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天变 > 第一百四十章 小宴

?《天变》

  第二卷《天边》

  

  这是冬天,冬天在荆州决计不会感受到东南而来夹杂一种潮湿感觉的风,更不会下这么大的雨。

  雨虽然很大很急,却只下了片刻便停了,这一点也不是荆州的雨所能发的疯。只是风依然很大,我甚而能感觉到襄阳老院子里廊下飞旋的落叶,云梦汹涌而起的波浪,谢沐关口呼啸的砂石,和海上颠沛流离的一叶或者几叶扁舟。

  说银铃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麻烦,我不信;但说我不担心银铃,估计所有人都不信,其中就包括着我。

  所以,我很自然地坐不住了,快步走到大堂门口:“快请厉……”我顿了一下,看着几个急步冲出来的人:“备马!”

  广信内外城郭皆有,不过不是原来的那个越侯所新建,说到这两圈实夯的土墙,还得往前推好几百年,原来的南越国赵陀把他的弟弟好像是一个叫赵光的人封在这里为王,就有了这个广信的王城,后来南越国没了,内城也就慢慢荒弃了。这时间一久,雨打风吹,尤其是这里的雨还这么诡异莫测,土夯得再实也终究架不住日子地流逝,现如今各处都有坍塌,还露出里面用以加固用的粗木桩。宫城里的砖石木瓦地房屋宫室还稍微完整些,不过也不再是以前的宫殿了,在那帮前越侯及从人来之前成了广信的官仓、兵库和官吏居所,而那帮人一来,显然看不上这里的景象,而这里显然已经打算作为诸侯宫城,于是各处坍塌处也有了重新版筑的工地,而同时外城里,里城外也有不少商贾大些居所被强行占据并辟成官员居所。不过我来了,情况就要变了,外城内的还能退给那些商贾的就退了,除了那帮人的谢恩不断,还惹得百姓们对我的评价观感似乎暂时还不错;退不掉的,也就是那些原主已经不知去向的便先空着,看以后的情况再说。

  大伙儿则都被我安排在宫城内,免得这么大的地方就我一家住显得过于冷清。于是,这造成了我骑马片刻加上别人牵马片刻,还不如我直接走来得快,但是这是我骑马没走出几十步就几乎踏进北海的寓所的时候才得出来的结论。

  他的寓所比我的要空荡得多,我的那里还住着夫人郭佩,纳颜、纳兰兄妹,以及吴越、宋谦、陈武三个小子,虽然院子大,人少,有了这三个小子,家里就显得小了很多,因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到宋谦、陈武的鬼咋呼。而老四这里就要差很多,弟妹和侄女儿都因为我的命令在荆州暂时没有过来,他院中的其他人有些是他的族人,有些还是纳兰这个伶俐丫头出头去外面新雇的仆众。再过一阵便让弟妹、侄女他们搬来,而我家,则会多孔明这小胖子,亦悦这个小丫头片子,和我的一个姓黄的小舅子,最重要的,银铃那时也一定回来了。

  四儿今日不知怎的,难不成刮着东南风就让他多愁善感起来了,我走进他的院子时,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只看见他满身盔甲坐在台阶上,手中拿着一册竹简咬着嘴唇发着呆。

  我原本从不放过折腾我的这位鲜卑兄弟的机会,不过这次事情有所不同,所以,我直直朝前走去想先看看是什么竹简。

  不过他直接递给了我,就在我刚刚走到他面前打算看的时候,惹得我很是不满,“知道哥来也不欢迎。”

  这本是给苍梧郡的邸报,无论发生了什么,看来是先到了他的手上。而且我不用看也知道能让北海这般的必然是和北面边疆上的事情有关的。

  “我的……我们……鲜卑人被你们汉人打了。”他咬着牙,没有看我。

  “你还是知道了。”我叹了口气,挥了挥自己的袖子,抖抖拭干旁边台阶上的水珠,也坐了下来:“不过你终究会知道,你也该知道的。”

