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一镇的营地驻扎在青龙镇北面的一处平地上。白天的黄渡大捷使得军心空前高涨,也使得四处的乡民向营地蜂拥而来,他们带上食物前来慰劳将士,也让家中的男丁前来投军。相对于以前的大明官军来说,同盟军军纪严明,大军所到之处,绝无挠民之举,军营驻地,向来在村镇之外,绝不侵占民宅。
在营地的中央,成百上千的营帐众星捧月地拥簇着高旭的帅帐。帅中的烛火一明一暗地闪烁着,帐中除了高旭之外,就只有邬含蓄一人。得到多铎亲征的消息之后,帐内的空气突然之间似乎凝固了一般。邬含蓄望着高旭那冷静的脸容,心中正暗叹他面对大军压境而面不改色时,但看着他下意识地从桌底下摸出一盒烟,然后抽出一支,叨在嘴角,用烛火燃起卷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口浓烟时,才明白高旭的心里并不像表面这样镇定。
在明末,烟草已是颇为普及。而这盒烟是楚应麟给高旭的。这是邬含蓄第一次看到这种用纸卷成的烟,也是第一次看到高旭抽烟。
高旭吸了一口,烟草苦涩的味道让他更觉得心中沉闷。他不由皱了皱眉,随手熄灭了烟头,转过身,望着挂在帐中的地图。多铎要是亲征,必定会走陆路,因为长江的制江权在高郑两家水师手上。进军大致的线路会从南京到镇江,经丹阳再到常州。大军到达常州之后,或者会去江阴,或者沿着无锡到达苏州,再经昆山、太仓、嘉定兵临吴淞城下,征讨光复不久的松江府。
高旭记得在南明史上,多铎只是坐镇南京,派博洛征伐苏松、杭州,大约在十月份就凯旋回京了。他本人南下以来,从没有离开南京城。但是如今,历史已是变得面目皆非。江阴、吴淞两城的久攻不下,同盟军光复松江府,竟然引来多铎这尊大神的亲自征讨。高旭也知道,在历史上,这个多铎将在几年之后染上天花病死,但在顺治二年,也就是今年,这个豫亲王还是活蹦活跳的。
如果说尼堪是横在同盟军面前的小坑,以现在铁一镇与旭卫镇两镇人马的实力,高旭有信心一跃而过。然后就是博洛部十几万人马,高旭还有信心拼个玉石俱焚。要是多铎再领着十数万人马来亲征,等待同盟军的结局不言而喻。初创不久的同盟军还没长成参天大树,就会被夭折在树苗阶段。
高旭深思良久,对邬含蓄问道:“上次你说过,情报处在南京的据点遭到极大的破坏,这次多铎亲征的消息来源哪里?多铎亲征的具体时间、兵力布置之类的细节如何?”
“消息来源于锦绣楼。”邬含蓄一边应道,一边瞄了一眼高旭的脸色,又道:“情报的细节还需要确认。”
高旭听罢,目光一滞,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步一步走到邬含蓄的跟前,沉声道:“你知不知道一个模棱两可的情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个没有经过确认细节的情报就摆在我的桌上,这是你身为同盟军情报处统领该干的事?……我再问你一句,这个情报准不准确,那个锦绣楼的情报渠道究竟可不可靠?”
对于这个出身锦衣卫的邬含蓄,高旭一直觉得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很称手,一不小心就伤人伤已。他与那个高老庄管家邬老家伙一样,这对叔侄都有出色的执行力,但他们对高氏的忠心究竟能值几个钱,又如何对他们做到恩威并施,高旭着实没有绝对的把握。与这些阴谋家打交道,高旭向来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高旭压抑着的恼怒,邬含蓄的额头忍不住渗出细汗,他强自定了定神,道:“少爷,锦绣楼的顾楼主不肯透露消息的进一步细节,她说要当面向你汇报。”
高旭吐出一口气,转身坐回椅子上,盯着低着头的邬含蓄,道:“我记得上次已经回应了这个问题。”
邬含蓄道:“少爷,你应该见她一面。”
高旭冷哼一声,道:“邬统领,你这般一而再地替那锦绣楼的楼主引见,究竟收了她多少好处?”
