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龙……”一位孤独的老人正坐在海岸边,天已经黑了,老人默默的看着冉冉升起的月球。他的心里一直念着这个名字,海浪拍打着前方不远的海岸线,仿佛一头咆哮的雄狮在显示它的威严,可再大的声响也影响不了他的思绪。
“这个臭小子,老子还没死,他居然比我还走的快,还有那么多资料需要整理,我却偏偏,偏偏要他去海边……”说到这,这位孤独的老人顿了顿,“要是我能早一点,早一点叫他回来……”
老人蓬松的乱发下中流露出极度后悔的眼神,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及时预警,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义子在海边被突然冲起的巨浪卷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虽然自己竭尽全力营救,但根本无济于事。
这是一场意外,却将肖龙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32年9月1日,正是他23岁生日,今日在华夏的祭奠传统中,该是为肖龙出殡的日子了,可他只能在海岸边为他的义子祭奠。
老人名叫宁正清,55岁,华夏科学院院士,主导研究海洋生物工程课题,不过他至始至终都就没有在乎过任何头衔,甚至他主导的生物工程课题,仅仅只有他和他的义子肖龙两人承担,至于他的同僚在研究什么、发现了什么根本与他无关,更不会理会,他只在乎他研究的海洋生物,只需要在人类需要他的时候,告诉大家他的研究成果,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公布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常识,在他心底,这场浩劫绝不会这么简单。
宁正清又看了看那冉冉升起的月球,低着头,转身向他的家走去,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海岸边的一个洞穴,里面各类实验器材齐全,全都来至这座山下,原实验室中搬上来的,不错,山下的实验室已被海水完全淹没,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搬了多少次家。
直至如今,全球海平面已经上升六十米,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华夏东部平原早已不见踪影,成为一片泽国,刚至夏末,可他却穿着厚厚的棉衣。正向实验室蹒跚而行的宁正清回望挂在天边的月球,脸上露出愤怒之意。
“狗日的月潮!”因为肖龙的离去,本就布满皱纹的面容看起来更加苍老,这几日根本无法入眠,可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了他的愤怒之意,宁正清发泄之余还是一步步跨进了他的家,他的庇护所,他的实验室。
义子死了,却连尸骨都未曾找到,或许是想与他的父母团聚吧!宁正清一直如此安慰自己,因为,肖龙的父母早年同样葬身海底。他希望他的义子能有机会再见到他的父母,和他们团聚,当然这只是一种奢望,而且他也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毕竟他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专家,虽然他并不在乎这个头衔。
至2026年底开始,海平面出现异常,华夏国沿海各大城市不同程度的被海水湮没,这不单单发生在华夏国的偶然事件,这是发生在全球的一场灾难,一些科学家、院士纷纷提出解释,试着来安抚对未来担忧的人们。
“国家科学院已经对这次自然灾害得出结论,由于太阳黑子前所未有的剧烈运动,导致月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令月潮强度得以放大,这是一次短暂的偶然事件,相信在祖国和人民的坚守下,一定会渡过这场灾难,全国各大军区官兵、武警、消防等救灾队伍已赶赴救灾现场,灾难很快便会过去,请相信我们的祖国,相信我们的军队!”。然而这段含糊其辞的解释并没有给大家带来任何安全感。
这些所谓的专家安抚民众的解释仅仅只维持了一个月,至2027年初,海水并没有退去的迹象,更大规模的黑子运动持续了整整十天,通讯卫星忽然失去联系、世界网络受到重创,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地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灾难,没有网络、没有信息,手机不能通讯,世纪初幻想未来的智慧城市,成为一座座孤岛,世界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中叶,恐怖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人类,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有着世纪初福岛九级大地震的经历,各地谣言四起,恐慌的情绪不断蔓延,民众开始囤积各种物质,很多地方出现抢购的现象,超市内的米、水、盐等等,几乎清空,包括毛巾、牙膏、药品等无一例外,短短时间里,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同规模的骚乱,好在有军队的震慑,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伤亡事件,可接下来的一个月,彻底将地球带入了一个地狱般的世界,那,是人类真正的浩劫。