  我和他坐在一起,把邸报又看了看,暂时其他还没有什么大动静,除了一些诸侯章制不合规矩,上拟圣旨严令这些人纠正,剩下的就是父亲新辟了护北郡,鲜卑人的损失很显眼的这条了:“这事有你哥的份,是我帮着出的主意。怎么说呢。这次是我们对不住你们,不是你哥假惺惺的,咱们汉鲜两族在边境上,互相吃对方亏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不瞒你,也怕你不清楚,我们大汉朝内这百十年也不乏有些家伙,想出人头地立下功勋便总想去讨伐你们鲜卑人,虽然大仗没打多少,但是边境欺扰也是难免。不过你们鲜卑人也有事没事便来我们边境上劫掠一番,你们砍些恶官吏乡绅就行了,那些百姓也没招你们啊。”我摇摇头,苦笑一番:“其实,小时候什么匈奴鲜卑乌桓在我心中都是无恶不作贪得无厌的恶贼,我与兄弟们的,也包括老二,我们玩的游戏中就有攻杀鲜卑人的游戏。直到有一天,傻不楞登的我忽然冒冒失失地闯到你那里,才明白一切不是我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可河套内的争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该有个结束了。今年我在洛阳任职时,你们鲜卑在河套里的去斤部就又抢我们汉人牧民或者说大汉子民的东西了,这就给了我父亲他们借口……这就是政治,或者说可以写进历史的东西,对此我无话可说。大家都要生存空间,但是强者不应该当羊般被屠宰,既然总是来回往复,我觉得不如来场公平的争夺,谁胜谁来吧?你看呢?”

  下面沉默了很久,我也一时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我很尊重我的兄弟,不想骗他,所以我选择了一直不和他说。也许其他汉人会觉得我有些奇怪,为什么还要替那些不开化的蛮夷考虑。这我不知道。或许以后会有我们汉人能为所有人考虑,那时我很想问他在,这样一片土地上真正陷入为了生存和发展争夺土地的时候,应该怎么解决。注1

  “我们鲜卑人是由很多部族组成,彼此没有什么约束能力,一些大族在水草最丰盛的地方,边上则是的小族。我们鲜卑人也会定时,也许三个月,也许一年,或者更长,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做什么,但是各部还是独立行事的,有时候,强大的部落就会攻击弱小的部落。在我们的西面由几个比较大的族比如侯莫陈族就是兼并了周围的一些小族变得强大起来。我曾经想过,如果没有汉朝,我们终有一天会统一成一个强大的大鲜卑国吧。”

  我点点头。我能想到:鲜卑和我们汉人不时冲突,他们的统一也有了从旁掣肘之力,这对大汉虽是有利,对鲜卑却不是,这有些无可奈何,却又无法可想。

  “其实我听婉儿给我讲了很多你们的史事,我也想了很多,我们破六韩族也许有一天就会淹没在这种兼并吞没之中了,或许就是在哥找到我们的那一天晚上。”他叹了口气,“没有三哥那天拼死断后,还带我们来大汉,我们本来应该已经死了。我们破六韩族对鲜卑其实应该是死人……我想通了,再没有破六韩烈牙了;对鲜卑我们只是死人,而对汉人我们就是汉人,我叫厉北海,字龙行。”他挺直身体,站起身来,虽笑着却坚定地看着我说:“但是……我的心永远是鲜卑人的,我绝不会和汉人一起去对我们鲜卑人打仗;而如果有一天,鲜卑人要我回去,我也毅然决然立刻离开,回到鲜卑人中间。”

  我竟骄傲地笑着,也站起身来拍着我兄弟的肩膀,“你是我的好兄弟,我以我为厉北海之兄为傲。”

  言毕,便大笑着离开了。

  不过还有脑袋没有完全糊涂的:“三哥,你来找我就为这事?”

  我立刻低头转身,近到他的身边就换拳头捣了他一下,这确实有些伤自尊。

  “你去南海接你银铃姐。”我抽出怀中地图与他指明目前情况:“你银铃姐会带兵从南海过来,如果南海平了,她也好把军队完全带过来,我们东面也安定了,下面就能专心应付西面和南面的乱事。我会让几个本地人跟着你去,给你五千人,只能给你一个月粮草,其他的在南海本地征集,翔子当你的副手,他对水军熟,田缄给你当参军,有什么事情,你和他商计着就拿主意吧。小心,南海有些乱,多弄清楚情况再动手,给我下手轻点。如果接到你姐,把我们的情况告诉她,下面就听你姐的调度,不需要来问我了,你姐在打仗上比你哥厉害。还有……最重要的,对老百姓给我下手轻点,你也说了,你是汉人厉北海。记着!”

