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史上,施琅先是随郑芝龙降清,隶属李成栋部,后来李成栋在广东反正之后,又受到排挤,最后投奔当时已起兵反清的郑成功,他的军事才能才得到发挥。但最终因为俩人因为性格上的冲突,比如施琅的气度偏狭、持才傲物,郑成功英迈果断有余,而豁达恢宏不足,一生遇事容易冲动发怒,将帅不和以致最终反目,郑成功尽杀施琅的父亲兄弟,使得施琅再次降清。自此施琅为报私仇,十年磨一剑,矢志为满清收复台湾,剿灭郑成功身死之后的台湾郑氏政权,覆灭了最后的一处大明衣冠之地。
高旭从情报处收集的资料看来,现在二十四岁的施琅在郑氏将领之中,虽然由卒伍积功为偏将,但他年轻尚轻,资历不足,就算他有才能,也不过是杀了些山盗海匪而已,声名不显。但其人雄心勃勃,天下大乱之时,正是大展抱负之机。
为了与耿仲明的镇江水师争夺长江的制江权,高旭可谓是求才若渴啊。
在同盟舰队的将领之中,以“箭鱼”史战史必达的能力为最。他当初对付官军的围剿、海盗间的倾轧纷争游刃有余,算是崇明东海海域的地头蛇。但同样有着丰富水战经验的耿仲明,也算得是一条来自辽东的过江龙。
虽然同盟舰队在实力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同盟军战舰虽然火力犀利,由于主力舰是海船,比如西班牙战舰同盟号,在江流之中移动不便,无法发挥战力。又因为地处下游,同盟舰队要从江阴进攻镇江需逆流而上,而镇江水师的进攻江阴只需溯流而下。
虽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但与耿仲明的镇江水师在长江上形成相峙局面,史战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敌我双方水师在长江上相持越久,以清军可支配的巨大资源来说,对同盟军是不利的。要说陆战,可以打持久性战,但论水战,只有速战速决,摧毁清军唯一的一支镇江水师,取得长江水路的制江权,这一战略是同盟军能否致胜的关键性因素。
所以,高旭迫切需要打破水路上的僵局。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史战史必达也是难得的水战人才,但他擅长于在海上游击、骚扰、奔袭,而长江上这种内河水战,双方在沿岸都布满了哨探,一有风吹草动,就为敌所知。每次史必达的逆流偷袭,都在耿仲明的严阵以待下无功而返。
但要论明末清初的海战,高旭怎么不想起大名鼎鼎的施琅?
无论将来的施琅在降清与复明之间如何反复无常,后世的评说如何褒贬不一,但这个时期的施琅声名不显,他既然来到崇明,高旭怎能不去设法借用其才?
但是,号称连每一次如厕都被邬含蓄打探得清清楚楚的施琅,在上午郑氏船队进入崇明港时,却不见他的踪影。
既然施琅是在崇明附近海域消失的,高旭当即命令邬含蓄再次打探施琅的下落。
对于施琅有意避开邬含蓄的情报眼线,当时邬含蓄是如此作出解释的:“大约那郑森明面上随着刘中藻出访崇明,暗地里却又分派出人马到处打探各地的虚实,消失的施琅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大都数人来说,同盟军所取得的骄人战绩实在值得怀疑,比如盛传已久的刘良佐部一镇数万人马在江阴的全军覆没,比如满清在江南已折损了督师尼尔康兄弟、蒙古固山额真富喇克塔、悍将图赖这些战将,以及满蒙旗兵数千人马的折损。在明末来说,这些战绩着实骇人听闻。
郑森就第一个不相信。
所以,以郑森看来,要打破同盟军的神话,只有暗中查探才能知道到那浮夸背后的真相。
但是,在江南,邬含蓄的情报处的触角也遍及了每一个角落。
一天时间,足够他在某个角落里掀出施琅这批满嘴闽南语的外乡人了。
“找到了?”
“找……找到了。”
邬含蓄的回答略有些迟疑,但语气中透着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
邬含蓄的语气让高旭有点不解,又问道:“确定是他?”
邬含蓄点点头。
高旭道:“那么,让他来见我。”
邬含蓄见了高旭充满期待的神色,突然单膝跪下,低头道:“少庄主,属下失职。”
∶∶∶∶∶∶
在邬含蓄的引领下,高旭沉着脸走进高老庄北坊区的一间隐密小屋。小屋中空无一物,除了正中的一张长方桌子。长方桌上躺着一人,全身盖着一张白布。
走近桌前,高旭瞧了邬含蓄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拉开了白布的顶端,露出一张宽额细眼的脸孔来。
高旭盯着这张平常而又普通的脸,久久不语。
一旁的邬含蓄道:“当郑氏船队途经金山卫时,这个施琅离开了郑氏船队,领着数名郑兵化作渔民从金山上岸,打探徐提督第一镇在浦东的动向。因为他们形迹可疑,被第一镇第二营罗子牛罗统领的巡逻队当成清军奸细抓捕。当时施琅怒而拨刀,连斩十人,扬长而去。罗统领当即亲领一哨人马,以重兵擒获了施琅为首的数名郑氏暗探。等属下闻讯赶到时,施琅已被斩首。”
高旭望着施琅脖子上的缝合处,又问道:“确定他是施琅?”
