日,野鬼密如麻吗,怎么这接引门前会有如此平静光亮一块空地。又是哪来的这几个人如此悠哉的坐卧于此,闲话无聊?。

  

  答案就在于一千年前仙魔大战后仙魔两界的协定之中。第二条:重建人间界后,除监察者外任何仙、魔皆不可再次踏足人间界元。第四条:仙、魔双方互换七人,留守于接引通道口处,便以互相监察,督管那违反协定的仙魔。

  

  自那协定生效以后,这一天君,六天将便被派来了人、魔两界的接引通道口处,直到如今。按照天、地两界的算法刚好满一千年,而按照人间界得算法可是三百六十多万年了。这七人都为仙人,身体自带的光华便照亮了终年不见日的引魔渊,而这七人自身所散发的浩然之气自然使得那些野鬼游魂避恐不及。所以才有平静光亮,闲话无聊。

  

  “监管,监管,有甚好监的地方,都一千年了,除了一群不走正道儿的魔修打这里进去过,连个鬼都没有!神木大哥,还得多少年才到轮换日啊?”一名脸型方正身材魁梧的天将问道。

  

  “唉,可不是,一千年,哥哥要是在天界,只怕孩子都有一箩筐了,到现在竟然连个婆娘都没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成天见儿的,像条看门狗似的,旺!旺!”桃花眼的天将附和完了国字脸,自怨自艾的学了两声狗叫,无聊的抠起指甲,虽然他指甲干净的连一丝泥都没有。

  

  “唉,你们也别抱怨了,本君还不是一直在这陪着你们耗着,你们应该庆幸,这引魔渊里时间流速与天、地二界相同,跟咱们互换那亡魔君与六魔将七人可比咱们惨的多,他们那里的时间流速跟人界一个样子,算算时间他们都挺了三百六十多万人间年了,两相比较,我们也该知足了。话说回来其实呆在这也没什么不好啊,总比上边来的自在,如果不是......”这个被称之为神木,又自称‘本君’之人长相也是俊逸,慈眉秀目,朱唇一点,黑发披散,一袭白色仙袍随意的于地上铺散开来,此时正半躺半卧,话语中带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慵懒,好似下一秒就会睡着一般,而这神木天君话到一半便真的沉默下来,也不知是真的睡着了还是什么原因。

  

  而那六个天将则早就习以为常,该干嘛干嘛,其中五个懒得起身的就地一骨碌便滚到了一起,开始自顾自的侃起大山来。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天界,那么这六人的下场必定不会好看,因为天界制度森严刻板到了极致。像这种敢躺在地上跟天君聊家常,并且天君话没说完就转头与他人聊起来的天将在天界里简直就是从未出现过。

  

  而那神木也是好性情,根本没有一点作为天君的自觉。只顾脸朝虚空,秀眼半张半合,头枕双臂,席地而卧,一副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偷生浮梦中的闲散摸样。

  

  若有参加过那场千年前仙魔大战的人在此定会知道,这懒散无状白衣青年可并非如眼前所见这样温文尔雅,和善谦谦。‘神木天君’这个名字,要是放到一千年前那可是完全代表了另外一种含义。

(https://www.biquya.cc/id24515/13736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