  他立刻收拾东西,准备立刻出发,我也立刻放心了。就在这时,小南蹦跶着进来,看见这阵仗,也算伶俐,立刻明白有事,所以立马要求自己参与其中。我很政治地说了一句:“老四,你看着办吧。”

  我从波才韩暹那里调出了些人来,还于翔子,雪林交待清楚。中间只波才皱了皱眉头,却也没说什么,只管吩咐韩暹挑选水军,不过我还是立即问:“我不应该派人去么?”

  “不,我刚想用那个烈牙。”这个忠厚大叔很是认真地说道。

  “干什么?”

  “督练兵士射箭。”

  “那……让小南去吧,他射箭也不赖。”本来想学毛遂自荐的,不过怕自己的分不开身,而且自己的射技也不知能不能再拿起来了。其实也是确定北海肯定会把那个小子给撇下。

  不过为此,我专门去找了以前烈牙,也就是“死”了的那位的那张长弓。他后来换了张铁弓,所以这把六尺弓就被我当仁不让地据为己有了。今日我专门收拾出它,还跑到宫城北面空地,找寻目标射了一番,觉着射箭挺简单的,头几箭找好瞄的和射的关系,调整一番便可以百发百中了。我还试了骑射,立时难度就高了很多,但是最终至少我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当然不是对老四说,以免被他笑话,一百步内箭离目标一尺是可以很容易办到的,不过二十尺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四十尺亦没有问题,其实六十尺我也办到了……

  那天晚饭我才回来,他们正等着我,我自然没有什么客气,正好饿了,问声是否有人来找我报告事情,得到否定回答后便坐下吃饭,脑袋里却在考虑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到广信来这是头一日我们家中所有人在一起吃饭,前几日,都是郭佩派人送到我的处理公事之所。

  我家的饭总是很简单,但量比较足,至少十八年来一直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而且无论做饭的是谁。至少我不是非常清楚这顿是不是佩儿下厨,因为在我身上起主要作用部位的从来不是口鼻,而是肚肠。

  必须承认银铃不在,我们家的餐桌上连耳朵也没什么事情可干,至少那三个小孩子的呼噜呼噜喝羹的声音和纳颜呼拉呼拉撕扯炙肉的声音,不算什么动听的声音,而佩儿和纳兰两个则很有礼貌地细嚼满咽,慢条斯理,无声无响。

  不过通常能让我记得这么多事情的细节一定是当时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吃到一半的时候,廊下响起脚步声,就听有个稍微上了些年纪的人恭敬地用京兆尹那边的口音禀报道:“张俭……老……爷子……来了。”

  “看来你挺怕他的。”我乐了,我们家的的传令人总是有些意思,都不知道怎么挑的。

  “不……不,禀……侯爷,小人……就是……有些……结巴。”他一说就能听出来他口齿果然是一视同仁的磕巴,对此,我更加无可奈何:“让……他他……上来吧。”心中却想,为什么都

  其实我也是襄阳结巴界有些名头的。我还记得子涉一本正经地说道:“子睿是个好孩子,他从来不和别人吵架……因为他是个结巴。”通常到这里那帮坏蛋就已经笑得一摊了。我必须再次声明,我不是结巴,只是说快了有些磕吧,不过我发现,如果心虚怕羞没信心一类,通常我都会有些磕吧;但如果横下一条心不要脸耍蛮了,倒也没什么。尤其现在不紧不慢,我已经很少结巴了。

  未等我起身整理好衣衫,就连郭佩都正准备和我一同出迎时,张老叔抱拳就往上来与远处行礼,先一句:“告罪告罪,恕臣此时打扰。”

  “啊呦,张叔,瞧您说的,小子虽为越候,却是叔叔的晚辈,在朝堂上叔卖侄个面子,称我越候便就行了,平日私下,叔到侄这来,就是自家。哎?张叔,不知道……您来……有什么事?”张俭此时正和夫人行礼,我的夫人一向表现地很贤淑,无论是哪一个,不过背后的情况稍微有所不同,这个稍微一词值得商榷。

  “呃,这个?”张叔看见我夫人就在我的身边,后面也还有其他人在,竟有些不好意思,压低了声音:“这个……你老叔我从山里出来身上就没钱,每日都在军中照应着……也算衣食无忧,可叔……就贪那口黄汤,可现在连个俸禄都没有,你老叔……他……”

  我笑着举手请他稍停,回身对着纳兰问道:“纳兰,咱们府上有好酒么?”

