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松江以南十里处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驻扎着满清贝勒尼堪的数万人马。自从在嘉兴与博洛分兵之后,尼堪领着满将阿哈尼堪,两个蒙古固山额真富喇克塔、马喇希,以及三万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明新降绿营军,先是屠了沿途的嘉善,随后开进松江府境内。只等休整一夜,次日就进攻松江城。
尼堪三十有五,他的性子本来就很暴燥,南方炎热的天气更是让他的脾气火上浇油。满人出身东北,不习惯南方酷热,何况是夏日最热的七月份。本来他在杭州就盼着回北方休整避署,离开南方这个鬼天气,但江南反抗剃发令的运动比这个天气还火热,不平定江南,他与博洛这支南征以久的人马就别想回京了。
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尼堪曾在杭州大病一场,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连日来神情委靡不堪。这心情不好,就使得他更加容易燥怒,一有不顺意之处,便让他雷霆相向。天色一亮,他就杀了三四个夜里陪寝的汉女,其理由他也说不出口,那就是战场得意,这房事就失意了。自从下江南以来,尼堪一直听闻到南方的佳丽温婉如玉,果真没让他失望。只是他在杭州纵欲过度,再加上炎热的天气,水土的不服,最后他竟然阳-萎不举。为了面子,每日他仍然搜罗汉女侍寝,假作欢好,次日一早就全杀了。
当收到征讨嘉定的新附绿营军李成栋部被同盟军击溃,李成栋溺死身亡之后,尼堪只是轻蔑地冷哼一声。在他的眼里,这些南明降军都是些蠢货,连一支由海盗与乡兵组成的同盟军都剿灭不了。至于那尼尔康兄弟竟然折在江阴城下,实在是满人的耻辱,死不足惜。
在尼堪的帅帐中,他望着刚刚禀报完战况的李成栋的养子李元胤,问道:“那嘉定的同盟军有多少人马?”
李元胤昨夜出了嘉定城后,就连夜回到娄东,收聚了李成栋余部的一千多溃兵,次日上午便赶到松江向尼堪报到。对于尼堪的询问,李元胤道:“驻扎嘉定的是同盟军的第三镇,有同盟军高旭的一个亲兵营,一个旭卫营,以及一个淮兵营。”
尼堪听罢,“哼”了一声,道:“那高旭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而已,他的同盟军不过一群土鸡瓦狗罢了。等本帅的大军一到,还不是灰飞烟灭的下场。”
李元胤只是附和道:“贝勒大人说的极是。”
尼堪望着李元胤道:“本贝勒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如何?”
李元胤道:“末将万死不辞。”
“好。”
见了太多的南明降将在自己面前奴颜卑躬,尼堪很满意李元胤这种不卑不亢、忠心也表露得恰到好处的举止。无论这些新附绿营将兵如何不堪,但最终还需以汉制汉,满兵虽然精锐,但兵力见拙,死一个少一个。尼堪又道:“本帅命你今日破了松江城。”
李元胤道:“末将领命。只是要破松江,无需一日,只需半日足矣。”
尼堪走下帅座,饶着李元胤转了圈,道:“这松江有原任两广都御史、兵部侍郎沈犹龙据城而守,在黄浦江上又有黄蜚、吴志葵两总兵二万明军水师声援,互为犄角。你说半日破了松江城,可知军中无戏言?”
李元胤道:“回贝勒大人,那沈犹龙虽然起兵于松江,但所募之卒皆非纪律之兵,威令又不及远,又以打粮之名抢掠动焚。各地虽然据地而守,但多以互不相援,浦西至浦东者,则以细作,抢劫杀戮,冤家相报,毫无顾忌。那沈犹龙非智勇之辈,不知整军自救,只知期望黄、吴部的水师相援。而那黄蜚、吴志葵却畏敌如虎,虽有水师二万余,战舰数百只,但只知辗转江上,一有风声鹤唳,就作着从黄浦江出海逃窜的盘算,不敢登岸一战。所以,末将有一计,自领千余人马,佯作为援军,诈取城门。只要城门一破,那些据城而守的乡兵便战志全消,松江城取之,易如反掌。”
尼堪并不是多谋之人,见李元胤胸有成竹,且又娓娓道来,大由大声道:“好,李元伯,你要真能立下大功,本贝勒必有重赏。”
李元胤走出尼堪的帅帐之后,抬头望着碧蓝的天际,又摸摸脑壳后的金钱鼠尾辫子,心中长长地叹了一声。
∶∶∶∶∶∶
嘉定。
“松江城破了。”
老家伙望着高旭一夜未眠却依然神采奕奕的脸色道。
高旭听罢,没有现出任何意外之色。在贝勒尼堪的兵锋之下,松江城的沦陷没有任何悬念。高旭只是担心那个夏完淳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会不会暴跳起来。高旭问道:“如何破了?”
老家伙道:“是那李元胤佯作黄蜚部的援军,诈了松江的城门。”
高旭沉默了一下,这个李元胤是他放回去的。李元胤破了松江城想必能得到那尼堪的信任。高旭自己也不知道,玩这个无间道到了将来会不会失控。
高旭问道:“存古知不知道松江城已破?”
老家伙道:“暂时不知道。不过,松江方向的难民很快向北逃来,最多半日功夫,城破的消息就传到嘉定、上海各地。”
高旭皱眉道:“他的父亲夏允彝以及他的老师陈子龙呢?”
