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姑姑讲解的关于弭兵之战背后的历史,裴玉成的心凌乱了,问道:“姑姑,既然我们家和风姓皇室有那么大大的怨恨,那你还那么拼命努力做什么,不要说我奶奶是皇室的公主,当初风姓皇室子弟作孽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记得我奶奶是皇室的公主了?”
“问我我拼命努力做什么,那我就先告诉你,如果我不拼命努力会怎么样!如果我当初感觉受不了了,带你离开楚国,那会怎么样?很简单,你我两人不知道会死在哪里,填了沟壑了。如果我感觉对他们受不了,不愿意在这个国家有什么作为,因为怎么努力也是给他们卖命的,想平庸的过一生,行不行?短时间可行吧,建元女皇出于愧疚,会好好照顾我们的,现在的你女皇姨妈也会照顾我们的,可是下一代的女皇呢?感情会越来越弱的,可是仇恨却不会消弱,人生百年,到时会经历好几任女皇,我们不知道死在什么时候。如果我们只是想成为一个高级武者,不效力帝国总行了吧?这么想就幼稚了,两个人的高手,能够敌得过人家一个大家族,还有大量的家丁仆役、客卿吗?所以咱们想活得好就要拼命的努力,而且必须上进当将军,有足够的实力与势力,这样才能保护自己,才有机会报仇,把一帮子混球全部铲除干净。”
“报仇?就像昨天那样?难道还有别的人插手其中?只是我很担心,这样做合适吗,毕竟疏不间亲,万一姨妈偏袒他们,为难咱们怎么办?”
“不用担心你姨妈,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就是,我和你姨妈从小玩到大的,噢,我不是说我们的感情深到让她容忍我杀她的舅舅哥哥弟弟们。曾经有一回,我们俩乔装外出,经验不足,被人家敲了闷棍,差点就被强奸,行凶的就是风姓的不肖皇室子弟,家丑不可外扬,这事没法追究,不了了之……你姨妈知道那些不肖子弟的心知肚明,对他们深恶痛绝,我们把他们宰了也没什么。”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些人还真是该死,早晚送他们下地狱!
“第二点原因,就是,你姨妈是皇帝,知道什么是皇帝吗?皇帝就要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我们表现的越是优秀,越是不可或缺,那么我们报仇的行动越安全,她必须要忍着,她忍不住了,群臣也要让她忍住!其实我想晚几年再给你说这些的,你是不是觉得接受不了这些?”
裴玉成一个和谐社会成长的小白,还真的接受不了这些,不过想想姑姑那么多年的辛苦,还都是她一个女人扛着,实在有些不忍,说道:“姑姑,你辛苦了,以前都是你一个人担着,现在小成长大了,可以分担这些辛苦,我会做的很好的。”
“小成,我看出来了,你是在安慰我,并没有真正接受。好吧,我再给你讲解一些,十二王者狮鹫,全部受我控制的,现在有无数的人想和王者狮鹫签约,可是没那么简单,我不点头答应,谁也签约不了,当然,王者狮鹫是非常高傲的,如果达不到它们的要求,即使我命令,也是无法完成签约的。签约不代表王者狮鹫就是他们的了,我可以随时让王者狮鹫抛弃它们的签约者,让他们从天空中掉下去,谁敢对我不利,他就等着空难吧。”
“姑姑,你想掌控皇家狮鹫战骑士团对吗?”
“嗯。王者狮鹫领导一群普通的狮鹫太弱了,王者领导一群皇家狮鹫才是真正的强大。”
……
两人聊了许多,直到晚宴开始。晚宴开始,平常的家宴,没有几个人,没有太多的人在旁边伺候,只有一个宫女在忙里忙外。作为客人自己这边五人,另一边就姨妈和她的女儿,还有一个熟人,曾经见过几面,可爱的小女孩萱儿。在这里见到萱儿不感到意外,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就呼喊,左脚绊右脚,跌倒,结果人家真的摔倒,这可是实打实念力能耐。萱儿见到裴玉成向往常一样,热情的扑过来,,让他抱抱。
萱儿问道:“哥哥,你是好人吗?”