  小机灵丫头立刻跑了过来,带着笑报道:“禀侯爷,这府上地窖里倒是有些成年的酒,都是以前个老爷们留下的,现在府交割了,就都算您的了,奴婢不懂酒……”

  “哈哈……那就行,找人搬些来。哎,张叔,您没吃吧,就在这吃,他们马上把酒送过来。”郭佩也赶紧替张叔一番张罗,我们夫妻二人请拖推伺总算把这位老爷子给哄得开心地坐下。老爷子带着笑和期盼,尤其是那双眼睛,不时地瞄向背后,甚至可以用鬼鬼祟祟来形容,那张标致的木瓜脸上还绽放了一大朵不算很标致的残花——主要是上半截的太皱巴了,影响了整体的观感。不过除了带着一定恶趣味的心思,倒还是能明白自己心中对这位有意思的长辈的尊敬,所以也乐得心中拿他继续开心了。

  这酒坛子一到,立刻由正主登场开坛验酒,确定一坛,这晚餐桌就成了酒宴桌。我自然陪饮,佩儿也陪,我问纳颜要不要也来些,他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就是“老爷要喝酒,旁边需三陪”。这词不知怎得蹦了出来,没有来由。

  其实当时还有人想喝,若不是有客人在,有两个毛头小子或许会遭到一名大汉的殴打。若是《春秋》继续写下来,这一段孔夫子定然不会记,因为不符合礼。最近一直在忍受老婆的儒家经学教育,总算知道这些;还知道交州境内,除了三陈。还有二士都是经学的大家。不过唯一的区别是,前面三个都上路了,后面两个还没去,其中一个居然还是交趾的太守,蹦跶地挺痛快的。

  所以,喝了几盏,由我引头,就开始讨论儒生,我算不得儒生,自然言语中没什么忌讳;张俭也不是学的儒家,但酒过三盏,老头子就话多了,而且他对儒生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以老头看来,天下儒生分两种,一种为酸儒,另一种为腐儒,酸儒或许有用,腐儒则必然有害,酸儒凡事便是子曰经曰,但遇到天下公事还知道善恶对错之分,虽然酸了吧叽,但有些酸臭而硬的骨头,我张俭以前就还觉得有这么几个酸儒可交;可腐儒就不同了,他们早就连骨头都腐烂掉了,自己屈于权贵淫威,却说这是忠;贪财营私,说这是礼;肆意欺压百姓称为勤于政事;内室淫乱……”他说到这里猛喝了一口酒,然后就不说了。我能感到这问题所在,所以我们大家暂时都放弃了对儒生地继续嘲弄。

  “这个酒……”我们三个喝酒的男人同时打算对酒作一番评论好打消前面这个话题不好的后续话题,而且我们都意识到其他人也有这个想法:“您先说!”

  我以手相请张大叔,张大叔指着纳颜,纳颜双手朝我的方向摊开。

  “呃,那我先说。”我自告奋勇:“这个酒……还不错。好,到你了,纳颜,你先说,让张大叔最后压阵。”

  “我,”纳颜开头就顿了好长一会儿:“以前作羽林郎时,不喝什么酒,偶尔歇下来喝点。”

  “等等。”我决定打断了,“汝非但是羽林卫队,竟还是个三百石羽林郎?”

  “是啊!”

  “那你妹妹怎么还是司徒家的奴婢?”我又看了看纳兰,“不能赎她么?”

  “呃,其实我作羽林郎,还是王大人给帮忙请托的,我未能给他找到好的婆家,我也不好去赎她。”纳颜竟有些不好意思,纳兰也羞低下了头。而我却忽然感觉这王允比我想象得要复杂,可能未必这老爷子和我们想得一般,我有些担心,但还是先放下心私示意他继续。还插了一句:“纳兰妹子的婚事,我替她找,不过纳颜,你看着好的,也记着帮咱纳兰妹子留着。”