因为有过孙芸这个前车之鉴,高旭一点都不想与那些来自秦淮河的名妓打交道。女人一旦疯狂起来,着实难以揣度。对高旭来说,女人越简单,越有爱。比如生性纯净而又脱俗美丽的沈洁,艳媚无双的居家熟妇汤娘子,靓丽的巾帼英雄赵明月。
那些出身秦淮的名妓,高旭虽然敬佩那些奇女子的节气,但她们阅尽风月,历遍世情,行事常常出人意表,无迹可循。至于锦绣楼那个处心积虑以求一见的顾楼主,高旭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让邬含蓄去与她周旋。
邬含蓄缓缓地抬起了头,在高旭清冷的视线下,似乎有点窒息的感觉,道:“回报少爷,属下的确收了好处——情报处的好处。”
“哦?收了什么好处?”高旭又冷哼一声,问道:“说来听听。”
邬含蓄道:“上次属下说过,洪承畴大索南京城,我们情报处的据点几乎全被破坏。再加上城内盘查极为严格,我们想要重建情报据点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就在属下束手无策的时候,锦锦楼的楼主与下属接触,自称能在南京城内提供一个情报据点。”
“少爷,你知道这个情报据点在哪里么?”很显然,邬含蓄的语气中颇为振奋,但不敢多吊高旭的胃口,立即道:“这个据点竟然是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府上。”
高旭自然知道这个钱谦益,在明末时期作为东林党首领,颇具影响力,在南明弘光政权当中出任礼部尚书,多铎南下时降清,仍为清朝的礼部侍郎。高旭沉吟一下,道:“那钱谦益的文名虽盛,但节气风骨不值一提,他初降不久,敢在洪承畴的眼皮底下,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给我们提供情报支持,其中必有缘故。这个缘故大约是他的爱妾,曾经的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对吧?”
这虽然有点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那锦绣楼的顾楼主想必是联系上了柳如是这条暗线,而那个柳如是倒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奇女子。当初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她就要钱谦益投水殉国,自己殉夫,奈何钱谦益怕死,不肯自尽。
“少爷所料极是。”邬含蓄道:“钱谦益身为礼部侍郎,以他的人脉与地位,深知南京城中清军高层的一举一动。那钱谦益极为宠幸柳氏,这使得柳如是自有手段从他口中打探出诸多消息。而且柳如是艳名在外,在南京城中交游广阔,消息也极为灵通。还有她的那些出身秦淮河的姐妹们大都沦为满清将领的玩物。所谓敌方情报的泄露总伴随着酒与色。所以,若论情报收集,燕子比乌鸦更胜一筹。在南京秦淮河上现成的燕子很多,只要有柳如是这样的金丝燕,我们可以打探到我们所想要的一切。”
所谓乌鸦与燕子,这是高旭给情报处的男女暗探所取的称谓。而所谓的金丝燕,其地位比一般的燕子更为高级,掌握的情报资源更为重要与广泛。
邬含蓄又道:“少爷,锦绣楼虽然在钱府上开辟了一个情报据点,但消息渠道却掌握那顾楼主手中。”
高旭道:“你的意思,那个顾君眉凭着手中的情报待价而沽,要亲自与我谈条件?”
邬含蓄只是沉默。要说起来,那个顾君眉行事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以邬含蓄的狠辣与狡诈,在她的面前,也是讨不到什么便宜。他实在是对那个顾君眉没招了,所以只想搬出高旭来压阵,从她手中得到来自南京方面的全部情报。
但是,高旭却对邬含蓄道:“无论你的情报处能招募到多少只金丝燕,请你记得一点,我并不喜欢燕窝的味道。”
∶∶∶∶∶∶
高旭看着地图中长江中上游的湖广地区,大顺军余部忠贞营应该在今年的秋冬季节发起了荆州战役。在历史上,多铎回京之后,就是勒克德浑领兵从长江驰援荆州,击败了李过、高一功的忠贞营。但如今勒克德浑身在杭州,与黄道周的浙东明军在钱塘江对峙,自然是分身乏术。湖广的清军兵力极其空虚,多铎难道不派援兵?
“湖广有什么消息传来?忠贞营的动向如何?”