一块面积超过格陵兰岛的巨大冰川从南极冰架上滑落进海洋,虽然仅仅是滑落,可却掀起了一道高达百米的海啸席卷全球,散部在全球的诸多岛国彻底从地球上消失,华夏国东部本就只有1亿2千万人口的岛国,死亡近亿人,除了百米高的海啸,还有高达9。5级的地震彻底摧毁了这个岛国,然而全球死亡人数总共超过20亿,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回忆,全球各国将2月27日定为全球哀悼日。
宁正清透过门缝再次看了一眼挂在天边的月球,重重的把门关上,因为,月潮带来的不仅仅是咆哮的潮水,还有锋利如刀的寒风,整个世界的气候已经混乱,大自然的力量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抗衡的。
洞穴完全封闭,昏暗的灯光下隐约能看到挂在穴壁上的一串海鱼,那是肖龙唯一的遗物。一条海潮带上岸边的海洋生物正躺在解剖台上,可就算研究生物工程的宁正清也无法一眼看出这一海洋生物的科目类别,只是他知道,它是由月潮从深海里带来的,这几年,宁正清一直研究着这些不知名的生物。
两眼布满血丝的宁正清,拿着手里的解剖刀,却迟迟未能动手,脑海里充满肖龙的身影,正是他让肖龙捕捞这些生物,才会出现那次意外,他无法原谅自己,因为,肖龙的父母曾经是他最好的朋友,同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专家,是他在科学战线上最好的战友,就在百米高的海啸袭来,肖龙的父母即将被海啸吞噬的一刹那,将肖龙推向了他,可现在肖龙也走了,他没能保住自己好友唯一的骨肉。
肖龙对科研并不感兴趣,穴壁上的那串海鱼便是他的最爱,他有令人惊讶的天赋,从小跟着父母长大的肖龙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甚至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使用这些仪器,一次父母外出,因为急事宁正清在肖龙的家里等候他父母回来,可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肖龙在厨房中花了3个小时,做出了一道令宁正清永远无法忘怀的鱼排,虽然已经饿了近3个小时,可这道鱼排,哪怕是特级厨师也根本不可能做出,要知道当年肖龙未满15岁。
肖龙将海鱼做成规则的鱼排,放在安全材料的塑料包里密封,用100度的蒸汽将塑料包加热15分钟,然后利用超声波在水中形成空穴以冲击塑料包,每一面各45分钟后放进烤箱,100度烤5分钟。再把热乎乎的鱼排放在真空室的网格上控干水分,再放入170度的油锅炸3分钟,捞出冷却,再用90度油炸至松脆,差不多3分钟左右,最后在厨房纸上将油沥干,一道美味的鱼排便呈现在了宁正清的眼前。
整个过程宁正清亲眼目睹,对实验器材的运用,结合那奇特的想法,都令宁正清惊讶,他有他父母的研究精神,若是再给他多一点时间,或许肖龙会成为像自己一样,甚至会成为比自己或者他的父母更加卓越的科学家,可现在没有一点机会了,宁正清所以无法原谅自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就在此时,一道明亮的闪光划破天际,透过封闭的洞穴缝隙将宁正清的实验室照亮,紧接着一道沉闷的轰鸣传来,显然外面的天气变了,这种情况宁正清早已习以为常。
闪光与轰鸣声让宁正清慢慢收拢思绪,宁正清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这条深海鱼类,这条几乎完全透明的深海海鱼静静的躺在解剖台上,虽然在浩劫之前,早已发现过类似的透明生物,可眼前这条显然与目前所知晓的十多个科类完全不同。
鱼身与一般海鱼无二,锋利而透明的牙齿宣誓着它是一条凶猛的掠食性鱼类,还有一条并不长的线型尾部,尾部末端有一个红色的肉球,经过分析,肉球能发出血红色的光芒,虽然在海底深处光亮并不太远,但足以吸引附近的一些鱼类,显然这是一个陷阱,若非解剖,根本不知道那不长的尾部还可以自由伸缩,而且一根毒刺正隐藏在那红色的肉球之中,一旦有不幸的猎物被那红色光芒吸引觅食而来,便会遭到毒刺的攻击,结果当然会成为它口中的美味。
宁正清小心的将毒刺剥离开,放在一旁的玻璃容器中,再将介乎于硬骨与软骨之间的透明鱼骨取出,奇特的环境进化出如此独特的鱼类,令宁正清渍渍称奇,自然进化的力量,堪称神奇,实验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是解剖这条小小的海鱼,宁正清已经花费了2个小时。
“嘣、嘣、嘣!”