  纳颜喜笑颜开,纳兰则一闷头只管吃饭,两个坏小子则在起哄,结果被他们的大哥一人头上一下子。

  “您对在下之恩,在下感激不尽。其实当时我早就觉出有些地方有些不对劲,但我就是没想到,在这里……就不提了。”他看着我们叹了一口气,不过稍微有些隐晦,或许张老爷子还有些让他不放心,继续说着后面的故事:“我的模样有些惹眼,一路北去,常受人指摘,不敢声张,亏得您给我盘缠丰厚,加上我配剑在身,开始倒一路定定当当。心里憋屈,就想喝些酒,未想有次酒醉惊醒,却发现钱袋没了,那时我才到冀州,天又冷,自此一路不堪回首。没办法,把自己的佩剑卖了,算有了些盘缠,可是没了剑,见你人生,一些个地方小无赖地痞便敢过来撕闹,仗着人多,我倒吃了几次亏,一次连那一点点钱也没了,不知道是人抢了,还是丢了。反正下面一日不如一日,得吃饭啊,我这样,讨饭没人敢给,我又不惜得去抢人,碰上心好的大妈给口残羹喝,没有我便嚼几口树叶。就这样撑到幽州。”他的眼睛湿润了,“若不是您的那封信,和妹妹还在洛阳,我怕真的撑不住了。”

  “最后……如何脱困的?”郭佩似乎也进入了这个故事之中,她决定先问起来。三个小孩也都很认真地盯着纳颜,非常急切。

  “那日,又饿又困,我昏倒在荒野中,动不得半分。有记性的时候,就以为自己要过去了。可一睁眼,黑昏昏间一个白袍将军和几个兵围在我身边,一个人正给我喂水喝,那几口水喝得我舒坦了些,眼睛也能看清楚,耳朵也能听见些声音,就听那白袍将军让手下给我留了些干粮,说我身子骨大,还让我沿大路去西北五里地的城内找口饭吃。又问我能不能站起来,我晃悠悠还真站起来了。他们便有事要离开,我怎能放过恩公,我问这些当兵和那位将军的名字,那位将军就停住了,他看看我,我还真的看不清他的样子,他就说,‘你这样声音还很浑厚,像个不一般的人,我有急事需东去,不能在此久留,你去城内投军吧,他们要问你,就说子龙将军让你来的。’我说我需去乐浪去找刘备,他听了竟从怀中掏了一会儿,又问了问旁边的人一起凑了一些钱给我,还让我凡事报赵云的名字,或者报去玄德公那里,一路便应该无事。后来果然一路无事,直到乐浪。”

  “子龙真英雄也,而玄德公的名望亦令人着实敬仰。”我叹道。

  “嗯,玄德先生果然不错,乐浪地方上老百姓无不爱戴,还有些人甚而因为这迁到乐浪,还有他那两位结义兄弟,当真好汉,和他们在一起每日打熬气力,喝酒说事,都是爽快之事。”说到这里,纳颜的眉毛都竖了起来,嘴角也咧开了。

  “那你还来干什么?”我有些奇怪:“你住得好,便来封信,我让纳兰去就是,跑那么远路干什么?”

  “主公那里说得这话,子龙将军于我之恩,日后当报;玄德兄弟与我者,友也,可重逢而再叙旧矣。而纳颜受主公危难时救命大恩,甚而琐碎间托妹之惠;所能报者,唯此残命尔。”他竟站起叫来纳兰一起退后再拜于我,倒慌得我赶紧起身回礼。

  “纳颜,真好汉也。”我说不出话,张俭已经赞出口来了。

  “起来起来。”我赶紧拉他们起来回席,却发现佩儿不声不响已到我身边一起回礼,到让我想出词来舒缓一下气氛:“其实纳兰来这里,我也没怎么照顾她,倒是一直当丫环使了,纳兰聪明伶俐,帮了我和夫人不少忙,我还得感谢你们兄妹呢。”旋即我也作揖,到惹得张俭说了一句:“这番,主公倒有些酸儒的禀性。”

  现在我能明白当年张俭大叔如何被上面的宦官看不过眼了,如此直率对上,怕天下就我这里能这般了。

  “张叔叔,到您了。”我们总算坐下,继续喝酒,也开始另一个话题。小孩子们则在窃窃私语着什么,其实我很想知道,不过隔得太远,没法听清。

  “作督邮那会儿。”他谈到这个事,原本一直开的残花就谢了,换了一朵苦菜残花戴在脸上:“我根本滴酒不沾,山阳县十一个乡,四十八亭;共有一百三十六家豪民大户,各地乡老,里魁,大多都是这些大户家的人。朝廷下的旨意大都很好,可到下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县令是个酸儒到腐儒中间的家伙,好吧,也好不到哪;坏吧,也坏不到哪里去;碰到这事,他不管,可他不管,我不能不管。”说到这里他单指朝天,脸色严峻,声音也高昂了起来:“我不能不管!”