邬含蓄道:“属下当时逼供过其它三名郑军暗探,均指认这人是施琅。而且,与之前从福建收集到的施琅画像,也确认是他无疑。”
如今事情已经发生,只有设法善后,高旭沉默一会儿,道:“命罗子牛不得泄露其中详情。对所有参与的士兵下达禁口令。”
邬含蓄道:“事关重大,属下已经如此做了。”
施琅突如其来的死亡,实属高旭的意料之外。如果不是同盟军的赫赫战绩,高旭的威名上达天命,那争强好胜的郑森就没有一探究竟的必要,他也就不会来崇明;要是郑森的心胸豁达些,不要因为质疑同盟军的战绩而暗中派人打探虚实,那施琅也就不会摸到罗子牛的浦东防区;要是施琅的脾气少点火气,少点傲气,不要一怒杀人,或许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但现在,让高旭充满期待的施琅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么?
∶∶∶∶∶∶
对于隆武使者兵科给事中刘中藻来说,自从登上崇明港口的那一刻起,等待他的一切皆是瞠目结舌的震撼。
自南向北,刘中藻从福建出发后,先到达浙东。虽说浙江官绅士民为了保卫发冠汉服,又在隆武朝廷首席大学士黄道周拳拳忠义之心的感召下,反清意志得到空前高涨。但到了崇明之后,刘中藻才发现浙东比起崇明来,反清浪潮简直是一朵小浪花。而崇明岛上那驱逐鞑虏的决心,如同怒涛一般集卷着岛上的第一个角落。
自崇明港口登岸之后,崇明给刘中藻最直观的形象是无处不在的同盟中华旗,无处不在的反清标语。
在大街上,几乎每个商铺门外都竖着一面中华旗,甚至小贩小摊的车架上,也是插着中华旗的缩少版。而且在街头有专门的商铺出售大小不一,但规格比例严格统一的旗帜。至于反清标语,大街上悬空的横幅,每家每门上的门联,崇明县城的城墙内外,几乎都是诸如同盟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十六字纲领,江阴首倡的“头可断,发绝不可剃!”的呐喊,另外诸如“同盟中华,还我河山”之类的标语,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除了旗帜与标语,在街头,在庙会,处处有同盟军大破鞑子的社戏,处处有捏着拳头上街游行喊着反清口号的热血书生。
刘中藻当时看罢这番狂热的景象,不由对一旁的郑森长叹一声:“民心可用啊。”
郑森张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又哑然无语。
到了传说中的同盟广场,刘中藻又发觉广场上的氛围与外面截然不同。那标志性的建筑,巍然屹立的英雄记念碑以及其后不计其数的英烈碑林,无形地散发凝重、肃穆、壮烈的气息。整个广场上几乎是旗帜的海洋,前来瞻仰的人群川流不息,但是,却听不到喧嚣声,整个广场井然有序,一片宁静。偌大的广场能保持宁静,这或许是广场入口处那些“英烈圣地,严禁喧哗”告诫牌的缘故,或许是广场上宪兵来回巡逻维持秩序的缘故,又或许是民众在英烈之前那敬仰之心在默哀的缘故。
“这大约就是暴风雨之前的那种宁静。”
刘中藻不由得又叹了一声,立在英雄记念碑之前,仰头望着雄伟的石碑上的那“中华英雄永垂不朽”的几个石雕大字,久久无语。整个下午时间,刘中藻都流连忘返在英烈碑林之中,听着广场专门的解说员讲说石碑上那些英烈们的事迹。因为这些碑林,那些牺牲在抗清前线的同盟军将士,将成为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郑森此时心中也不得不暗叹:“一个普通士卒战死之后,不仅能给家人带来优厚的抚恤金,也能名列同盟广场的英烈碑林,以供后人敬仰,此等声名与实利,自然能激发同盟军将士舍生忘死之志,高取义此举,实是军心、民心双得啊。”
众人在观瞻碑林之时,只见碑林内每隔百步就立着一块告示牌:“英烈重地,保持肃静。喧哗者鞭一,吐痰者五,方便者十,亵渎者斩。”
对于郑森的亲兵随员这些郑家兵来说,看着同盟军如此优待士卒,自然感触良多。
但对于这点,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想的,有一个郑氏将领却是觉得这同盟军有点小题大作,乱世人命如草芥,一个卒子死则死罢,哪里用得着这般供起来费事?所谓的同盟军也不过是一群海盗与乡兵罢了,装什么崇高伟大?至于这告示牌,更是小题大作,人有三急,要真是急了,当然只有随地解决了,谁说非要跑到广场公厕才能大小便的?那郑氏将领一边不屑地想,一边向一块英烈碑上吐了一口痰之后,接着倒真觉得尿急了,想也没想,顿时就解开腰带,把眼前这块半人高的英烈碑尿个通透。
“英烈重地,亵渎者斩。”
就在众人为这个郑氏将领突如其来的举动而愕然的时候,却见旁边赶来三个穿着藏青色同盟军军服的广场巡逻宪兵,领头的一个黑脸小队长以斩钉截铁的口气宣布道。
∶∶∶∶∶∶
(https://www.biquya.cc/id21988/143639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