听着萱儿孩子气的问话,裴玉成有些乐了。年幼的时候,就爱把人类分为好人和坏人,好人和坏人还是无法鉴别的十分准确,到咽最后一口气的时刻,或许还会有错把好人当坏人,或者是错把坏人当好人的遗憾。好人与坏人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一生一世都做好事,好人也有可能伤害过某个人,所谓的坏人,也有相对好的,也可能会助人为乐,他也不可能一生都在做坏事。所以,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总之,好人要变坏人很容易,坏人要变好人很难。
好与坏的思考,都不能离开人类的生命体这样的一个思想起点来进行。而且,一般我们说好与坏主要是把我们的思维放在个体人之间来进行的。所以,对个体生命力的保护或者伤害,成为我们判断好与坏的基本思想基点。基本来说,凡是能够引发、增长别人正向生命力,即对别人的成长与改善有利,也对社会的财富积累和道德发展有利的,就是善良与好。相反,就是恶劣与坏。比如,当别人受伤了,我们及时把他们送到医院,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救治,或者我们自己拿钱来为他医治,我们就是善良和好的。相反,如果,我们把一个很健康的孩子的腿砍掉,造成他永远无法站起来,甚至是使他当场流血而死,我们就是危害了别人的生命力,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恶和坏的。这可以说,是好与坏的基本内涵。
但是,仅仅是确定了一个抽象一般的原则或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启发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体差别。比如,如果我们的行为对某个人的生命力是促进的,但对其他很多人的生命力是有害的,我们的行为是好还是坏?根据偶尔的好与偶尔的坏如何判断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我们今天做了好事,而明天做了坏事,如何判断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一个人平常都是在做好事,在关键的时候作出了大坏事,我们又如何去判断?诸如此类,我们都需要去思考。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具体判断好与坏的标准的问题了。
现实生活中识别好人和坏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古今中外传统都习惯地认为好人首先是善良的人,是有同情心的人。但生活中,往往一个好人同情一个比自己强得多的坏人,把心都掏了出来,到后来还是遭到这个坏人的暗害。
好人往往居于无奈,坏人常常春风得意。因为好人遇事往往居于明处,心地坦荡,直言是非,而坏人却往往深藏不露,心怀鬼胎,花言巧语。对强者好人不会阿谀奉承,对弱者好人不会落井下石。坏人则不同,对强者他会狐假虎威,巧加利用,对弱者他会乘人之危,大肆掠夺。所以,好人难当,坏人好活。
好人和坏人中间有一种人,就是“老好人”。当好人落难的时候,他是坏人的帮凶;当好人走运的时候,他就跟在好人的屁股后边;当好人和坏人针锋相对的时候,他就躲在旁边看笑话。“老好人”总是扮着好人的模样,却在背地里干着坏人的事情。这种人是好人最大的敌人,也是坏人不太欢迎的朋友。您可不要因为他不受坏人的欢迎就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那您就大错特错了。他其实是最能危害好人的人。
在你落难的时候,您不难发现谁是好人,但你只会感到“真正的好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同病相怜的人。在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你不容易发现谁是好人,但你最迫切需要的还是能够认清谁是好人。可是你只会感到“真正的坏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能够有福同享却不能有难同当的人。如果你的结论比这个悲观,那么说明你的心态失衡了,或者说你的心地不够光明磊落。
裴玉成思考了一会儿,看看周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很是关注的样子,包括旁边的那个宫女也是。
他笑了笑对萱儿说:“萱儿,哥哥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许多的坏事,更多的是做了太多的错事。知道么,萱儿,许多人说哥哥是天才,发明许多东西,其实哥哥犯错的时候更多(想想应试教育错了多少道题)。萱儿,好人和坏人很难区分的,哥哥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好人。做坏事的时候没有多少坏的故意,有心做好事的时候不多,嗯,就像人家说的,高尚一瞬间,平庸一辈子。”
萱儿歪着脑袋,又问道:“哥哥,为什么好人和坏人难以分清呢?”
“好人和坏人难以分清,原因很多,比如:第一个原因,好人也经常会做点坏事,坏人也经常做点好事。也做坏事的好人,也做好事的坏人。第二个原因,好人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一时没有展现自己,只是潜在的好人,而坏人由于环境和自己没有充分展开,没有机会做多少坏事,甚至还会做不少的好事,但他们还是潜在的坏人。第三个原因,分不清好与坏的标准。大多数人都是以对自己有利还是没有利进行好坏判断的,所以,这样就会使好与坏纠缠杂合。第四个原因,环境经常变动使人们的行为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的特点。有时候,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是总体好的,有时候环境突变后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可能会发生突然改变,可能整体来说就是坏的了。所以,一个人行为就会呈现出很不相同的集合与判断。第五个原因,坏人的好行为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而好人的一个坏的行为比较强烈。普通人都是简单的思维,他们不会全面判断,往往受到一时的情绪的影响。往往会在一时感情的支配下的人认为坏人是好人,而好人是坏人。第六原因,人们受到成败的意识影响:好象好的就应该胜利,坏的就不应该胜利。所以,但看到坏的人成功,或者成功排挤了好人,就认为好坏没用,进而认为好坏是分不清的。好吧,差不多就想到这些了。”
“哇哦,哥哥好厉害,能讲出那么多的道理来,可是萱儿就听懂了第一个,其他的都没听懂哎!哥哥,怎么分辨好人和坏人呢?”