在高旭的授意之下,邬含蓄的情报网络利用原来高氏的商业渠道,以江南为中心,南到浙江、福建直至广东,西到江西、湖广甚至四川,北到江淮、山东、北京,正步步为营地辅设着网点。只是古代的通信极为不便,情报传到中枢时,往往已是严重滞后。
让邬含蓄惊异的是,高旭虽然身在江南一隅,竟能未卜先知,对于天下大势的趋向推论竟然十不离九。情报带来的细节往往是为了印证高旭的判断。尽管邬含蓄无法理解高旭对形势的判断凭什么如何精准,但他经过无数次的惊异之后,已经变得麻木,变得理所当然,同时,对威严日盛的高旭更加增添一份透心凉的敬畏。
面对高旭的询问,邬含蓄应道:“正哪少爷意料的那样,何腾蛟一味坐食兵饷最足的湖南,毫无作为,曾有讨伐湖北武汉的清军,但在岳州受挫,一触即溃。堵胤锡收编了忠贞营之后,忠贞营正向荆州集结,有着光复荆州作为根本的动向。”
高旭听罢,只是沉默不语。就算荆州势急,比起江南常州、苏州、松江三府的财赋重地来说,满清的用兵肯定是先东后西。
在南京,还有洪承畴替多铎运筹帷幄。要说起来,洪承畴身经百战,无论是政略,还是兵谋,都是一时翘楚。尽管身为穿越者,高旭通晓一些南明的历史大势以及后世的数百年知识,但高旭本质仍然是个普通人。要论谋略布局,南京的洪承畴、北京的范文程这两个明末清初的大汉奸之前,高旭根本只是个初生牛犊而已。
过了半晌,高旭又问道:“长江上郑氏舰队的动向如何?”
不得不说,由于有高旭的现实模板范例,郑森比历史上的郑成功还要更加的雄心勃勃。自从高旭助他取得郑氏舰队的控制权之后,郑森一直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让天下人不光光知道崇明有高旭,福建也有他郑森。
郑森虽受高旭大恩,但不愿居于人下,在大将洪旭的扶助下,他领着郑氏舰队在十月初开始就游离在镇江至南京这段长江水域,日日上岸侵袭清军的沿岸城镇,寻找战机。
“三天前,郑家军破了镇江对岸的瓜洲镇。”邬含蓄踌躇了一下,又道:“那郑森拒绝我们的粮食资助,每到一处,就地征饷,无论兵民,只要是无发者,一概以鞑子处论,大肆杀戮。长江沿岸的乡民对郑家军已经是谈虎色变。”
高旭听罢,心中不由暗叹一下。以郑森看来,既生瑜,何生亮?他为人自负,过于好面子,拒绝同盟军的援助,也就是不想再接受自己的恩惠。军中无粮时,只有登岸征饷,再又他的性子太过杀伐果断,行事过于极端。那些乡民迫不得已才剃发的,但郑林都就当他们鞑子处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嘛。
高旭沉声道:“我们同盟会向来以有发者义民,无发者难民为宗旨来光复各地,要是郑森那般做法,这不是把江南百姓都向满清那方面推么?!”
邬含蓄嘴角牵起一丝嘲讽的笑意,道:“那郑森可没拿我们同盟会当回事。今日收到郑家军内应的探报,那郑森成立了一个郑氏会社,称之为‘天地会’,以‘天父地母,反清复明’为号,与我们同盟会针锋相对。”
“什么?!”
高旭听罢一愣,不由得苦笑一下。难道历史真的是殊途同归?那郑森竟然把天地会也整出来了?!