老家伙道:“夏允彝已投水自尽,那陈子龙在城破之时不知所踪。”
高旭沉吟了一下,道:“那夏允彝也是忠烈之士,将来同盟广场如若建成,把他的名字铭刻在记念碑上吧。至于那个陈子龙,尽量寻到他的下落。”
老家伙点点头,又道:“少庄主,松江城一破,那黄蜚、吴志葵已退守上海,他们的水军仍然沿着黄浦江以长蛇阵布置。这支水师犹如惊弓之鸟,必为清军所破。”
高旭道:“我们的同盟舰队到了吴淞口了么?”
老家伙道:“天明时分就开到了,吴淞城已在我军的控制之下。高爷要你赶快到吴淞。”
那高老头大概担心高旭身在嘉定之座危城,所以要高旭尽快到吴淞。明代在吴淞设有千户所,嘉靖年间又筑了砖城,各设城防设施比较齐全。而且吴淞地处江海交汇处,凭着同盟舰队完全可以做到在吴淞与崇明之间进退自如。
高旭摇摇头,道:“我要先去上海。如果上海城一失,我们辗转的空间就太少了。要守上海,黄蜚、吴志葵的二万水师至关重要。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坐视他们败亡。要父亲派史战领一水营开赴上海支援。我也领一支人马前去。”
老家伙道:“徐见山的第一营和张鹏翼的淮兵营要守嘉定,亲兵营三个支队要开赴吴淞,少庄主,你没有兵可用了。”
高旭沉思了一会,正要说话,却听老家伙道:“少庄主,如果以徐见山与张鹏翼同守嘉定城,何人为首了也是个问题。另外,在昨日白天打扫战场时,为了争夺战利品,张鹏翼的淮兵就与赵大少姐的海盗人马发生冲突;到了晚上入城之后,那些淮兵又强夺嘉定难民的财物,徐见山的第一营巡逻队上前肃正军纪,却因为淮兵将领的护短而不了了之。”
看来同盟军这种囫囵吞枣式的吸收人马并不可取,虽然张鹏翼有反抗剃发令的忠义之志,但他曾身为大明的淮海总兵,自然不可能对高旭这支来自草莽民间的同盟军有着多大的认同感。而且高旭又没有朱明宗室的身份,虽然有了江阴大捷的战绩,驱逐义阳王平定崇明的果决,但就身份来说,他不过是崇明高氏海盗家族的继承人而已。所以,张鹏翼在县衙大堂上露出投奔绍兴鲁王的意图,或许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见,而是他部下那些淮兵将领的意见。
高旭望着老家伙阴沉的脸,道:“以管家的意思该当如何?”
老家伙道:“少庄主,老奴建议以张鹏翼的淮兵营守嘉定,徐见山的第一营开赴吴淞,他的人马刚刚经过嘉定之战,需要休整。而且吴淞城隔岸背靠崇明,各类应急人力物资转瞬即至。还有,高氏工匠支队也开赴吴淞城,加强吴淞的城防。至于归海的海盗支队,以及启明的家丁支队,则随着少庄主开赴上海。”
高旭沉默一下,道:“你认为张鹏翼会孤军守卫嘉定么?”
老家伙望着高旭道:“就算张鹏翼想去绍兴投奔鲁王,但他没有船。如果他要生异心,那张士仪就是前车之鉴。而且他的淮兵营所需的钱粮都要依靠我们。少庄主要他守嘉定,他岂敢不从?”
高旭道:“万一他一降了之呢?”
老家伙摇摇头道:“以张鹏翼的为人,我了解他,他不会投靠鞑子,只是他的那些部将很不可靠。”
老家伙又脸色沉重地道:“少庄主,以你的出身来说,就算你同盟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没有宗室的大义名份,在没有具体问鼎一方的实力之前,像张鹏翼、吴志葵、黄蜚这些官军将领自持身份,他们未必会诚心加入同盟军。正如那张鹏翼一样,他就算加入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且,少庄主,你想要到上海与吴志葵、黄蜚这些人联手抗清,老奴并不看好。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要真的有用,这半壁江山也不至于糜烂到这份上。少庄主,除非像你在江阴那般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拉扯人马,至于那些官军出身的将卒,一个都靠不住。”
高旭听罢,只是沉思。
老家伙又道:“还有,以老奴看来,张鹏翼的淮兵营不足寄以重任,徐鸿的第一营刚经过嘉定之战需要休整。徐玉扬的第一镇远在常熟。现在可用之兵只有归海的海盗支队,以及启明的家庄支队这二千余人。凭着我们现在的这点实力,虽然有高爷的同盟舰队在江海上驰援,但想要守住吴淞、嘉定、上海三城,实不可能。唯今之计,只有先死守吴淞,再按先前少庄主所说的那样,夺取松江沿海的诸如川沙、南汇、金山这些堡垒,慢慢向内陆蚕食,壮大我们同盟军的力量。少庄主,只要我们在那尼堪的兵锋下有相持之力,胜利最将属于我们。但在这之前,少庄主勿想以一战定乾坤啊。”
高旭沉思良久之后,心中暗叹一声,老家伙说得不错,或许自己真的太过激进了。
最终,高旭作出了部属调整。以张鹏翼的淮兵营守嘉定,徐鸿的第一营以及马三炮的工匠支队开赴吴淞城,还有夏完淳兄妹、顾炎武、归庄等人也随军去吴淞。他则与老家伙领着赵氏兄妹的海盗支队,以及邬含蓄的庄丁奔赴上海,寻找与黄蜚、吴志葵部的合作机会。
只是当高旭赶到上海之时,只见上海县城外的黄浦江上烽烟四起,那黄蜚、吴志葵这支在江南一带兵力最盛的南明官方力量,在尼堪的重兵进攻下,二万余水师人马已是兵败如山倒了。
黄浦江上,血流滔滔。
(https://www.biquya.cc/id21988/14363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