怎么判断好人坏人,首先要坚持高低判断:总体来说,人类社会优于大社会,大社会(包括国家)优于大集体,大集体优于小集体,小集体优于个人。高层次标准破除低层次标准,以高标准为裁判点标准。这个有些抽象,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有一个坏蛋,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样样俱全,坏事做了几箩筐,按照哪一国法律他早就该死了,只是一时没死。这样的一个人,在抗战那样的年代,他英勇的打鬼子了,为之牺牲,让你给他写墓志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另外一个人就是汪精卫,这么说吧,投敌之前,他的人生履历是非常光鲜的,投敌之后那就是前功尽弃,民国头号汉奸。还有一个容易引起人们思想混乱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香港的枪战片,周润发经常扮演黑社会老大,贩卖毒品或者做其他邪恶勾当,但是,当他对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很讲义气的时候,当他冒着自己的生命的危险去救自己的亲戚与朋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他的这种义举所感动,甚至就认为他是好人了。这是错的,从整体来将,由于他生活来源主要依靠黑社会的负面结构来获得,所以,他的行为与思想整体来讲,是负面的,是坏的。他对个人的亲戚或者朋友的义举,只是对他自己的个人行为的一个正面取向,是对其整体负面价值的一个正面加值。如他本来是负一百,而现在他做了一些好事,加三十,就是负七十。只要他整体做的事情是与社会发展想违背甚至是对抗的,那么,他就整体是负面的。但不论怎么加,如果他的大方向不改变,那他的负面就不会改变。他的总体是不会改变的,而且,他的这种加值也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少,力度也越来越弱,而且,不要忘记,他的整体的负行为(如贩毒和杀人)也是在不断增加的。
其次就要坚持整体判断:从一个人的行为整体来判断他做的坏事多,还是好事情多。当然,没有非常具体的判断标准,无法细节量化,只能是大致量化的一个判断。我们还是能够大致作出一个判断的,有的人总是要做坏事,你的印象就特别深刻,认为他一肚子坏水;有的人天生的好人,总是善良对人,你也会有深刻的印象;更多的是有时候做点好事,有时候做点坏事,不过,不论如何,你都能够对他作出一个整体判断。
再次就是要长时判断。不能以某一个时间段进行判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放在更长时间的背景下,你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的好与坏。这个世界有一时的好人,有一时的坏人。特别是对于那些潜藏的虚伪的善良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在这里,就需要经验与特别的理性进行判断。也许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是好人,但如果你有特殊的思考能力,你就可以发现他心里的小,从而可以提前预防和准备。但是,即使你可以发现,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行为去作出合理的判断的。
最后就是潜在判断。一个人做了一件事,判定他是好事还是坏事,乃至判定他是坏人好人,那就要看潜在的影响。比如影响深远的彭宇案,不论案情到底如何,问题就是那个猪头法官不能以那样的逻辑来判决一个案件,他的行为让国人的道德水准大幅度倒退,影响极坏,自然是一个混蛋。
这样的认知讲给萱儿小丫头听不行的,那就简单一点,来点幼儿园级别的:“做的事情得到大众认可的是好人,做的事情受到大众唾骂的是坏人;帮了你的忙却不说一句话就离开的人是好人,无缘无故侵害你的人身安全的人是坏人;对你有恩的人是好人,对你无情的人是坏人。嗯,凡是关心、爱护、帮助我们可爱的萱儿,都是好人,凡是惹我们萱儿不高兴的,说萱儿坏话的,欺骗我们萱儿的,都是坏蛋。”
……
哄好了萱儿,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晚宴,那一位宫女一直在旁边殷勤的忙碌着,裴玉成怎么说也是接受平等教育的人,对那位宫女的劳动都是热情有礼的答谢,完全出乎真诚,不含一丝做作,差不多的时候还真诚邀请她坐下用餐,她有些手脚无措,姨妈开口了,她才坐下,对裴玉成很有好感,裴玉成只是一笑。
晚饭之后告辞回家,萱儿扑到裴玉成怀里,在他脸上啵了一下,在他耳边小声说:“哥哥是好人,哥哥回去要小心,有风语堂的人要害你,哥哥你不要透露是萱儿说的呦……”
(https://www.biquya.cc/id21812/14004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