  没有人说话,但我想大家心里全喝彩了一句:“好!”

  “我就是酷吏,他们能怎么样?我没什么顾忌,三年,我抄了十五家,杀了三十多个横行无忌的劣徒,怎么样?整个山阳的豪民私下叫我张见鬼,那又怎么样?”他拍着胸脯站了起来,让我感觉张叔应该已经喝高了:“他十常侍的家人怎样?他以为我不敢,我敢,他干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他还想活?”(《后汉书:党锢列传》,作者注)

  老人拧着脖子,脸色竟忽然恶狠狠的,“若让我逮住这些,骑在老百姓脖子上横行无忌的,草菅人命,贪赃枉法多大官我都让他死。”

  他忽然一皱眉头,凶脸便成了鬼脸,一下冲出屋去,我们都觉得很奇怪,还是我吼了一嗓子:“叔,怎么了?”

  “上茅房。”说到这,此人已在数丈之外。

  小孩子笑得最开心,其实大人们也笑了,但是根据《春秋》的精神,不合于礼,故而我就不记录了。

  那夜,张叔最终也没说他开始为何喝酒的,但我想可能和纳颜有些相似,应该是那段逃难的时候落下的。张叔那夜就睡在我家,我和纳颜将醉得不省人事的老人抬进了旁边厢房,纳兰则给找了铺盖。

  第二日早上,传令兵的叫醒了纳兰,纳兰叫醒了郭佩,并伙同纳颜一同把我镐了起来。

  情况一时还说不清,尤其我们家的是这么一个专业对口的结巴:“外……外……面……一……”

  这时应该是张叔从偏房起身,当时还没推门出来,就在屋内大喝了一声:“老胡!唱出来!”

  那传令兵忽然清了一下嗓子:“日出东山红光照啊……啊,有一辆马车……它进

  城了……你说它怪吧它也不怪,驷马在前车在后面……唉……唉唉唉……”

  我想在场除了这唱的卫兵和张叔,所有人都是一身冷汗。

  “要说它不怪吧它也奇怪,马上的人他长得像太监哎,呐呼咳……说那一人宫袍在身——手中棍一根——上面捋下毛三撮哟,中间一根绳来连呐哈哈……”

  听完这种描述,我赶紧打断眼前唱兴似乎颇浓的这位:“佩儿,快……快……更衣,那是持节之使,怕是哪个宦官来颁什么旨意了。”

  片刻后,我和妻一同整装出来,来到门口时,一个自称中常侍某某或者某某某的中年太监便站到我们面前给我们念了几百字的圣旨。没什么新意,还是让我当越侯,只是加了条有盐铁之官将给我派来让我接待安置,那两个人的名字我也没注意,反正圣旨要放在我这里,我也懒得记。他们说是明年到估计是要等这里踏实了再过来。

  其实我心中在想,这种年纪太监是哪里找的,按说经孟德兄那一下子,应该多是些年轻的,也不知这位是从什么地方蹦出来的,最后估计是从某个行宫给调来的。

  回身进院时却看见张老爷子在我们家乱窜,我能从他脸上那种焦急地什么情况都不关心了的表情猜出他要干什么:上茅房。不过我记得这院内茅房里有两个,一左一右。但从院内的总人数及眼前出现的人数来判断,很可能已有二人已在那里开始公干,而且似乎都是大事,这一点从风中吹来的阵阵恶臭可以得到线索,不过我的鼻子还没有能达到辨别两种臭味能力的水平,所以我只是认为是很可能,而不是一定。

  不过,我没有任何兴趣去证明。

  这日有我定下的早朝,但我把聚议的时间选择在巳时,而不是皇上朝廷的卯时。这有些说头,第一,父亲曾和我说过,诸侯礼制不能与天子同,所以,各方面都需有些差池;第二,荆州兄弟们曾一起讨论过,一致认为卯时前能起床的除了去撒尿的,就是前一日天没黑就睡了的,所以,总觉得上朝定在辰时即更靠后为好,但一定不能过了巳时,以免因为朝会而耽误午饭;第三,鉴于本人也属于到吃饭的时间,整个脑子就处于看见什么都想吃的状态,而且我也很烦于连篇累牍毫无疑义的争执,所以,朝会以简单短小且紧凑为上。那么巳时就显得是唯一的选择。