“宁院士!宁院士!”门外焦急的呼喊声和用力拍打房门的声音让宁正清不得不放下手中的解剖刀停止研究,在没有紧急的情况下,根本不会有人到他这里来,沿海一带早已成为禁区。
“尹少校,我说了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来打扰我!难道你们军部的人都得了健忘症?”被打断研究的宁正清显得极不耐烦,每个月,这位军部的少校会到这里来一次,为的便是传递和上报他的研究成果,然而今日不是他该来的日子。
对于将研究结果提供给政府的这种行为,宁正清不会抗拒,这些研究结果本就是为大众服务,他只有一个要求,将他研究的结果毫无保留的公布于众,这是他的底线,他不想和一些所谓的专家一样娱弄民众。
地球浩劫已经过去五年,从最初的混乱不堪到现在的军部直管,已经成为事实,甚至各大洲,在2031年组建了洲际联合国,皆因网络通讯成为了过去,甚至无法传送电视信号,太阳黑子的运动一直影响至今,卫星成为一块块漂浮在太空的废铁,海底光缆早已中断,网络完全没有信号,数据的传输回到了最原始的方式,物理介质传播,回到了单机时代。
然而在各国的努力下,已洲际为单位,让科技的共享成为了可能,许多科技的研究成果惠及于民,但在浩劫之前的惯性思维下,各国藏匿一些关键技术也是理所当然,知识产权的保护依然有效,当然如果需要,可以交换,甚至包括核技术。
对于华夏国来说,宁正清所从事的海洋生物研究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海洋,特别是那百米高的海啸带来的恐惧,使之他的研究又必不可少,如今令各国首脑最头疼的,便是食物和随时可能爆发的疫情。广袤的海洋已成禁地,即便是浩劫之前称霸海洋的航母,也无法在现在的海洋中行驶,况且全球各国的航母早已变成了废铜烂铁。
然而,这还并非是最重要的关键,2027年5月在海洋生物体内检测到的核污染数据,和总计超过20亿人类葬身海底,使海洋生物都列为了禁品,海洋已不再为人类服务,不再提供食物,沙滩、美女都成为了过去,冲浪变成了一种奢望。
好在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短短几年,气候的变化,将渺无人烟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在科技的干预下,植被疯长,在农业科学家的努力下,曾经的荒漠变成了良田,食物的短缺终于得到了缓解,作物的培育,以缩短成熟周期、高能、高产为突破口,培育出了新一代的转基因作物,气候的变化给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可能,但耕地的减少依旧制约着粮食的产量,目前全球的粮食产量仍不及浩劫前的十分之一。
除了食物短缺,卫生机构更担心疫情的爆发,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因为通讯与物质的匮乏和对未来的担忧,人口的流动性几乎为零,加之防疫的重点都集中在沿海一带,并设为禁区,使之疫情并未有大面积的扩散,可基础的医疗保障依旧受到重创,所有的基础设施都需要重建,沿海遭遇海啸,内陆遭遇地震,甚至最大的内陆国也未幸免,如今需要大量新建药厂,药材基地,之前有效的、廉价的、却没有利润可图的药品,纷纷再次出现。
“宁院士,事关重要,不得不来见你!”尹少校显得有些激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快说!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会向军部投诉你!”宁正清并没有马上让这位少校进来的意思,他希望这位少校赶紧说完,然后离开,他更喜欢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下研究他的海洋生物。
“我们找到肖龙了!”尹少校非常熟悉宁正清的脾气,与肖龙更是熟悉。
“什么!”宁正清立即将门打开,呼啸的寒风立即席卷而来,吹散他乱糟糟的蓬发,整个人看起来仿佛刚刚打了一针兴奋剂,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位55岁、劫后余生的老人。
“尸体找到了!”宁正清之所以震惊,是因为,肖龙被那冰冷的海水卷走已有3日,要说找到尸体根本就不可能,即便是在浩劫之前,这种几率也是小的惊人。
“不!不!”尹少校过于激动,剧烈起伏的胸部预示着这位少校刚刚做了一次剧烈运动,虽然部队驻防营地离此只有两公里。
“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到肖龙不确切的消息,宁正清立即上前抓住尹少校双肩,用力摇了两下。
“不是尸体,不是肖龙的尸体,他,他还活着!”尹少校在摇晃中说出了一个令宁正清更加震惊的消息。
(https://www.biquya.cc/id24387/13450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