历史上,天地会的成立众说纷纭,但在明末清初的确有天地会这个组织。如今郑森羽翼未成,为了与自己的同盟会一南一北分庭抗礼,天地会竟然提前成立了。想起天地会,高旭首先便想起武侠小说中那个“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的天地会总舵主。
那个陈近南是陈永华的化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郑成功起事之后,陈永华是他最得力的谋士,而且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陈永华苦心经营台湾,是台湾教育的倡导者。
但按照时间推算,那个陈永华现在大约只有十三四多岁,其父陈鼎在甲申年中了进士,但他运气不好,这一年,大明亡国,清军入关,陈鼎心灰意冷就回乡躬耕。高旭想罢,不由心生挖墙角的恶趣味,顿时对邬含蓄道:“让福建的情报分处寻一个人,陈鼎,具体是福建哪里的人,我不清楚,但他曾中了进士。凭着这个进士身份,足够让情报处找到他了。找到他之后,设法让他全家移民到崇明,特别要带上他的儿子。”
“还有……”
高旭略作一想,既然要挖就挖得彻底。历史上郑成功除了陈永华这样的文臣之外,还有施琅、甘辉、刘国轩这些颇具智略的武将。施琅已死,自是不必再提,对于刘国轩,高旭不清楚他的出身来历,想先下手为强来挖墙脚也没门路。
至于甘辉,高旭却是有番了解。因为甘辉参加了郑成功的长江战役。长江战役是南明史上北伐满清的军事行动中最后的辉煌。作为头号大将,甘辉在南京城下殉国,不屈而死。名将甘辉的殒落,着实让人痛心疾首,当时刚愎自用的郑成功要是采取甘辉速战速决的建议,不要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历史或许就会有另一种可能。
甘辉是福建海澄县人。他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重义任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长迫害,流浪他乡,不敢久居故里。现在,那甘辉应该还没有参加郑家军。高旭记得历史上,要到隆武二年,也就是明年,郑成功在南澳起兵反清时,甘辉才投军入郑军帐中。
“让福建分处到海澄县寻找一个名叫甘辉的人,给他足够的盘缠来崇明投军。”
“属下领命。”
邬含蓄有点纳闷地应道。尽管高旭要找这俩人有点莫名其妙,但邬含蓄不敢究其原因。他的族叔,高老庄总管,邬老家伙一再地告诫他,对于高旭的命令,都要无条件的执行。但第一次接到高旭寻人的命令,邬含蓄还是谨慎地问了一句:“如果寻到这俩人之后,他们不愿来江南呢?”
高旭听罢,不由盯了邬含蓄一眼,淡然道:“这是你的问题。”
高旭的语气虽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邬含蓄心中一突,不由避开高旭的目光,低头说道:“是。”
高旭收回目光,又寻思着应对多铎亲征的措施。那郑森虽然想与自己一计长短,但他志大才疏,凭着他几千郑军势必拖延不了多铎的步伐。就算他等到多铎离开南京之后,南京城内兵力空虚,让他寻得了战机,高旭也期望不了郑森能取得什么战果。当年郑成功十万精兵悍将也破不了南京城,何况现在拥兵几千又未经沙场磨砺的郑森?
让史战的同盟舰队强攻镇江,牵制多铎的步伐?
高旭想罢,又摇了摇头,在博洛的倾力进攻下,江阴已有摇摇欲坠之势,要是没有史战在江阴-水域上对博洛部的压力,孤城死战的江阴能支持了多久?要保证江阴不失,史战在长江上的支援必不可少。而且镇江是重镇,清军的防卫必定森严,想要攻下,谈何容易。再说史战的水师胜在水上机动偷袭,而不长于陆上攻坚。
虽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得到多铎亲征的情报之后,但高旭一时之间想不出有效的对策,只有用水到桥头自然直聊以自尉,便不去多想。而且,现在高旭的视线里只有尼堪——满清南下的三贝勒之一,未来的敬谨亲王。
尼堪是同盟军成长的试金石。
只有击溃或者歼灭了尼堪部,同盟军才有与清军逐鹿江南的可能,才有对阵兵力更雄厚的博洛、多铎的资格。
黄渡大捷歼灭了田雄部,那么尼堪除了以满将阿哈尼堪的两千镶白旗满清兵、马喇希的一千蒙古兵,绿营军就只有驻扎嘉定城的二千多土国宝部,驻扎在上海的三千多李元胤部,以及随尼堪进攻吴淞城的马得功部的一万五千多人马。
∶∶∶∶∶∶
隆武元年的十月十一日晨,黄渡大战的第二天,挟着大捷之威,高旭领着铁一镇从青龙镇出发,渡过吴淞江,趁胜出击,兵锋直指嘉定,以图光复历经二次屠城的嘉定城。
(https://www.biquya.cc/id21988/14364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