  这天早上,我就骑马没带卫队,穿着自己的以前的平民衣服,随意扎了头发,出去遛达,倒也轻松惬意。今天是第一天这般有闲,平日都是在家随便看些东西,但近日家中毒气四溢,掐指一算自说今日是冬月之朔,宜杀人放火,出去鬼混,倒地立毙;不宜打扫房间,看书写字,处理政事。

  虽然是冬天,这里却没有那么冷,至少比荆州暖和多了。城内一些行道旁的树依然是绿油油的,还有些旁边院落的苗圃中间还有些我不曾见过的花开着。路边、院中早起的多半是辛劳的妇人,看着衣服悉如中原之人,并无多大差异,多半趁着今日的好天气在屋外晒着被褥;一般有些跶着木屐在浆洗衣物;或整饬屋墙,收拾篮筐这些日常物事,也有些人家男人孩子起得晚的,正在煮炊者早上的饮食。能看在眼里的男子有帮着手的;有站在屋顶上加着草的;也有蹲在院子有阳光的角落里吃着饭的。注2早起的小孩子永远都是最欢快的,这个时辰的广信城完全是他们的,男孩和野一些的女孩子们会不管母亲的呵责从昨日雨后的路畔稀泥中捏出泥包包,并把它们团成想象中的所有东西,或者三五成群的追逐嬉戏,背后严肃的打着唿哨的孩子宛若英勇的士兵正在冲锋和追杀敌人;文静些女孩子则会团坐在一起,摆出一些碎瓦片和石块,和一些稻草扎成的小人玩着过家家的游戏,认真地仿佛在准备几百人吃的晚宴,不过她们肯定没有银铃和街坊邻居家开心,因为当时她们拥有一个白送的真人娃娃玩具——我;当然还有些全家惫懒些的,或是昨日睡晚了的,此刻家中的大门都没有打开。

  他们对我这个陌生的统治者的看法,只保持在陌生的基础上,并没有上升到统治者这个地步。他们会看着我,然后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也有些邻居的妇人会交头接耳地说话;而那些小孩子则不同,他们甚至会蹦蹦跳跳地跟着我的马,直到听到了母亲的呼唤,才会呼喊着欢快地尖叫着跑回去。

  慢慢天越来越亮了,声音慢慢聒噪起来,三五成群的男人有些扛着扁担,有些架着斧子,有些推着车,纷纷出城或者去城内其他地方了,广信的城外只有空空的田埂,这时节男人们能做的活多半是去野外砍柴,或者替商家搬运东西一类。于是广信的一天完整地开始了。

  最热闹的地方永远是市集,广信有东市和西市,在城的东南和西南,随着辰时市集口的兵卒一起敲鼓,有需或有闲的人们就会从城外和城内向一起涌向这里。北方的农人们一年只有这个时节有些闲工夫,虽然听说这里温暖,一年谷物能种两季,农人终年不休,可这里似乎也和北方是一样的。城外来的农人牵着牲口,拖着今年的一些收成来卖;铁匠铺永远是丁丁当当的敲砸声和风箱的呼拉声,就那声淬火的声音最清脆动听,好似情人间传情的唿哨;相对来说肉铺将成为猪肉的畜牲被揪着耳朵准备放血的嘶鸣有些惨不忍闻,而且铺子里面的味道比把我熏出家的味道要更为恶心;此外,带着方言俚语的讨价还价,三五成群的大婶谈笑,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牵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的路过,都能让我回到襄阳。

  我有些想家。

  不过这里就是我的家,至少这几年看来是这样了。

  “还不错!”我满意地自言自语道:“回去了!”

  注1:由于书中人物是汉代人,我不能让他的思想过于深邃遥远,所以他的想法必然存在一定问题,但是这是时代的局限,我觉得还是不要让一些思想提前两千年为好。其实不光你们觉得不顺利,其实我写得也很辛苦,总把自己留归两千年前,而不要僭越,所以很多话说无法说出来。作者无可奈何注.

  注2:有些文献说:那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只吃两餐,大约上午十点一餐,下午一餐,一到晚上黑了,就睡了,而大户人家则吃四顿左右,作者注明,只是未免大家看得有些不习惯,我还是让他们按照后来的三餐制。

  

  ;

(https://www.biquya.cc/id21158/15126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