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铁血执法队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关城论道

?

  

  

  

  

  

      杨胜武猜测此时八路军正在黑石头沟伏击日军的车队,而这个连是怕日军派轻装部队与黑石头沟的日军遥相呼应,就先期占领雁门关,为的是负责侧翼的安全。阿甘小说网

  

      大家就在关城里休息。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既然在关城里有杨六郎祠堂,杨胜武就顺便祭拜杨六郎,况且,两狼山土匪向来在打仗前有祭拜杨家将的习惯。

  

      在杨六郎祠堂里,正中塑有杨六郎像,两旁塑有孟良、焦赞像,供设杨门郎铁刀1把,城楼上供设大炮2尊。

  

      杨胜武带着两狼山中队的大小头目拜祭了杨六郎。

  

      “六爷,后辈杨胜武,代县鹿蹄涧人,乃杨家第36代孙。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杨胜武唯有发扬杨家祖宗保家卫国的精神,驱除倭寇,还我河山,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请受我后辈杨胜武一拜。”

  

      说完,杨胜武带着大家就在杨六郎塑像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苗长青见祠堂里供奉着一把铁刀,就问杨胜武:“杨兄,这把刀有什么典故?”

  

      “相传,祠中铁刀为我祖六爷于北宋仁宗年间留下,当时六爷为元帅驻守雁门关,正值隆冬大雪封山季节,城中三千兵马衣食粮草紧张。辽军乘机重兵围攻,六爷一面派人突围出去火速搬兵,一面激励将士坚守城池,两军伤亡十分惨重。相峙数天后,辽军依然围攻不懈,宋军援兵还杳无音信,城中粮草眼看就要用完。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六爷实在不知如何对策,正在焦困之时,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但见两个挑水的伙夫让脚下的冰滑倒,半天挣扎不起来。六爷见状立刻心生计策,即令将士挑水上城,一桶桶倒在城墙上,寒冷的天气使水落地成冰,把城墙如兵甲般冰冻起来。辽军再次攻城时,因城墙光滑难攀,从云梯上摔得横尸遍地,六爷便乘势打开城门,手持寒光闪耀的铁刀率部冲锋陷阵,大败围城敌人。那把铁刀遂成为杨六郎兵临绝境,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见证和象征。”

  

      “呵呵,杨六郎不愧为元帅,居然想出如此妙计。”马晓良说。

  

      “是呀,杨六郎不愧是咱老百姓心中的报国忠臣。”沈学亭接着马晓良的话说。

  

      祭拜完杨六郎,马晓良对大家说:“诸位,还有一个人应该祭拜一下。”

  

      “哪个?”马俊富说。

  

      “你是说李牧?”杨胜武知道这关城天险门外东侧有个李牧祠堂,也叫武安君祠、靖边祠和镇边祠,是为纪念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而建的。

  

      “是的,就是李牧。”

  

      “在哪里?”苗长青急忙问道。

  

      “不远,就在关城天险门外东侧。”马晓良说。

  

      “那赶紧去看看。”苗长青听说过李牧。

  

      大家就走出杨六郎祠堂,找到李牧祠堂。就见祠宇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1副,配设石狮1对。正中左右各筑踏朵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栏板。山门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时,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陀像。过殿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库房。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供有一佛二菩萨。正殿左为方丈,右为祖师堂,东西配房为师房。在主殿东边,顺台阶而下有窑屋多孔,名九窑十八洞,石基砖券曾为兵堡。祠内悬挂一副对联:重台唱法祥云遍覆菩提树,莲台传经瑞口光临极乐天。

  

      “知道这是谁写的对联吗?”马晓良问大家。

  

      “傅山。”吕毅心说道。

  

      马晓良见吕毅心居然知道傅山,就问:“知道他是哪里人吗?”

  

      吕毅心摇摇头。

  

      “傅山是山西阳曲县人,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据说,大学者顾炎武在江南呆不先去了,就到山西来,和傅山一起在代县考察山川地势,企图反清复明。这雁门关地势雄伟,连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到: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呵呵,不愧是军师,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杨胜武大笑。

  

      “杨兄,你有所不知,马晓良是山西师范的高材生,要不是我叫他来,他就隐居在乡野,估计会终老此生了。”苗长青解释道。

  

      “大家既然来了,也向李牧叩三个头吧。”杨胜武喊道。

  

      众人就对着李牧的塑像也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等叩完头,景磊小声对马晓良说:“军师,这李牧究竟是何人?”

  

      马晓良脸上呈现出一种严肃的神色,说:“这李牧乃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与白起、廉颇、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北方的匈奴军事逐渐强大,常常在赵国边境抢掠,于是赵惠文王派李牧在代县、雁门一带防御匈奴。李牧在边关采取积极防御策略,规定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要求军民遇到匈奴突袭,一律快速进入营垒坚守,不得出战。同时,他加紧训练兵士,提高边防军的战斗力。由于李牧数年不出战,匈奴认为李牧胆怯,赵王也对李牧不满,于是派人替换了李牧。结果新将贸然出击,折损颇多。赵王无奈之下,只得再度任用李牧。李牧要求赵王不得干涉他的策略,赵王应允。李牧回到北方经营数年,边防军兵精马壮,已经有了很强的战斗力。李牧认为时机成熟,让百姓出城放牧,引匈奴来犯。匈奴以小股骑兵试探,李牧佯装败北,一触即溃,于是匈奴大举进攻,却遭到李牧伏兵的左右夹击损失十万骑兵,大败而归。此后匈奴元气大伤,数十年不敢再度来犯赵境。可惜,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将领,没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奸臣的手里。李牧死后,赵国也被秦国灭亡了。”

  

      “妈的,历史上一个保国忠良就这么被奸臣害了。”苗长青大骂。

  

      “是呀,可怕的就是你想一心为国,可就是有那么一小撮奸臣坏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https://www.biquya.cc/id23849/15851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